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佩服的導演是誰?為什麼?

會飛的豬000006


當然是王家衛啊,王家衛的《春光乍洩》 《花樣年華》 《東邪西毒》 《墮落天使》 《旺角卡門》 《重慶森林》 《藍莓之夜》,哪一部不是經典。

電影隨著獨特的、柔和的、略微傷感的音樂像溪水一樣緩緩流淌,溪水上面漂浮著被風吹落的花瓣,蜿蜒到遠方。在我看來他的電影就是一首詩,裡面的人物慢慢地朗誦、沉思、追憶,像在傾訴內心怎麼也排遣不掉的孤獨······

我很喜歡王導的敘事方法和穿插的音樂,看他的電影真的是一種享受,能讓你沉浸其中,回味良久,百看不厭。


奔跑de平頭哥


我是小十五電影吧。我最喜歡的中國導演,當然是徐克了。

原因有三:

第一、多面手,無論監製、編劇、導演還是自己上去演還是都能信手拈來,成績斐然。

從1979年,《蝶變》開始,徐克就開始了他的導演生涯。

勤奮多產,幾乎每年一部,並且質量上乘,反響熱烈。比較出名的有《鬼馬智多星》《新蜀山劍俠》《刀馬旦》《豪門夜宴》《青蛇》《梁祝》《刀》《蜀山傳七劍\t》《智取威虎山3D》還有那大名鼎鼎威震海內外的《黃飛鴻》系列。 這些片子真的是叫好又叫座,看起來十分過癮。

第二、自我風格,做事要求極致。

我們在看徐克電影時,會明顯感覺與其他電影的截然不同。因為這些電影有明顯的他的烙印。徐克的脾氣,為人處事,藝術手法,是他自帶的一種邪性和自我風格。他特立獨行,劍走偏鋒。

我們清楚知道大才子黃黃霑替他起的外號——徐老怪。一面是愛稱戲謔,另一方面是也對他嚴格要求的無奈。

據說,1990年,黃霑在為《笑傲江湖》譜曲時,交了5-6次稿,都被徐克退回來了。黃霑很是抓狂呀,然後從古書《樂志》中“大樂必易”四字得到靈感,將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倒為“羽、徵、角、商、宮”,終成《滄海一聲笑》名曲。

黃霑後來回憶此事,坦言如果不是徐克那種逼法,難成此經典,徐克對於藝術的追求可見一斑。而徐克對於作品的“控制慾”,亦處處流露在創作上。

他喜歡牢牢掌控電影,即使只是監製身份,也會干預電影創作。這種性格的人就是心大,心裡裝著很多想法,卻分身乏術,只能委託別人來完成,卻不願放手,還是想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完成作品。所以能跟徐克合作的也不是一般人,首先要受得了他這種脾氣。

第三、俠意濃,邪性足。

1983年《蜀山:新蜀山劍俠》,是徐克憋了兩年,花掉2000萬港元拍出來的仙俠片。“奇幻仙俠派”還珠樓主李壽民的代表作《蜀山劍俠傳》,早於1949年被改編成電影《蜀山劍俠》,由曹達華主演,然而當時的拍攝技術完全還原不了小說中那天馬行空的想象意境。徐克專門禮聘盧卡斯的《星球大戰》特技小組來打造片中的特技鏡頭,雖然製作水平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已經落伍,且還有點粗糙,但的那個電腦不發達的時代,也是極其牛氣的。那想象力豐富,道具和場景無不讓人佩服。

在徐克及其團隊努力下,《黃飛鴻》系列大火呀。小弟就特別喜歡這個系列。當《男兒當志強》曲子一響起,我就恨不得找一個黑暗的惡勢力,和他們做生死鬥爭。“天氣有正氣,男兒當志強”。我們中華民族就因為這種不屈的精神,所以才屹立於世界,才變得強大起來。

在1993年徐克一手將《黃飛鴻》系列帶火的同時,他卻讓趙文卓演《青蛇》。這部電影獨闢蹊徑,拿民間傳奇故事《白蛇傳》來改編,別人講的都是白娘子救許仙,徐克偏要講她身邊的小青。白娘子已經得道,而小青卻是妖氣未消,她對人間情愛充滿了好奇,又難以控制自己的慾望。還有六根未盡的法海,徘徊於正邪之間難以自持。這一妖一僧的交鋒與鬥法撐起了整部電影,不惜工本打造的驚豔特效那時候已經是一流水平,水漫金山的場景令人印象極深。

