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離不開單位,還是單位缺你不行?

crewyor


「我身後空無一人,能靠的只有我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當年蔡崇信500工資加盟阿里巴巴,

阿里最艱難時期就第一筆融資500萬美元,

緊接著第二筆融資2000萬美元,第三筆8200萬美元。

他幫助阿里建立規範財務體系,人力組織體系,為阿里騰飛立下赫赫戰功。

試問,是阿里巴巴成就了蔡崇信,還是蔡崇信成就了阿里巴巴?

經過事業起伏,感受過人情冷暖。

深深的感受到,

當我們離開一個地方,有人願意給你發條信息,已經是莫大驚喜;

如果當我們遇到難處,別人還願意幫忙,那都是感激涕零,最大福報了。

因為很多時候,離開平臺,我們什麼都不是。

都是因為我們曾經自己的積累,才可能遇到“良人”。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我若精彩,天自安排。

平臺於我來說,可遇不可求。

不是每個單位都是平臺,也不會我適合每個平臺。

在平臺的我很牛,不算牛。

離開了平臺,我依然牛,才算牛。

有朝一日,我就是一個平臺的時候,我就大牛。

那時,我還需要別人的單位嗎?

從來就沒有什麼不可或缺

有的就是,我覺得好,你也覺得好。

然後兩個在一起,創造了新的好。

我是@可知在線,專注現代企業職場倫理分析與解讀。

感謝您的厚愛,讓我們一起成長進化。


可知在線


拿我們單位來說,鐵打的單位,流水的員工,每個月都在招人,每個月也都有人走。真正像我這樣幹了幾年的人很少,一是生產單位的勞動強度很大,一個班12小時,過程中必須站著。二是單位規章制度太嚴,一個不小心就會被罰款。

可能因為我是單位低層的緣故吧,我的眼光看不到,也許單位不會輕易的更換高層的領導,那樣不利於單位政策的指定,大單位天天換領導人心也不會穩。

謝謝


工地甲方總馬


你好,陌生人!

首先,我說一下哈,(大白話)我做銷售三年了,離職的朋友,同事特別多,隔幾個月就一次,之後會有新的大學生進來,確切來說公司沒有了誰都能照常運作,你沒了之後還會有另一個人來頂替你的位置,即使你職位再高

純手打,加油陌生人



京東芬香創業人舒克


從個人角度來講是你離不開單位

1,不要錯把平臺當本事

有個同學在某BAT工作了好些年,做到了部門經理,待遇優厚、業內名聲好,但是加班多,996是標配。

於是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準備出來創業……

相信自己對市場的判斷,因為已經在大平臺驗證過

確定自己掌握了行業鏈的上下游,對搞定供應商很有信心;

各種自信心爆棚,拉攏資金,直接開幹。


一開始確實如事先預料的那樣,完成了一個強勢開頭,步子邁得越來越大,一下子擴招了一百多人,換更高檔的寫字樓。

後來因為決策失誤、資金斷裂,人員流失,宣告失敗,負債累累

為什麼會決策失誤?

原先大公司的信息收集能力強,市場試驗能力也強,因為這些在原先大公司是有專門的制度,而新成立的公司都是靠員工個人。

一個是靠制度推行的項目,一個是靠員工個人主觀推動的項目

再者,很多供應商和客戶之前對他恭敬,那是因為公司這個平臺,一旦失去了這個大平臺,之前形成的關係就不復存在了。


因此,在職場上,千萬不要錯把平臺當成自己的本事


2,儘量培養離開單位的“本事”

曾有報道稱,華為不惜拿出上億的賠償金,辭退了7000多名員工,主要是辭退35歲之後的老員工。

雖說賠償金額和是否是隻針對35歲之後有待考察,

但是互聯網巨頭慢慢清退30歲以上的員工已是公認的事實。

與其等待著被“炒魷魚”,不如發展自己的橫向能力。也就是離開了公司,也會存在的橫向能力,也可稱為個人品牌影響力。

舉個例子,培養自己的“橫向”職場人際關係


換句話說就是,

確保客戶和你成交不是因為你名片上的頭銜,而是因為你這個人,可以是你的人品你、你的專業技能;

公司裡的同事不是因為你的級別而和你交朋友,當你離開了公司,他們依然會幫助你,支持你,甚至介紹一些客戶給你。


這些都是因為成功構建了個人品牌影響力。




如果您覺得有啟發:

