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人的性格特點怎麼樣?

大唐支書


話說陝西人

陝西人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善良豪放,勤勞智慧。陝西在歷史上,就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是人類原始文明一棵耀眼的明珠,從藍天猿人,到半坡遺址的發現,都充分證明了這一點。遠古的炎黃部落就位於陝西地帶,威風凜凜的封建王朝,秦朝的中心位置就是今天陝西的咸陽,秦始皇更是威震世界的千古一帝,被譽為世界奇觀的秦始皇兵馬俑就在驪山之下,在歷史上西安被稱為十三朝古都,著名的盛唐時代,曾開闢了中華民族空前絕後的輝煌。是名符其實的泱泱大國,令世界臣服。名人佚事不勝枚舉。輝煌富麗的阿房宮,覆壓三百餘里,毀於西楚霸王之一炬,真可惜!西漢的司馬遷著《史記》,也是非常輝煌的一頁。總之陝西在中國的歷史上,佔始祖之重地,承始祖之恩德。秉賦皇帝聰慧之氣,兼容幷蓄仁愛豁達之量。真是地道的炎黃子孫。

有人說陝西人戀家,這句話說的很對。戀家是一種擔擋,是一種責任心。不管出門在外當了多大的官,也不管在外掙了多少錢,陝西人都有個特點,就是總戀著家裡的老父老母,戀著理家育兒照顧老人的妻子,戀著年幼的兒女。每年都要抽空反家一兩次,以解眷顧之憂,以盡人子孝道,以行人夫之責,以補人父之情。陝西人是有血有肉的的有情之人,不但於家如此,於國照樣如此。陝西的浦城有個著名的將軍揚虎城。在抗日時期,面對日寇的瘋狂侵略,他憂心忡忡,不顧自身安危,與張學良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點燃了抗日戰爭的烽火狼煙,捨生取義。這就是陝西人。愛國人土國民黨原老於右任是陝西三原縣人,晚年身居臺灣,愛國戀家,耄耋之年,長吟“望我大陸”的詩篇,渴望祖國的統一,感天動地,這也是陝西人。

有人說陝西人勤勞,不錯這正是陝西人的又一個特點。陝西人地處黃土高原,南北狹長,山多地險,地型複雜。自古就有為生計肩挑腰背的習慣。負重而不叫累,勞苦而心情常樂。人都知道著名的陝北民歌,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背上一捆柴薪,口裡一曲歌,陝西的漢子再苦再累,不形於色,觀其形樂而不憂,聽其聲山歌不絕。在革命戰爭年代,延安曾經是新中國的發祥地。白洋肚子毛巾紅腰帶,把紅軍迎過延河來。開荒地,大生產,革命的力量大發展。自為更生,艱苦奮鬥。延安精神永放光芒。這就是陝門口人的特長。

有人說陝西人有智慧,不錯陝西人確實有智慧。陝西人活潑豪放,熱情好客,愛說愛唱。陝西人不論男女老幼隨便都有一聲吼的秦腔段子,唱起來蒼桑大氣,氣象宏偉,聲情並茂,感人肺腑。就陝西的方言來說,是非常豐富和智慧的,遠不是火山視頻上鳯毛鱗,角掛一漏萬的些許披露。什麼“快叫歡,跑叫攆――”之類,只是膚淺的點滴,它還有更深層次的禮節褒貶之含義,在使用上更講究對象和場合。現實生活的應用非常豐富靈活。真是把中國人的智慧和文化發揮到了極致。就平常生活的“吃”、“穿”、“住”最普通現象,都是很有講究的,烹飪界公認的廚祖,就是陝西合陽人伊尹。陝西飲食,曾為中國飲食文化創造了多項第一。可以這樣說,陝西是中國文化的根基,陝西的服飾文化曾引領過潮流。在中國服飾版圖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陝西人識大體,有氣度,善交友,心誠善,有智慧。希望全國各地,世界各國的朋友到陝西來,鑑賞一下陝西八百里秦川的八大怪,板凳不坐蹲起來,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帕帕頭上帶,麵條像褲帶,鍋盔像鍋蓋,油潑辣子一道菜,秦腔不唱吼起來。太有趣了,哈哈哈……。





老趙23403


陝西土著來答。

以下特點都是相對於外省的,且不能概括所有江蘇人:

1.普遍比較豪放,脾氣不是很好。

2.比較守規矩。

3.自律性較強,很少沉迷於各種癮,除了吃麵的癮,有時候還愛打個麻將。

4.做事謹慎,思維周密。。

5.注重安穩,缺乏冒險精神,在人生選擇上偏向保守。最熱門的職業是事業單位、國企和公務員,願意創業或者在外企打拼的很少,長期的皇城思想影響。

6.十分重視文化教育。畢竟是教育大省麼。

7.和外省人相比,活得不夠灑脫,容易“舉輕若重”,對很多事情看不透、放不下。

8.待人方面,很實在,沒什麼壞心眼。就是比較慢熱,而且對於交朋友的選擇比較挑剔,不是誰都能成為“夥計”的。


華商網


做為一個地地道道滴老陝,如果有外地滴朋友問我這個事,真不好回答。哪就從民俗民謠入手看陝西,看陝西男人滴豪壯,女子滴水靈。(先吃飽,再說事)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頭。 金疙瘩,銀疙瘩,還嫌不夠; 天在上、地在下,你娃嫑牛!走一步退一步等於沒走,一頭驢兩頭牛都是牲口!




車子莫鈴,壓人不疼,車子莫閘,不準帶娃。羅羅面面,油饃串串,豬肉扇扇,蜂蜜罐罐,我娃是個福蛋蛋!福裡生,福里長,從小就能把福享。



羞、羞、把臉摳,摳個渠渠種豌豆。人家豌豆打一石,咱的豌豆打一罐 。月亮爺,明晃晃,我在河裡洗衣裳,洗得白,捶得光,打發娃娃上學堂,讀詩書,寫文章,一考考上狀元郎,喜報送到家門上,你看排場不排場。



泥瓦匠,住草房;紡織娘,沒衣裳;賣鹽老婆喝淡湯。種田滴,吃米糠;炒菜滴,光聞香;編席滴,睡光炕;做棺材滴死路上。 餓死餓活、不給財東干活。



樹上的喜鵲叫喳喳,左眼跳得撲塌塌。 黃狗黃狗你臥下,媒人媒人你坐下。叫我給咱(ca)燒茶吵芝麻,吃飽喝夠再說話。 他大伯(bei),你聽著:咱娃還小十七八,看不了鑰匙當不了家, 千萬給尋個好阿家(婆家)。



帽子戴地端,媳婦來地歡。帽子歪歪戴,媳婦來地快。咱倆好、咱倆好,咱倆關關(合夥的意思)買手錶,你掏錢我戴錶,你沒媳婦我給你找,給你找個阿慶嫂。


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老陝高唱秦腔,一頓飯莫有辣子嘟嘟囔囔。


你一我一,殺狗勸妻;你兩我兩,錯斬李廣;你三 我三,寇準升官;你四我四,岳母刺字;你五我五,庵堂認母;你 六我六,龜山藏舟;你七我七,霸王別姬;你八我八,狀元祭塔; 你九我九,貴妃醉酒;你十我十,遊玩西湖。


(鄉黨們請補充,讓外地滴夥計瞭解陝西)



NaLi哪裡哪裡


陝西人豪爽,耿直,剛烈,有大丈夫志在遠方之氣魄,作為陝西人,更自豪與秦始皇衝出潼關滅六國的偉大統一事業。

從半坡文明開始,這裡就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中國歷史上最值得驕傲的朝代,西周,秦,西漢,隋,唐等等,都以這裡為都城。陝西人身體健壯,“國”字型臉具多,陝西人厚道但又執著,爽直豪放而溫厚,喜歡吼秦腔,“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老陝高唱秦腔”,最樸實的民風。陝西人厚道好客,接待客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一醉方休。陝西人心善誠實,民風醇厚。

自古長安帝王都,陝西人聰明,人才濟濟,歷史上的名人也很多,如白居易,孫思邈,司馬遷等等。至今,陝西也是文化最為發達的省份,現在的陝西人文化素養高,自身修養高,文雅,溫厚,熱情大度,最文明是陝西。

本人以上觀點,只針對悟空問答答題。(噴子嘴下留情)

有緣都是朋友。



瀟灑芳子


從心理學角度講,這些年,特別好的一點是,心理學越來越被很多人所關注,但是壞的一點是,心理學越來越被很多人所濫用。類似這樣的問題陝西人是什麼樣的?在心理學有很多類似這樣的問題,舉個例子講,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是什麼樣的?獨生子女的孩子性格是什麼樣的?留守兒童的性格是什麼樣的?還有很多被汙明化的詞,如:媽寶男他們的性格是什麼樣的?

