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明知道趙雲很能打,為什麼願意讓他跟劉備走?

weiyiserg


這和公孫瓚的個人格局以及當時軍閥混戰的局勢有關係。

公孫瓚是東漢末年盤踞遼東的軍閥,他在東漢末年其實並沒有多大的實力,由於地處中原邊緣地帶,才能偏安一隅,公孫瓚的起家帶有很強烈的亂世情節,本來作為一個小官吏沒有多大的前途,恰逢黃巾軍起義,東漢王朝面臨瓦解,公孫瓚抓住機會,迅速在亂世中崛起。

公孫瓚其人在早期的軍旅生涯中其實很能打的,特別是對北方的遊牧民族,他的名氣很大,由於他非常的好戰,喜歡武力解決問題,和當時的上司劉虞(他主張對遊牧民族採取懷柔政策)政見不合,於是就擊殺了劉虞,憑藉自己的軍事力量並挾制了朝廷使臣,讓朝廷承認了他對北方四州的管轄權。

公孫瓚作為歷史上有名的白馬將軍對中原王朝打擊北方遊牧民族還是有很大的貢獻,但其個人還是無法脫離地方軍閥的種種劣性,比如用人上,他非常妒忌比自己能力強的人,而且因為自己得位不正,對自己的部下也是疑心重重。

趙雲是河北人,少年時期就很有威名,帶領隊伍來投奔公孫瓚,其實這對公孫瓚來說是好事,人多力量大,更何況趙雲是不可多得的猛將,很可惜公孫瓚的疑心病很嚴重,他既嫉妒趙雲比自己的能力強,更因為趙雲來自河北,而河北之地是袁紹的底盤,公孫瓚懷疑趙雲來投奔自己的動機。

既然來都來了,總不能趕人家走,公孫瓚還是留下了趙雲,但對他不是很重用,這一點雙方都心知肚明,趙雲也是一腔熱血逐漸冷卻下來。

沒過多久,劉備來投奔公孫瓚了,劉備與公孫瓚算是故交,老朋友了,公孫瓚雖然明面上收留了劉備,但他嫉賢妒能的本性無法改變,對劉備是既防範又打壓。

劉備很清楚在公孫瓚處無法有出頭之日,更是對公孫瓚的格局有了深刻認識,認為公孫瓚是長久不了,於是就想辦法脫身,向公孫瓚建言自己領兵去鎮守青州抵禦袁紹,公孫瓚也樂得打發劉備遠離自己的大本營,就同意了劉備的建議。

同時公孫瓚還把趙雲打發給了劉備,讓趙雲同行前往青州統領騎兵,這就是變相的貶支趙雲,趙雲沒多久就藉故兄長病故,回鄉照理後事而脫離了公孫瓚。

綜上看來,公孫瓚作為一名衝鋒陷陣的將軍是不錯的,但是作為一名地方軍閥,他還不具備在亂世中一爭雌雄的格局和胸懷


沉墨I方之城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公孫瓚其實是個頗有軍事和政治能力的人,並非草包。

他掌握幽州地方實權,成為稱霸一方的諸侯。

公孫瓚這小子可以說是文武雙全,驍勇善戰而且擅長聚兵練兵。他的“白馬義從”更是三國早期有記載的最精銳騎兵部隊。靠騎術起家的北方遊牧民族烏丸,都被公孫瓚打得節節頹敗,強如袁紹這樣的諸侯一開始在和公孫瓚的“冀州之爭”中也處於下風。

公孫瓚也頗有政治能力,拉攏了不少勢力,在全國名氣也很大,也能政治上和袁紹周旋。

然而,公孫瓚最大的問題在於剛愎自用,認為老子天下第一,不願意聽別人的建議。

大家知道,三國成功的三駕馬車劉備、曹操、孫權身邊,都有一批智囊人物。

為啥?不是說他們三個人不聰明,不厲害,畢竟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集體智慧才更厲害。

