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教學就是技法教學嗎?為什麼有的書法老師不注重教理論課?書法理論不重要嗎?

郭保莊之古今齋


書法理論非常重要,如果沒有紮實的理論功底,就不能知其然,更遑論知其所以然了。一定意義上,理論是區分書法家與寫字匠的重要參考之一,不學理論,書法永遠只能在低層次徘徊。學書之人,除了書法藝術領域之內的理論需要學習,與書法藝術相關的其它理論也要積累,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字內與字外的功夫。



書法除了技法,還有義理,也就是規律性及其相互聯繫。書法學習的第一層就是技法學習,技法是最“可學”的,也是最“易學”的,它是直接研究學習筆法字法等書寫技能,往往也是最能“立竿見影”的。老師好教,學生也便於學習掌握。至於書法技能技巧之外的“風格”“神采”“氣韻”等內容,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明白,需要長期的理論學悟與實踐探索,所以,培訓班裡的書法老師,一般只教授書寫技法,即便對書法理論有講述,也是高度濃縮的,提綱揳領點一點,理個路子指個方向就完事,剩下的全靠個人修行領悟。



老師不講,書學者自己得明白。技法訓練與理論學習必須同步進行,理論的厚積本身就包括技法的內容,可以昇華對技法的領悟。只臨過田英章的帖子,你憑啥說王鏞的字不好?楷書既然不是行書草書的基礎,為什麼大多數人練書法都從楷書開始?對諸如上述問題,僅靠感性去判斷不行,你得從理論上通悟。

理論學習成果將會逐漸豐潤書法認知與書學涵養,它對技法的指導意義極大,由依託式學習向反叛式學習,靠的是深厚的理論支撐,離開這個支撐去創新,就是胡搞瞎搞,比如形形色色的江潮書法。因此,只練技能不學理論的書學者,就是就字學字,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即便寫一輩子的書法,至多隻算個寫字匠。



抱庸淺談。插圖為抱庸硬筆習作。


抱庸詩書


這是個庸人自擾的問題,所謂書法理論,他更多是法則,是從前人經典作品中總結出來的,更多是經驗之總結,而非創造性的立基之作,他本身沒有嚴密的邏輯思維基礎,是一種感性認知,一種審美認知,練字,書法說到底,本質是技能,練的是你的手部肌肉,你肌肉能夠輕重緩急,信手拈來,方可與古往今來方家對話,既時理論就不是抽象的東西了,不過爾爾,你游泳不下水,成天逼逼理論,附庸風雅,自欺欺人而已。學書法無非這幾個過程,觀察力既模仿,融匯力既固型,創新力既信手拈來。一切都是指尖功夫,多練把指尖肌肉衝散,再固型。從來的大家,都不是所謂理論的大家,從來的理論大家基本左右手都不會寫字,真正的大家讓他用左手寫,他也得一筆一劃描,乖乖練肌肉💪。所謂一筆一劃,皆有乾坤,當你寖淫歲月,洗盡鉛華,就知道距離就在一筆一劃間而已。根源在於是否耐得了那份寂寞,受得了那份清苦,而非理論云云,書法理論這個提法本就有待商榷,他是感性認知,從有到有,沒有太多邏輯性可言,竊以為叫法則更為妥當,他不是從無到有,邏輯性的構建體系,何談理論。週末興起,草率直言,不妥之處,方家勿怪。


烽火戲諸侯88835471


我教過小學生書法,先講字的審美。如田字寫得象田字格一樣並不美,中字的豎,拉多長?上邊長下邊短,上邊短下邊要長,上下一樣長就不美了,先讓孩子們對審美,結字規律有些瞭解,哇,原來是這樣!再就是入筆方法,認知筆道質量。寫兩個字,落款,很像一幅完整書法作品,選好點上牆展示,使之有成就感。



雲雪書畫


三個問題:

書法教學就是技法教學嗎?

為什麼有的書法老師不注重理論課?

書法理論不重要嗎?

