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戴上助聽器還是聽不好,怎麼回事?

亮晶晶211322247


我能聽見講話,但不知道在講什麼”這是很多感音神經耳聾患者常常抱怨的一句話。有一位老人家來檢查聽力,檢查結果屬於重度耳聾,戴上助聽器後,老人家聽得見聲音,但聽不懂講話的意思。

老人戴上助聽器還是聽不好,怎麼回事?

這個原因很多,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用著急:

純音聽閾的聽力檢查可以反映我們對各頻率點上純音的聽敏度,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聽力損失程度。言語識別能力的高低,才能直接反映我們的聽功能狀態。聽力損失程度相同的兩個人,言語識別能力可能會有很大的區別,另外很多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的患者會反映說:“聽得到,聽不清!”也是這種現象。

一般聽力損失時間較長,又沒有做任何補償措施的,言語識別能力會漸進性的下降,時間越長下降的越多.

等到下降到影響正常交流時,再想恢復就不是很容易解決的問題了,即使佩戴了合適的助聽器,還是不能馬上聽懂。重新把丟失的聽力記憶,一點一點找回來,會是一個複雜和漫長的過程。如果長時間聽不到某些發音,當再次聽到時,也會造成:聽得到,聽不懂。

言語識別能力對我們日常的交流,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持現有的言語識別能力,保持現有的聽力記憶。一旦發現聽力下降,要及時補償,最大限度的減少聽力損失對我們的言語識別能力的影響,還可以提高助聽器的佩戴效果,助聽器佩戴越早效果越好!

幾乎沒有人可以立刻適應佩戴經過1-2個月的適應期,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定要堅持下去才能有所得益,肯定會感覺比剛配時舒適清楚的多。如果半途而廢,肯定是沒有好預期效果的。因為不同人帶上助聽器會有不同的反應,你必須在你的生活中用計劃來恢復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會逐漸適應助聽器,大概需要4星期的輕鬆鍛鍊來適應周圍的環境,重新恢復一些言語分辨力及聽到很多以前聽不到的聲音。


助聽器使用建議(四周康復指導):

第一個星期:建議您在家裡每天戴兩個小時,上午下午各一個小時,重新熟悉和分辨各種聲音。

第二個星期:增加佩戴時間,建議您每天戴四個小時,上午下午各兩個小時,可到戶外比較安靜如樓下小公園散步。

第三個星期:可以走入部分公共場所。您可以帶著助聽器和家人朋友交談,但時間不要太長儘量讓對方說話慢一點,發音清楚一點。

第四個星期:您可以長時間戴著助聽器做您想做的任何事,體驗美妙的有聲世界!


老年人除了學會聆聽,經常與他們接觸的親友尤其是其配偶更要學會與剛戴上助聽器的老年人說話,就象對孩子說話一樣:

1、 面對面的,慢慢的,語速正常的,發音清楚的與他們交流。

2、 儘量減少背景噪音,減少與對話者間的距離。

3、 在配戴助聽器的那一側耳邊說話。

4、 正常語速、強度和標準而清晰的言語應當成為交流時的語言標準。已經證實在各種聲學環境中,適當的言語強度可以得到最高的言語理解度。而這裡談到的“言語強度”將不是指大聲叫喊。

5、 當有些老年人配戴上助聽器之後依然還要藉助於唇讀的時候,與之對話時要選擇光線明亮的地方,發音與口型要儘量標準,並減少與對話內容不復合的表情與手勢。


歐仕達助聽器


感謝提問:

老人聽力下降和人交談出現障礙,原因是人老到一定年齡身體各器官都處在老化階段。聽力功能也隨著年齡增長耳膜老化加速,給老人日單生活造成很多不便。戴了助聽器還是無法聽到別人所說的話,那就說明耳膜壞死徹底失聰了。回答完備,只是個人見解。








薏錦a


老人聽得到,聽不清,跟老人的言語分辨能力有關,再次老人家反應遲緩些,平時與老人說話時語速放慢些,老人聽得會清楚些,平常看電視還是要結合字幕,與他人交流結合唇語,慢慢的去鍛鍊老人的聽覺功能,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影響助聽器使用效果的原因很多:1.助聽器性能不夠2.助聽器的調試3自身聽覺的問題助聽器只是一種輔助工具,負責聽到,聽清,聽明白一定要和大腦一起分辨的,到聽力中心看看是哪方面的原因吧,建議到聽力中心,做個言語測試.