曹操的智謀並不比荀彧、賈詡、荀攸、程昱、郭嘉每個人差多少,但終究抵不過5人聯手。

所以,曹操很多時候也是聽從智囊團意見從事的。

然而,公孫瓚身邊根本沒有智囊團。其實並不是沒有,因為公孫瓚所在的幽州是個大洲,人才很多,比如趙雲之流就能文能武。

可惜,公孫瓚一概不用。他的身邊除了一個白馬義從副統領嚴綱,只剩下一批親戚:公孫越、公孫範、公孫續等。

即便這些親戚的話,公孫瓚也不聽,只聽自己的。比如斬殺幽州牧劉虞時,很多部下就勸告不要這麼做。因為幽州牧劉虞威望很高,在幽州有很多盤根錯節的實力,但公孫瓚就是不聽。

而遊牧民族烏丸派使者來求和,公孫瓚不顧大家勸告,斬殺使者。

於是,在和袁紹的對抗中,公孫瓚以武力的優勢明明一度佔據上風,最終卻潰敗。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兩軍激戰的時候,幽州牧劉虞的兒子招攬舊部,聯合遊牧民族烏丸造反,把公孫瓚老巢抄掉了。

這樣一來,公孫瓚迅速潰敗。

此人說通俗點,就是一個自大狂,目中無人,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最終落得個兵敗自焚的下場。

而他既然只相信自家人,趙雲之流在公孫瓚眼中就沒什麼意義,可有可無,走了就走了吧。


薩沙


趙雲是三國頂尖的武將,我們從他與敵人對陣的對話就可以看出他非常的狂傲。

敵將問趙雲:“汝敢與我戰三百合嗎?”他答:“我從來沒有與人戰過三十合,何談三百啊!”果不其然在十八合的時候,他便將敵將刺於馬下。

趙雲與呂布誰是三國第一單挑王,這個無法定論,畢竟二人從來沒有交過手。

那麼十八路諸侯中的公孫瓚為什麼不留趙雲呢?

世人稱公孫瓚為:白馬義從,意思就是當時騎白馬的人並不多,原因是作戰時很容易被敵軍發現,因為白色在都是黑馬黑袍中特別顯眼,很容易被敵人的神箭手發現。

但公孫瓚卻不怕,所以在十八路諸侯中也是非常有地位的存在,但在趙雲投奔公孫瓚後,不久就要將趙雲送給劉備,這非常令人費解。

原因如下:

  • 公孫瓚並沒有將趙雲視為親信

趙雲在投奔公孫瓚之前就有一支兵馬,只不過不是很強大。公孫瓚問他:“云何故投我?不投袁?”

這裡的“袁”是指袁紹,當時在冀州附近的小一些的諸侯或是將領都投奔了袁紹,畢竟當時人家是四世三公,享有盛名。而公孫瓚不如袁紹的地方是,殺了漢室尊親才獲得了地盤,所以並不為他人認可。

趙雲的回答讓公孫瓚非常的生氣:“袁紹乃漢朝逆賊,雖實力強悍,但我現在並沒有其他去處。”聽到了這個回答,公孫瓚老大不樂意了,合著你是沒地方去猜到我這來的,所以它只勉強讓趙雲在自己手下做一個小官,並不重用趙雲。

  • 公孫瓚與劉備乃好友

劉備遇難時像公孫瓚借兵,當時劉備軍中並無多少將領,不過關、張。所以便向他借了趙雲,當時他只是聽過趙雲的名聲,並沒有產生敵意,但也沒有好感。

可經過在路上的交談,二人像極了多年為見的老友,二人都認為相見恨晚,由於劉備與公孫瓚的這一層關係,以及趙雲並不特別忠心公孫瓚,所以劉備提出了想要將趙雲收入麾下。

公孫瓚剛開始還和劉備談條件,但劉備只說了一句話,便讓公孫瓚啞口無言。劉備說:“我現在手裡只有你借我的兩千兵馬,將只有關、張,這二人都是我的生死兄弟,相信他們也不會拋棄我跟隨你,並且我也不會拋棄自己的兄弟”。

這樣的說法,他就沒有什麼好說的,只能同意了劉備的這一請求,而趙雲也表態自己願意跟隨劉備共創大業。

  • 趙雲與公孫瓚經常發生矛盾

趙雲武功雖強,但公孫瓚手下有著不少將領,都想找趙雲切磋,實則就是公孫瓚故意挑撥關係,想要將趙雲趕走,強行讓其的部隊留在自己這裡。但趙雲屢屢打敗公孫瓚的將軍,並且給他難堪說:“沒有我趙雲,這裡早已是袁紹的土地。”

介於他的武功,當時軍中並沒有人說什麼,但公孫瓚卻不是這樣理解的,畢竟自己才是王,趙雲區區一個將領,憑什麼這麼說?

