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是江南一枝花 為賑災民甘當彩票頭獎以身相許 結局如何?

(說歷史的女人——第1119期)

彩票對於現代人而言並不陌生,彩民們抱著一夜暴富的幻想,往往十數年樂此不疲。有這樣一種現象不知各位注意了沒有,凡中獎者,領獎時的表現大抵分為兩種,一種是戴上面具,不知張三李四,領完獎就銷聲匿跡了,這是大多數。還有少數的一種是大張旗鼓地樂於成為輿論焦點,在鏡頭前擺足POSS大秀一番。

前者遮遮掩掩的原因是“害怕人知道”,要麼怕兒子被綁架,要麼怕那些七大姑八大姨,八竿子打不著、八輩子不來往的親戚朋友突然伸手;後者也是一種害怕,是“害怕人不知道”,是徹頭徹尾的顯擺,希望中獎的消息一旦傳出,便可以呼風喚雨,從此改頭換面,要什麼就來什麼,讓世人羨慕嫉妒恨去吧。

兩種中獎表現天壤之別,前者是把錢捂嚴嘍,後者是把錢亮開嘍,但有一個共同的發端,那就是“錢”。不用我說,各位看官自然明瞭,這“錢”當然是來自彩票的獎金嘍,那麼現在有個問題,中國歷史上的彩票,全是以真金白銀做彩頭嗎?

她本是江南一枝花 為賑災民甘當彩票頭獎以身相許 結局如何?

答案是否定的,在清朝末年,彩票名目繁多,彩頭更是五花八門,有獎真金白銀的、有獎房產土地的,甚至還有“獎勵美女的”。說來您還真別不相信,晚清時候的江南就有這麼一出彩票,頭獎不給錢,而是將聞名遐邇的美女“江南一枝花”嫁給中獎者為妻,因此女美貌無雙、名頭甚大,對其仰慕者甚眾,前來捧場的人數以千萬,甚至有人不惜傾盡家產買她的彩票,但終成竹籃子打水,著實令那些垂涎者好不喪氣。

但有一哥們兒,手氣端的不錯,名字已經無從考證,只知道他姓趙,在家排行老二,就讓我們權且叫他趙二吧。趙二是個光棍,平時遊手好閒,本對彩票毫無興趣,但有一日,他途經圍得水洩不通的投注現場,看著投注者爭先恐後、急頭白臉的樣子頓感可笑,突覺腳下一硌,抬起一看,但見腳下踩著一塊投注者擁擠排隊時遺落的碎銀子,趙二撿起銀子,本想去酒館點幾樣好菜,喝幾壺好酒,但一看海報上“頭等獎美女一名:江南一枝花”的廣告,馬上改了主意,用這塊撿來的銀子買了一張彩票,結果怎樣?本回分解。

(一)瘋狂的清末民間彩票

暫且放下趙二不提,先說說清末時期的彩票,可以不誇張地用一個詞來描繪,那就是“瘋狂”。當時的彩票又叫“發財票”,彩票之瘋狂,不僅在於彩頭花樣繁多,發行更是無章可循、無法可依,誰都可以支個攤子撈一把,先說說民間。

“發財票”嘛,民間彩票主要是為了斂財,但發行者都很守規矩,彩頭標好的是什麼,最後就一定兌現什麼,非常注重誠信,返利率近7成,深得民眾追捧。民間彩票的發行也很簡單,只要你財大氣粗,無論從事什麼行業,只要給朝廷上繳足夠稅款,都可以發行。湖廣曾有一個劉姓大地主,兒子去了趟南洋,受國外彩票盈利的誘惑,回來便攛弄老爹賣彩票,頭獎彩頭5畝旱田。

可彩票是洋玩意兒,當地人並不買賬,投注者自然寥寥無幾,可偏偏頭獎被人抽了去,劉大地主只好自認倒黴,白白折了5畝地,氣得半身不遂,整天大罵兒子瞎胡鬧。可劉家公子卻不這麼想,5畝水田換來了誠信二字,便揹著老爹再做一次打算翻盤,這次的彩頭是20畝上好水田,外加10頭耕牛。

她本是江南一枝花 為賑災民甘當彩票頭獎以身相許 結局如何?

由於第一次彩票誠信兌現,可悔青了那些觀望者的腸子,二次彩票消息一出,馬上帶動臨近十幾個府縣的人前來投彩,可在最後開獎的時候,頭獎竟然落空,劉家賺了個足,全家移居上海,盤下十里洋場眾多的商業旺鋪,劉家從此富甲一方。

劉家發行彩票致富的消息一時成了社會焦點,人人都想一夜暴富,曾記載,黃侃某日佔得一個“三上上”的卦,立刻買了彩票,果真中了頭獎,便用這筆錢在南京藍家莊購買了一處大宅子,並按照自己的設計重建構建、裝潢。雖然文中沒有詳載,但從其宅子規模,便足見這筆彩金的數目肯定不小。

如此誘惑之下,各行各業紛紛躍躍欲試,有房子的拿房子當彩頭,有店鋪的拿店鋪當彩頭,以此誘惑人們實現“發財夢”,更有甚者,妓院居然也發行彩票,獎品是“名妓領回家”,還鼓勵本院妓女本人購買,假如中獎了,權當給自己贖身了,如此挖空心思,瘋狂到了極點。

(二)不堪割地賠款重負,不平等條約滋生的官方彩票

直至清朝末年,不堪300餘條不平等條約的沉重包袱,朝廷國庫空虛,已再無償還之力,無奈之下,便有了另外一個民間集資的餿主意即官辦彩票,始作俑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洋務派、湖廣總督張之洞。

她本是江南一枝花 為賑災民甘當彩票頭獎以身相許 結局如何?

