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為何不敢揭竿而起,而是選擇逃匿於芒碭山?

中國皇帝很多,但是許多人生平淡無奇,可是劉邦卻最具傳奇色彩。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劉邦從布衣到天子間只經歷七年兩階段。三年反秦四年楚漢戰爭,從百姓一下子奪了政權當了皇帝。這個先例如果傳出去天下百姓只能都想過把皇帝癮。

劉邦為何不敢揭竿而起,而是選擇逃匿於芒碭山?

劉邦最初是秦朝的泗水亭亭長,是一個基層小幹部。當時秦朝末年,百姓苦於秦朝的暴政徭役,民怨沸騰。秦朝為了修驪山的陵墓,大肆徵發徭役。劉邦作為泗水亭亭長,他的任務是為縣裡送役徒去酈山。

可是旅途艱辛,劉邦一行人離開豐邑叫豐西澤時,役徒開始逃亡,豐西澤離他出發地不過幾十里地,逃了一半。劉邦心中估計,如果按這個形勢發展下去,還沒到驪山,這些人定會全部逃光。按照秦朝的法律,劉邦沒有完成押送役徒的任務,其罪當誅!這時候的劉邦,該作何選擇?是選擇揭竿而起,做反秦第一人嗎?

事實證明,反秦第一人是陳勝,不是劉邦。陳勝於公元前209年,和其他900名窮苦農民在兩名秦吏押送下,日夜兼程趕往漁陽。可是路上遇到大雨,道路阻塞,無法通行。大家都知道“失期當斬”,於是陳勝挺身而出,鼓動大家揭竿而起,反對秦朝暴政。

劉邦為何不敢揭竿而起,而是選擇逃匿於芒碭山?

劉邦的境遇和陳勝頗為相似,可劉邦卻選擇了夜間釋放了所押送的剩餘役徒,他告訴大夥:“各位都走吧,我也從此一去不返了!”這事叫豐西澤縱徒。剩餘的人反而不走了,覺得劉邦仗義,於是就跟隨他。劉邦高興,痛飲一番,說,壯士行何畏?於是一行人落草為寇,隱居在芒碭山。史載三個字,亡匿隱。逃亡隱居了下來。

那麼劉邦為何不敢揭竿而起,做反秦第一人,而是選擇落草為寇?首先第一點,歷代王朝下,第一波農民起義大都是以失敗告終。究其原因是槍打出頭鳥,王朝末年,雖然對地方的掌控力大不如前,但是國家的戰爭機器一旦運行起來,那麼它就是有毀滅性的。陳勝作為反秦義軍的先驅,受限於農民起義的侷限性,而秦朝戰爭機器不顧各地的英豪,直撲反秦主力的陳勝“張楚“政權,陳勝最終被也車伕莊賈殺害, 成為千古遺恨。

劉邦為何不敢揭竿而起,而是選擇逃匿於芒碭山?

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時間問題。陳勝起義是秦二世元年的七月,而劉邦豐西澤縱徒發生在什麼時候呢?史書沒有記載,但是一定是在秦始皇時期。劉邦落草為寇後,秦始皇帝常說“東南有天子氣”,因而巡遊東方,藉以鎮伏東南的天子氣。劉邦懷疑這件事與自己有關,就隱身在芒山、碭山一帶的山澤岩石之間。

劉邦為何不敢揭竿而起,而是選擇逃匿於芒碭山?

天子氣自然是假,但秦始皇東巡卻是真實發生的。秦始皇在世的時候,一直巡遊四方,就是為了鎮壓各地蠢蠢欲動的反秦勢力。劉邦再膽大包天,也不敢在秦始皇生前起兵,如果他起兵,結果一定是被剿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