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幹警配發9毫米左輪手槍執法源自觀念的改變

二戰結束以後,各國軍隊就逐漸淘汰了彈巢容彈,一般只有6發容量,且裝彈非常麻煩的左輪手槍,用採用彈匣供彈的半自動或自動手槍,取代了左輪手槍在軍中的地位。

但時至今日,仍然有許多國家的警察裝備有左輪手槍,特別是中國警察裝備了9毫米6發彈巢供彈的左輪手槍,用其來替代54/64式手槍,由於中國的是個大國,即便警察換裝左輪手槍,依然引發了其他國家的關注。

公安幹警配發9毫米左輪手槍執法源自觀念的改變

左輪手槍,之所以依然有一定的生命力,成為一些國家警察的制式槍械,原因就是左輪手槍儘管彈容量低,但使用時卻非常保險,不似彈匣供彈的手槍,存在啞火或卡殼時,就不易排除的現象。

當偶爾遭遇啞彈時,左輪手槍可以再次扣動扳機擊發,不會停頓射擊,頂多只是浪費一發子彈而已,因此,對射擊事實上不存在大的影響。


公安幹警配發9毫米左輪手槍執法源自觀念的改變

半自動或自動手槍,採取彈匣供彈模式,當偶遇子彈卡殼時,排除故障確實很麻煩,關鍵時刻就可能要了射手的命,這方面有許多戰場案例血的教訓。

當年,楊子榮奉命帶領五名偵察員,到海林縣北部梨樹溝一帶偵察匪情,發現了一處被當地人稱為“馬架子”的窩棚,楊子榮等人判斷這是一股殘匪的據點。

公安幹警配發9毫米左輪手槍執法源自觀念的改變

於是,衝到“馬架子”跟前,一腳把門踹開,把槍口對準了睡夢中的群匪,扣動手中的20響大肚匣子,但卻卡殼啞火了,槍遲遲沒打響,一發子彈從側前方打來,正中楊子榮的左胸,令人扼腕嘆息,一代偵察英雄就此歿命。

公安幹警配發9毫米左輪手槍執法源自觀念的改變

至於我公安幹警裝備左輪手槍,實際上是用槍觀念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以前大都裝備8發彈匣供彈的7.62毫米54式手槍,這其實是一把軍用手槍,彈丸威力大,不僅有效射程遠,而且停止作用非常強。

軍隊和警察用槍時,其實是不一樣的,軍隊用槍時,那是用來殺人的,開槍的目的是要將對手直接擊斃;而警察卻不一樣,一般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輕易開槍的。

公安幹警配發9毫米左輪手槍執法源自觀念的改變

即便警察開槍,大多數情況下,也只是將犯罪嫌疑分子制服,以便等待日後法庭莊嚴的審判,而不是要將犯罪嫌疑人於死地。

由於54式軍用手槍威力大,停止作用強,中彈者非死即傷。因此,由於觀念的轉變,我公安部門就給警察配發了戰鬥力遠弱於54式軍用手槍,為此專門研發的新型9毫米左輪手槍,就不再配54式軍用手槍用於警察執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