《囧媽》是《人在囧途之:徐崢"窮途末路"》?

小編因電影《人在囧途》,對王寶強、徐崢影星路人轉粉。此後,陸續關注過徐崢導演的《泰囧》、《港囧》、《囧媽》,以及他監製的《幕後玩家》、《我不是藥神》等等。不得不說,不管是作為演員,還是導演,徐崢都能很準確的把握觀眾的胃口。偶爾會有影片評分不高,但基本不會影響“徐崢”這兩個字的票房號召。

但需要說明的是,自打《泰囧》、《港囧》口碑一路下跌時,小編就對徐崢“商人”的標籤很不看好,他是一個優秀的商人,但可能已經不是小編喜歡的演員了。

  • 01、開篇之作:《人在囧途》

《人在囧途》於2010年6月上映,是一部以春運為題材的電影。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了,電影內容不再贅述。

《囧媽》是《人在囧途之:徐崢

《人在囧途》海報

但作為一部700萬成本的電影,2010年6月4日開畫,截至6月27日累計票房3690萬元,最終總票房約以5000萬收尾。對比2006年頗為成功的“小成本大製作”電影----《瘋狂的石頭》,以300萬成本,收穫2350萬的票房之下,《人在囧途》電影開創了“囧字系列”的開門紅!

《人在囧途》的成功,得益於優質的劇本,這點從該片所獲的幾個獎項就可以看出來。

第2屆中國影協杯優秀電影劇本獎劇本 獲獎

第18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喜劇片創作獎人在囧途 獲獎

西部星光2010—2011中國電影推動力人物及影片揭曉典禮中國電影發展創意推動力影片人在囧途 獲獎

除此之外,徐崢和王寶強的喜劇天賦,在該片中也表現的淋漓盡致。原本以為自己會走實力兼具偶像路線的徐崢,沒想到喜劇之路,走出一條通天大道。《人在囧途》的大獲成功,也讓彼時的徐崢,徹底迷失在商業電影的巨大利潤中。

《囧媽》是《人在囧途之:徐崢

徐崢小鮮肉時期

  • 02、《人在囧途之泰囧》侵權已成定局,也不妨礙徐崢名利雙收
《囧媽》是《人在囧途之:徐崢

《人在囧途之泰囧》海報

2012年12月,徐崢自編自導自演的喜劇電影《人再囧途之泰囧》上映22天累計票房突破10億人民幣,最終票房為12.6億人民幣。這可是中國電影史上首部票房過10億的華語電影。該片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新的華語片票房冠軍的同時,徐崢也因此奪得第15屆華表獎優秀青年導演獎。

但是《人在囧途之泰囧》所涉及的侵權糾紛官司,一直打了5年。

《囧媽》是《人在囧途之:徐崢

華旗訴徐崢等人終審判決

2017年12月31日,最高院結案,侵權案件終於告一段落。最高院判決,光線傳媒公司、光線影業公司、影藝通公司、被告真樂道公司、被告徐崢,賠償華旗公司經濟損失500萬、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登報聲明。詳見:(2015)民三終字第4號民事判決書。

就此侵權案件而言,第一:《人在囧途之泰囧》的票房絲毫未受影響;第二:500萬的賠償較之於12.6億票房而言,真真兒的九牛一毛;第三:“人在囧途”這四個字不能再用了,但是“囧”系列電影,在社會大眾的眼裡,徹底變成了“徐崢系列”。如此一來,這場官司的輸贏,對徐崢及出品公司而言無足輕重了。反而是華旗公司,2017年底獲得500萬的賠償款,但在2012年-2017年賠了幾十億的市場營業額(這點從“囧”系列電影收益可看出)。

可見官司“誰輸誰贏”,你我心裡都透亮著呢。

  • 03、《港囧》換湯不換藥,徐崢再斬10億+票房(16.14億)

本片上映於2015年9月25日,值得一說的是。這個時候,侵權案件尚未告一段落。也就是說,官司照打,錢照賺,名照收!

