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隻兔子能活著走出四川?一年要被吃掉3億多隻

說起來川菜,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麻辣,很多人吃了這種辣起初受不了,後來卻逐漸越吃越上癮,這就是川菜的神奇魔力。而在四川人的食譜裡,有一種特殊的食材,那就是兔子肉,四川人對於兔肉的喜愛是無以言表的,四川特有的麻辣加上鮮嫩的兔肉,吃一口就讓人難以忘懷。

中國吃兔子肉的歷史由來已久,《詩經》中就曾有過抓兔子的記載,“有兔愛愛, 雉罹於羅 ”躍耄兔,遇犬獲之”,用網和獵犬抓捕兔子,食其肉取其皮。


抓住了兔子怎麼吃呢?古人同樣給了我們指示,“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 《詩經·小雅·瓠葉》)用泥土把兔子裹住烤,有點像現在的叫花雞的做法。


而在《禮記》中也詳細記載了用兔子做成的各種食物,“犬羹、兔羹”、“脯羹、兔醢”。(《禮記·內則》),甚至還在宗廟祭祀的儀式上挑選肥美的兔子當祭品,“凡祭宗廟之禮,牛曰‘一元大武’,,兔肥則目開而視明也。”(《禮記·曲禮》)


沒有一隻兔子能活著走出四川?一年要被吃掉3億多隻

而四川地區,由於氣候溼潤,降雨量大,因此牧草生長旺盛,十分適合畜牧業的發展,但是這裡平原複雜、丘陵較多,又不適合大型動物飼養,因此就成為了兔子這種小型食草動物的天堂。

隋唐時期有記載:" 隋開皇中,苟秀鎮益州,命左右買兔、鴿而往。今蜀中鴿尚稀而兔已聚 ",可以說是官方政策支持兔子飼養業的發展,自此飼養兔子的傳統開始逐漸在四川紮下了根。


不過過去四川人對於兔肉沒有那麼熱衷,當時大家飼養兔子多是為了售賣兔毛和兔皮。後來市場上對於兔皮的需求發生改變,兔皮出口開始衰落,但是四川還是有很多兔子,因此熱愛美食的四川人就開始研究怎麼吃兔子才好吃。

兔肉緊緻無異味,但是正常炒制卻容易發柴,而四川人多重油味厚,多用各種香料,這種方法烹製,可以完美掩蓋兔肉寡淡無油缺乏風味的缺點,不僅味道濃厚,口感也十分麻辣清爽。

據統計,在四川人的努力下,一年就能吃3億隻兔子,平均9秒鐘一隻,可以說幾乎沒有一隻兔子活著走出四川。


沒有一隻兔子能活著走出四川?一年要被吃掉3億多隻

在四川廚師的鑽研下,誕生了麻辣兔頭,纏絲兔、冷吃兔、乾鍋兔、手撕兔等各種美味,而冷吃兔因其做法簡單,口感麻辣鮮嫩而廣為流傳,幾乎家家都會做,人人都愛吃,不過這種美味的做法卻差點失傳。

1926年,時任四川省善後督辦的劉湘將軍去自貢參加會議,當地有一位富商曾經在他手下任職,特地設宴為他接風洗塵,席間就有這道四川名菜“冷吃兔”,劉湘將軍吃過之後連誇了好幾句“好吃!”

當時正宗的冷吃兔只有一家姓劉的飯館會做,劉老闆是自貢當地餐飲界有名的人物,寫了一本菜譜叫做《釜溪菜錄》,冷吃兔正是其中的經典川菜之一。但是劉老闆並未將這道菜的做法傳授給別人,這本書後來也由於戰亂下落不明,劉老闆去世後這道菜自此失傳。

劉老闆的弟弟從小就吃哥哥做的冷吃兔,對這道菜的失傳很是可惜,於是他根據記憶嘗試恢復出這道菜,然而經過多年鑽研還是沒能成功。

1965年,成都一家工廠搬遷到附近,工廠裡有位楊師傅,是位老饕,平日裡最愛去劉老闆弟弟家吃飯喝酒,兩人很快成為知己,吃過他做的冷吃兔後,他評價“刀工和火候都不錯,但是佐料不行!”

沒有一隻兔子能活著走出四川?一年要被吃掉3億多隻


回到成都後楊師傅為他帶回了郫縣豆瓣、小磨香油、口蘑豆油、胡椒等調料,經過鑽研,冷吃兔的口味、品相終於有了幾分當年的模樣,經過十幾年的反覆試驗,終於還原了當年的冷吃兔原貌,味厚鮮香、爽口不絕、色紅髮亮。

前些年,四川自貢國家高新區和阿里巴巴牽手,正式成為西南電商基地的首批合作伙伴,經過發展,這裡的電商發展越來越快,以冷吃兔為代表的四川美食逐步走向全國,如今,年貨節即將到來,雙方進一步加大合作力度,來自當地的正宗美食將通過阿里巴巴和全國消費者無縫對接。

沒有一隻兔子能活著走出四川?一年要被吃掉3億多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