1995年的《刀》劍走偏鋒,翻拍自張徹的《獨臂刀》,卻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都說徐克善於營造背景,《刀》的背景便是一個架空的野蠻江湖,破敗的土牆、凜冽的風沙、昏暗的酒館、紅火的鐵匠鋪、骯髒的街道,每一個出現的路人都一臉麻木;每一個帶刀的強盜都兇相畢露。煉鋒號鑄刀廠的大弟子定安,他的父親被江湖上最快的刀手所殺,揹負著仇恨,卻被無情的摧殘至窮途末路,僅剩一隻不會使刀的左手,和他父親留下的一把斷刀。他卻憑藉這僅有的一切,悟出自己獨特的殺手鐧,用那把斷刀手刃仇人。電影從頭到尾都憋著一口氣,鏡頭搖晃到摧人慾吐,90年代的香港人哪裡接受得了這些?還是因為打得不難看,勉強報收331萬港元,對徐克來說,不是輸得最慘的一次,對香港的武俠電影來說,卻非常可惜。豆瓣上2.5萬人打了8.0的高分,足可證明這是一部超越時代的獨特作品,亦是武俠電影中最犀利的一次。

徐克是一個高產的導演,也是一個多面手,他編劇,導演,監製,都很強大。有的人,一生拍了一部精彩的電影就很牛了,而徐克無疑是牛中的大牛。


小十五電影吧


姜文一共拍了6部電影,每一部都是悲劇。

前三部是庶民的悲劇,中年失落的馬小軍;人頭落地的馬大三;十八歲死去的李東方。

後三部是歷史參與者的悲劇,被兄弟拋棄的革命者張麻子;被權貴和庸眾逼死的馬走日;20年大局一場空的藍青峰。



霓裳舞姿


所有的導演我都喜歡,最佩服的導演是張藝謀,膽識過人,技術高超,人脈廣,資源豐富。

最早看的電影有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等。看了十面埋伏之後,還去了一次黃山風景區,西遞宏村裡面有個場景,再哪裡玩了好幾天,真是大快人心。

08年奧運會開幕式閉幕式總導演,這會載入史冊的,會給後人留下寶貴參考價值,比不可少的。獲得08年影響世界華人大獎和央視主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並提名美國《時代週刊》年度人物。





軒轅十四哥


佩服的導演多了,比如李安,徐崢。不過最應該佩服的,當屬“老謀深算”的導演張藝謀。

張藝謀導演的《大紅燈樓高高掛》榮獲意大利第四十八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等好幾個國際獎項;他導演的《紅高粱》,大片的紅高粱在大片的紅日稱託下,很有民族氣節;他導演的《十面埋伏》,如畫一般的場景,唯美為第一;還有他的《我的父親母親》以自傳講述了父母感人至深的愛情回憶,還捧紅了影星章子怡。

最最佩服的是他擔任奧運會開幕式閉幕式總導演,已被國家記入史冊。

雖然他事業取得很大成就,但這個”老謀子”,工作生活兩不誤,他把生活也過的豐富多彩。

其實張藝謀骨子裡就又中國男人傳統觀念,生兒子,他就想要兒子,必須有兒子,你看他躲過輿論,掩蓋婚姻,娶了年輕妻子陳婷,悄悄生了三個孩子,還交大筆的罰款,現在兒子都大了,還要培養接班。

你說?該不該佩服他?


嗨逛吃逛吃


餃子導演是我最佩服的導演原因有以下三點

1、餃子一看就是他給自己起的藝名,餃子的原名叫做楊宇,楊宇的第一個名字叫做餃克力,和其他導演不一樣的是餃子是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藥學院的,因為他的父母是醫生,上大學的時候餃子也覺得學醫畢業了以後能夠有個鐵飯碗,但就是在學醫時楊宇接觸到了動畫製作,開始學習三維動畫軟件,從小就喜歡看動漫畫畫的楊宇對這個十分感興趣,一研究起來就廢寢忘食了。

2、餃子的父親去世的很早,母親當時也退休了,餃子迷戀上動畫製作之後其實是沒有充裕的金錢讓他完成自己的夢想的,但餃子的母親非常的開明也很支持餃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餃子的第一部作品歷經了三年終於完成了,在這期間他一直都是靠著母親的退休金生活的。但餃子並沒有辜負母親的支持,他的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六分鐘,但製成之後獲得了無數的獎項。

3、也正是那個時候餃子對自己更加有信心了,他憑藉著這股毅力開啟了自己的動畫製作之路,餃子和普通的導演給人的感覺也不一樣,他活潑幽默腦子裡有各種新奇的點子,雖然餃子已經快要四十歲了,但仍有一顆二十歲的心和熱血,相信接下來他所帶給大家的作品,一定會越來越精彩。





影視星時尚


我最佩服的導演是,謝晉導演,好多經典影片叫人歷歷在目,念念不忘,尤其是最近爆火的短視頻“牧馬人”看著那麼純樸真實,以下是謝晉導演的作品。向謝晉導演致敬!