1901年11月,張之洞奏請朝廷,打算在漢口發行一份名為“湖北籤捐票”的官辦彩票,他給清廷算了一筆細賬:《辛丑條約》簽訂之後,清廷被戰勝各國(共11國)要求賠款 4.5 億兩白銀,按年息 4% 分 39 年還清,本息合計 9.82 億兩,清政府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錢,就分攤到底下各省,僅湖廣一地,就被攤派每年120萬兩白銀。

但張之洞也沒錢,當時湖廣財政赤字已經高達 90萬兩,那咋辦?發行彩票唄,兵不血刃地讓百姓主動掏錢,高招哇,朝廷當即准奏。

有了朝廷許可,張之洞便效仿朝廷做法,也把彩票攤派下去,先從官員開始,知府500張,知縣50張,層層類推。對於老百姓依然如此,按照家庭收入進行攤派,收入多的多買,收入少的少買,但不得不買,如有藏奸耍滑少買了的,加倍罰買!

她本是江南一枝花 為賑災民甘當彩票頭獎以身相許 結局如何?

曾有一個較為殷實的人家,攤派了2張,卻買了1張,被舉報後抓到官府,被判再買2張、加罰2張……如此官民共同攤派,竟然收穫頗豐,此後十年之內,“湖北籤捐票”共發行近120次,扣除成本及返獎部分,實際利潤竟高達720萬兩。

但是有一點要說明,清廷除了為償還賠款發行彩票之外,每逢天災人禍、賑濟災民,也會發行彩票,但不會攤派,全由百姓自願購買,但是百姓早已厭倦了攤派式的彩票,對那些賑災彩票基本無人問津。

(三)為賑災民、美女以身相許充頭獎

1911年夏季,淮河流域發生百年不遇大洪災,百姓民不聊生,而朝廷早已無暇顧及,只能發行彩票募款賑災,因為以往攤派的多了,致使賑災彩票竟然無人問津,眼見無數災民每日病餓而死,而買彩票者又寥寥無幾,正在官員們無計可施之際,場外突然傳來清脆的女子聲音:“在場的各位聽好了,這次賑災彩票不管是花兒乞丐也好,80歲老翁也罷,只要他摸得頭獎,我就嫁給他。

眾人循聲望去,人人睜大了眼睛,此女非別,正是名冠蘇州府,美貌絕倫的“江南一枝花”,因其姓名無從考證,權且稱呼她“花姐”吧。

她本是江南一枝花 為賑災民甘當彩票頭獎以身相許 結局如何?

​花姐早已是江淮一帶人皆仰慕的第一美女,她此言一出,頓時刺激了無數男人的荷爾蒙,賑災彩票隨即供不應求。那麼她本是江南一枝花,為賑災民甘當彩票頭獎以身相許,結局如何?且往下看。

這就要提到開篇時那位趙二童鞋了,如前所述,他用撿來的碎銀子買了彩票,結果還真就中了頭彩,把趙二樂的差點背過氣去。開獎之日,當他流著口水前來兌獎的時候,卻被告知獎品早被人領走了。是誰搶先一步抱得美人歸呢?請往下看。

(四)窮秀才痴情賣家產、一枝花感恩共私奔

或許您會問,不會是彩票作弊了吧?難道出了兩張頭等獎?那也得二一添作五,不能獨吞的不是?哈哈,各位看官想錯了,抱得美人歸的那個人,根本沒中獎。

如前所述,花姐一語既出,投注場頓時不分晝夜排起長隊,其中有一名叫李鑑清的窮秀才,他久慕“江南一枝花”之名,因為家貧,不敢有非分之想,但這次花姐公開“招親”,讓李鑑清頓生無限希望,他索性豁出去了,將祖屋祖產全部賣掉,買了一大堆彩票,可連根獎毛都沒撈到,李鑑清羞愧難當,竟然害了相思病,一病不起。

窮秀才李鑑清做夢娶媳婦,卻落得個傾家蕩產,一時成了天大的笑料而廣泛流傳,可當消息傳進江南一枝花的耳朵裡時,花姐卻不由得為之怦然心動。為了你情願付出一切的男人,如此痴情,夫復何求?於是花姐帶著大量積蓄珠寶,與李鑑清隱姓埋名,遠走高飛了。

參考資料:《世載堂雜憶》、《文明小史》、《清末中國第一次彩票熱始末》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