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勝是如何壓過林沖登上五虎將之首的?你怎麼看?

fujunda


關勝能夠排在五虎將之首很大程度上是借了宋江的光,論武功我覺得關勝應該在林沖之下,所以林沖沒有直接與關勝單獨交過手,不過在關勝對戰林沖,秦明的時候,雖然關勝佔了上峰,可是那是宋江有意在保全他,所以林沖,秦明並沒有拼死一搏。就衝這一點如果林沖真的與關勝決一死戰的話,應該林沖比關勝要勝上一籌。



既然林沖功夫在關勝之上,那為何五虎將排名卻在關勝之後呢?主要關勝就是有宋江罩著,宋江為了勸降關勝不惜一切代價在提供關勝的地位,因此林沖也就只有委曲求全的份啦!

林沖這個我弄完一輩子了,在梁山上雖然林沖資格老,可是林沖並沒有什麼力度,而且深受宋江的挾持,所以林教頭最終才鬱鬱而終。說是有病死的,其實我看就是被宋江氣死的。


關勝這個人,本來就有關羽後代這個光環照著,再加上身上有關羽的氣質,武功也不錯,所以關勝上了梁山之後,又有宋江做靠山,名氣和地位是直線上升。壓過林沖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按照梁山元老級別來算,林沖本可以進入前三甲,可是我們看到的林沖卻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僅僅排在了第六位,很顯然是後來者居上,什麼原因?無非就是宋江搞得鬼,這個毋庸置疑。就拿關勝來講,一個降將都能排位靠前,宋江還有什麼做不出來的事。所以不僅僅是梁山五虎將的排名,就是一百單八將的排名都是有貓膩的,所以這個排名根本就不符合實際。


有多少像林教頭這樣的好漢被排在了後面,究其原因,都與宋江有關。所以仔細分析一下,關勝位居五虎將之首壓過林沖這事,宋江也是怕林沖位居高位對自己不利,說白了就是怕影響他的招安大計,把關勝放在林沖上面也是起到壓制林沖的作用。林沖這個人在梁山改制上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宋江對他不得不防,用關勝壓制林沖是最好的辦法,林沖和梁山上諸多兄弟都是好友,所以想來想去宋江還是覺得關勝比較合適,一方面可以制衡林沖,一個方面還可以讓關勝死心塌地的為自己效命,這就是宋江的權宜之計。


宋江這個人確實太有心機啦,不愧是梁山泊的老大,只可惜梁山大業最終還是敗在了他的手裡,宋江一世英名最終付諸東流。


任馳贏天下


關勝壓過林沖登上五虎將之首並非因為武藝超過林沖,而是在於宋江對林沖的有意打壓。

比較一下兩人的戰績,可見端睨。

林沖的戰績:






林沖的有效戰鬥為22次,其中勝17場,平手5次,無敗績。斬殺11人,生擒對手1人。應對敵人兩將夾攻1次,參加夾攻3次,通過圍毆殺死敵方一流猛將1人。


再看一下關勝的戰績:




關勝的有效戰例為16次,其中勝6次,有9次算平局,下風1次。斬殺對手3人,生擒對手1人。曾經以一敵二(林沖、秦明),明顯下風。

通過戰績對比,關勝的戰鬥效率很一般,根本比不上林沖。那麼,為什麼關勝能排在五虎將之首呢?這都是宋江的安排。

大家都知道,所謂的天罡地煞石碑,其實就是宋江搞的。眾英雄聚齊梁山,宋江是個投降派,他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投降做安排。

1.五虎將之首具有很強的代表性,選誰為首將,則代表梁山的政治立場。林沖與朝廷重臣高俅有深仇大恨,如果讓林沖做首將,則意味著梁山將難以與朝廷妥協。

2.關勝攻打梁山時,率領著精銳軍兵一萬五千人,除去戰損和逃跑,跟隨關勝投降的至少數千人,這是梁山上最大的一股力量,關勝的數千精銳,再加上呼延灼歸附時帶來的部分,與朝廷妥協的力量就碾壓了堅定反抗的力量。

3.梁山只是一支草寇部隊,雖然梁山好漢個人武藝都很高強,但缺乏行軍作戰的帥才,如果與朝廷大軍正面衝突,關勝、呼延灼是正規將領出身,具備率兵獨當一面的能力。

4.林沖以前的官職太低。五虎將中關勝、呼延灼、董平、秦明以前都是領兵主官,林沖只是個教頭,相差太遠。

5.林沖是晁蓋的舊部,宋江是在抑制晁蓋派的舊勢力。


饞嘴肥貓鏟史官


關勝能後來居上成為梁山泊五虎之首,有多方面的原因,聲望,身份,武藝,關勝贏在了綜合實力上,五虎將第一可謂實至名歸!