難道就只是因為武功強,就能凌駕於自己之上,此時公孫瓚就想把他送走了,但無奈沒有好地方推薦,正好劉備來了,所以送劉備一個送水人情。

趙雲實力之強悍無人能擋之勇,我們都是看在眼裡的,但其桀驁不馴的性格,大概也只有劉備能將其束縛了吧!


大國布衣


首先,趙雲辭別公孫瓚的理由,讓公孫瓚沒法拒絕。

194年,趙雲兄長因病過世。漢朝時,人們對守孝非常重視。特別是在儒家思想“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的禮制下,子女要為父母守孝三年。俗話說長兄如父,因此,趙雲是提出為其兄長守孝,這個理由,是公孫瓚沒有辦法拒絕的。而趙雲守孝三年後,並沒有直接投奔劉備,而是又沉寂了4年,這時,最為久主公孫瓚,也挑不出趙雲的任何不是。

趙雲從劉備身上看到了早期公孫瓚的影子,甚至劉備更強於公孫瓚,所謂英雄惜英雄,就算公孫瓚想留,也留不住趙雲。

早期的公孫瓚,確實是個英雄。光和年間張純誘遼西烏桓首領丘力居叛亂,公孫瓚率領三千騎兵追討張純等叛賊,立下戰功,升為騎督尉。此時,屬國烏桓首領貪至王率眾歸降公孫瓚。公孫瓚又升為中郎將,封為都亭侯。中平五年,公孫瓚於遼東屬國石門大敗張純、丘力居。於是,公孫瓚便率領兵馬,守衛邊疆。每次一聽到敵人來襲,公孫瓚馬上聲疾色厲,作戰時像是打自己的仇人似的,甚至一直打到夜深。從此烏桓都害怕公孫瓚的勇猛,不敢再來進犯。公孫瓚常與身邊數十個善於騎射的人都騎白馬,相互間為左右翼,自號“白馬義從”。

黃巾之亂時,公孫瓚又因攻破青州、徐州的黃巾軍而威望大勝,兵勢日強。

趙雲也就是在黃巾之亂是投奔的公孫瓚。這樣的英雄,值得趙雲效忠。

但此時的公孫瓚,由於在討伐黃巾軍時軍工卓著,其思想發生了變化,他自持兵力強大,便放縱自己的部隊,多次掠奪百姓。這也是趙雲心生離去的原因。

而191年,劉備就已經在平原縣以“仁德”深獲人心。

試想一下,一個以仁德著稱,一個開始失民心,施暴行,對於英雄趙雲來說,如何選擇,已經不言而喻了。

只不過趙雲比較厚道,並沒有直接不辭而別,而是以一個十分合理的藉口,給足了公孫瓚面子,也給自己留了個好名聲


始終先生


趙雲跟隨劉備數十載,隨他南征北戰,並且兩次成功救出幼主,可謂對蜀忠心耿耿。但是趙雲最初所效忠的並非劉備,而是公孫瓚。公孫瓚明知趙雲是有勇有謀的義士,為何願意將此虎將拱手讓人呢?

首先,趙雲所追隨的並非一人,而是心中認可的仁政。當年趙雲受常山郡百姓推舉,率領兵吏投奔公孫瓚。當時的袁紹正如日中天,與公孫瓚爭奪冀州。公孫瓚四戰三敗,很多義士拜到袁紹門下,趙雲卻不同尋常,依附於公孫瓚。公孫瓚大惑不解,問他緣由時趙雲解釋說,天下大亂,不知明主。他決心投奔仁政所在,並非偏向公孫瓚而疏遠袁紹。趙雲在投奔公孫瓚之初便已將心跡表明,後來追隨劉備,也是由於心中代表仁政的明主發生變化。公孫瓚若是強加阻攔,反而有失風度。