歡迎點個“贊”:)

關注@公叔榮看更多讓你有啟發的職場乾貨……


公叔榮


某公司一位員工,在公司工作了10年,薪水每年漲的非常少,有時候還不加,和當初入職時候的薪資比,一共上漲才2000塊。

一天,他終於忍不住內心的不平和鬱悶,當面向老闆訴苦,要求老闆給他加薪。

老闆直言道:“你雖然在公司呆了10年,但你的工作經驗卻不到2年,能力也只是新手的水平。公司人性化,不忍心裁你,你怎麼還好意思加薪?”

聽完老闆的話,他氣憤極了,馬上決定騎驢找馬,開始偷偷上網投簡歷,可惜一直是石沉大海,偶爾幾個面試,他發現自己的技能和經驗已經無法滿足別人公司的要求,而且自己年紀也大了,那還是老實待著養老吧。

現在,他居然有些擔心公司對他裁員,再也不期待那份10個月的經濟補償金了。

認為,

你如果覺得公司虧待你,如果你確信自己做出了顯性的業績,或者能力有顯性的提升,那就放心大膽去找老闆提加薪,老闆不會傻到不給你加薪,放手讓你走。

如果老闆主動給你加薪,各種場合給你榮耀,那就是公司缺你不行。

如果像這名可憐的員工,在他最寶貴的10年青春中,他能夠忍受長期的低薪和鬱悶,也可以說明不僅公司不認可他,社會的認可度也低,那就是他離不開公司。


人力資本運營官


之前有一個朋友在一家公司裡面當副總,主要是負責銷售的。他自己一個人一年可以搞定整個公司一半以上的銷售任務,所以獲得的獎金和收入都非常的高。後來他就自己出來創業了,結果一年虧了幾百萬,最後沒辦法又重新回去打工。

很多人在一個平臺裡面,獲得了非常好的成就。就以為說自己的能力非常的強,這些都是靠自己奮鬥出來的。不得不說能做出這樣的成績,確實需要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奮鬥的。

但是脫離了這個平臺,你就是在努力奮鬥,想要獲得成功的難度是非常大的。很多人之所以能獲得成功,大部分是依靠平臺的資源和人力才能獲得成功的。沒有平臺的這些資源,就是自己的能力再強,你也沒辦法實現自己的目標。

這也是很多那些大公司裡面的人出來創業,最後能成功的並不多的原因。這些人放大了自己的能力,卻忽視了平臺的重要性。不懂得有些人脈和資源,一旦你離開了那個平臺,這些都會消失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你辭職了再去找之前的老客戶,人家都不理你的原因。

所以選對一個好的平臺,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在平臺裡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大的企業人才濟濟,並不缺你一個人。一旦你離開了,立馬就會找到新的人來頂替。但是你離開了這個平臺,反而會失去很多。


老茶聊職場


〔愛上爸爸〕為您解答:俗話說:“地球離了誰都一樣轉”。員工和單位的關係永遠都是我們討論的熱點。有的人說員工離不開單位,有的人說單位離不開員工。兩者到底是不是相互依賴,相輔相成的關係,我認為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如果是在體制外:(1)核心技術型人才是奠定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石。(2)高效管理型人才是確保企業發展的有效保障。(3)單位是員工展示才華和能力的有效平臺。如果是在體制內:(1)沒有了你單位工作不會受到影響。(2)在單位裡你的價值才能體現出來。

一、體制外情況分析

(1)核心技術型人才是奠定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石

企業的最終目的是追逐利益,要想讓企業發展的更好就必須擁有一個核心技術型人才,或者一批核心技術型人才。這是企業提升競爭力的最有效手段,同時也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必備條件。如果你是企業的核心技術型人才,你的存在與否直接決定著企業的今後走向,那麼對於這個企業來說他是離不開你的。即便離開了,你也要找一個和你一樣,甚至更優秀的人來代替你,否則企業必然會走向沒落。

