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有哪些達到“魔改”級別的武器裝備?

張鐔月


要說魔改,不得不說紅色帝國的暴力美學。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持續到1944年,蘇聯越來越渴望儘快贏得這場戰爭。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們開始試驗各種不同尋常的武器系統,以使自己比德國軍隊更具優勢。由於戰爭形式對他們有利,蘇聯工程師獲得了更多的時間和自由來試驗新型武器系統。其中一項關鍵的研究是對高效能轟炸機——Tu-2的改進。

(圖1 Tu-2轟炸機是二戰最好的中型轟炸機之一,以高效、多用途而著稱於世,我國空軍也曾使用過。)

Tu-2系列轟炸機由蘇聯著名飛機設計師圖波列夫於1940年5月設計研發,1941年1月成功首飛,1942年投入蘇軍服役,最大產量超過2200架,由於作戰性能可靠,是公認的“二戰最好中型轟炸機”之一。為提升其戰鬥力,蘇聯工程師曾給它安裝了一門75毫米口徑的火炮,以對付擁有厚重裝甲的德軍重型坦克。但最奇怪的改裝型號當屬Tu-2Sh “火刺蝟”攻擊機(或“炮艇機”)。作為一種反步兵攻擊機,“火刺蝟”將88挺“波波莎”衝鋒槍成排安裝在Tu-2的炸彈艙內。這些衝鋒槍被放置在一個最適合向地面射擊的角度(與飛機呈45度夾角)。在戰鬥中,飛行員應該低空飛過敵軍步兵陣地,然後利用這88挺衝鋒槍製造出地獄般的子彈風暴橫掃地面。Tu-2Sh(Sh為俄語“Shturmovik”,即強擊、突襲的縮寫)每分鐘能發射72900發子彈,在4秒的攻擊窗口時間內,它能向550米長的一片陸地潑灑6000發子彈,這個火力密度絕對堪稱二戰中的“舔地之王”。

(圖2 在Tu-2轟炸機的彈艙內安裝75毫米反坦克炮的測試圖片。)

(圖3 Tu-2Sh“火刺蝟”武器系統的特寫,密集的槍口令人頭皮發麻。)

(圖4 “波波莎”41衝鋒槍的特寫照片,71發大彈鼓是其最大的外形特徵,想象一下整整88挺該衝鋒槍同時射擊時的場面……)

對德國人而言,幸運的是,他們從未在戰爭中見過“火刺蝟”的身影。這是因為“火刺蝟”有一個重大缺點,那就是準備時間過長,每支“波波莎”都有一個71發彈鼓,88挺衝鋒槍總計6248發子彈,都需要人工手動裝填,因此一次作戰至少需要100個小時來裝填彈藥,效率過於低下,明顯不符合實戰要求。另外蘇軍工程師在設計該系統時,曾經認為大量衝鋒槍佈置在一起進行密集射擊,能在一個很大區域內潑灑彈雨,但測試顯示:彈雨往往會散佈在一個非常狹窄的區域內,攻擊面積並不大。更為致命的一點是,“波波莎”衝鋒槍只有200米的射程,這迫使Tu-2必須以超低空飛行才能讓這套武器系統發揮作用,而這無疑會增大Tu-2被敵軍地面炮火擊落的風險。

(圖5 “火刺蝟”武器系統的安裝方式,裝彈困難和攻擊風險大使得這種武器從未被派往戰場進行實戰。)

二戰期間,除了測試飛機的照片,很少有關於“火刺蝟”的文件倖存下來,但這些照片足以顯示這種武器有多麼瘋狂了。直到今天,Tu-2Sh “火刺蝟”仍保持著飛機上安裝槍支最多的記錄,這一記錄不會很快被打破。參考資料:《Unflown Wings: Soviet/Russian Unreleased Aircraft Projects 1925-2010》

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關注微信公眾號:戰爭史,多位專家將在公號中將繼續為您解讀。獨立專業,有種有料,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戰爭史,收看全部戰爭史政治軍事歷史精彩內幕解讀。


戰爭史


其實國外也有很多,而且不少還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著名產品。

首先說M14步槍,M14可以說是一個怪胎,在冷戰時期竟然設計出了一支二戰水平的步槍,而其諸多問題導致其最終讓位於M16系列,被美軍扔進了倉庫(少量改進為M21狙擊步槍依然服役了一段時間)。

而在後來,美軍在中東地區作戰,感到現有的M16系列步槍其使用的槍彈射程不足等問題,而急於加強火力的美軍,就又拿出了M14步槍,並將其改進成了現代化的M14EBR(陸軍版)、M39EMR(海軍陸戰隊版)等,也因此讓這款老槍煥發新生,而模樣也有了大的變化。

響尾蛇空空導彈,這可是世界空空導彈家族中的活化石,從最早的AIM—9B一直髮展到了如今最新型的AIM9X,從第一代發展到了第四代,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格鬥型空空導彈,而其很多同期的導彈則已經由於性能落後早早退役了,而AIM9家族還依然在服役。