心理學的確就是重點研究性格的

說起性格這個詞,那也是抓起心理學的七寸,心理學的確就是重點研究性格的,當然我指的是過去的傳統心理學,因為過去傳統心理學主要就是抓住一個人,個體的性格特點,後來人們覺得研究個體性格,我們能夠把一個的人的性格研究準,通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或者通過其他性格的心理學研究,人們就能把握的八九不離十,但是人們會發現,這些理論到了社會中到了現實中,它有變化,於是就有了新的心理學發展,這就是社會心理學。

陝西人的性格三個字——"楞"、"蹭"、"倔"

說到性格,我在給大家講一點,我記得又一次我去重慶,給重慶溫泉小鎮的一個房地產老闆上課,上完課他跟我說:其實你們陝西人很厲害。我說:哪裡厲害?他說:在全國的五星級酒店的人力資源的系統裡面,有很多是陝西人。我就覺得很奇怪,陝西經濟不算髮達,在全國上述落後,是什麼東西會使得五星級酒店人力資源的系統裡面有那麼多的陝西人?他說,這個是由於最早的時候,在陝西有很多的古文物,就發展了旅遊經濟,於是最早的一些五星級酒店在陝西就會有投入,於是就培養了一批人才。我們再來看,如果你回到了陝西,或者說你從外地旅遊到了西安,當地人就會告訴你說,我們陝西人的性格三個字——"楞"、"蹭"、"倔",我就很難理解,擁有這三個字的性格,在五星級酒店這樣的一個服務的行業裡面,他吃的開嗎?

這時候你就會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對過去的某一個省的性格標籤,其實是在不同的情景之下是有很大的變化的,而關於這一點,我後來在講精神分析的時候,在我的新精神分析的時候,我又提出一個詞叫做“情景人格”,當我們說人格,是早年家族環境塑造出來的,於是我們經常會一些人怪罪父母,造成了自己這樣的性格,但是人們在不同的的情景下,性格變化很大,如果只注重原生家庭,那麼又是一個被濫用的心理學詞彙,張口閉口隨便的一個人就說原生家庭,把一切責任都往原生家庭上推,但是原生家庭所塑造的性格,在不同的情景中會表現一樣嗎?答案是不一樣的。

人的性格是依情景而靈活,這才是一個健康的狀態

正確的做法是我們每個人,固有的原生家庭跟我們培育了一部分性格,我們固有的當地的人物環境又會給我們塑造一部分文化性格,我們在某一個社會,某一個單位上班打工,職業素養又會對我們產生新的性格的塑造產生影響,所以人的性格是依情景而靈活的,這才是一個健康的狀態,而這也是絕大多數人該有的狀態。如果一個成年人,別人在說,你在某一個情景環境下,你的性格變現不夠加的是時候,這時候你不能再把責任推給一個固定的文化,或者推給你的原生家庭,我們想要說的是,原生家庭真的不能背這個鍋。

上研究生的時候,我的導師說他當時也研究了很多年關於人的性格,他說最後他的結論就是,除了極少數那有人格障礙的人,你會發現他們很固化,社會中多數人都是混合型的。

巴拉姆效應

我在反對武志紅的那本書裡面,我也寫了,大家都知道凝聚人心的聚,英雄的英,這個聚英國。這裡專門提到,在心理學最多的一個效應是巴拉姆效應,一旦人們對性格做出了一個劃分,那麼人們就會先入為主的找證據去佐證,你是這樣的性格,就如同我們只要給陝西人貼上一個便籤,"生"、"楞"、“蹭”你一定就會從他生活中各個表現去佐證這一切,然後你就會得出一份令你滿意的答卷,令你滿意的這個答卷是真的嗎?就如同有人給貼上中國人貼上一個聚英國的標籤,你一定會找到一大堆證據來佐證這一切,然後得到一個令你滿意的答卷,這個答卷是真實的嗎?