第一,按照官職來說,關勝是梁山上落草前官職最高的,領兵指揮使,放到今天說與集團軍長平齊,至少少將軍銜。而林沖,八十萬禁軍教頭,聽著很唬人,其實就是個教員,充其量一箇中校。這樣一比,林沖自然要矮一頭。

第二,關勝是梁山上落草前統兵數量最多的人,有精銳戰兵一萬五千,加上後勤輔助之類的至少數萬人,也是一個集團軍的規模。反觀其他,秦明,帶過千把州府兵,呼延灼帶過幾千鐵甲兵,花榮帶過幾百寨兵。林沖,除了功夫好點,並沒有過帶兵經驗,這一點和關勝完全沒法比了。

第三,馬軍五虎將之首,是一個相當關鍵相當敏感的職位,在這個位置前面就是宋江,盧俊義,吳用,公孫勝四個大頭領。這四個人吳用和公孫勝是晁蓋的人,如果五虎將之首也安排一個晁蓋的老人,那宋江睡覺都睡不安穩了。所以,關勝上山後宋江才有那一出假模假樣的讓位表演,為的就是要抬舉關勝。

第四,一般人的共識是,關勝認了個好祖宗,忠義無雙名冠華夏的關二爺,這一個是誰都比不過了。至於林沖,只記得他爹是林提轄,連個名字都沒有,至於祖宗就更不知是哪一壺了。關二爺當年是五虎將之首,現在他的後人也是五虎將之首,豈不是美談。宋江豈不是也跟劉備一樣名正言順了。這些原因當然不能完全排除,其實最關鍵原的還是關勝有力壓其它四虎將的武力!十回合令八驃將索超斧怯,這是個非常恐怖的戰績。相比秦明花榮交手五十合平手,董平五十合戰平徐寧,關勝對八驃級別是完全壓倒性的勝利。如果關勝本身實力不行,那他老祖宗關羽再牛也沒有用!五虎將是梁山武力的巔峰,而關勝又是五人中最出類拔萃的那一個。

所以,馬軍五虎將的頭把椅子只能是關勝,即便沒有關勝,那會是呼延灼,總之林沖是沒戲的。


百勝刀王胡逸之


關勝力壓林沖排在梁山五虎將之首,這並不奇怪。因為水滸和三國是同時期的作品,水滸中的五虎將和三國中的五虎上將有對應關係。其中關勝對應的就是武聖關羽,林沖對應的是豹頭環眼的張飛。林沖排在關勝之後是理所應當的結果。

並且林沖雖然對梁山基團的形成做出過特殊貢獻(火併王倫),可他是晁蓋的心腹,不是宋江的心腹。從宋江開始執掌梁山後,林沖就已經被宋江邊緣化了。五虎將之首,不可能讓給他這個邊緣人。



林沖在梁山一直都是很特殊的存在。火併王倫前,他在梁山排在第四位,排在王倫、宋萬和杜遷之後,朱富之前。按理來說,憑他的武藝排第一都可以。但林沖是孤家寡人上山,他在梁山沒有什麼根基。

火拼王倫後,林沖在梁山還是排第四,排在晁蓋、吳用、公孫勝之後。

此時,梁山基團的幹部組成很簡單,只有十一人。包括劫生辰綱的七人組、王倫時期的三個舊部,再就是林沖。

其中劫生辰綱七人組是“征服者”,而王倫的三個舊部是“被征服者”。但是,林沖的身份很特殊,他是帶路黨,正是因為他一刀捅死了原老大王倫,所以晁蓋才能當老大。因此也可以說,林沖是“梁奸”,不算是“被征服者”。

晁蓋當老大後,宋萬和杜遷被邊緣化,林沖憑藉殺王倫的功勞,沒有像宋、杜二人一樣被邊緣化,他反倒是繼續排在高位,繼續在梁山處於一個很特殊的位置。

所以此時的梁山排行分四個等級:

第一等級——晁蓋、吳用、公孫勝;

第二等級——林沖;

第三等級——劉唐、三阮;

第四等級——王倫舊部杜遷、宋萬、朱貴;



宋江上山之後,梁山的格局變了。因為宋江不是一個人上山的,他是帶著白龍廟聚義的二十多個頭領上山的。所以這時候梁山上出現了一個矛盾的情況:宋江實力遠遠超過晁蓋,但是晁蓋是老大,宋江是老二

由於宋江的加入,原先那十一個人就不再有什麼分別了,都變成了“舊頭領”。林沖也跟著融入了這個小群體。

後來,吳用投靠宋江、公孫勝離開山寨,晁蓋的勢力被進一步削弱,他手下的心腹只有阮氏三兄弟、劉唐和林沖五人。而林沖由於武藝高強,成為了梁山舊頭領中,僅次於晁蓋的二號人物

