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劉備聽諸葛亮的話不去打東吳,歷史會怎麼樣呢?

靜靜觀天下



假如劉備聽諸葛亮的話,不去攻打東吳,歷史會怎樣?

事實上,正史中,劉備決定攻打東吳的時候,諸葛亮並沒有站出來勸說;真正勸說劉備,極力阻止其攻打東吳的,不是諸葛亮,而是常山趙子龍;

趙雲曾極力勸阻過劉備,他把整個局勢的利弊關係,統統給劉備分析了一遍,但劉備聽後,並沒有採納;而且趙雲的此番勸諫,似乎把劉備給得罪了;因為劉備攻打東吳的時候,趙雲就在成都,但是劉備並沒有帶上趙雲,而是帶了幾位不知名的將領,加上一位老將黃權;

夷陵之戰,劉備兵敗身死,給蜀國留下的是一個爛攤子;國力衰退,軍費開支嚴重,老百姓入不敷出,苦不堪言;朝堂之上,三大派系爭權奪勢,進一步拉跨了蜀國的國力;諸葛亮用了五年的時間,才把蜀國的經濟給拉扯起來;


如果當初,劉備沒有伐吳,蜀國的命運會怎樣,三國的結局又會如何?

其實,就夷陵之戰來說,沒發生之前,誰也無法預料輸贏;從我們後世的角度來看,劉備的夷陵之戰,確實錯了,因為他敗了;但如果劉備贏了,結局有可能就大不一樣了;而且,夷陵之戰劉備是有可能贏的;

劉備為什麼急於發動夷陵之戰?原因很簡單,自己年齡大了,蹦躂不了幾年了,急於求成的表現;


當時,劉備除了發動夷陵之戰,沒有其他戰役給他打了,學諸葛亮兵出祁山,那是不現實的;關羽失荊州後,蜀國國力微弱,漢中、益州又常年處在戰火之中;蜀國徵調來的賦稅,不足以支付北伐開支;劉備想在短時間內取得收益,只能在東吳做文章;不打東吳,就只能修養身息;顯然劉備等不了;

所以不打東吳,接下來的“三國”,最有可能就是各自休養生息;幾年下來之後,魏國會越來越強,吳、蜀兩國相比之下,劣勢更大;

劉備想要統一天下的話,非常難,比蜀道還難;


愛尚文史


首先,諸葛亮勸劉備不要東征孫權,這在《三國志》中語焉不詳,即便是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也未努力勸阻劉備,雖然諸葛亮知道劉備此去凶多吉少。

其次,劉備借荊州不還是有錯在先,失去了荊州就去復仇,一錯再錯。而且推諉不還荊州這件事,諸葛亮也是全程參與的。劉備和諸葛亮固然知道荊州在“隆中對”整體規劃中的重要性,但是拆解孫劉聯盟更是與“隆中對”背道而馳的。

第三,劉備得到諸葛亮以後,並未重用他,諸葛亮也就是個重要謀士而已,地位遠在關、張、馬、黃等人之下,跟法正、龐統差不多,諸葛亮未必滿意。

基於此,可以認為,劉備東征,成就了諸葛亮。

劉備臨終前,重要謀士只剩下諸葛亮、李嚴等,劉備把劉禪託付給諸葛亮和李嚴。然而,劉備死後數年間,諸葛亮相繼做了丞相(百官之長)、軍師(其實就是軍事統帥)、司隸校尉(保護首都皇帝和監督百官的禁衛軍首領)、益州牧(漢中之外幾乎全部蜀漢轄區的最高執政官),還因駐兵漢中而成為漢中的實際最高執政官。後來,諸葛亮還因李嚴工作上的失誤把李嚴削職為民。

結合以上分析可知,無論劉備是否走東征孫權這步臭棋,蜀漢的結局要麼被禪讓給諸葛亮或者其兒子,要麼被外敵滅亡。

請參閱本人頭條上的今日新作《諸葛亮“隆中對”是怎樣“瘦身”成“骷髏”的(史論)》。


董元奔古典情懷


公元219年,關羽率荊州軍進攻曹操軍隊佔領的襄陽,樊城,水淹七軍,俘虜了曹軍大將於禁,威震華夏,但後來被東吳軍背後偷襲,關羽敗走麥城,最後被東吳殺害。

作為桃園三結義的大哥,劉備十分震怒,不顧丞相諸葛亮的勸阻,發兵攻打東吳,東吳用年輕的陸遜為帥,用火攻打敗了劉備,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戰。這場戰爭使蜀國元氣大傷,損傷了大量的軍隊將士和物資,蜀漢統治受到沉重打擊。

