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祈福祿

大年初九

按照民間習俗來講

這一天是玉皇大帝的誕辰

要向天公祝壽

並且祈求新的一年

風調雨順、平安健康

所以這一天被稱為

“天日節”、“玉皇誕”

或“天公生”

閒話年俗 | 正月初九,祈福祿

歷史傳說

天公就是玉皇大帝,傳說他是主宰天界最高的神,統領三界內外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


閒話年俗 | 正月初九,祈福祿

玉皇大帝信仰在宋代很盛,玉皇生日在宋代已被認定,《玉皇本行集》稱“於丙午歲正月九日午時誕於王宮”。源出於元、成書於明的《搜神記》卷一所載與此同,明中葉成書的《諸神聖誕日玉匣記等集目錄·聖誕令節日期》亦云玉皇生於正月初九。


在祭拜天公之前

全家人都要齋戒沐浴

初九當天

更禁止家人曬衣服

倒垃圾桶

那麼在這一天

民間還有哪些傳統習俗呢?

擺酒宴

吉祥數字“九”是基數中的最高數,且與“久”同音,因而“九”是中國人最喜歡的吉祥數字之一。“九”表示最高、最多的意思。此外,“九”與“酒”諧音,九不離酒。因此,各家各戶都要準備豐盛的酒宴,盡興暍個痛快。


閒話年俗 | 正月初九,祈福祿

有些地方,在天日節這天,婦女還要準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上九辦事

有人認為在初九這一天辦事,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故有“七不出,八不歸,上九辦事一大堆”的說法。“七不出”說的是出門前,有七件事沒辦好不要出門。這七件事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即平常我們說的開門七件事。以前出門的人往往是當家人,是一家的主心骨,因此,必須安排好家裡的生活才能出門。


閒話年俗 | 正月初九,祈福祿

“八不歸”說的是出門後,有八件事沒做好不要回家。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古人的八條做人基本道德準則。


閒話年俗 | 正月初九,祈福祿

據說上九日這天辦事,會受到玉皇大帝的福庇,辦事不僅順暢,而且辦得又多又利索。時至今日,有些上年紀的人,將難辦的事情放到正月初九這天來辦,認為這天辦事效果好。


閒話年俗 | 正月初九,祈福祿

這些舊時的禁忌、老例兒,儘管紛繁瑣細,但都圍繞著人的生存、發展和人的平安幸福這根主線,對美好前途的無限希望。隨著時代的變遷,思想觀念的進步,中國人已不再把命運寄託於外物。在初九這天中國人更多把視角移向自身,對美好生活抱著期盼和願望,去洗滌自己,佈局新的一年。


同時

今天還是個很特殊的日子

2020.0202

是個罕見的對稱日

所以在如此罕見

且“雙倍愛你”的日子

要相信

無論我們面對什麼

只要與家人、愛人在一起

困難終會過去

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一起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