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陵金井出水為什麼會引起軒然大波?

明十三陵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是我國文化之瑰寶,它在卜選和營造上自然也是頗有學問的。

上期小編帶大家瞭解了:廖均卿一波三折卜選天壽山。

本期將給大家講述的是:泰陵金井出水為什麼會引起軒然大波?一起來看下本期內容吧!

泰陵金井出水為什麼會引起軒然大波?

泰陵金井出水為什麼會引起軒然大波?

泰陵是明孝宗朱佑樘的陵墓,建於弘治十八年(1505 年)六月。太監李興、新寧伯譚祐、工部左侍郎李鐩督工營建,用了近10個月的時間。

泰陵金井出水為什麼會引起軒然大波?

但是,泰陵在營建中卻曾出現金井出水的情況,並在朝廷內引起了軒然大波。

據祝允明《九朝野記》和孫緒《無用閒談》記載,泰陵玄宮金井在開挖過程中,曾有泉水湧出,“水孔如巨杯,仰噴不止”。當時,吏部主事楊子器目睹了這一情況,如實上奏了朝廷。但卻因此惹惱了督工太監李興等人。他們偷偷命人堵住泉眼,上疏說楊子器“誹謗狂妄”。

泰陵金井出水為什麼會引起軒然大波?

武宗不經調查就下令將楊子器關進了錦衣衛大獄。

番外小故事

這時,有莆田人邱泰,是個新啟用的知縣,來到京城。見朝野上下對此事議論紛紛,就上疏說,楊子器的奏章是件好事兒。因為泰陵金井出水,舉國上下都知道。

如果現在不說,萬一梓宮入葬後再有人說這事兒,打開地宮會洩漏山川靈氣,不打開又會抱恨終天。不如派人去驗查一下,看看是否有水,則疑問可解。

武宗覺得有理,派司禮監太監蕭敬押解楊子器前往泰陵一同驗看。

楊子器知此去凶多吉少,臨行做詩一首:“禁鼓無聲曉色遲,午門西畔立多時。 楚人抱璞云何泣,杞國憂天竟是痴。群議已公須首實,眾言不發但心知。殷勤為問山陵使,誰與朝廷決大疑。”

他把自己比做向楚王進獻美玉的卞和,說自己做了杞人憂天的傻事。而李興等人為了遮掩事實,早已派人把泉眼堵住。所以,蕭敬到了泰陵,發現金井並沒有泉水。

蕭敬向武宗彙報了情況,太皇太后王氏聽說了這事,傳旨說:“無水則已,何必罪人!”楊子器這才官復原職,避免了一場殺身大禍。

金井是安放墓主棺槨的位置,引起風波與風水術對穴的要求有關。

郭璞《葬書》認為開穴處(即金井位置)的地質情況必須是“土欲細而堅,潤而不澤,裁肪切玉,備具五色”才是上等吉地。如若“幹如聚粟,溼如刲肉,水泉砂礫”,則“皆為凶宅”。

泰陵金井出水為什麼會引起軒然大波?

成書於宋朝的《大漢原陵秘葬經》有《穿地得物法篇》,認為“凡穿地得物不如不得……穿見大石兇,穿得骨殖大凶、粉沙大凶、灰炭大凶、湧泉主兇”。既然在開挖金井的位置挖出泉水主凶兆,那麼,此事引起朝廷高度重視就不足為怪了。

本期的語音欄目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啦!下期小編要給大家講述的將是:永陵的陽翠嶺吉地是誰選定的?話不多說啦!繼續關注我們哦,下期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