其實趙雲此舉確實無可指摘,因為公孫瓚過於好戰,窮兵黷武。還時常掠奪百姓,其種種行為,確實稱不上仁義之君。趙雲確實是能征善戰,但是公孫瓚並未讓趙雲武力值得到用武之地。他雖然認為趙雲能打,卻不認為他是難得的大將。趙雲雖然跟隨公孫瓚四處征討,卻並未立下傳世的功勳。當時趙雲並不受重視,公孫瓚與袁紹為敵時,曾派刺史田楷佔據山東地區。袁紹前來爭奪,公孫瓚便派劉備前去幫助田楷,而此時趙雲只是在劉備手下為他掌管騎兵。趙雲雖然勇猛過人,卻沒有獨當一面的機會,就算他有才能,也無法體現出來。因而公孫瓚並不知道,他錯過的是一員大將,也就願意讓他歸順劉備。

劉備與公孫瓚的關係親密,也是公孫瓚願意將趙雲拱手讓人的重要原因。劉備與公孫瓚同為盧植弟子,有同門之誼。後來劉備率人投靠公孫瓚,公孫瓚也並未因劉備落魄而將他拒之門外,反而多加關照。《三國志·先主傳》中記載“瓚年長,先主以兄事之”,可見兩人關係親密,後來公孫瓚還上書將劉備提升為別部司馬。

既然兩人之間交情甚好,也就不好因為趙雲而撕破臉。公孫瓚若是阻攔,不僅不能召回趙雲,反而會和劉備不和,如此反而不美。

最後一點,趙雲投奔劉備之時,已與公孫瓚並無干係了。趙雲兄長去世之時,他便已向公孫瓚請辭,可以說此時的趙雲已脫離仕途。後來劉備因為在徐州被曹操打敗,不得不去依附袁紹。在鄴城,劉備與趙雲相遇,兩人一番推心置腹之下,趙雲才追隨劉備左右。趙雲此時已經不是公孫瓚部下,他就算不想讓趙雲投奔劉備,也是無濟於事。

趙雲確實能徵善戰,但是也要遇到明主,能夠有用武之地才能成就其美名,否則也只能淪為平庸之輩。蜀國戰將雖多,又有關羽這樣忠義兩全的大將,但是趙雲仍能有一席之地,並且能成將封侯。而公孫瓚卻早已被袁紹擊敗,最終自焚。不得不說,趙雲捨棄公孫瓚,投奔劉備確實是明智之舉。


鄧海春


《三國志》記載:“公孫瓚字伯珪,遼西令支人也”。

劉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他是漢景帝劉啟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劉備雖是漢室之胄,但到他父親這一代時,因相隔年代久遠,支族疏遠,家道一代不如一代,其家早已逐漸中落乃至破產了。由於劉備父親死得早,青少年時期的劉備只好靠販賣草鞋、編織草蓆奉養老母,苦熬歲月。

劉備十五歲時,得同鄉富商資助,向同郡名士盧植學習儒家經典。劉備的同窗中就有公孫瓚。

漢靈帝中平元年(180年),劉備二十四歲,在中山(今河北定縣)鉅商張世平、蘇雙的資助下,與同郡人張飛、河東解縣(今山西運城)人關羽一起,拉起一彪人馬,協助東漢政府軍鎮壓黃巾義軍,積軍功升為安喜縣尉。後不忿郡督郵刁難,將其捆綁鞭笞,然後將縣尉印綬掛在督郵脖子上,棄官而去。

隨後他投到何進部將毋丘毅麾下,在下邳一帶與黃巾軍鏖戰,因屢建戰功,先後任下密縣丞、高唐縣尉、高唐縣令(均在近日山東境內)等官職。

漢獻帝初平二年(191年),黃巾軍攻破高唐,劉備逃奔他的同學、佔據幽州(今北京地區)的軍閥公孫瓚。彼時的公孫瓚為幽州刺史。同年,公孫瓚任老同學劉備為別部司馬。還派他率部去協助青州刺史田楷抵禦袁紹大軍的進攻。

公孫瓚派部將、常山郡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趙雲也跟隨劉備一起赴平原(山東平原縣西南),統管劉備的騎兵部隊。從此,劉備和趙雲相識,兩人情投意合、惺惺相惜,關係日漸密切。