1962年,《紅色娘子軍》,《大李,小李和老李》

1965年,《舞臺姐妹》

1975年,《春苗》

1977年,《青春》

1979年,《啊!搖籃》

1980年,《天雲山傳奇》

1982年,《牧馬人》

1984年,《秋瑾》,《芙蓉鎮》,《高山下的花環》

1989年,《最後的貴族》

1992年,《清涼寺的鐘聲》

1993年,《老人與狗》

1996年,《女兒谷》

1997年,《鴉片戰爭》

2000年,《女足九號》



孤獨的老姚


個人比較佩服的導演有徐克、王晶、張藝謀、吳京、周星馳等等,當然說到最佩服的導演還是周星馳。

周星馳深受歡迎的“無厘頭”的個人演繹方式暫且不論,他執導過程中嚴謹的作風,嚴格的要求致使他產出了一系列的經典。

首先來看下他正式擔任導演的第一部影片是1994年上映的《國產凌凌漆》,這部影片拍攝於97香港迴歸前,以一個不起眼的殺豬佬到執行任務作為背景,港寓意著香港即將回歸祖國。從此開始了他的創作時代。不過也有消息稱之前《唐伯虎點秋香》的導演是周星馳而不是李力特,這種說法一直得不到證實,姑且聽之。

然後1995年與劉鎮偉合導創作的《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和《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當時成為觀眾評價最高的經典影片之一。接下來是《食神》、《少林足球》、《功夫》、《長江7號》、《西遊·降魔篇》、《美人魚》、《新喜劇之王》等一系列經典。

經過幾年的磨礪,從2001年《少林足球》開始,周星馳執導風格日漸成熟,他的作品越來越多地體現出人文關懷和對生命、對世界、對理想的思索,對影片中角色與細節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此劇中陳國坤開門的動作據說拍了將近40次也可以看出星爺對待細節要求的嚴格。“做人如果沒有夢想,跟鹹魚有什麼分別”這是星爺在劇中的臺詞,曾喊遍大小企業,真是婦孺皆知。

接後拍攝的《功夫》也是打破了由《少林足球》保持的紀錄,成為香港史上票房最高的港產片,更被《時代週刊》評選為“2005年世界最好的十部電影”之一,此影片暗嘲當時香港的社會治安,基層群眾生活的無助,有的只能假裝黑社會來騙財,從各個細節表露出當時香港基層社會的黑暗,此片成了一時的經典。

隨著星爺執導巔峰的到來,在之後拍攝的《長江7號》、《西遊·降魔篇》、《美人魚》、《新喜劇之王》中星爺對人物角色的選定,各種細節的把控更加自如,“寧缺毋濫”“對事不對人”使得星爺在選定演員和拍攝過程中的罪過不少的人,但他很“固執”,只想成就經典的影片。小編認為,他“固執”地可愛,星爺的其他方面小編不做評判,但就做導演這方面確實小編由衷佩服的!期待星爺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經典!


駿雅娛樂生活


星爺。最敬佩沒有之一。

他拍的電影都特別有深意。

比如《長江七號》

一個農民工進城在工地搬磚,只為他那在貴族學校上學的兒子,我看了此片,真的是演成了當世民工,只是因為他是星爺,會覺得好笑,真的好笑嗎?有那兩幅鏡頭:一個是星爺坐在尚未封頂的大廈樓頂吃盒飯。背對鏡頭望著遠處繁華的都市,我不能形容看那個鏡頭時的感受,建議大家重新回故一下,一個喜劇之王拍出如此場景,還能說什麼!另一個是星爺施工遇事故,被氣管困住吊在半空,命懸一線。此處星爺沒有回憶人生磨難,沒有感嘆工作艱辛,沒有說起年幼的兒子,只是說了一句搞笑臺詞,然後瞬間掉下去落地,死了!之後是胖工頭驚訝的表情,一瞬間我就心裡發梗,眼睛酸楚要流淚。鏡頭感如此強烈。

再如《功夫》

一個欲做惡而不能的混混最後成為“百年難得一見”武學奇才,打爆青蛙王子,專治各種不服,開得糖果店,抱得聖依歸。和現在的成為西一歐迎娶白富美等爛俗段子一樣,星爺早玩爛了,教授白客們不過是小寨而已。但星爺此片講的是義


奮發圖強的宇健


我喜歡的導演很多,如張藝謀、馮小剛、李安等等,但特別喜歡的是08年奧運會開暮式的張藝謀導演。他把我們祖先的四大發明,發揮的淋離盡致。讓全世界重新認識了我們的祖國。他導演的整個開暮式太有想象力,那宏偉的場面,給人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