戰爭開始前,諸葛亮是反對對東吳用兵的,因為這與他聯吳抗曹的戰略思想是相悖逆的。而劉備被仇恨矇蔽了雙眼,一意孤行,終落得白帝託孤,鬱鬱而終。

如果劉備聽從了諸葛亮的勸告,不對東吳用兵,會出現什麼局面呢?我們來看一看:

一是劉備不必先死,劉備在世,諸葛亮身上擔子會輕很多,不必“夙夜憂思”“殫精竭慮”,蜀漢的統治不必遭受大的打擊。

二是曹操公元220年已逝,繼位的曹丕文武雙全,蜀漢與東吳都無機可乘。

三國之間勢力不會有太大偏差,只能在以後尋找時機了。


史海一粒粟


如果劉備沒有去打東吳,那麼蜀漢可以再多撐幾年。至於歷史大勢,改變的可能性很小。

如果蜀漢沒有為關羽報仇,興兵伐吳。那麼首先是荊州的歸屬問題。按照三國演義中的描寫,劉備盡起兩川之兵之後,東吳方面希望能以外交方式解決,並提出了歸還荊州的提議。如果荊州重新歸還蜀漢,對於蜀漢來說肯定是好事,實力大增。蜀漢在三國中實力最弱,地盤最小,僅佔據十三州中的一州(益州)。如果能獲取荊州,不僅能擴充財富基礎和兵源,而且還可以保持《隆中對》中的戰略先發地緣優勢。

但重新獲取荊州的問題在於由誰擔任荊州方面的駐守大員。最合適的人選,無過趙雲。但是,劉備一直都不怎麼重用趙雲。所以,這是一個不確定因素。

另外,不與東吳作戰,可以使蜀漢把精力先放在內部治理方面。比如,對南方諸蠻的征服,比如對內部矛盾的處理。對於蜀漢內部權力鬥爭的根本問題,即三派人員(荊州派、東州派、益州派)之間的明爭暗鬥,諸葛亮沒有很好地解決。但劉備作為第一代創業者,其人格魅力是公認的,或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蜀漢內部可以團結一致,慢慢奪取隴右,再佔領長安,後事就不好說了。不過這也得看劉備能活多久。


即將有文化的新青年


事後諸葛亮吧!

就算是不去攻打東吳,三國的最終落地也是統一,三國的開始就決定了統一。

正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首先:劉備攻打東吳時,關羽、張飛已經被殺,由於關羽的大意失荊州,給蜀國的戰略發展已經蒙上一層陰影,國力慢慢衰退,是必然的趨勢。經濟、人口的大量喪失,必然需要一個緩衝期,而同時期的魏國和吳國,魏國本身就有人口的優勢,恢復發展會更快一些,吳國得到了荊州之地,也會帶給巨大的紅利,這兩個國家發展速度會快於蜀國。即使不去攻打吳國,在後來的發展中,蜀國也是很難得到天下。

其次:蜀國的人才培養已經出現了斷層,要不然也不會出現後來的,“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尷尬局面。國家發展的根本是什麼,人,高端人才,才是國家發展的優勢,沒有人才接班,縱有一身的好家底,最終也會敗光的。另一方面說,不去攻打吳國,也就是緩一點滅亡而已。

最後:如果劉備真的就是隱忍了,不去為兄弟報仇,以蜀國的國力,想要奪得天下,無非就是北伐了,荊州的丟失,讓蜀國奪得天下的大勢完全喪失,只能選擇去北伐,以蜀國的國力,北伐很難支持成功,再加上荊州丟失後,荊州派的官員,大多數都會去往益州,無形中增加了政治鬥爭,權勢的爭奪,大大的虧損國力。北伐也只是一句話的由頭而已。唯一的好處就是,人員不會損失那麼多,經濟的恢復發展會更快一些,諸葛亮也不會那麼早的死亡,但是最終的結果就是,隨著最早的這一幫跟著劉備打天下人員的老去,在面對人才匱乏的蜀國,是很難奪取天下的。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指正。


眼小一樣看世界


你是說關羽張飛被殺,荊州已失的情況下蜀國與吳國繼續友好結盟會怎樣?

