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長安塔

登長安塔,灞河東路是最近的路線,既能享受春天河堤路上楊柳依依、柳絮飄飄的灞柳風雪美景,又能遠觀巍巍長安塔。


巍巍長安塔

長安塔坐落在世博園小終南上,是景區的標誌性建築。站在河堤路,透過樹木林叢,那高高的塔尖猶如戴著一頂方形尖頂帽子,佇立於湖邊。踏入世博園,沿湖邊路走十幾分鍾就到長安塔,站在湖邊看塔,長安塔背靠小山面向錦繡湖,塔前是三階臺階,每一階臺階都挺有二十多個,讓你頓覺其氣場的雄偉。拾階而上,抬頭仰望,塔呈方形,高達99米的塔體直衝雲霄,雄壯威武。

環塔一週,邊走邊品味,你會發現長安塔與其他古塔不同,設計者獨具匠心,首先是外形上方形尖頂,這一特點恰好繼承弘揚了唐代建築的傳統特點,唐代傳統木塔的特點:一層挑簷上面有一層憑座,逐層收分,充滿韻律。其次是各層挑簷尺寸開闊上揚,也體現了唐代木結構建築出簷深遠的特色和風采。最後是建築材料以剛為骨,以玻璃和金屬為表皮,整個塔體沒有一磚一瓦,而是採用內鋼框架支撐結構,自重輕,節能環保。特別是簷下與柱頭之間用金屬構件組合,是傳統建築簷下斗拱系統的抽象和概括。並且在每一層外安裝著玻璃幕牆,通過玻璃肋與柱、梁固定,讓塔渾然一體,玲瓏剔透。


巍巍長安塔

走進塔內,你會驚奇地發現塔內的結構和外觀的情況不一樣,外邊看到的只是明層,但塔內在各明層之間還有一個暗層,於是塔的構架便為七明層六暗層。所謂的明層就是四面玻璃通透,全自然採光;而暗層被屋簷遮擋,四面是牆壁,需要燈光照明。如果再加上地下一層,長安塔共計有十四層。每層的佈局相似,每一面均由內外八根粗壯的鋼質柱子支撐,外圍是玻璃幕牆,中間是廊道,塔芯是樓梯和電梯,真是比古磚塔先進多了。塔芯還繪製了巨幅千年菩提樹油畫,絢麗多彩。

登塔時,工作人員引導遊人先乘電梯到六樓,自上而下參觀。六樓是暗層,五層是明層,由此推理,單數層都是明層,雙數曾是暗層,每層佈局大體相同,每層展品也不同,但展品體現出了“融古匯今”主題,除長期陳列的“大漢十六品”以外,還有藏傳佛像精品展、泥塑擦擦精品展、玉佛石刻精品展、西藏唐卡藝術精品展、熱貢唐卡精品展、中國古代服飾與陶俑展、漢代飲食文化與陶器展、非洲雕刻藝術展等多個分展,另外還展示了陝西本土歷史特色的古代文物,真是國粹雲集,匯聚古今,將“天人合一”的中國文化展示的淋淋盡致。

巍巍長安塔

站在五樓,隔玻璃環視,世博園美景盡收眼底,創意館、自然館,還有猴山。特別是建築佈局呈“王”字型的珍寶博物館,由三翼不規則幾何體組成,錯落有致,盡善盡美。看遠處,滻灞生態區春意盎然,一片一片水域連成溼地,灞水清流,波瀾不驚,上下天光,連成一體,沙鷗翔集,好一派生機勃勃蒸蒸日上的景象。此時此刻,這滿眼的鬱鬱蔥蔥,滿眼的粼粼波光,讓我禁不住想起古人登岳陽樓時發出的感嘆:“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此情此景,古今人的感受怎麼如此的相似呢!

天人長安,創意自然。如此一個仿唐建築,卻融入現代文化元素,既有古代韻味,又彰顯時代特徵。像這樣集古建美與現代美、人文與自然於一體的塔,在西安,非長安塔莫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