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愛情」吳大猷和阮冠世:“就因為她身體不好,我才要娶她”

【閱讀準備】吳大猷(1907.9.29-2000.3.4),筆名洪道、學立 ,廣東高要人,出生於廣州府番禺縣 ,著名物理學家,被譽為中國物理學之父,

培養出三位物理學諾貝爾獎的著名物理學家。

1925年吳大猷考入南開大學物理系,成為物理名師饒毓泰的得意門生。四年級時,吳大猷認識了剛入學的阮冠世。她天生麗質,聰穎過人,令他一見鍾情。不久學校聘他給一年級上實驗課,他成了她的老師。一天他寫條子約她相會,她欣然赴約。從此熾烈纏綿、忠貞不渝的愛情之火便燃燒起來。

吳大猷常到女生宿舍找阮冠世,但只能在門口說話,學校規定男女生不得進入對方宿舍。最初赴約阮冠世總拉著幾個女同學,到校內小鋪吃點水果,然後在校園漫步。其中僅一位密友知道奧秘,別人都矇在鼓裡。日久天長,秘密被揭露,受矇蔽者在宿舍同阮冠世算賬。第二天,饒毓泰夫人對她們說:“昨晚你們說的話我們都聽見啦!”原來她們的窗正對著系主任饒先生家的窗,這樣老師也知道自己的兩名高徒在談戀愛了。吳、阮之戀由秘密逐漸公開。

畢業前夕,學校希望吳大猷留校。而阮冠世鼓勵他報考清華公費留美。他去考了,清華卻錄取了一名本校畢業生。別人為他不平,吳大猷反樂呵呵。原來他想:留校也好,那就可以和阮冠世在一起啦!

阮冠世家在北平,節假日常約吳大猷一起回家。全家都喜歡這個才貌雙全、老實憨厚的廣東青年。當助教後,吳大猷遷入教師宿舍。女生宿舍就在前排,倆人近在咫尺,但仍不能到對方房間。這時阮冠世被診斷出患有肺病。吳大猷想起在老家母親常做的一種廣東民間滋補品――隔水文火燉牛肉湯,便到菜市場買瘦牛肉,回來把肉切成小塊,裝進酒罈,讓水沒過,再將罈子放入水鍋用文火燉。燉好後託工友送到女生宿舍。阮冠世接過香噴噴的牛肉湯非常感動,總讓同室好友品嚐。誰嚐了都誇味道真好,說吳老師不僅學問大,廚藝也高。

阮冠世樣樣都好,惟獨身體欠佳。親朋好友一再勸吳大猷三思而行,愛護他的師長也擔心他事業前途受影響。連阮冠世都怕自己會拖累才華出眾的大猷,曾含淚提出分手。面對關心自己的親朋好友和師長,吳大猷一再表示:“生活裡如果沒有她,我就不會幸福!”

1931年吳大猷獲獎學金赴美留學,阮冠世與他同行,兩人共用一份獎學金。她經常生病,醫藥費是一筆很大開支。當時美國經濟大蕭條,想找份工作十分困難。正好有個單位要突擊完成一項工程研究,吳大猷去了。每天晚上8點到實驗室,一分鐘不停地幹,一直幹到次日清晨6點。走出實驗室就去上課,下午回住處想休息一下,但屋裡熱得像蒸籠,無法睡覺。吃過晚飯又匆匆來到實驗室。這樣一連幹了三天,沒合一下眼。每晚工作10小時,每小時的報酬是50美分。三天下來共掙了15塊美元,這筆錢對他倆可是很大的收入。

到了假期,同學們有的去避暑,有的去旅遊,只有吳大猷仍得打工。不過身邊溫柔體貼的阮冠世不時給他撫慰和鼓勵,他覺得比誰都幸福,快樂。

吳大猷獲博士學位後,北京大學發來聘書。而此時阮冠世因病住在紐約郊區療養院,吳大猷想接她一起回國,但醫生不允許她出院。為能如期走,吳大猷只好將阮冠世留下療養,自己先走。吳大猷從故鄉把寡母帶到了北平。在北大工作出色,回家與母親相伴也很愉悅,只是心裡非常牽掛遠在大洋彼岸病中的阮冠世。他向母親約略說了自己的女友,但沒提她的病。母親聽後很高興,相信兒子的眼光。她也非常盼望未來兒媳儘快回國,好早日完婚。

吳大猷走後,阮冠世在療養院再也呆不下去了,病情稍好就拖著病弱之軀獨自回國。因長途旅行勞累過度,患了肋膜炎,高燒不退,住進醫院,纏綿病榻幾乎一年。吳大猷在工作之餘便是跑醫院。母親這時才發現未來兒媳原來如此體弱多病!

阮冠世初愈回家休養。家中兄弟姐妹眾多,父母年邁,養病條件不是很好。吳大猷想給她更多的愛護。於是向病床上的阮冠世求婚,同時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母親,說女友患的是肺病,這種病不能生育,但他倆深深相愛……母親驚呆了!她20多歲喪夫,全部希望寄託在這個獨生子身上。如今要娶一個不能生育的兒媳,斷了吳家的煙火,怎對得起早逝的丈夫和祖先啊!