但是,他這個二號人物很尷尬。因為宋江上山之後,並沒有停止招兵買馬的步伐。他通過打祝家莊、高唐州、大名府、曾頭市和青州府等戰役,招募了像關勝、呼延灼這樣的有大兵團作戰經驗的將領。

這些人加入梁山後,把整個梁山作戰的水平瞬間拔高了幾個層次。



比如說梁山後期的作戰,一般都是宋江、盧俊義分兵作戰,各自帶一隊人馬。但如果對手很難搞,需要再分兵時,就是關勝、呼延灼再領兩路偏師

宋江和盧俊義能領兵,是因為他們的地位非常高。而關勝和呼延灼能領兵,是因為他們都是指揮過正經的大兵團作戰的大將,並且兩人都曾帶領官軍擊敗過樑山。

梁山後期的戰鬥,已經不再是之前的江湖好漢級別的殺了(充其量算大規模黑社會式的土匪戰鬥),而是轉向了正規軍作戰。在這種情況下,林沖就很尷尬了。

因為他只是個禁軍教頭,對比梁山上的諸多官軍武將,林沖只有練兵的經驗,沒有帶兵的經驗。他作為非實權的禁軍低階軍官,甚至連秦明、董平等曾經是實權武官的將領都不如。

於是乎,林沖就淪為了與人單挑的尖兵式的角色。



不過晁蓋死後,林沖畢竟還是梁山晁蓋系的一號人物(舊頭領的一號人物),宋江要搞政治平衡,不能太打壓林沖,還得給林沖一個合理的位置,即便林沖沒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驗和能力。

於是,林沖的位置也就被定在了老六。前面是宋江、盧俊義、吳用、公孫勝、關勝。

宋江排林沖前面這沒話說,誰讓人家是梁山的老大呢?

吳用、公孫勝排林沖之前也沒問題,這兩位本來就排在林沖前面。

盧俊義作為很晚才上山的人,憑藉他不在林沖之下的高強武藝,以及活捉史文恭(活捉這點很了不起)的功勞。排在林沖之前,想必林沖也沒什麼意見。

至於關勝,他其實也沒有爭議。關勝能排到林沖前面,在於他有三個優勢。

第一、就如本文開頭所說的。關勝在水滸的定位是關羽,林沖在水滸的定位是張飛。就憑這一點,關勝都要排在林沖前面。

第二、關勝帶上山的兵力特別多,大概有一萬五千人。這是無可替代的特殊貢獻。林沖則是孤家寡人,手裡基本上沒有兵。

第三、關勝本人武力很強,官職不低,綜合素質要高於林沖。

或許林沖單挑的水平高關勝一丟丟,但是論綜合素質,林沖不如關勝。

總的來說,梁山好漢最能打的,要數威名赫赫的五虎將:大刀關勝、豹子頭林沖、霹靂火秦明、雙鞭呼延灼、雙槍將董平。關勝用青龍偃月刀,林沖用蛇矛,一個是關羽的子孫,一個按照張飛豹頭環眼的模樣塑造。論武藝,兩人只在伯仲之間,但關勝是軍官出身,不僅懂兵法、而且還會指揮打仗,他這種人是無日不戰的梁山最需要的人才。

而林沖只是個純粹的鬥將,若不是因為他武藝精熟、並且上山又早,估計搞不好還要排到呼延灼的後面。

別覺得好笑,魯智深、武松的武藝如何?人品和威望也都是上上之選,但兩人在投了梁山之後,卻都是步下將,排名比武藝略有不如的秦明、呼延灼、花榮都要低。

另外,在梁山上有兩類人不受待見。一類是王倫時代的老人,一類是晁蓋的小弟。王倫的老部下,雲裡金剛宋萬排名第82,摸著天杜遷第83,朱貴第91,在地煞裡面都數不上號。這三位老夥計本事低微,排得靠後也情有可原。


但是晁蓋劫生辰綱的幾個兄弟,赤發鬼劉唐排到第21位,三阮在水寨也沒當上大哥,而是被宋江的心腹,李俊、張橫、張順等,大鬧江州時期入夥的新人給壓制,分別排到了可憐的27、29、31位。

相比之下,林沖的第六位排名,算是一個比較不錯的結果了。


Mer86


我們暫不談宋江為何不喜林沖,先談談關勝對梁山的價值,這份價值,是獨一份的,是其他107人都不具備的。

那就是,關勝的背後,是無比耀眼的光環:關羽。

關勝是關羽的嫡系子孫,外表也處處cosplay他的老祖宗關羽,原書中描寫關勝的外貌:堂堂八尺五六身軀,細細三柳髭髯,兩眉入鬢,鳳眼朝天;面如重棗,唇若塗朱。……活脫脫一個關公在世啊。