書法教學主要包括技法教學和書法理論。

大部分書法老師以技法教學為主,書法理論重要,但是相對於書法技法學習,存在一個學習時機的前後差異。

書法技法與理論應該是同等重要,非要說一二,那當然是技法重要,因為有了技法就能寫字了!(舉個例子:學英語的時候,語法和語言哪個重要,都重要,要知道的是,先產生語言,再出現語法,語法是為了總結和歸納,在實際的交流中沒有人去糾結一句話的語法問題)

書法文化解釋是:“書法,中國古典藝術的一朵奇葩花......”,講的是書法的產生,發展,特點及演變過程...這是基於理論上的概念,容易理解和掌握。技法:就是技術+方法,是藝術家使用工具和材料,以獲得表現效果所要遵循規矩。

書法的技法是:筆法,結構,章法,統稱書法三要素,以及歷史傳承下來的,被人們公認的方法和規矩。

總之,書法教育重心放在技法上是對的,文化可以練習過程學習。但寫字的方法理論,必須首先掌握。不少書法愛好者認為書法理論是虛無縹緲的,對之視而不見,只知埋頭練習書法技術。這種學習方法,在學習書法初期是可以的。但是隨著書法水平的提升,必須要學習書法理論。

書法理論是啥?簡單說就是古代書法家關學習書法經驗總結。其實書法技術的練習已經很耗時間,還要學習書法理論?這幾點關係說明它的重要性。

一、書法理論的來源任何事物都有一個誕生和發展的點,如同宇宙爆發於一個奇點。書法理論的誕生,來源於許多書法家書法技術的實踐和孜孜不倦的思考,即所謂的實踐出真知。我們知道,古代不像我們現在有很多的書寫工具,毛筆幾乎是唯一的書法工具。這就造成一個直接的事實,古人在書法技法的訓練遠非現代人可比,它們對於書法的認知自然比我們要深刻廣泛的多。書法是理論性非常強的藝術,很多人練習書法幾十年而無成,根源就在於忽視前人的書法理論。

二、為什麼要懂書法理論?孔子曾提出一個觀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道明瞭思考與學習的關係。書法技法和書法理論的關係類似於學與思的關係。一個技法層面的練習,一個理論層面的總結。個人更加覺得,書法理論和書法技法的關係就像鹽和水的關係。欣賞某幅作品時,表面上看不到作者的書法理論,但只要細細的觀摩和思索,書家的理論水平有多厚實,就像嚐嚐水的鹹淡一樣知其味。

究其本質,書法理論是書法技法表現的指導思想,是木偶的提線,指導著木偶人的一舉一動。可以說沒有書法理論指導的筆法,是無源之水無木之本。








黒鷹歐陽


書法教學是技法教學,但是需要理論去指導和支持,理論很重要,沒有思想認知就沒有實踐提高。書法老師不重視理論課證明他在認知上還沒達到一定的水平。

我們在學習書法過程中,經常看到老師講,這個點怎麼寫,橫怎麼寫豎怎麼寫等等,實際上老師在教我們技法的時候,是結合了理論了的。只是老師沒有特意的去做說明。

書法學習學的就是技法,是眼手功夫。初期可能比較簡單,基本筆畫,不需要太多理論,但是要寫的好一點,就需要提高眼界,有點理論知識。

比如對於筆畫線條質量問題,同樣寫一橫,有些同學寫的很寡淡,不耐看,有些同學就寫很耐看。因為什麼呢?寫得耐看的同學他知道“如屋漏痕”、“如錐畫沙”、“如印印泥”,他知道朝這方面去努力,在思想上他提高了自己,手底功夫肯定相當就好。

再比如這個同學他知道了屋漏痕錐畫沙印印泥,他還知道逆鋒起筆,推筆而不是拖筆,容易達到效果。為什麼要逆鋒起筆?是因為要絞鋒,絞鋒寫出來的筆畫質量高,如枯藤老樹。等等。




這些都是理論去支持技法,是理論武裝了頭腦然後去指導書寫。這也是理論的重要性。練習書法不能瞎寫,要懂得悟道,懂得“開竅”。古人說“技近乎道”,就是這個道理。技法它不僅僅是技法,他還“近乎道”。道是什麼,就是規律、道理;怎樣才能“得道”?要去實踐去感悟。這些都是理論上的東西,不懂就學不好。師者,授業,佈道。

很普遍的一個現象,有些同學學習書法很長時間了,寫的字都不怎樣,沒什麼進步。為什麼呢?是因為一個是理論水平不高,一個是沒有積極詠腦子去感悟。

所以在書法教學中,理論教學是很重要的。

至於有些老師不重視,我想可能一個是初期班,或者一個是短期的訓練之類的。

再或者有些老師乾脆就認為,跟著他寫就是了,不需要跟你講那麼多。這種老師不是一個帶你入行的老師,離開了他你就什麼都不會了。這種老師要慎重。

書法學習是一個長久的事情,技法和思想認識也是在不斷的學習去感悟和提高,是一個不斷向上的梯次,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我是學習書法的顏二,歡迎批評討論交流,謝謝!