海之聲枝江中心


感音神經性聾的幾種癥結,都會導致言語理解能力的下降,其綜合作用就是相比普通人聽懂的少,即使配助聽器癥結也不會消失。

聽力減退原因人類對語言的認知,是通過辨別能量最集中的頻率部分(共振峰)來實現的,特別是第一和第二共振峰等對元音的辨別作用,輔音對清晰度貢獻很大,高頻受損程度非常影響清晰度,所以很多聽障者反應“聽得見、聽不清”,寬頻助聽器對捕捉言語中的元音輔音、提高分辨率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聽覺動態範圍變窄老年聽障者聽力多數是這種情況,能感知和接受的聲音信號有缺失,即使佩戴助聽器也只能找回部分,找回多少取決於有多少動態範圍和助聽器能對多少響度和頻率的信號放大並有效壓縮到患者的殘餘聽力內;

頻率解析能力下降每一頻率窄帶聲音對應著耳蝸和大腦皮層的興奮區域,同一窄帶頻率信息既有語言也有背景噪音,普通人大腦會結合視覺信息(如唇讀)、聲音方向信息(雙耳收集聲音強度差、時間差)和語言的前後語義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含相同或相近頻率的語言和背景噪音),忽略一部分信息,解碼後分辨出語言和噪音,這種能力就是頻率解析能力,另外解析能力還體現在不同強度和頻率之間發生向上或向下掩蔽的時候。長期使用助聽器能對大腦的解析能力改善有積極作用,但不可能恢復從前。可通過無線藍牙、感應線圈或FM系統等拾取信號排除背景噪聲,使用雙麥克風系統提高信噪比,以及適當調節頻率增益避免語音中不同強度和頻率的掩蔽造成信息缺失,這些需要可調性好的性能較好的助聽器;

時間解析能力下降普通人可以在背景噪聲變化很快,當噪音相對較弱時提取有用的信息片段,而聽障者則部分失去了這種能力,聽力損失越重能力越弱,尤其是老人。助聽器有快慢壓縮線路,能改善部分這種能力,對芯片速度、智能切換有很高要求。

雖然是這樣,聽障者還是需要佩戴助聽器,儘可能多地改善聽覺,融入周圍的生活圈。要有合理地心理預期,早發現早干預對保護殘餘聽力意義重大!持續良性的聲音刺激對保持耳蝸毛細胞、聽神經、及大腦皮層的活躍度有積極作用。


hysound渝


老人聽得到,聽不清,跟老人的言語分辨能力有關,再次老人家反應遲緩些,平時與老人說話時語速放慢些,老人聽得會清楚些,平常看電視還是要結合字幕,與他人交流結合唇語,慢慢的去鍛鍊老人的聽覺功能,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影響助聽器使用效果的原因很多:1.助聽器性能不夠。2.助聽器的調試。3.自身聽覺的問題助聽器只是一種輔助工具,負責聽到,聽清,聽明白一定要和大腦一起分辨的,到聽力中心看看是哪方面的原因吧,建議到聽力中心,做個言語測試.


海之聲助聽器孝感驗配中心


老人聽得到,聽不清,跟老人的言語分辨能力有關,再次老人家反應遲緩些,平時與老人說話時語速放慢些,老人聽得會清楚些,平常看電視還是要結合字幕,與他人交流結合唇語,慢慢的去鍛鍊老人的聽覺功能,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影響助聽器使用效果的原因很多:1.助聽器性能不夠2.助聽器的調試3自身聽覺的問題助聽器只是一種輔助工具,負責聽到,聽清,聽明白一定要和大腦一起分辨的,到聽力中心看看是哪方面的原因吧,建議到聽力中心,做個言語測試.


海之聲宜昌123


老人聽得到,聽不清,跟老人的言語分辨能力有關,再次老人家反應遲緩些,平時與老人說話時語速放慢些,老人聽得會清楚些,平常看電視還是要結合字幕,與他人交流結合唇語,慢慢的去鍛鍊老人的聽覺功能,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影響助聽器使用效果的原因很多:1.助聽器性能不夠2.助聽器的調試3自身聽覺的問題助聽器只是一種輔助工具,負責聽到,聽清,聽明白一定要和大腦一起分辨的,到聽力中心看看是哪方面的原因吧,建議到聽力中心,做個言語測試.