不僅外貌像,連作派也處處模仿,坐赤炭馬,使青龍刀,也愛夜讀兵書。

宋江第一眼見到關勝時就說:吾看大刀義勇之將,世本忠臣,乃祖為神,家家家廟,若得此人上山,宋江情願讓位。

你看,宋江多麼敏銳,“世本忠臣,乃祖為神,家家家廟”這光環的價值,他一下子就捕捉到了。

我們都知道,關羽被美化、聖化和神化就是宋朝開始的,忠義化身的地位就是在宋朝確立的。宋江很清楚,擁有關勝就是擁有民意、聖意。

而且關勝名字中這個“勝”字,與“聖”字同音不同字,作者起這麼個名字,也是頗有深意。對外說起來,關公的後人都跟我一起替天行道,你敢說我不是忠義之師?你不信我,難道還不信關聖嗎?不信關勝就是不尊關聖啊!

所以說,宋江抬舉關勝,與武力值無關,與功勞無關。關勝就是一塊金字招牌,正所謂,功夫好不如投胎好,有個好祖宗真是天生的錦鯉本鯉了。

關勝捉水火將軍入夥時,被水火二人罵:上負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

整個水滸也只有關勝被這麼罵過,辱祖宗名目這事,也只有他擔得起這個罵名哦。

有趣的是,梁山上還有一個cosplay關公的人,美髯公朱仝,書中說他:身長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鬚髯,長一尺五寸,面如重棗,目若朗星,似關雲長模樣,滿縣人都稱他做美髯公。

不知道當關勝見到朱仝的時候,心裡會不會有神獸奔騰?


Ta是無雙


關勝能夠成為五虎之首,原因很多。對比他和林沖,就能夠看出很多梁山的本質。

一、單純從武藝上來,關勝與林沖誰強誰弱,難以比較,就算有差別,差別也不大。不僅僅是此二人,在梁山上,有很多武藝一般的,排名也挺靠前的。

武藝,或者說專業能力,從來不是衡量一個人的絕對標準。所以從武藝上來看,這不是關勝壓倒林沖的理由。


二、從上梁山的順序來看,108人,比林沖早的沒有幾個。林沖可是從王倫時代就在梁山的元老啊!如果論資排輩的話,顯然關勝不如林沖。


三,從韜略上來看,二人同樣難以分個高下。林沖並非只會武藝的莽夫,他同樣懂兵法、有謀略。


那麼,既然資歷和武藝都不佔優勢,關勝憑什麼後來居上壓倒林沖?


第一,關勝的出身牛逼。他是武聖關羽的嫡傳子孫,出身高貴。就如同楊志總是把自己是楊令公之後掛在嘴上一樣。在那個年代,出身是尤其重要的,當時的人也講究這個。就算高俅得居高位,不也是因為出身低下被人瞧不起嗎?


廟堂之高,不是寒門可以駐足的!關家,金字招牌啊!林沖一個教頭出身,在這一點上比不得關勝。


第二,關勝上了梁山,還有象徵意義。關二爺,忠義無雙啊!那麼,從當時的邏輯上來說,關勝當然也是忠義無雙的。連如此忠義的人都上了梁山,可見趙宋已經腐敗到了什麼程度!更彰顯了梁山替天行道的正義性和合理性。

林沖上梁山有什麼意義?走投無路逼上梁山唄!


第三,林沖的處境尷尬。畢竟,林沖是火併掉王倫,晁蓋等才有機會掌控梁山。在眾兄弟看來,在明面上,自然是因為王倫嫉賢妒能、氣量狹窄,容不下林沖,容不下晁天王等。

但是,王倫真這麼該死?換別的人坐在那個位置上,又會作何選擇?公道不在嘴上,在人心。

在梁山的大旗下,林沖是棄暗投明,換個角度,就是殺主不忠。

而且,林沖武藝高超,爆發起來,梁山上沒有幾個是他的對手。

再者,二龍山集團,實力還是很強勁的,宋大哥得考慮到制衡啊!

你說林教頭的處境尷尬不?


第四,宋頭領的隱秘心思。宋江的願望,只是招安。宋江是從體制內出來的,體制內的好處,他比誰都清楚。如果不是被逼,他會捨得離開體制?難道當賊真比當官舒坦?

在梁山上,一流的人才,基本上都是體制內出來的,不是體制內的軍官,就是靠體制吃飯的吏員,難道他們不知道體制的好處?

即便是林教頭,那也是體制內出來的。如果從體制的角度來看,五虎上將全部是體制內出來的,而在體制內,關勝的作用,比林沖大。


所以綜上,關勝穩壓林沖,坐了五虎將頭把交椅。


脂肪故事


我是你的朋友夜航船!請聽聽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答:關勝是如何壓過林沖登上五虎將之首的?你怎麼看?