還是那句話,出來極少數人格障礙的人以外,他們的性格具有一些固化的特徵以外,生活中的多數人都有非常明顯的情景效應,我們多數人的性格都是混合的。這一點古今中外,概莫如此。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趙小明心理團隊


早在兩千多年前,西漢博士賈誼對秦人(陝西人)有個評價:“睘之為秦者,今轉而為漢。然其遺風餘俗,猶尚未改,侈靡相競。”

何為“侈靡相競”?他在《治安策》寫得很清楚:“《管子》曰:禮義廉恥,是謂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秦滅四維而不張,故君臣乖敵,六親殃戳,奸人並起,萬民離叛。凡十三歲,而社稷為虛。”他說的是秦朝,千百年來也遺傳一部分陝西人的性格特點。所以,司馬遷在《史記》中也認為:“秦乃西戎”。那麼西戎有什麼樣的性格特點呢?這在中學歷史課本中就有回答,這裡就不謦言了。

古代秦人侈靡,現代陝西人又如何?早上看了《今曰頭條》一題:“西安人與洛陽人爭什麼?”評論中一些陝西學者把西安說成中華民族發源地。令人驚訝!聯想到他們反《史記》,黑司馬遷,賈誼,洗白秦始皇等一糸列歷史虛無主義的表現,說明陝西有些人依然秦風未改,侈靡相競,好大喜功。

每次去陝西採訪,都會產生一個疑惑:秦始皇陵墓上栽種很多樹,但廣闊的黃土高坡卻難得看幾棵樹。是土不長樹,還是人不種樹?任憑黃土大地龜裂似淵?


嚴家慶


陝西分為陝北、關中和陝南。南北緯度跨越大。

陝北黃土高原、關中央央平原、陝南綠水青山。陝西人的性格也和不同的生活環境有直接關係。


陝北人,樸素耿直。從《平凡的世界》這部來自黃土高原的文學鉅著就能窺見一二。


關中人,以西安,渭南,咸陽為代表的關中地區。廣闊的平原,大聚居的城市和村落佈局,讓生活在這裡的陝西人豪爽,剛強,講義氣。這一點從陝西關中八大怪當中就能窺見一二,“饃饃像鍋蓋”“麵條像褲帶”“油潑辣子一道菜”“帕帕頭上戴”“秦腔不唱吼起來!”這就是陝西人。


陝南,也是秦嶺這一南北分界線以南的地區,陝南山水相連,山路蜿蜒盤旋,民居也都是依山傍水而建,地處山區,這裡交通相對落後,經濟發展也相對滯後。這裡的陝西人仍舊保持著淳樸的民風。善良、樸實、不怕困難,堅強是他們的性格寫照。雖然山區交通不發達,但這裡信息並不閉塞,一些落後的農村,這裡的村民們人大多出門謀食,或獨自一人,或成群結夥外出打工,用勤勞致富。


總之,陝西人的性格具有陝西地理風貌的特點。不能一概而論。


陝西人陝西事兒


陝西人最明顯的性格特點是:說話太直不夠委婉,言語之間缺乏了一絲委婉。陝西人說話時重讀聲母而輕讀韻母,說話唱戲都好像是在“打槍”“放炮”一樣直來直去。外地人聽“秦腔”感覺好像在狂吼,但陝西人就愛聽秦腔那個豪爽的感覺。 “直爽、豪放”是陝西人的標誌。

陝西人傳統觀念較強,心底善良。“路見不平 ,一聲吼”是陝西人的性格特點。陝西人耿直善良、寧折不屈、憨厚有餘、但委婉不足。 著名作家賈平凹筆下的主人公,往往都帶有陝西人的性格特點。


嫻雅文苑自媒體


陝西人沒有南方人的圓滑,缺點是普遍脾氣不是太好。優點是戀家,這個優點也經常被人嘲笑為所謂的懶漢。😊別省人都為了賺錢,南下打工了,陝西人卻舍不下家,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作為一名在外幾十年的陝西人,認為每個省都有自己的特色。優點即是缺點,缺點即是優點。這種問題最好只是以娛樂為目的。


好萊屋影帝


聽一聽“信天游”就知道了,那刺破長空萬里的一聲吼,深入心靈,震人肺腑,從中我們就可得知一二。個性粗獷,對人豪爽熱情,不計蠅頭小利,一身鄉土氣息,說的就是我們樸訥敦厚的陝西人。

從古至今都存在的窯洞就能看出,他們不追逐商業利益的得失,更保守於喜歡安於現狀。

吃的是粗茶淡飯:一個碩大的麵碗就解決一天的飲食問題;

穿的是樸實無華:一件羊皮小襖身上一裹,頭上披個白羊肚毛巾就能解決穿衣問題;

活的的個性灑脫:腰間別個大旱菸杆子,就能其樂融融給你來一段蕩氣迴腸的秦腔。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情,貧瘠的黃土高坡練就了這片區域淳樸的民風,延綿千里的秦嶺養成了這片區域善良的人性。

偉大個革命聖地延安,使我們革命先輩能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長久立足,就足以證明陝西人的熱情和堅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