史載,趙雲武藝高強,騎射皆精,能征善戰,勇猛絕倫,是三國時期數一數二的大將之材。趙雲不僅勇冠三軍,而且人品高貴,思想境界甚高,因此史家與民間對他的評價均很高。

這樣一位橫掃千軍、斬將擎旗的虎賁,公孫瓚怎麼捨得讓他跟隨劉備?主要是他和劉備有同學情誼,加上劉備投奔到他的麾下為將,而且要利用他協助田楷抗拒袁紹,因其勢單力薄,因此派善於騎戰的虎將趙雲幫助他管理騎兵,倒也在情理之中。

到平原後,劉備在趙雲的幫助下,數有戰功,先被漢廷任為代理平原令,後又被攫升為別部司馬兼平原相。

劉備任平原相期間,逐漸有點聲譽了。《三國志》記載,他“外禦寇難,內豐財施,士之下者,必與同席而坐,同簋而食,無所簡擇”。他禮賢下士,因而甚得民眾擁戴,前來歸附他的人不絕如縷。

公元194年,劉備率軍去救徐州,乘機正式脫離了公孫瓚集團。

那麼,驍將戰雲因何放棄實力雄厚的公孫瓚而投奔兵微將寡、連塊棲身之所都沒有、四處投靠的劉備呢?《雲別傳》記載“......時先主亦依託贊,每接納雲,雲得深自結托。雲以兄喪,辭贊暫歸,先主知其不返,捉手而別,雲辭曰:‘終不背德也’。先主就袁紹,雲見於鄴。先主與雲同床眠臥,密遣雲合募得數百人,皆稱劉左將軍部曲,紹不能知。遂隨先主至荊州”。

劉備在依附公孫瓚期間,對一身驚人武藝的趙雲甚是青睞,竭力拉攏,主動與趙雲交好,想將他從公孫瓚陣營裡挖過來。趙雲因哥哥去世而離開公孫瓚時,劉備知道他不會再回來,於是依依不捨與他“

捉手而別”,待趙雲轉投袁紹後,輾轉至此的劉備“與雲同床眠臥”,親密無間。由此可以看出,趙雲雖然是一員虎將,但在公孫瓚手下似乎不受重視,並不得志,而劉備卻知人善任,對他很是器重,於是他瞞著袁紹偷偷幫劉備招募了數百將士,並隨其一同奔赴荊州投奔劉表去了......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剽竊必究】


鐵馬冰河wu


趙雲,作為三國時期最著名的武將之一,雖然不可否認在《三國演義》中對其個人的能力和功績進行了部分的渲染誇大,但真實的趙雲,一樣是一個十分傑出的人才。

然而,趙雲在歷史的記載中,一開始出現卻是在公孫瓚的陣營中,只是出名是在跟著劉備之後。當時的劉備因沒權沒勢,只得投奔公孫瓚這位老同學,豈料在這裡竟然讓他遇到了趙雲這位“

知己”。隨後兩人不僅吃同桌,甚至臥同寢,在之後,趙雲就跟著劉備跑了。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才,不僅武能上馬打天下,更是一個幾乎完美的儒將,公孫瓚為何心甘情願的讓他跟著劉備跑了呢?

一、趙雲真正想投靠的人並不是公孫瓚

黃巾之戰後朝廷任命劉虞為幽州牧,而公孫瓚恰恰一樣被派去抵禦烏桓和鮮卑等遊牧民族,也就是說公孫瓚其實就是劉虞的下屬。

趙雲去投奔公孫瓚的時候,因為趙雲的老家常山,是在袁紹的治下,所以順理成章,趙雲應該投奔袁紹。可是趙雲偏偏一反常態地投入了公孫瓚的麾下。公孫瓚也曾經問了趙雲為什麼投奔他,趙雲是這樣說的:

“往常天災人禍,百姓有倒懸之危。經過本郡軍民商議,我們只投靠善施仁政的人,並不是由於厭惡袁紹或者喜歡的緣故。天下訩訩,未知孰是,民有倒縣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

這番話表達了趙雲的一種什麼意思?就是說他投奔人並不會看地域在哪裡,誰的實力大,而是隻投靠“善施仁政的人”。

那麼誰是善施仁政的人呢?自然不會是公孫瓚,公孫瓚一直是個殺伐心很重的人。他和劉虞同在幽州的時候,就一直主張作戰,以殺伐震懾遊牧民族,其暴虐一直是人盡皆知的。反倒是劉虞,一直反對以戰止戰,而是想以招降的方式平定遊牧民族之亂,他推行與遊牧民族通市等措施,也成功使當時中國的北方安定了下來,當時的遊牧部落們都十分感念劉虞的仁政。

