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有什麼功效,該如何服用效果好?

肥全14


生地有什麼功效?要說生地的功效可真不少,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生地?生地,是一種傳統中草藥。它是參科草本植物,地下莖果稱為生地。

生地,又名生地黃,分為生地黃和熟地黃兩種。生地黃是未經過蒸、曬乾的鮮品。從外觀上看,顏色呈黃色。

而熟地黃是地下塊莖,經過蒸、曬製作工藝後的幹品,稱為熟地黃。從外觀上看,顏色呈黑色。


生地有什麼功效?

生地性微寒、味甘、苦,歸心、肝、腎經。生地主功涼血,擅長清熱解毒、涼血養陰、生津潤腸。

主治崩漏、尿血、便血、心悸多夢、血虛閉經、慢性咽炎、皮膚斑疹等症。生地,清熱解毒作用較強。

熟地有什麼功效?

熟地主功補血、養血,擅長生血、補血、消渴、養陰生津,熟地黃主治肝腎陰虧、頭昏心悸、消渴去煩、腸燥便秘、補血養血、盜汗、耳鳴、失眠多夢、厭食、腰膝痠軟等症。熟地,養陰療虛作用較強。

生地黃、熟地黃的禁忌?

請記住,再好的藥物也不是適合於每一個人。一般脾胃虛寒者不宜服用生地黃、熟地黃。另外,單一食用中草藥生地黃、熟地黃,並不能很好的實現其藥用價值。

中藥講究的是合理配伍,才能更好的發揮其藥效。為了對症下藥、藥到病除,食用此藥前最好遵醫囑,明確藥效、藥理後再服用是最恰當的做法!



緣圓起名


生地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乾燥根莖。

性味:甘、苦,寒。

歸經:入心、肝、腎經。

藥理作用:①對腫瘤有抑制作用;②增強免疫功能;③降血糖作用;④強心作用;⑤擴血管作用;⑥利尿作用;⑦緩和瀉下作用;⑧保肝作用;⑨止血作用。

功效主治:滋陰清熱,生津止渴,涼血止血。用於治療鼻咽癌、肺癌、胃癌、縱隔腫瘤、甲狀腺癌、白血病等腫瘤的陰虛內熱證。亦用於治療發熱性疾病引起的出血、糖尿病、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等疾病。

用法用量:內服:煎服,9~30克;可入丸、散。

臨床應用:

1、治縱隔腫瘤

生地12克,丹參9克,赤芍12克,桃仁9克,夏枯草24克,地龍2條,連翹9克,蒲公英12克,魚腥草12克,茯苓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腫瘤的辨證施治》)

2、治急性白血病

生地30克,水牛角30克,玄參30克,石膏30克,地骨皮24克,丹皮6克,龜板30克,鱉甲30克,青黛15克,板藍根30克,藏紅花6克,黃芪9克,蘆薈4.5克,當歸4克。水煎服。每曰1劑。(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90,14(5):55)


張文彭講肺病


一、地黃有生、熟之分,所謂生地就是曬乾的藥品。

二、藥性上講生地大寒,一般具有涼血清熱、滋陰補腎、生津止渴的作用。

三、性狀:顏色烏(棕)黑色,有光澤,表皮不規則的皺褶。味道甜。形狀由鮮地黃的大小好長短決定。

四、生地藥用價值:

1、一般用於:血熱、慢性腎炎、高血壓、神經衰弱、肺結核、發斑發疹、抑制真菌等病的治療。著名的藥品六味地黃丸主要成分就是——生地!

2、特別提醒:脾胃虛少用。


七彩生物界


生地為清熱涼血類中藥。為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黃的塊莖。主產河南、河北、東北等地。曬乾或鮮用。性味甘、苦,寒。歸心、肝、腎經。功: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本草從新》稱:"瀉小腸火,清燥金,平諸道,消瘀通。”

臨床多用於:1、溫熱病熱入營血,身熱口乾,斑疹隱隱等。2、溫熱病後期低熱不退以及慢性病的陰虛內熱。3、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便血、崩漏、月經過多等。4、熱病傷津,口渴多飲或消渴證。5、熱病傷陰之腸燥便秘之證。6、小便不通。常用量9一15克,入湯劑。生用清熱生津,炒炭止血。

主含地黃素、甘露醇、葡萄糖、鐵質、VA類物質、生物鹼、氨基酸等。有凝血、強心、抗炎、消腫、降低血糖、保肝、抗放射性損傷,抗真菌作用等。

凡脾虛有溼,腹滿便溏者,慎用或忌用。生地屬大寒陰柔之品,有涼脾敗胃,導致瀉洩,腹脹之弊,不宜長服。生地通過黃酒悶蒸久曬的複製品為熟地,為補血藥,性味改變,功能另當別論,不在此作介紹。

明白了吧?欲知更多相關知識,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


一葉輕舟85


【生地黃】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新鮮或乾燥的塊根。鮮地黃也可取汁入藥。本品苦甘,性寒,有滋養、清熱、涼血止血功效。陰虛發熱,煩躁消渴、骨蒸勞熱、血熱性出血等症。①治熱病高熱、咽喉紅腫疼痛、吐血、咳血、鼻出血等。②治貧血、津液缺少、口渴、低熱、吐血、咳血、尿血、子宮出血等。煎服:9~15克。大劑量可用31克,煎服。




dai春華


生地黃,清熱涼血藥。《神農本草經》推之為上品。

1,生地甘寒,善於清解血熱而有涼血止血之功效,用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與荷葉,側柏葉,艾葉同用,如《四生丸》,如治療血熱,便血,尿血,可與地榆同用,如《兩地丹》。

2,地黃湯:

生地,當歸,黃芩,阿膠,側百葉,蒲黃,艾葉,水煎服,有涼血,補血,止血的效果。

3,(注意):

脾虛洩瀉,胃虛食少者慎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