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美食地圖”之江湖口碑篇】都市莊園:做百姓吃得起的飯店

記者蘇寶平

“都市莊園”這幾個字是和許多人的青春記憶聯繫在一起的。最初的店面隱藏在金三角后街,後輾轉至太陽城,2002年落戶秦皇小區附近的秦安街。時至今日,秦安街上有3家“都市莊園”,加上後來的燕大店與半島店,已有5家連鎖店。紮根秦皇島23年,“都市莊園”踏踏實實地走出了自己的餐飲版圖。


記者採訪那天是一個普通的工作日。位於秦安街的二店上午11時就開始有顧客臨門,12時,一樓大廳和二樓雅間裡已是座無虛席。如今,在許多飯店的午餐時段,這樣火爆的場景已不多見。這些年,周圍的餐飲店開了又關,關了又開,曇花一現的網紅店更是層出不窮,在大眾餐飲爆炸式生長背景下,“都市莊園”在餐飲業立足有何秘訣?創始人張德華的敘述也許能透露一二。
13歲來秦,為有一技傍身,張德華開始學習廚藝。16歲,張德華開始經營自己第一家餐館——關東燉菜館。那個館子開在勸業場對面雨來散衚衕——同善街2號。“那個慘啊!開業一週,一個客人也沒有。”“當時也不知道發個廣告啥的,就在街面上豎了個牌子。”“那時候大家賺得都不多,下館子還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最可氣的,還時常有逃單的情況。”“1996年底,搬到金三角后街,更名為‘都市莊園’,那以後生意開始好轉了。”“剛開始,只有我、我姐姐、一個廚師。”人到中年,回想起創業之初的苦澀,清晰恍如昨日。
沒有精緻的菜品,沒有特別的裝修,“都市莊園”美式田園風格讓人感覺輕鬆自然。無論是甜蜜情侶、三口之家、還是大家庭吃團圓飯,從兩人間到能容納30人的大雅間提供了多種選擇。老顧客到店,會很熟絡地點出老媽排骨肉、笨雞磨菇粉、紅燒帶魚、魚香肉絲、香辣蝦、家鄉魚這些必吃菜。菜譜一年調整3次,末位淘汰制,賣得不好的就換掉。研究這些菜品,張德華沒少動腦筋。就拿魚香肉絲來說,川味的偏辣,東北的偏鹹,川人喜食木耳、筍絲,東北則愛放青豆,秦皇島人似乎更喜歡酸甜口重一些的,認為胡蘿蔔和蒜薹更搭。老媽排骨肉原料要精選下五花和肋排;香辣蝦是2019年中秋節推出的一款爆品,原料取新鮮白蝦、芹菜、土豆條,爆火脆皮,鮮辣幹香,當時活動價9.9元一份,賣出了2000多份。恢復原價後,也深受顧客青睞。

都說餐飲從業人員流動性強,“都市莊園”的廚師動輒都是十幾二十年的老員工,直呼老闆“寶哥”。“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人員穩定、原料穩定、菜品質量也就穩定了。”“在菜品方面,我們是較早搞標準化的。”“我們有中央廚房,大部分菜品由中央廚房統一配送。”從原料加工、配菜、再到烹飪過程的標準化既節約了成本,又穩定了品質。
有顧客還記得他家的熗土豆絲最早價格是一元錢,後來漲到兩元、三元、五元……年復一年,變的是菜價,不變的是口碑。“都市莊園”量大實惠、好吃不貴的特色成為食客共同的記憶,並傳承至今。“我們店不大,但活得時間長。”簡單而直白的話語,透露的是一種堅守:堅持做百姓吃得起的飯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