《水滸傳》中,林沖是繼史進、魯智深之後第三位出場的梁山好漢,而書中第一位出場的正面角色王進,跟林沖的形象也有很多相似之處。梁山好漢出場大半後,在原著第六十二回中,大刀關勝才姍姍來遲。論資歷,關勝遠不及林沖。如果不是林沖火併了王倫,晁蓋、吳用他們估計不會那麼輕鬆地奪下樑山泊。

雖然關勝出場晚,但他卻後來居上,在梁山一百單八將大聚義時,他力壓林沖,位列梁山五虎將之首。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他武藝高強,是《水滸傳》中的靈魂角色,歷來都備受讀者喜愛。關勝何德何能,憑什麼他就可以排在林沖之上呢?

也許有人會說,關勝在上梁山時曾經單挑林沖、秦明兩位五虎將,但這並不是真正原因。《水滸傳》是一部鴻篇鉅製,它流傳了幾百年,書中很多細節都值得琢磨。今天咱們就用這篇文章來分析一下,為何關勝能力壓林沖位列五虎之首。

並非因為他能單挑林沖、秦明

關勝在上梁山之前,他是職務是蒲東巡檢,順帶說一句,楊春、陳達佔據的少華山,就緊鄰蒲東。宋江為營救盧俊義而出兵大名府,眼見形式危急,醜郡馬宣贊把大刀關勝引薦給了蔡京。蔡京見關勝長得儀表堂堂,威武雄壯,問其兵法也能對答如流。於是蔡京當即令關勝為領兵指揮使,郝思文、宣贊為副將。關勝沒有去救援大名府,而是率軍直攻梁山泊,他想來一個“圍魏救趙”。

在梁山腳下,關勝一人單挑林沖、秦明兩人。

《水滸傳》原著描寫如下:“秦明、林沖兩將雙取關勝,關勝一齊迎住。三騎馬向征塵影裡,轉燈般廝殺。宋江忽然指指點點,便教鳴金收軍。”

別看關勝在場面上能單挑林沖、秦明兩位五虎將,但這其實是一場無效戰績。第一,此戰回合數不明,應該不會超過15回合;第二,宋江起了愛才之心,他生怕林沖、秦明傷了關勝,所以下令鳴金收兵。如果此時單挑林沖、秦明的是盧俊義,估計宋江不會下令鳴金收兵。僅憑林沖、秦明兩人,他們在短時間內傷不了盧俊義,但能傷得了關勝。

為何關勝力壓林沖位列五虎之首?

《水滸傳》中,關勝、林沖兩人的武功在伯仲之間,他們倆各有所長。相比之下,林沖更加偏重技巧和耐力,而且他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武藝更加全面。在《水滸傳》中,林沖使用過長槍、朴刀、丈八蛇矛、短刀等多種兵器,他是一位馬戰、步戰全能型的高手。

關勝則更加偏重爆發力和衝擊力,他能在短時間內打的對手心生懼意。比如梁山八驃騎中的急先鋒索超,他在關勝手下頂不住十回合。征討方臘時,徐寧被石寶埋伏,中箭後奄奄一息,是關勝獨自打退了數位敵將,救下了徐寧。《水滸傳》中,關勝之所以能力壓林沖位列五虎將之首,真正的原因並不是他武功比林沖高,而是以下三個方面。

1、角色塑造原因。

《水滸傳》中,關勝長得什麼模樣?原著中是這麼寫的:“堂堂八尺五六身軀,細細三柳髭鬚兩眉入鬢,鳳眼朝天;面如重棗,唇若塗朱。”林沖又長得什麼模樣?原著中是這麼寫的:“豹頭環眼,燕頷虎鬚,八尺長短身材,三十四五歲年紀。”關勝的兵器是青龍偃月刀,林沖的兵器是丈八蛇矛。

很明顯,關勝的原型是關羽,林沖的原型是張飛。劉關張義結金蘭,關羽是二哥,張飛是三弟。到了《水滸傳》中,這個排序也不能亂,所以林沖才排在關勝之後。

2、關勝職務高,聲望高。

《水滸傳》中,林沖的職務是“八十萬禁軍教頭”,這個名號聽起來雖然唬人,卻沒什麼實際權力。林沖不過是一個武功老師,他算是技術人員。他算不上武將,因此林沖不懂得排兵佈陣,也不懂得兵法。關勝是手握重兵的武將,他熟讀兵法,這“圍魏救趙”來支援大名府的計策,就是關勝想出來的。

關勝之所以不如林沖受歡迎,主要是因為他的劇情太少。如果以排兵佈陣、兵法韜略來評判梁山各位武將,關勝可以位列榜首,呼延灼僅次於關勝。別看盧俊義的武功凌駕於五虎將之上,但他是個富甲一方的大員外,也不懂得排兵佈陣。

