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會》和《奇葩說》,你更喜歡哪個?為什麼?

歌影視經典回憶


奇葩說。

吐槽大會呢第一季還可以,不信你可以看看第一季,那個尺度可不是現在可以比的。現在就是一個大型洗白現場。

奇葩說呢我全都看過。如果自己三觀正立場堅定,你會發現原來之前遇到的那些你覺得不講道理的人思考問題的角度。有助於你瞭解不同立場的人思考問題的立場。

我看過十三邀裡面分別採訪李誕和馬東。

兩個都是太聰明的人。馬東是現在娛樂至死。那我就披著辯論的外衣輸出娛樂唄,而李誕是那種有點文化節操但是又有點小慫的人。真想看兩個的區別。我建議看看這兩個採訪。畢竟什麼樣的將軍帶出什麼樣的兵。娛樂節目也是什麼樣的頭頭,那麼節目調性也和他差不多。


曹謀謀帶你看世界


我個人比較喜歡《吐槽大會》,因為我喜歡含蓄的懟人。

喜歡《吐槽大會》,是因為在嬉笑中怒罵是件很令人興奮的事。我喜歡李誕和張紹剛老師,我更喜歡笑。因為我本身是個樂觀的男人,今年過年我媽說我快四十了,一算確實是,但是我總感覺我還是個小孩,心智沒有那麼成熟。我有爽朗的笑聲,一般隔得很遠同事們就知道是我在。我自己也說:哭是一天,笑也是一天,為什麼要哭呢?哈哈。。。。此處省略無數個哈哈

而《奇葩說》,直接而又大膽,對喜歡明星隱私或者看熱鬧的會喜歡。當然也不乏深意。我也很喜歡馬東老師還有蔡康永老師。喜歡他們有深度,喜歡他們有見解,憑藉他們在娛樂圈的閱歷。

以上僅僅代表個人見解,不喜勿噴!謝謝!祝願看了此條問答的所有人健康快樂!

快樂阿修羅


這個問題我還蠻有發言權的,因為兩個節目都追全了。

先說結論:兩個節目都很好看,可以說是近年最好看的語言類節目。

相對而言,《奇葩說》話題更豐富,觀點更多元,人物更出彩。

《奇葩說》是由愛奇藝出品,米未製作的說話達人秀,也是中國首檔說話達人秀,僅靠蔡康永、高曉松、馬東、羅振宇、薛兆豐等導師,以及十幾位“奇葩”辯手的三寸不爛之舌,便吸引了大批80後、90後擁躉。該節目自2014年11月底上線以後,總點擊量已經破億,微博話題閱讀量也輕鬆突破10億大關。2018年12月1日,節目獲得2019愛奇藝尖叫之夜年度IP綜藝節目獎。

節目的宗旨是要在華人圈內尋找“最會說話的人”。節目組會通過百度知道、知乎、新浪微問數據後臺,在民生、人文、情感、生活、商業、創業等領域,選取網友關注最多的問題,發動網友參與調查投票。也許正因如此,《奇葩說》吸引了大量網友的關注,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熱搜話題。

《吐槽大會》是由騰訊視頻、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喜劇脫口秀節目。

創作團隊邀請具有話題度的明星,加上嘉賓吐槽團,為觀眾們帶來一場“笑果”不斷的喜劇體驗。節目組先劃定一個藝人邀請的範圍,劃定範圍以後會逐一進行溝通,從一開始就說明需要藝人面對的爭議話題。而明星的選擇標準,第一是不能是觸犯過法律、真正有“黑點”的劣跡藝人;第二是選擇曾經有一些爭議事件的藝人。第三是公眾報道形象和自身真實形象有較大反差的藝人。最後是願意直面過去的爭議,走到臺上笑對吐槽的藝人。

《吐槽大會》受主咖影響較大,主咖槽點多,嘉賓表現好,整體效果較好,反之一般。畢竟創作團隊是相對固定的,一不小心就重複自己的風格、模式和套路了。

不過節目組也在不斷嘗試創新。《吐槽大會第四季》開設多種主題專場,根據每期主題邀請不同行業的人物上臺,構成多維度的嘉賓陣容。節目結束後,還增設更具針對性的行業嘉賓後採,進行深度、真實的對談,呈現更多元的行業價值觀。