如果只是這三個因素變更,其他依舊如歷史那般發展,那麼可能本來實力最為弱小,人口不足百萬,帶甲不足十萬的蜀漢集團會依舊北伐失敗或是消耗於內鬥中,東吳依舊為了合肥和曹魏死磕卻一無所獲,同樣的曹魏南下之路困難重重。

換句話說就是如你現在所知的歷史一樣,北方曹魏或者晉朝司馬氏統一天下

三足鼎立,大家都在等待機會,,按照歷史上第一代創業者消逝,二代三代掌權來看,,還是曹魏佔盡先機,其綜合實力強大,內部穩定,無論是曹丕曹睿還是到司馬氏掌權都沒有出現嚴重內耗而且這些領導人整體素質還不錯。

反觀蜀漢和吳國,蜀漢實力最為弱小,內部成員中荊州集團和益州集團相互傾軋,諸葛亮的北伐也有轉移內部矛盾的意思,二代領導人名為劉禪實為諸葛,以攻代守的方略沒有大的突破。吳國孫權之後,統治集團昏聵,一群人瞎搞,已然沒了先祖的志向,估計後來的晉朝不滅它自己都會崩潰掉。

有句話叫做“在絕對實力面前,一切技巧都是浮雲”,在那個三國鼎立的時代,曹魏擁有覺對實力,蜀吳不過是在抱團取暖,除非中原大變,不然隨著時間流逝,三方實力此消彼長,等待蜀吳兩國的,依然是滅亡。

就像是一家三兄弟,曹魏是老大25歲非常強壯,吳國是老二18歲剛剛成年,蜀國是老三15歲看上去還是個孩子,本來老二老三一起打老大都不一定能打贏,老大呵斥一聲兩個弟弟心裡得犯嘀咕。就是這種狀態下,老二老三還在外面把自己搞得傷痕累累,還指望能和老大叫板?這個比喻可能不恰當,但表達的意思應該沒大問題。

看這張圖,曹魏佔據北方中原,也是最為發達的地區,人口集中(在古代最直觀的人口多寡意味實力大小),蜀漢大概佔據今天的四川大部和雲南一部分,這張圖蜀漢的地盤好像還大了些,人口稀少(不足百萬,去掉婦女老幼,能夠上前線的青壯年最多十萬,這樣一來後方的田地就會荒蕪,下一年口糧又會成為隱患,所以人口是蜀漢的硬傷),,吳國佔據東南,各方面均衡,孫權期間除了拿回荊州沒有其他大的作為,反而在合肥連續損兵折將。



燒餅夾裡脊


但是,如果不開上帝視角,不知道結果,劉備這樣做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就像曹操的“赤壁之戰”,不從結果看,誰也不知道曹操會敗了,因為當時的張昭帶著文武百官勸孫權投降的,荊州的劉琮直接就投降了,誰知道曹操會敗了呢?

劉備打孫權,他只需要專心打孫權就行了,不用擔心曹丕,而孫權不僅要打劉備,還得防著曹丕,兩線作戰,兵家大忌,

所以他一聽到劉備打過來了,馬上派人跟曹丕講和,稱臣納貢,

同時,劉備即使失敗了,也只是一場戰爭的失敗,無法威脅到他的大本營,

諸葛亮並沒有怎麼勸劉備,倒是一些武將勸他,

因為從軍事角度看,“千里江陵一日還”嘛,你順流直下很容易,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但是,要是不順利呢?你怎麼回撤?逆流而上就有點難了,

夷陵之戰後,曹魏就開始伐吳了,吳國派人帶禮物跟劉備講和,劉備對陸遜說,你等著,我馬上打過來,看你怎麼辦?陸遜直接懟回去了,你這窮途末路自顧不暇吧?我要是打過來,你逃命的機會都沒有了。