3、宋江打壓晁蓋派系。

《水滸傳》中,宋江是一個心機很深的人。108位梁山好漢看似情同手足,實則暗潮湧動,各股小勢力錯綜複雜。宋江雖然繼承了梁山之主,但他名不正言不順,宋江並沒有捉住史文恭。宋江也知道自己拿不下史文恭,於是就借盧俊義這樣一個外人來拿下史文恭,這樣就讓林沖沒了話說。林沖是晁蓋的恩人,晁蓋那句遺言意圖很明顯,他想讓林沖接任梁山之主。

宋江成為梁山老大後,他自然要打壓昔日的晁蓋嫡系。阮氏三雄雖然根基很深,但梁山水軍歷來都是李俊說了算。劉唐上山很早,可他在步軍頭領中的排名還不如雷橫。昔日的晁蓋嫡系中,只有吳用最為精明,他早早地站在了宋江這邊。三打祝家莊、大破連環馬全是吳用輔佐宋江完成的,跟晁蓋毫無關係。


歡迎關注-你的朋友夜航船,和你共同在文史的海洋裡流淌


你的朋友夜航船


      【關勝為什麼排名在林沖之前?關勝先後為梁山帶來兩萬人馬。】

《水滸傳》中關勝出場較晚,第62回: 宋江兵打大名城 、關勝議取梁山泊。宋江梁山軍兩萬多兵馬攻打大名府,大名府梁中書派王定等三人突圍求援,蔡京蔡太師接到王定送到的求救書信,立即召集樞密使童貫,三衙門太尉共商大計,步兵太尉屬下保義使宣贊,綽號“醜郡馬”:“ 出班來稟太師道:『此乃是漢末三分義勇武安王嫡派子孫,姓關,名勝;生得規模與關雲長相似,使一口青龍偃月刀,人稱為「大刀關勝」;見做蒲東巡檢,屈在下撩。此人幼讀兵書,深通武藝,有萬夫不當之勇;若以禮幣請他,拜為上將,可以掃清水寨,殄滅狂徒,保國安民。乞取鈞旨。』”

浦東巡檢司是河東路下屬的治安衙門,相當於河東路檢察院的檢察長,其實是個正五品司局級的“閒職”。關勝帶著井木犴郝思文跟隨宣贊來到太師府,以“圍魏救趙”之計議取梁山伯,蔡京讓樞密院調集山西、河北精銳兵馬一萬五千人,郝思文為先鋒,宣贊殿後,步兵太尉段常接應糧草,關勝出任領兵指揮使,是為正軍級的將軍。關勝進軍梁山伯,宋江得到消息回師梁山伯,隨即解圍大名府,攻其必救的謀略凸顯關勝大將之才。

關勝計取梁山伯,活捉張橫、阮小七,差一點把梁山水師給連鍋端了。兩軍陣前,宋江故意誇獎關勝“將軍英雄名不虛傳。”如果論“名聲”,關勝不如林沖,林沖八十萬禁軍教頭,在百萬人口的東京汴梁,連魯智深手下的“混混”都知道。如果論“威望”,林沖則不如關勝,關勝是名門望族關老爺的嫡傳子孫。林沖大怒:“我等弟兄,自上梁山,大小五七十陣,未嘗挫銳氣,今日何故滅自己威風!”林沖即刻要出戰關勝,又被宋江喝住,問東問西的說一些閒話,為什麼?宋江愛才關勝,林沖有殺梁山之主王倫的前科,宋江很忌憚林沖,而梁山無人可與林沖匹敵,關勝出場和林沖旗鼓相當。但是,宋江又怕關勝有個閃失。

猛然間,霹靂火秦明大吼一聲,舞動狼牙棒衝出去,林沖也大叫一聲,衝了出去,兩員虎將大戰關勝。三個人打鬥正酣,宋江鳴金收兵。林沖、秦明一起叫到:“正待擒捉這廝,兄長何故收軍罷戰?”宋江說了實話,兩個打一個不公平,即便捉了關勝,也不能讓他心服。如果,關勝能夠入夥,情願讓出梁山之主。宋江、呼延灼實施“苦肉計”,呼延灼月夜賺關勝,將關勝、宣贊、郝思文三人俘獲。宋江力勸關勝投誠梁山,一面派薛勇去接關勝的老小,關勝就入夥梁山,帶給梁山一個大禮包,一萬五千人馬,老弱軍卒遣散一半,梁山獲得五七千精兵。

關勝和林沖武藝不相上下,二人沒有單獨打鬥比試過,如果林沖和關勝單戰,個人以為200個回合分不出高低。林沖和關勝的帶兵能力相仿,林沖教習官兵的能力遠邁關勝。梁山除盧俊義比林沖、關勝武藝稍高一點外,其他人的武藝、能力都不能超越林沖、關勝。關勝上梁山較晚,梁山英雄排座次,關勝排在林沖之前,不是因為武藝、名聲、威望比林沖高,也不完全是宋江提拔關勝來壓制林沖。真實的原因是,關勝一上梁山就送了一個大禮包,帶來了七八千精兵強將,上梁山後關勝的功勞非常大。