所以趙雲真正想投奔的人應該是劉虞,只是礙於劉虞當時的地位確實太大,而公孫瓚恰恰又是劉虞的屬下,所以趙雲就順理成章地先一步投到了公孫瓚的帳下。

二、趙雲從沒有對某個人,或者說公孫瓚忠誠

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哪怕這個人再有本事,放在自己手底下也不會讓人安心。比如曹魏的司馬懿,曹操從一開始就知道這個人有經天緯地之才,可到死也沒有重用過司馬懿。

趙雲這個人骨子裡有一股儒家特別的氣節“”,甚至可以說到了“愚忠”的地步,他想投靠的,或者說忠誠的從來就不是公孫瓚,而是“漢室”。

不僅是上文說到的趙雲,想要投奔施行仁政的劉虞,還是之後他跟隨的劉備,這兩個人都有一個相同的特點,或者是名號:大漢皇叔。所以趙雲之所以願意跟隨他們,還有一個很特殊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都是劉漢皇室的人。

趙雲這個人骨子裡就是忠於漢室的,所以他願意投奔劉虞,願意跟隨劉備,因為這兩人都是劉漢宗親,他忠於的從來都不是單單某個人,而是劉漢天下。

趙雲這個人完美就完美在他是真正以匡扶漢室天下為己任的,一心想要恢復劉漢江山。他想要的主公,或者是能夠放心用他的主公,一定是要和他有一樣的志向,公孫瓚顯然不具備這個志向,或者是那時候的幾乎每一個諸侯都不具備這個志向,他們要麼是化地自治,要麼是想取漢代之。

只有劉備和劉虞這種漢室後人才和趙雲一樣,想要恢復漢室江山,包括劉備後期之所以不重用趙雲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知道趙雲並不是對自己忠心,而是對漢室天下忠心。這個看上去一樣,劉備不就是漢室的後人嗎?蜀國不就是蜀漢嗎?但是本質上還是不同的。

連劉備都如此,公孫瓚自然不用多說。

三、趙雲的出身太低,難以得到公孫瓚的重視

趙雲一輩子就沒有擔任過什麼高的職位,究其原因肯定不全是能力的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出身。明白人都知道,劉備集團得到重用的幾乎每個人都是名門望族之人,除了關羽和張飛之外,包括諸葛亮。他雖然看上去只是一個南陽山中的農夫,其實人家原本是琅琊諸葛氏的後人。但是趙雲,卻是真真正正的普通百姓出身,而且不同於關張,和劉備起於微末,有兄弟之情。

劉備的麾下尚且如此,公孫瓚的麾下自然更是如此。當時公孫瓚急於脫離劉虞的管轄,向南發展,而他最大的敵人袁紹最為依仗的是什麼呢?無非就是一個四世三公的頭銜。所以當時公孫瓚重用的每個人也都是士族中人,或者本身已經具備不小名氣的人,但趙雲顯然不在此列。

那個年代大家都明白,很多時候更為重用的並不是你的本身,而是出身。出身不好,本身再大都容易被人看輕。

四、公孫瓚並沒有讓趙雲跟劉備走,只是“借”

最後,大家都說公孫瓚願意讓趙雲跟隨劉備走,其實並沒有。當時公孫瓚並沒有直接讓趙雲跟隨劉備離開,他只是把趙雲借給劉備用去支援徐州,但是在徐州救援之後,趙雲就回去了。趙雲真正跟隨劉備的時候,是在公孫瓚戰敗之後,趙雲才真正投奔到了劉備麾下。


閒來讀史


《三國演義》裡面,趙雲當初投靠公孫瓚,是真把公孫瓚當成了英雄,一出場就救了公孫瓚的性命。但是時間長了,趙雲發現公孫瓚也是和袁紹一樣的貨色,後來趙雲和劉備一見如故,兩人惺惺相惜。

