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為何會採取五級船閘過壩方式?

周樹人不敢奏聲


首先三峽工程是世紀大工程。船閘的級數是根據水頭、船閘大小、物流量等因素決定的。

一級船閘相當於升降電梯,多級船閘相當於手扶斜坡型電梯。對於人流量不大的公寓樓,升降電梯在滿足運量的基礎上速度快,而大商場中由於人流量巨大,手扶式斜坡電梯才能成為運輸的主力。同理,運輸量小的壩可採取一級船閘過壩,能節省時間,提高過壩效率。三峽大壩作為大水頭、大運輸量的大壩應選擇多級船閘來進行過閘。

對於航運頻繁河流上的船閘——三峽大壩,其輸水時間應儘可能地縮短,大壩船閘的灌水時間一般為7-15分鐘,排水時間與灌水時間接近。若是選擇一級,船閘船舶光是等待閘室注水、排水的時間估計就超過通過多級船閘的時間了,而且只能一批一批的分批通過,一天可能只能過一批,效率會比較低。多級船閘是可以多級連續過船的,不用等上一批船全部通過多級船閘後再上下一批,效率不算低。


嘟嘟船訊


船閘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發明,據記載北宋年間就已經出現有現代意義的船閘。船閘是在水運航道中,水位出現集中落差時,解決船隻通航問題的裝置。它是根據連通器的原理工作的,上部開口、底部連通的容器叫做連通器。連通器裡如果只有一種液體,在液體不流動的的情況下,各容器中的液麵總保持相平。下圖就是船閘的剖面圖,閘室的兩端(上下游)各有一個閘門和一個閥門。

下圖是船隻從上游到下游時通過船閘的過程,在船隻在上游時,上下游閘門C、D和下游閘門下部的閥門A關閉,上游閘門下部的閥門B打開,上游水道與閘室構成一個連通器,上游的水通過閥門B流進閘室,閘室內的水位升高。當閘室內的水位與上游水位一致時,打開上游閘門D,船隻平穩的進入閘室。然後,關閉上游閘門D和閘門下部的閥門B,同時,打開下游閘門下部的閥門A,閘室與下游水道構成一個連通器,閘室內的水通過閥門B流到下游,閘室內的水位下降。到閘室內的水位下降到與下游水位一致時,打開下游閘門C,船隻平穩的駛向下游。船隻從下游駛向上游時,通過船閘的情形與上述過程相反,大家可自行分析。

至於三峽大壩為什麼要修五級船閘,原因並不複雜,主要因為大壩兩側水位落差太大,達113m,相當於四十層樓的高度,無論修建還是使用都比單個船閘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