梁山軍大破大名府後,解救盧俊義等人回梁山。蔡京正在調集軍馬準備圍剿梁山,選中的將領是凌州團練使(凌州軍分區司令)聖水將單廷珪、聖火將魏定國,關勝帶兵攻打凌州,活捉了單廷珪、勸降了魏定國,打下了凌州城,白得了幾千軍馬,劫得凌州財物無數。想想看,關勝在短時間內,給梁山帶來了將近兩萬兵馬,宣贊、郝思文、單廷珪、魏定國四員戰將。梁山排座次時,梁山軍總共有10萬還要算上家屬,關勝一個人就給梁山弄來了近兩萬精兵,遠遠超過了其他各路豪傑上梁山的貢獻。

宋江把關勝排在林沖之前,作為梁山元老和獨當一面的林沖,真的也是無話可說。梁山英雄排座次以後,隨之而成立了新的梁山董事局常委,宋江徵求林沖等人的意見後,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宋江把關勝拉進了常委,林沖把徐寧拉進了常委。梁山董事局常委七人,宋江為董事長,盧俊義為副董事長,吳用為軍師,公孫勝為副軍師,林沖為五虎將之二,關勝為五虎將之一,徐寧為八驃騎之二。在七個常委中,林沖排在關勝的前面,步兵水軍將領一個也沒有進來,玄妙吧?

梁山108將來自五湖四海,山頭眾多,派別也很多,按照政治主張劃分,其實梁山只有三大派,詔安派、反對派、中間派,宋江是梁山第一大派既詔安派,總共有49個人;林沖是梁山第二大派既反對派,總共有27個人;盧俊義、關勝們是梁山第三大派既中間派,總共有32個人。有人總認為軍職、公務員出身的人,都原意詔安,山寨、白身出身的人都不願意詔安。其實剛好相反,軍職公務員出身的多數人不想詔安,拿著國家俸祿反叛朝廷,就是再詔安還是貳臣;山寨白身出身的多數人想詔安,本來就是社會底層的人,詔安之後升官發財,原來黑道的身份就洗白了。

梁山排座次之後,是否要詔安就提上了議事日程,在梁山108將全體股東大會“菊花會”上,宋江的滿江紅“望天朝,早詔安”讓樂和演唱,直接放了一個試探性的大氣球,林沖派的武松、魯智深一聽就炸了。原文:樂和唱這個詞,正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只見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卻冷了弟兄們的心!”武松、魯智深鬧事,是林沖暗中指派的,那麼,宋江的忠實信徒李逵為什麼也要鬧事呢?這都是宋江安排的,李逵儘管不想詔安,但是絕對忠心宋江,宋江讓幹什麼就幹什麼。

宋江釋放滿江紅試探性氣球前,就已經料定林沖會指使武松、魯智深鬧事,宋江又不敢惹林沖,不敢處罰武松,得罪林沖可不是好玩的,林沖有殺梁山之主的前科,一旦處罰武松而引起公憤,林沖會不會藉機而起,重演殺王倫的悲劇呢?宋江安排李逵也跟著鬧,宋江好處罰李逵,就能把局勢控制住。宋江要殺李逵,眾兄弟求情,就把李逵監押,李逵道:「你怕我敢掙扎。哥哥殺我也不怨,剮我也不恨,除了他,天也不怕。」說了,便隨著小校去監房裡睡。菊花會詔安大計,就這樣被林沖指使武松、魯智深等人給搞黃了,但是宋江通過處罰李逵又控制住了局勢,宋江的詔安大計只好放到常委會上去討論了。

《水滸傳》第75回,朝廷派陳太尉送御酒到梁山商討詔安之事,早有細作報到忠義堂,宋江正在召開董事局常委會。原文:

“宋江與眾人道:「我們受了招安,得為國家臣子,不枉吃了許多時磨難!今日方成正果!」

吳用笑道:「論吳某的意,這番必然招安不成;縱使招安,也看得俺們如草芥。等這廝引將大軍來到,教他著些毒手,殺得他人亡馬倒,夢裡也怕,那時方受招安,才有些氣度。」

宋江道:「你們若如此說時,須壞了『忠義』二字。」

林沖道:「朝廷中貴官來時,有多少裝麼,中間未必是好事。」

關勝便道:「詔書上必然寫著些嚇的言語,來驚我們。」

徐寧又道:「來的人必然是高太尉門下。」

宋江道:「你們都休要疑心,且只顧安排接詔。」”