《囧媽》是《人在囧途之:徐崢

《港囧》海報

就小編所說的,“徐崢囧字系列”名聲已經打響,他已經不需要“人在囧途”四個字了。《港囧》再次讓徐崢及幾家出品公司賺的盆滿缽滿。換言之,華旗公司官司應該是“輸”了28億才對。雖然對於包貝爾替換王寶強一角,網友大喊不買賬,但還是沒有逃過真香定律。

從影片的豆瓣評分來看,囧系列電影從《人在囧途》的7.7分,降至《泰囧》的7.4分,再降至《港囧》的5.7分。豆瓣評論一落千丈,徐崢式幽默在大賣特賣的表象掩蓋下,已有黔驢技窮之相。

《囧媽》是《人在囧途之:徐崢

港囧豆瓣影評

對於娛樂圈的侵權事件,多如牛毛。為何這麼多人還會選擇頂風作案呢,原因就是,侵權的代價完全可以接受。《泰囧》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 04、《囧媽》神操作,親情牌也挽救不了“抵制徐崢”熱潮

《囧媽》先後經歷了定檔、提檔,然後轉線上“免費”放映。不得不說,頭條讓我等吃瓜群眾,躲避新冠病毒的同時,免費在家觀影,確實是福利到家。但是徐崢的一系列神級操作,驚呆了不少同行的眼球。

《囧媽》是《人在囧途之:徐崢

《囧媽》宣傳海報

第一操作:《囧媽》6.3億賣給字節跳動(頭條爸爸公司)

為什麼不賣給光線?網傳徐崢要價6億被拒,轉而易主。徐崢和光線的矛盾早有端倪,網上曾有爆料泰囧“分贓不均”,徐崢起訴光線一事。雖然事後徐崢出來闢謠,稱自己都不知道這件事,但可見其和光線已有嫌隙。

《囧媽》是《人在囧途之:徐崢

網傳徐崢出售《囧媽》

《囧媽》是《人在囧途之:徐崢

網傳徐崢出售《囧媽》

6.3億出售,徐崢再次贏錢輸口碑。

第二操作:出售後,《囧媽》轉線上播放

徐崢此舉,遭到多名同行抵制,網傳更有23家影視製作公司聯名抵制徐崢。

《囧媽》是《人在囧途之:徐崢

多家公司聯名抵制徐崢

因其一招,院線上映的電影票房,遭遇斷崖式下跌。雖然新冠病毒是原因之一,但哪家公司願意看到自己虧本,別人賺錢的?寧願大家一起虧錢。

《囧媽》是《人在囧途之:徐崢

《囧媽》遭官方譴責

來看看同期上映的賀歲片:《中國女排》具有國家性的代表作品,實力非凡;《緊急救援》是林超賢的又一動作片;《唐人街探案3》是陳思誠的第三部續集大作,前兩集票房和口碑已經說明其實力恐怖;《姜子牙》是繼《哪吒》後原班人馬的又一精良動畫片;《急先鋒》是成龍大哥的,評分應該不高(偷笑)。導演陳思成得知徐崢的一系列操作後,只說了電影如期上映(我不喜歡你的操作,但我不效仿你,也不詆譭你,言盡於此)。



結語:徐崢從演員做起,一路做到監製、出品人、導演。其實歸根結底,就是從演員做到商人。並在商人的道路上,走的昂首闊步。或許他已經不是我們喜歡的“老闆”、“豬八戒”了。也或許,是“黔驢技窮”、“窮途末路”?

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但在他成功的背後,有多少團隊和個人的版權、知識產權等權益被侵犯,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這種現象,在現今的娛樂圈,一定是稀鬆平常的事情。小編呼籲,在保證公平公正競爭的同時,我們還要尊重和保護他人的知識產權、版權等。也呼籲國家應該加大侵權責任的代價,讓不法分子投鼠忌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