同事師長勸吳大猷,說他前程遠大,要慎重對待婚姻大事。而他說:“我愛她不是一朝一夕了。我所憧憬的未來都是和她在一起的未來。生活裡如果沒有她,再大的功名對我來說又有什麼幸福可言?我要好好照顧她,而結婚是我今生能夠照顧她的惟一方式。”這是吳大猷的愛情宣言。大家聽了這番擲地有聲的話無不為之動容,連堅持反對態度的母親也只得讓步了。經過8年苦戀,有情人終成眷屬。

「最美愛情」吳大猷和阮冠世:“就因為她身體不好,我才要娶她”

吳大猷與阮冠世結婚照

新婚燕爾,阮冠世仍發低燒,一直臥床,半年後才能下地活動。此時吳大猷的事業如日中天。然而平靜美滿的生活突然被“七七事變”所粉碎。清華、北大、南開三校師生集中到長沙。吳大猷上路了,母親和妻子留在天津親戚家。

吳大猷和同事乘坐開往香港的輪船,因暈船到青島便下船了。到達青島不久,只見又一艘來自天津的船進港,他從下船的旅客中突然發現了她!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來自他走後,阮冠世不聽家人勸阻,執意上路尋夫。也許是她的忠貞感動了上蒼,在茫茫人海中奇蹟般相遇,兩人不禁喜極而泣。

歷盡艱辛終於抵達長沙。三校在長沙組成臨時大學,後遷往昆明,改名西南聯大。這期間吳大猷撰寫了第一部專著,這是獻給她的。

北大在距城郊約6公里的崗頭村蓋了簡易房為躲空襲用,大家住到那裡,每天到校上課往返需兩小時。一天吳大猷從崗頭村搭一輛馬車去上課,下坡時馬忽然驚了。他被甩下車,昏倒路邊,摔成腦震盪,在床上躺了一個月。

吳大猷受傷苦壞了阮冠世,見丈夫終日昏昏沉沉,既害怕,又擔憂,而且勞累不堪。吳大猷稍好,阮冠世便倒下。她躺在床上渾身出虛汗,脈搏微弱,心慌。醫生只能給她注射葡萄糖和鹽水。她已經不能坐起,每天靠用玻璃管吸吮牛奶和橘汁來維持生命。吳大猷一刻不停地為她擦汗,換衣裳,把溼衣服烘乾。

梅貽琦校長和總務長來看望。見她病入膏肓,兩人臉色嚴峻,相對無語。臨走時梅校長對吳大猷說:“如有什麼需要,可用我的小汽車。”次日北大辦事處派來一名職工,看來是準備幫助料理後事的。然而她沒有拋下他,她還活著。

後來借到一筆錢,吳大猷才將阮冠世送進醫院。阮冠世一度昏迷,吳大猷就伏在床邊輕輕呼喚。過了幾個月阮冠世奇蹟般脫離危險。出院時他倆已一貧如洗。

出院後她仍需臥床。吳大猷既要上課搞研究,還得照料阮冠世,幹家務活兒。每天提著菜籃進課堂,下課後拿著籃子去菜市場。買不起牛肉,就撿些牛骨頭回家為病妻熬湯。

抗戰勝利,吳大猷被軍政部借聘,偕妻出國考察研究。吳大猷原以為很快就可以回國,沒想到1949年國內形勢驟變,他只得暫時留居加拿大。夫婦倆都很喜歡孩子,堂弟深知兄嫂心意,將剛出生的小兒子過繼給他們。阮冠世見到嬰兒欣喜若狂,將全部母愛傾注給這個小生命。他們在渥太華郊區買了地,自行設計了一套住宅。阮冠世身體逐漸康復,尤其是嬰孩的到來令她十分快活,三口之家充滿天倫之樂。

兒子聰明懂事,14歲考入大學。父母對孩子從不約束,任他自由發展。兒子畢業後,阮冠世同兒子一起攻讀碩士學位,花甲之年又與兒子同時獲博士學位。丈夫非常理解妻子,她性格剛強,終生與命運抗爭。晚年阮冠世居然畫起水彩畫,經常參展並獲獎。這是他們家最快活的時光。

可惜這段幸福生活沒能持續很久。1979年她的左肺完全鈣化,靠氧氣管呼吸。轉年秋天,吳大猷正在阿姆斯特丹,忽接兒子電報,告知母親病危。他急忙趕回美國,阮冠世已住進加護病房,話都說不出了,只是朝他微笑。冬天,她永遠去了,享年71歲。從少女時代就痼疾纏身的她,是在愛神羽翼的呵護下,才得以活過古稀之年。

吳大猷悲慟地說:“她的離去,使我失去了73年生命中52年的伴侶。”

臺灣一家電視臺採訪吳大猷,請他談談愛情經歷。他多次推脫不過,終於將久藏於心底的愛情故事首次公諸於世。他談了同自己的紅顏知己初戀的經過,回憶起刻骨銘心的愛,深情地說:“就因為她身體不好,我才要娶她,我想好好照顧她一輩子。”吳大猷同夫人現已天人相隔,但說到開心處,時而甜甜一笑;說到她的病,又露出愁容。當採訪錄像播出後,觀眾不禁潸然淚下。

2000年3月4日,國際著名物理學家吳大猷病逝。吳大猷的遺言――“我一生沒留下遺憾”。的確,他在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同時也為愛妻奉獻了一切,他沒有任何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