豹小丫


兩個都是語言類綜藝節目,我更喜歡《奇葩說》,從第一季播出時我就在追,不過值得一說的是現在的《奇葩說》綜藝性越來越強了。

《吐槽大會》是每期邀請一位名人,讓他們接受吐槽和自嘲,據李誕在《十三邀》 中透漏,吐槽大會主要還是為了搞笑好玩,並不是像外界說的,邀請一位名人來讓別人吐槽反面是替他洗白,給他帶來流量,讓他火。所有嘉賓的發言都是由李誕為首的節目組提前策劃,編輯好的段子,也有一些網上的專門段子手寫的,純粹還是為了搞笑好玩。

適合大眾茶餘飯後的消遣,不過一些zhi男兄弟可以模仿學習一些李誕、池子的幽默技巧,以至於和女孩子聊天的時候不再那麼尷尬。

而奇葩說,主要是以辯論為主,所選取的話題也是當下最熱門、受爭議的話題,雙方站在不同的角度展開辯論,結果不重要,主要是拆解辯題、找到不同的角度,引起大家一起思考的過程。在當下這個快節奏的社會,短視頻興起,人們越來越難靜下心來好好的看一篇文章,思考一些當下發生的事了。

所以我更喜歡《奇葩說》,不斷的把自己放在不同的立場,和各位辯手一起思考,一起成長。

最後分享一個我自己看《奇葩說》的經驗:就是在開始知道辯題以後,先停下來,找一張紙,把自己放在正方,思考要是自己辯,儘可能的開動腦筋,結合自己積累的知識,把能想到的角度都寫下來,同樣然後再反方。


心藏卻無言


更喜歡《奇葩說》。

《吐槽大會》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後臺編劇寫的稿子,既搞笑又得體。

但是最多的還是給明星一個平臺洗白自己。黑不黑不知道,但自黑有。

兩者結合帶來了熱點,實際價值不大。

但是《奇葩說》的每一期辯題,都能引來大眾辯論,多元化的價值觀值得我們思考。

另外幾個辯手,陳銘、詹青雲、邱晨他們讓我們明白原來真的有種性感可以通過讀書帶來。

這對於當代讀書無用論來說有正面意義。




娛樂酒館不打烊


最新這幾期的《吐槽》質量是真的高,不論是王晶,王力宏還是陳喬恩,他們的搞笑水平真的要遠遠高過現在《奇葩說》這些動不動就賣慘的可憐選手。不知道為什麼,越來越不喜歡看《奇葩說》了,但是看《吐槽大會》卻越看越過癮,有時候笑的都要噴飯了。

特別是說黃聖依那段,池子說她為什麼要離開周星馳呢,結果鬧掰後演技一路下滑,真是什麼大實話都敢說呀!而反觀《奇葩說》,真是越來越沒意思,一天到晚的愛情題,為了感人強說感情,一個個哭的那麼厲害,結果我一臉懵逼的看著。

《奇葩說》裡每走一個人員就抱頭痛哭一番,然後巴拉巴拉一通感言,好好的辯論節目搞成了狗血言情片,抒情片,選手動不動就打感情牌,除了傅首爾一直都挺搞笑,結果她也莫名其妙走了。


每日搞笑阿秋


我更喜歡《奇葩說》。

《吐槽大會》是通過《奇葩說》的第五季導師李誕,才關注的。

《奇葩說》不僅從第一季看到第六季,而且是反覆的看,很多期都看了三四遍,只要有空還會翻出來再看。

首先,我喜歡臺上導師之間的插科打諢,互相調侃,一下子把我們就帶到了興奮的狀態,他們不管對什麼問題都能坦然嬉戲,不避諱,真實。

然後辯題,雖然有些題看來無稽之談,或者理所當然,但在辯手的唇槍舌戰之下,總能發現這道題的意思。

再就是辯手。《奇葩說》的辯手真是奇葩朵朵,各有各的特色,有些打理論牌,有些打感情牌,他們憑藉自己的實力和人格魅力,吸引了一大批粉絲,因為他們辨認太厲害了。

《奇葩說》牽動了不少觀眾的心,我也是其中的一名,經常會為節目中的某種現象而感到不平、難受,雖然知道是一個綜藝節目,無奈就是會投入感情。

特別是在如晶表明下一季不再參加時,我的心情就低落了。

說實在的,《奇葩說》第六季到後面實在讓人氣憤,好像有黑幕似的,早早大家就猜到了結果。而最讓人難受的是對待老奇葩的態度,我並不是不接納新人,只是有的行為太過份了,才導致我心緒難平。

