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七大黑科技武器,殺傷力驚人,你知道哪幾種

1、八牛弩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七大黑科技武器,殺傷力驚人,你知道哪幾種

《武經總要前集·器圖》中“三弓床弩,前二弓,後一弓,世亦名八牛弩。”八牛弩是古代射遠武器所達到的射程最高紀錄之一,古人用堅硬的木頭為箭桿,以鐵片為箭翎,於是又稱“一槍三劍箭”。“八牛弩”乃宋朝重型軍事武器,需30人合力拉開,射程超1000米。

2、架火戰車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七大黑科技武器,殺傷力驚人,你知道哪幾種

明代用來發射火箭的手推戰車,是早期的多管火箭炮。它比歐洲各國正式使用火箭炮早了五百多年。架火戰車既有類似現代火箭炮的齊射火力和快速轉移的機動性等特點。又具備現代戰車在火力、機動性和防護方面的一些基本性能。

它是在人力獨輪車上裝有6 個長方形箱體的火箭發射器,它像6 個大蜂窩排列成上、下兩行,共載有火箭160 支。在架火戰車的發射筒上方,有一卷起的棉簾,它是一種防護裝置,相當於現代火炮的防盾板。當衝鋒或轉移陣地時,為了防止敵人的箭矢射傷炮手,將棉簾放下來。發射火箭時將棉簾捲起,簡便實用。

另外,在車的兩側還裝有火銃和長矛各兩支,以配合火箭炮來殺傷不同的目標;

必要時,還能用來同敵人白刃格鬥,進行自衛。

3、猛火油櫃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七大黑科技武器,殺傷力驚人,你知道哪幾種

中國古代最早的噴火器,射程能達6米殺傷力極強,就連海戰都適用,猛火油即石油。據《武經總要》記載,它以猛火油為燃料,用熟銅為櫃,下有4腳,上有4個銅管,管上橫置唧筒,與油櫃相通,每次注油1.5千克左右。唧筒前部裝有“火樓”,內盛引火藥。發射時,用燒紅的烙錐點燃“火樓”中的引火藥,然後用力抽拉唧筒,向油櫃中壓縮空氣,使猛火洞經過“火樓”噴出時,遇熱點燃,成烈焰,用以燒傷敵人和焚燬戰具,或在水戰時焚燒浮橋、戰艦。還有一種用於守城戰和水戰的小型噴火器,用銅葫蘆代替油櫃,以便於攜帶、移動。

公元913年,後梁王李霸在山東楊劉發動叛亂,曾用"長竿縛布沃曲",焚燒楊劉城的建國門,所用的縱火材料即是石油,成為石油用於火攻的最早記錄。後晉李存勖曾兩次使用石油縱火劑焚燒敵軍,擊敗後梁軍的進攻,轉敗為勝。到了宋代,火藥用於軍事後,中國軍事科學家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連續噴火的火焰噴射器--猛火油櫃,並裝備于軍隊。構造部分及其原理與現代火焰噴射器相似。

4、神火飛鴉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七大黑科技武器,殺傷力驚人,你知道哪幾種

明代史書上記載的軍用火箭“神火飛鴉”外型如烏鴉,.用細竹或蘆葦編成,內部填充火藥,鴉身兩側各裝兩支“起火”,“起火”的藥筒底部和鴉身內的火藥用藥線相連。作戰時,用“起火”的推力將飛鴉射至100丈開外,飛鴉落地時內部裝的火藥被點燃爆炸。爆炸時的飛鴉宛如今日的火箭彈。

5、火龍出水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七大黑科技武器,殺傷力驚人,你知道哪幾種

用茅竹五尺,去節,並用鐵刀刮薄。前後各裝上一個木製的龍頭、龍尾。龍頭的口部向上,龍腹內裝神機火箭數枝,把火箭的藥線總連在一起,由龍頭下部一個孔中引出。又在龍身下而前後各傾斜裝著兩個大火箭筒,把它們的藥線也總連在一起,更把龍腹內裝神機火匍的總藥線連在前邊兩個火箭簡的底部,“水戰’可離水三四尺燃火,即飛水面二三里去遠,如火龍出於江面。筒藥將完,腹內火箭飛出,人船俱焚:這就說明:使用火龍出水時,先由“龍”下四個大火箭筒推送火龍前進;當筒藥將完之後,“龍”內若干神機火箭飛出,以射敵人。

龍頭下面,龍尾兩側,各裝一個半斤重的火藥桶,將四個火箭引信匯總一起,並與火龍腹內火箭引信相連,水戰時,面對敵艦,離水面三、四尺處,點燃安裝在龍身上的四支火藥筒,這是第一級火箭,它能推動火龍飛行二、三里遠,待第一級火箭燃燒完畢,就自動引燃龍腹內的火箭,這是第二級火箭,這時,從龍口裡射出數只火箭,直達目標,致使敵船燒燬。

6、震天雷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七大黑科技武器,殺傷力驚人,你知道哪幾種

震天雷,北宋後期發展的火藥武器,身粗口小內盛火藥,外殼以生鐵包裹,上安引信,使用時根據目標遠近,決定引線的長短。引爆後能將生鐵外殼炸成碎片,並打穿鐵甲。

震天雷有兩種,一種是用火點燃,用時由投石機發射,射至遠處爆炸;另一種是用火點燃,就地爆炸,比如守城時從城牆上向下面投擲,效果相當於今日之手榴彈。

7、一窩蜂火箭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七大黑科技武器,殺傷力驚人,你知道哪幾種

類似於現代的多管火箭炮:—具發射器中帶有多發火箭彈。書中的“一窩蜂”從3連發的神機箭,到100連發的百虎齊奔,規格多種,直看得人眼花繚亂。軍用火箭,是在木製的桶狀發射器裡,安放32支綁有火藥筒的箭矢,火藥筒由總藥線連在一起。作戰時,將它埋在地下,點燃總藥線,箭矢就會如蜂群一樣飛出來,殺傷敵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