劉備救援徐州時,大老遠跑到幽州跟公孫瓚借兵,特意要借趙雲,公孫瓚沒有遲疑,直接借給了劉備,那麼公孫瓚為什麼願意讓趙雲跟著劉備呢?大概有以下原因。

1、不提防劉備

公孫瓚和劉備關係密切,二人師出同門,劉備的官位都是公孫瓚保舉的,可以說,公孫瓚對劉備一直很照顧。而這個階段的劉備,也沒有流露出什麼野心,身上也只有一點討伐黃巾的功勞,沒有什麼引人注目的地方,所以,堂堂的威震北疆的公孫瓚,是不會提防劉備挖牆腳的。

2、趙雲也不太受重用

這就是公孫瓚用人的問題了。其實幽州還是有不少人才的,但是公孫瓚不能發掘、也不擅長用人,從袁紹和公孫瓚的交手過程中看,袁紹麾下人才濟濟,而公孫瓚一上陣,居然要自己親自出馬鬥將,部下能拿得出手的也就一個嚴綱。

趙雲投奔到公孫瓚帳下,如此文武雙全的猛將,公孫瓚並沒有重用,可能在公孫瓚眼裡,安排個軍司馬的官職就很不錯了,完全沒有識人之明。

既然如此,把趙雲借出去,公孫瓚自然也就不會心疼。


歷史都付笑談中


公孫瓚明明知道趙雲很能打,為啥還同意趙雲跟上劉備去呢?



這就是為啥曹煮酒論英雄時,沒把公孫瓚放眼裡的原因: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謀,有吞吐宇宙之機,包藏天地之志者也。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英雄才能識英雄,用英雄,成英雄。而小人者,則打壓,排擠,唯恐英雄人物超越自己,阻礙自己,埋沒自己。當然這不是說,公孫瓚一定是此種人,公孫瓚和



劉備是同學,是朋友,當時也只是借兵,同時借用趙雲,估計劉備也耍了點心眼,就是分步請求,先說借兵,公孫瓚開始也不爽快,先推辭說,曹操不好惹,為陶謙出面值得嗎?劉備則說,已經答應人家了,不好再推脫。公孫瓚才同意借兵二千,可能這時候劉備又恬著臉說,祈再借趙雲同行,到這時候,公孫瓚已經上了套,反正二千兵也得個領頭人,不派趙



雲,還得另派他人。得,得,就趙雲去吧!不過那一次,劉備還是講信用的,徐州之圍解除,包括田揩等援兵各自撤走,劉備也讓趙雲回公孫瓚那裡了,沒有強留。不過通過這段交往,劉備把趙雲的心留下了,後來公孫瓚敗亡,趙雲很自然不遠千里,跋山涉水,不投其他諸侯,一心追隨劉備,從此死心塌地,終身效忠劉備,成就一段君臣歷史佳話。(5:54)


流譽後


和大家聊聊公孫瓚這個人。

在《三國演義》中,大家一般都看的是猛將陣戰,智士鬥謀,很少關心人性方面的問題。


在整部書中,公孫瓚是個很少見的好人,是個真正的好人。

公孫瓚不虛偽,不做作,好打抱不平,還特別願意為朋友幫忙,捨得出錢出力。

公孫瓚最初與劉備發生交集是一同平息黃巾之亂。劉備自稱是帝胄後代,可實力太弱,在當時依然被眾人瞧不起,沒幾個人願意與他交往,為他說話。

平定黃巾之亂中,劉備立了很多功勞,但朝中無人,這些功績就被埋沒了,勉強做了個定州中山府安喜縣尉。

張飛怒鞭督郵,得罪了權宦,劉備連個縣尉也當不成了,三兄弟就去投奔了劉恢。

公孫瓚入朝以後,抓住機會向朝廷表奏了劉備的功勞,劉備才被授予別部司馬,領平原令,撈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公孫瓚這個人挺實在,按道理,當時劉備只是個無足輕重的人物,公孫瓚完全可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公孫瓚為劉備說了話,成就了劉備最初的基業。


董卓進京,專權擅殺,引起十八路諸侯的聯合討伐,公孫瓚也在受邀之列。他去會盟途中遇到了劉備,雙方交談。公孫瓚看到關羽只是個馬弓手,張飛只是個步弓手,為他們的才能被埋沒而憤憤不平。嘆曰:“如此可謂埋沒英雄!”