吳錄曰:劉備聞魏軍大出,書與遜雲:“賊今已在江陵,吾將復東,將軍謂其能然不?”遜答曰:“但恐軍新破,創痍未復,始求通親,且當自補,未暇窮兵耳。若不惟算,欲復以傾覆之餘,遠送以來者,無所逃命。”《三國志.陸遜傳.裴注》

只是劉備敗得太慘了,不然真能佔到便宜,讓孫權吐出點荊州地盤來。


南朝居士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覺得後面的過程還是一樣的,但結果就不得而知了。我們可以看出劉備在稱帝以後,親自帶領著七十萬的大軍去攻打東吳,但最終還是沒有奪回荊州,而且還全軍覆沒,劉備自己也因為戰敗懷恨而終。


但是劉備伐吳雖然在戰術上是一種錯誤,但在戰略上卻是對東吳的一種威懾,我們都知道東吳一直以來對荊州之地不肯罷休,千方百計勢在必得,然而在當時關羽北上伐魏的時候,東吳趁機偷襲了荊州,導致最後關羽也被東吳給滅了,所以劉備才會出兵伐吳,從表面上看是在為關羽報仇,但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奪回荊州,荊州對劉備來說太重要了。如果說劉備不去伐吳,那麼東吳就會認為劉備捱了打不還手,就會認為他承認了荊州的歸屬,也會覺得劉備的實力不足為慮,如果這樣以來,東吳可能會在以後劉備伐魏的時候趁機進攻川蜀。這樣以來劉備方面就會更糟了,但是這裡很複雜,東吳方面始終給人琢磨不透,也許會在劉備伐魏的時候,坐山觀虎鬥等他們兩敗俱傷的時候在出擊,其實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後,都各自獨守一方在觀看時局等待機會,哪方弱就會從哪方下手,最後的事實證明,劉備這方是最弱的,三國裡面蜀國最先被滅。
也就是說劉備不去伐吳,必將帶著軍隊去伐魏,雖然說劉備諸葛亮君臣同在實力強大,但從後來諸葛亮伐魏途中遇到的些問題,劉備去伐魏也還是會遇到,這樣以來伐魏也還是不簡單。也就是說劉備不去伐吳,帶著這些兵力去伐魏雖然說從力量上有所增加,但是長期消耗也還是改變不了最終的結局。所以蜀國的實力必須要保證荊州不丟的情況下兩路大軍同時進攻才有可能成功。


小程看歷史


劉備即使不打東吳,歷史還是一個樣子滴。

劉備不打東吳,只不過劉備自己不會死那麼快,蜀國能多幾十萬人馬,多幾十員戰將罷了。

而孫劉聯盟仍會因為荊州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爭鬥下去。

蜀國即使不伐吳損兵折將,北伐曹魏仍就過不了司馬懿那道坎,只要司馬懿佔據地利,深溝高壘,諸葛亮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他仍會一次次伐魏,一次次無功而返。

而劉備活著也不會允許諸葛亮一次次耗廢錢糧的無功伐魏,弄不好會君臣失和,蜀國反而會更快滅國,所以關羽一死,劉備也就該死了,不然諸葛亮怎麼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jianchi


1,劉備稱帝后已經獨斷專行了,由於蜀地強大,劉備已經開始膨脹,覺得自己也能行。

所以,如果沒去攻打東吳,只要劉備沒認識到自己的缺點,那麼情況依舊是越來越糟。到最後,自己失敗了要死了方才醒悟。晚矣!

2,諸葛亮事必躬親,導致自身身體累垮,也由於諸葛亮平生過於謹慎,年紀大了後更是連膽魄都收斂起來了。以至很多時候錯失良機。在後期與司馬懿對決中可見一斑。所以,就算劉備不去打東吳,仍然不敵曹魏。

3,劉備之後無雄主,諸葛之後無能臣。劉備老矣,阿斗當不起大任。就算劉備一心攻打曹操,也是經不起折騰了,跋山涉水兩腿一伸後結局仍然不會改變。

這只是一種推測,實際上的發展無人能料。任何一種契機都可能產生奇蹟。

三國註定歸司馬,後人嘆之慨之,所謂“臉皮厚者天下無敵”,誰能敵過司馬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