海之聲助聽器光谷中心


感音神經性聾的幾種癥結,都會導致言語理解能力的下降,其綜合作用就是相比普通人聽懂的少,即使配助聽器癥結也不會消失。

  • 聽力減退原因人類對語言的認知,是通過辨別能量最集中的頻率部分(共振峰)來實現的,特別是第一和第二共振峰等對元音的辨別作用,輔音對清晰度貢獻很大,高頻受損程度非常影響清晰度,所以很多聽障者反應“聽得見、聽不清”,寬頻助聽器對捕捉言語中的元音輔音、提高分辨率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 聽覺動態範圍變窄老年聽障者聽力多數是這種情況,能感知和接受的聲音信號有缺失,即使佩戴助聽器也只能找回部分,找回多少取決於有多少動態範圍和助聽器能對多少響度和頻率的信號放大並有效壓縮到患者的殘餘聽力內;

  • 頻率解析能力下降每一頻率窄帶聲音對應著耳蝸和大腦皮層的興奮區域,同一窄帶頻率信息既有語言也有背景噪音,普通人大腦會結合視覺信息(如唇讀)、聲音方向信息(雙耳收集聲音強度差、時間差)和語言的前後語義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含相同或相近頻率的語言和背景噪音),忽略一部分信息,解碼後分辨出語言和噪音,這種能力就是頻率解析能力,另外解析能力還體現在不同強度和頻率之間發生向上或向下掩蔽的時候。長期使用助聽器能對大腦的解析能力改善有積極作用,但不可能恢復從前。可通過無線藍牙、感應線圈或FM系統等拾取信號排除背景噪聲,使用雙麥克風系統提高信噪比,以及適當調節頻率增益避免語音中不同強度和頻率的掩蔽造成信息缺失,這些需要可調性好的性能較好的助聽器;

  • 時間解析能力下降普通人可以在背景噪聲變化很快,當噪音相對較弱時提取有用的信息片段,而聽障者則部分失去了這種能力,聽力損失越重能力越弱,尤其是老人。助聽器有快慢壓縮線路,能改善部分這種能力,對芯片速度、智能切換有很高要求。

    雖然是這樣,聽障者還是需要佩戴助聽器,儘可能多地改善聽覺,融入周圍的生活圈。要有合理地心理預期,早發現早干預對保護殘餘聽力意義重大!持續良性的聲音刺激對保持耳蝸毛細胞、聽神經、及大腦皮層的活躍度有積極作用。


海之聲助聽器沿江中心


您好!助聽器的選配要根據老人的聽力情況、生活場景需求來定,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助聽器還是聽不好,建議最好帶老人來門店,我們首先給老人進行助聽器檢測保養,做耳道的檢查、複查聽力,再根據老人聽力損失的情況來決定助聽器功率的大小,調試評估,合適才行,如果聲音太大會對耳朵造成損傷,還要結合人個的言語分辨率,以及相關場景需求看助聽器是否滿足?

具體可以到專業的驗配中心進行諮詢試聽。希望可以幫到您。


海之聲lh


在佩戴助聽器後配合一定的康復訓練,來提高言語分辨率:

1,在和家中老人溝通時,聲音不用過大,放慢語速給大腦一個反應的時間,配合聲音和動作讓他理解你說的話。

2,可以每天給老人讀20分鐘的書或者報紙,聽完後讓他對你讀的內容進行敘述,直到敘述到正確為止,一定要堅持。

3,家中的事務可以讓老人一同參與,讓他發表意見,讓他有存在感,在思考和參與的過程中也可以鞏固訓練,同時預防老年痴呆

為什麼我們會多次強調,聽力下降一定要及時干預呢?

聽力下降是幾乎一定會伴隨言語分辨率下降的,一直聽不見就會下降的越來越嚴重。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從交流有障礙變成完全無法溝通。

作為個聽力正常的人來說,你會很難以理解他們的處境,這樣長此以往不僅你自己會感到很幸苦,他們自身也會陷入痛苦,對心理健康和家庭的環境是非常不利的。

同時因為言語分辨率的下降,導致思考和辨識能力逐漸變得遲鈍,會將老年痴呆的風險拉至至高。這是我們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一點小感慨

在幫助家中老人提高言語分辨率的過程,一定是重複甚至是枯燥的,需要你不厭其煩的去堅持。就像小時候,他們不厭其煩的教你說話,教你走路,告訴你人生的道理。

他們傾盡了自己的青春養育你長大,現在同樣請你付出一些時間,陪伴他們健康快樂的度過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