我為如晶難過,從第一季到第五季,表現的那麼出色,給我們觀眾帶來多少笑中帶淚的辯論,多少意想不到的觀點,多少搞笑的場景。特別是第五季作為組長在最弱的情況下拿了團隊冠軍。結果第六季因為明顯感到現場觀眾的喜新厭舊而放棄了自我表現,成了一個佛系的老奇葩,最終連奇葩之王的爭奪之戰都沒能參加。

我也為黃執中難過,一位辯神隕落在第六季的《奇葩說》舞臺上。

最讓我難受的是邱晨在後採中說,她要撤了。

第六季最讓我敬佩的辯手就是邱晨,其實從第二季到第五季,她辯論的方法和邏輯就讓我佩服,每一道題在她的辯論下都變得特別層次分明,清晰明瞭,但是又深刻有意義。只是因為她不太搞娛樂性,所以沒有其他選手吸人眼球。但是第六季她真的火力全開,每一場辯論都讓我從內心歡呼喝彩。

結果,她也要離開《奇葩說》,這讓我心情低落到了極點。後來我想開了,邱晨身體不好,早就該好好休息,在《奇葩說》的高壓之下,她的健康狀態永遠無法恢復。

當然,我也很喜歡今年的新奇葩,曉桐、小黑一次次把我的眼淚笑出來了,冉高鳴、陳陵嶽、程路,甚至最早被淘汰掉的許吉如,都用他們的辯論征服了我。

所以我喜歡《奇葩說》,它不但有歡聲笑語,還值得回味。

最後,我祝福仍留在《奇葩說》的新老奇葩們有更好的表現,祝福離開《奇葩說》的新老奇葩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路,開開心心的走下去。

特別送一份祝福給邱晨:祝她身體健康,開心快樂!


忘不了的樂安河


奇葩說這個節目,自我感覺還是挺不錯的2014年11月開播以來,第一期網絡播放量就超過500萬,這一數據是康熙來了三集的播放量。這是個什麼概念呢,稍微去統計一下同類節目的網絡播放量就知道了。

奇葩大會上的一票奇葩們,經過層層PK,留下來的都是些綜合能力了得的人。儘管整個辯論並非很嚴格的辯論形式,都帶有一些表演成份,但整體來講,有思想,有內容,有功力。

我只看了三期吐槽大會,坦白講,看完就覺得這是個演藝圏的節目,而奇葩大會是個活邊文化圈的節目。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笑的太假了,內容太傻了,不過有點段子還是挺搞笑的。

我覺得吧,作為一個過氣的公眾人物,還是到自己的主業上去老實奮鬥,拿優秀作品來安靜圈粉,不要老想著靠無畏的曝光來重拎往日雄風,多尷尬呀,看得我心疼!所以我更喜歡奇葩說。


晨曦action


因為喜歡吐槽大會關注了蛋兄,又因為蛋兄追起了奇葩說。兩個節目都是講他人不敢講,說別人不敢說的話和想法。亦真亦假,都能給觀眾帶來很多思考,尤其是奇葩說。每一位辯手超強的邏輯思維與表達能力讓我歎為觀止!今年更是被導師薛教授成功吸粉!只要能夠帶給觀眾營養的節目都是好節目,還會繼續追下去。


草水平萍


不管是《吐槽大會》還是《奇葩說》都在做的越來越大的同時丟了一些東西,《吐槽大會》情商高的嘉賓就會圈粉一波,情商沒那麼高的就會被暗捧,這應該是被整頓後的效果。《奇葩說》感覺就是從那些優秀的選題上,那些定義出發,從概念出發,去辯論它的表面,算事偷換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