公孫瓚能為了兩個低級武官而打抱不平,確實很忠厚,富有正義感。

到了會盟之地,公孫瓚主動向各個諸侯介紹劉備,使實力弱小的劉備也成為了會盟中的一員。

公孫瓚這個人願意抬舉和扶持朋友,非常難得。

關外華雄前來挑戰,連斬盟軍數員大將,諸侯正在犯愁,關羽請戰,袁紹問是何人,公孫瓚馬上回答:“此劉玄德之弟關羽也”,公孫瓚先說關羽是劉備的弟弟,也是想要抬高關羽的地位。

公孫瓚這個人有優點,他不在意別人的身份和地位,能抬舉就抬舉,願意為朋友鋪路。

虎牢關一戰,呂布大發神威,連斬盟軍將領方悅、穆順、武安國。諸侯們正在心驚膽戰的時候,公孫瓚親自揮槊迎戰。

大家遇到困難的時候,公孫瓚願意冒著危險去為大家出頭打氣,他是個非常仗義的人。

盟軍內部各懷異心,發生分裂,樹倒猢猻散,公孫瓚見大事難成,就和劉備一齊離開。到了平原,公孫瓚任命劉備做了平原相,這就使劉備能夠掌握當地的軍政大權。

公孫瓚處處能為別人著想,這樣的人確實很難得。

公孫瓚與趙雲的交集是在與袁紹作戰中,被袁紹部下大將文丑追趕,幸而被趙雲所救。劉備率部來助戰,就也認識了趙雲。劉備這個人有識人之明,看人很準,馬上就重視起了趙雲,並多加拉攏。

不知道這段時間劉備與趙雲聊了些什麼,到兩人分別之時,執手垂淚,不忍相離。趙雲對公孫瓚變得很不滿意了,嘆氣說:“某曩日誤認公孫瓚為英雄,今觀所為,亦袁紹等輩耳。”

劉備也添柴加火:“公且屈身事之,相見有日”。


徐州的陶謙得罪了曹操,向孔融求救,劉備恰好也在,願意去幫忙。但他兵力少,就向公孫瓚借兵。

公孫瓚還為劉備謀劃,認為劉備沒必要為此得罪曹操。但看到劉備堅決要去,就借給他人馬,還同意把猛將趙雲也借給他。

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公孫瓚處處都為劉備著想,而劉備卻藏著心機。

劉備向公孫瓚借兵,還把這些部隊擺在城外,這就是讓曹操看到,知道了是公孫瓚的人馬,曹操可以不在乎劉備,但他不得不考慮公孫瓚對此事的態度。

同時,劉備借來趙雲,雙方關係進一步加強。這一路上,難保明裡說些什麼。而徐州解圍後,趙雲辭去,劉備執手揮淚而別,大打感情牌。


這就是劉備的機心。公孫瓚處處為他著想,為他表功,為他掙面子,為他找地盤,還借給他兵馬錢糧。

而劉備呢?借人兵,借人將,借人錢糧,到頭來還挖人家的牆角。

趙雲在公孫瓚這兒確實混得不算太成功。但漢朝就是這種制度,要想晉升必須要有軍功。

趙雲是個什麼樣的人才呢?他屬於危機時刻的救火隊員。遇到緊急情況,他頭腦冷靜,能扭轉局面,轉危為安。但平時打仗,這種情況並不多,而且,真到了需要扭轉局面的那一步,整個部隊都是危勢,誰又能建功呢?

公孫瓚麾下的兵將多,只能一視同仁,不是說趙雲你救過我的命,我就要多加提拔和關照,只能有了功勞再加晉升和封賞。

但劉備不同,他手下沒有幾苗苗人馬,兄弟只有關張,所以如果在他手下做事,提拔起來是很容易的。


當然,良禽擇木而棲,趙雲心向劉備,也沒有可指責的,他也是在公孫瓚敗亡以後才投奔了劉備,在公孫瓚帳下,趙雲也盡到了自己的義務和責任。

公孫瓚這個人太過忠厚誠實,胸無城府,他不適合那個爾虞我詐,步步機心的時代。但他確實夠朋友,在充滿了陰謀詐計的群雄中,閃現著人性的光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