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老照片 1911年清朝海軍整裝出發出訪八國時期的珍貴影像資料


清末民初的海軍名將程璧光,廣東香山人,是福州船政學堂後堂的駕駛班畢業生。圖為身穿海軍大禮服的程璧光。

自1895年甲午海戰慘敗後,在張之洞、劉坤一等有識之士的努力下,清朝開始了緩慢而艱難的重建海軍之路。清政府先後從英德等國買回43艘軍艦,但因囊中羞澀,只有從英國訂造的“海圻”號巡洋艦夠大夠先進。這艘號稱“天字一號艨艟”的軍艦上有兩門8英寸炮,是當時中國海軍的“鎮海之寶”。圖為“海圻”號巡洋艦

儘管兵微將寡,但朝廷裡的達官顯貴們卻迫不及待地拿海軍作為外交使節,發揮“移動國土”的作用。圖為為美國第18任總統格蘭特(General Grant)將軍墓獻花圈的清朝水兵

1910年英王愛德華七世逝世,其子喬治五世繼承王位,定於1911年6月22日舉行加冕慶典,並邀請包括中國在內的18國200餘艘軍艦參加慶祝儀式。於是清政府決定派專使親王載振前往祝賀,並下令海軍部“加派巡洋艦隊統領程璧光率領海圻巡洋艦前往,順訪美利堅諸國”。其規格之高,興辦之隆,在清朝260多年外交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特例。圖為為格蘭特將軍墓獻花圈的中國水兵,穿禮服留八字須者為程璧光。

圖為程璧光陪同紐約市長蓋諾爾程璧光陪同紐約市長蓋諾爾。

圖為清朝海軍方隊。

圖為清朝海軍方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