而至今,AIM—9X還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先進空對空格鬥彈。而AIM9系列,除了美軍之外,還廣泛出口至其多個盟友國家,並參加過多場戰爭,取得了不俗的戰績。此外,世界上最早的空空導彈戰果,也是在解放軍空軍和國民黨空軍的戰鬥中產生的,國名黨軍的F86憑藉擊落了解放軍空軍的米格17,而當時國民黨軍使用的就是美製AIM9導彈。

AH1眼鏡蛇型武裝直升機,其最早出現在越南戰場,開始了專用型武裝直升機的歷史。而至今,美海軍陸戰隊依然在使用這款武裝直升機,並改進到了最新型的AH1Z蝰蛇,整體性能極大提高,堪比美陸軍的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而除了美軍,包括伊朗、巴基斯坦、以色列、韓國等國都依然裝備有各型AH1武裝直升機。


戰爭之王


老外手裡魔改過的玩意兒還是蠻多的,比如M14步槍進化而來的M21、M25、M39EBR等等。




既然題圖說到著名的五對負重輪,那麼就拿坦克來說說。


一二三四五……六……這回來了個“六對負重輪”?啥玩意兒?

這長得頗為時髦的傢伙,實際上是土耳其的M60T,來源於以色列的魔改M60——薩布拉坦克。而在薩布拉之前,精明的以色列人已經搞出一堆源自M48/M60巴頓的馬加奇系列主戰坦克。

說起來,馬加奇系列最早源於1960年代以色列購買的二手M48A2,面對周邊阿拉伯國家裝備的一票105和115毫米坦克炮,以色列人感覺M48的90毫米小管子實在是壓力山大,於是給手裡的M48換裝了著名的L7型105毫米坦克炮以及新型柴油機和變速箱等,由此誕生了馬加奇3,其中3代表達到M48A3的水平。

而到了1970和1980年代,美國爸爸送來了M60A1和M60A3,以色列人在此基礎上加裝了反應裝甲並改裝了火控,改裝成品稱為馬加奇6及其改進型馬加奇6B。



由於馬加奇6的爆炸式反應裝甲對伴隨步兵存在一定危險,因此以色列人又換上了被動式裝甲,於是大腦袋的馬加奇7應運而生,根據裝甲套件不同,馬加奇7又分為多個細分型號。

而剛才說到的薩布拉坦克,則是在馬加奇7c的基礎上換裝了120毫米坦克炮等,看著這些魔改品,再看看巴頓本尊,六對輪的進化史也是不輸五對輪啊!


深藍防務


闕興明

把原裝版的武器裝備經過改制以後,變成具有超強性能的武器,這是許多軍工企業都曾經做過的事情。甚至包括一些外國武器發燒友都試圖幹過此類事情。其中,就有一些武器經過改制達到了魔改級別,而且某些還被真正用於了軍事行動。
其中比較著名的例子就是對於德國生產的MG-13機槍的改裝。這原本是德國幾家軍工企業於上個世紀30年代末研發的一款輕型機槍,做工精良,射擊順暢,射速也極快,自有一種通用機槍的潛質。很快便被當時的法西斯德國的納粹部隊看中。然而當時的德軍仍然嫌MG-13的威力不夠強大,於是就委託德國毛瑟公司暗地裡進行了一系列升級,改制成了真正的通用機槍MG-34。但對於那時的德國納粹想要征服全世界的龐大野心來說,這款MG-34依然不滿足他們的胃口。所以就進一步改制成為了殺傷力奇大的MG-42。雖說這還是一款通用機槍,但已經非常接近重機槍的性能了。
需要解釋的是,根據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協約國為了對德國進行限制,指定了著名的《凡爾賽條約》,其中就有禁止德軍使用重機槍的條款。因此,才讓當時的德國軍工企業如此遮遮掩掩地改制機槍。

果然,這款MG-42在後來的作戰中發揮了奇效。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對蘇聯紅軍造成了極大的殺傷;之後,MG-42又在諾曼底登陸戰役中拔得了頭籌。雖然最終沒能挽回德國法西斯的敗局,但仍然給交戰雙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之送了一個“人命收割機”的恐怖外號。

另外,再來說說非軍工企業,也就是私人訂製型的魔改級別武器了。眾所周知,格洛克19手槍是深受廣大軍迷喜愛的一款手槍。它有其精悍而霸氣外露的外形,性能也非常可靠,射擊精度也出類拔萃,而且價格不貴。但有一家不公開名稱的槍械改制作坊對格洛克19的改造就很少令人稱道。人們(主要是美國人)在購槍之後,會寄去這家作坊,然後這家作坊在接下來的三個月之內就會對這些手槍進行一系列的改制。首先,他們會安裝一個微型紅外瞄準器,用以提高夜間瞄準精度;然後會在手槍的槍托、扳機組件、撞針等多個方面進行改良。會處心積慮地在提高手槍的使用壽命,提高使用時的舒適手感,減輕發射時的後坐力等方面下功夫。
除了以上說的兩種武器,被改制稱魔改級別的武器還非常多,由於篇幅所限就不再贅述了。

環球快資訊


emmmmm,不知道我這個算不算魔改

不過有人看的出來它都改了啥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