書法顏二


書法教學就是技法教學嗎?為什麼有的書法老師不注重教理論課?書法理論不重要嗎?

你的這個問題裡頭有三個問題,現在逐一回復如下:

一、書法教學就是技法教學嗎?

應該說,書法教學的大部分時間是技法方面的教學,雖然字寫得好並不一定是書法,但是書法一定是要求字寫得好的。有點繞乎是吧,但是對書法藝術而言其實際情況就是如此。

二、為什麼有的書法老師不注重教理論課?

不是老師不注重理論,而是單純講理論我想班上沒有幾個人會認真的去聽講(此處參考有學習過思想品德這門課程的同學,一個人,'德'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就這關係到人生的課程真正認真學習的有幾人?),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理論會聯繫技法教學一起來講解。

三、書法理論不重要嗎?

書法理論是非常重要的,你能說出有多重要,它就有多重要,怎麼重要的重要都不為過。打個比方:書法理論可以理解為戰略,技法理解為戰術,在戰略的指引下用戰術去實現。

現實中,書法理論好的人,他們所書會擁有與眾不同的風格在內,只因為其不但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

因此,以上三個問題應該三合一來進行理解,單純的一個問題去深入分析會有南轅北轍之弊。


書法有云


學校進行書法藝術、寫字教學,必須改變其教學狀態,中國的書法藝術、寫字,才會有生機、生存力、生命力!反之就是:古人書法藝術、寫字的再生複製品!就得不到真正意義上書法藝術教學。

中國的書法藝術、寫字敎學,必須高度認真的去重視,才會後繼有人;才會有真正藝術家、真正的藝術作品!才會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繼承、捍衛、發展前人遺留下的優秀傳統文化藝術!

2019.9.7.於泠思齋


石千石519


一個企業的生存發展

是與其經濟效益緊密結合的

一個學生學書法

其實在很長的時間都是技法問題

所有的理論也應該圍繞著這個轉

如果偏了

就是扯蛋

衡量一個書法家,一個書法愛好者水平的高低

不用去講什麼文化、藝術、氣韻等扯蛋問題

那看什麼?

就看他的基本功

什麼是基本功?

基本功就是他最基本的模仿能力

比如

臨歐體的橫

像嗎?

臨曹全碑的捺

像嗎?

臨鄧石如小篆的某個筆畫

像嗎?

如果連像都不像

還扯什麼蛋!


老跨鬥



書法教學不同的階段是不同的。書法即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文化或國學,國粹。書法,如果只有技法沒有文化,也就談不上什麼書法和藝術了。教授技法主要是初級階段,初級階段的技法主要是一般規律和書法家作品獨特具體個性特點的技法,如顏真卿的書法和柳公權的書法,雖然都是以同樣的漢字為載體形成的書法藝術,但卻是各有各的顯明的個性特點的。書法技法雖然觀察整個書法的學習和創作、創新,但歸根結底,技法只是法,打個比方說就是語言的基本元素之一,能夠實用這個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才是根本。書法同樣如此,最終是要表達書法家的審美觀念和思想乃至宇宙觀點。而這些,就不是技法所能夠完成的任務。要完成這個任務的是文化。所以,歷代那樣經典的大書法家,都是大文豪和學者,藝術家等,都是飽讀詩書學富五車之人。



學習書法,不經教授書法技法,還有文化課。包括歷史,藝術史,等方面的內容。教技法,只是一個面,在技法的學習過程中有就包括了文化內涵和內容。

我們學習書法,一方面是技法,二是書法理論,三是文化,三者缺一不可。甚至在進入創作階段後,突出的就是文化內涵了。

書法本身也不是獨立存在的是和藝術、文化、生活密切相關的。

理論與實踐出來都是一體的,是同等重要的。






翰墨書道


理論跟技法是相輔相成!理論指導實踐,實踐驗證理論,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一個過程!在特定的階段會有特定的側重點,所以不存在明顯的誰先誰後的問題!現階段市面上講解理論的很少,主要因為大部分人都是普通愛好者或者是剛入門的,很深奧的理論,即使教了,他也不能理解,也不一定能吸收。很多人的想法就是能寫一手漂亮的字,並不想學太複雜的東西,或者說境界要提升多高!這也是田楷在當代盛行的原因之一!而且很多理論是必須在有一個必須要有一定的基礎才能理解跟體會。等提升到一定階段,他自然會關注這些理論!所以不存在明顯的誰先誰後,還是看個人所處的階段和實際需要!祝大家都能寫一首漂亮的好字。

下面是我寫的作品,我寫的不是很好。希望有機會跟大家多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