(2)高效管理型人才是確保企業發展的有效保障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說“百年老店”這個詞,可事實上。一家企業或者一個店鋪能夠延續幾十年甚至十幾年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正所謂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一個企業如果缺乏高效科學的管理模式,那麼最終也將是曇花一現。可見企業要想發展,對於高效管理型人才是多麼的需要。很多企業也都對此非常重視,下大力氣培養這類人才。如果你是這樣的人才,我想企業絕不會輕言放棄,畢竟這樣的人才不是大街上一抓一大把的臨時工,不是隨便找一個人都可以做得來的。相對來說,企業對這樣人才的依賴性比較大。

(3)單位是員工展示才華和能力的平臺

俗話說先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即便你是千里馬,沒有伯樂你也將一事無成,因此平臺很重要。很多時候你的才華要通過平臺才能夠展示,如果缺乏平臺的支持那麼很多人會一事無成。有的人可能開始混得風生水起,一旦離開了所熟悉的平臺那麼其自身價值也將大打折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個人的成功是離不開單位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人辭職或者被開除以後,生活一下陷入了窘境。即便經過再多的努力,似乎也沒有太大的改觀。原因很簡單,他已經沒有了成功展示自己的舞臺,自己的能力價值一落千丈。

體制外的生存法則很簡單:你能創造的利益和單位對你的粘度永遠成正比,你創造了該企業90%以上的利潤,企業就已經完全離不開你了。如果你為企業創造的價值微乎其微,那麼企業對你也就沒有任何粘度了。

體制內情況分析:

(1)沒有了你單位工作不會受到影響

在體制內工作的人,總體來說從事技術性工作的還是比較少,即便是有一些技術性崗位,但技術含量也遠遠達不到核心技術型人才的標準,更多的人是從事行政工作。因此,在體制內單位不會受到個別員工的離職影響。很多時候是一個員工離職,立即就會有人頂替你的工作,而這個人可能會比你更勝任這份工作。況且能夠進到體制內這個盤子裡,很多時候人才是可以通用調配的,即便你是一個技術型人才,缺了你單位照常轉。

(2)在單位裡你的價值才能體現出來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感嘆:“體制內,人到中年真的沒有勇氣辭職”。這似乎是體制內絕大多數人的想法。當然,這並不能說明體制內的人都是能力有限,只是很多時候他們的能力只能在體制內才能體現出來,一旦離開了體制可能就沒有用武之地,自己的能力和價值也將被雪藏。

體制內單位對員工的依賴程度並不是特別的高,單位可以在任何時候離開你,但是在很多時候你卻離不開單位

結束語:是你離不開單位,還是單位離不開你。這是一個相對的問題,重點在於誰對誰的依賴性更強,誰自身更具有粘度。

…END…


愛上爸爸


最通俗一點就是如果你在公司的收入只有工資,那麼80%的概率你是離不開單位麼。

如果單位離不開你,那麼公司除了有工資外,還會給股份,專項津貼,甚至直接高處同崗位很高幅度的工資等等。比如我們公司針對好的員工給模擬股票(不用買,每年分紅)。


自己做主自己的人生


這個個互相成就的命題! 第一階段: 以我來說,我在世界五百強做銷售,客觀來講,人的作用不是很大,除非掌握極強的資源,但是一般這類人都自己去做老闆了[呲牙] 尤其在互聯網時代,信息的高效流通,讓人對於平臺的作用弱化掉了,一個好的平臺不會因為一個人或者一小群人的流失而垮臺,那這樣的單位老闆會十分危險而且很難賺錢,基本屬於空殼!

第二階段:如果你的收入基於你的平臺,你的職業存在風險性,當然平臺也屬於你的資源,個人真在該做的還是要搭建自己的職業體系,一開始可以借用平臺,否則那天被平臺拋棄,你會活的很吃力,我自己就經歷過!

第三階段:也沒有誰離不開單位,都是打工,去哪都一樣,我從世界五百強離職以後,輾轉了一個半月,又去了另外一個世界五百強,雖然收入減少了,但是在其他方面補償回來了,通過自己的努力收入正在慢慢回靠,而且生活品質提高了!

單位和個人應該說互相成就的關係,不同的崗位答案不一樣,我想作者思考這個問題,應該是和兩年前的我一樣,在尋找自己在平臺的價值! 哥們,加油,我也在探索中,建立這個自媒體,也是想經常互動分享,成長收貨,歡迎關注哲也微創客!



哲也微創客


這是個科技+金融的平臺,很有發展空間,我不想離開這個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