看到了嗎?宋江第一個發言,一通高談闊論,盧俊義、公孫勝沒有表態,其實就是默認;吳用從中和稀泥;林沖說朝廷來的人都在“裝逼”,直接表達了反對意見;關勝說朝廷用大話嚇唬我們,態度比較曖昧;徐寧向著林沖說話,說來的人必定是高俅的人。看到沒有,在梁山董事局裡,從發言的次序看,關勝是排在林沖後面的。

 

 











冷清先生


我想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上梁山時間不久的關勝為何身居高位,不僅有了僅次於四核心的排位座次,還位列五虎上將之首。


我們先來對比一下關勝和林沖。武藝上關勝的戰績確實略好過林沖,但是林沖卻是鬥將最多的一個,至於誰高誰低,真的就是見仁見智,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兩人交手,最終的結果一定是不分勝負。

謀略上,關勝領兵討伐梁山確實很出彩,無論謀略還是統率力上有都很不錯;而林沖在這方面表現不多,但是從曾頭市隨晁蓋出兵看來,林沖很有戰爭頭腦,可以說如果第一戰不是晁蓋瞎指揮,而是由林沖帶兵,結果肯定會好的多。


所以從武略上講,即使關勝表面上略強於林沖,優勢也很微弱,在這方面呼延灼表現的也並不差,如果不是有徐寧相剋,呼延灼幾乎將梁山剿滅了。

拋開這些,無論是對梁山的貢獻、資歷還是功勞,上山時日並不長的關勝完全無法和林沖相比,那麼到底是什麼讓他位居林沖之上的呢?

個人感覺作者根本沒有後人想的這麼多,根據書中的表現來看,只有兩點原因:第一,梁山一百單八將是天罡地煞下凡,每個人對應的星宿早就註定了,關勝是天勇星下凡,林沖是天雄星下凡,所以必然在前;第二,水滸的成書晚於三國演義,施耐庵筆下的關勝、林沖就是在對應關羽、張飛,所以必須關勝在前。

現在人研究的過於深入其實是自尋煩惱,水滸更是弄出了許多所謂陰謀論,說句俗語,根本就是吃飽了撐的。


燭影斧聲


這是一個要得罪萬千林粉的問題…其實看過《水滸傳》原著的真水滸粉絲都知道,林沖比關勝強的地方只有上山的資歷,其餘各項屬性均全面落後關勝,所以關勝壓林沖一頭這沒什麼問題,如果要論資排輩的話,那杜遷、宋萬豈不是要做梁山的頭兩把交椅了?所以林沖能在梁山排第六,只高不低了。

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對比一下林沖與關勝的差距,或許這樣能讓林粉們稍微明白一些事實。

首先關勝的武力高於林沖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不少只看過水滸電視劇的朋友只知道林沖斬將數很高,而關勝很醬油,其實這也不怪大家,畢竟電視劇不可能把二人與對手的單挑表現完全展現出來,自然關勝的戲份就很少了。在關勝征討梁山時宋江不敢大意,居然派出了林沖和秦明二人一起去對付關勝,雖說關勝一人無法招架二位虎將的攻勢,但尚且能遮攔住二人的攻擊並且可以全身而退足以證明關勝的實力在二人之上。而施公在南征北戰期間也無數次的向讀者證明關勝是五虎第一人,否則為什麼不讓林沖打兀顏光,為什麼不讓林沖打石寶?不難發現,和關勝對抗的無一例外是敵軍核心或者是上將級別的人物,而林沖斬殺的基本都是二三流的副將,差距顯而易見。

其次,關勝的武略比林沖高太多,我們知道林沖在上山前是眾多禁軍槍棒教頭之一,負責訓練禁軍的槍棒水平,不得不說林沖的武藝高強的,但林沖虧就虧在他是一位偏向於學院派的將領,與關勝的浦東巡檢不僅職位高於林沖,連外戰經驗也是慢慢的壓制林沖。所以讀者也能明顯的感覺到,在梁山頭領不多的情況下,林沖尚且能被推為先鋒大將指揮兵馬,等到呼延灼、關勝都軍官上山後,林沖就沒有了統領軍隊的機會。如果說關勝的帶兵能力在梁山上稱第二的話,恐怕沒人敢稱第一了,縱使梁山剋星石寶,在後期面對關勝時也會膽怯,這種對敵將的震懾力,林沖是不具備的。

最後,從創作角度來說,關勝是以關羽為原型刻畫的,林沖的原型則是張飛(豹頭環眼瞭解一下,可別被電視劇中斯文的形象混淆了)。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林沖也不可能排在關勝之上,這不是亂了輩分麼~

所以別再扯什麼宋江打壓不打壓的謬論了,不行就是不行,怎麼吹都不好使!


林吹們硬生生把豹子頭吹成了麒麟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