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会》和《奇葩说》,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

歌影视经典回忆


奇葩说。

吐槽大会呢第一季还可以,不信你可以看看第一季,那个尺度可不是现在可以比的。现在就是一个大型洗白现场。

奇葩说呢我全都看过。如果自己三观正立场坚定,你会发现原来之前遇到的那些你觉得不讲道理的人思考问题的角度。有助于你了解不同立场的人思考问题的立场。

我看过十三邀里面分别采访李诞和马东。

两个都是太聪明的人。马东是现在娱乐至死。那我就披着辩论的外衣输出娱乐呗,而李诞是那种有点文化节操但是又有点小怂的人。真想看两个的区别。我建议看看这两个采访。毕竟什么样的将军带出什么样的兵。娱乐节目也是什么样的头头,那么节目调性也和他差不多。


曹謀謀带你看世界


我个人比较喜欢《吐槽大会》,因为我喜欢含蓄的怼人。

喜欢《吐槽大会》,是因为在嬉笑中怒骂是件很令人兴奋的事。我喜欢李诞和张绍刚老师,我更喜欢笑。因为我本身是个乐观的男人,今年过年我妈说我快四十了,一算确实是,但是我总感觉我还是个小孩,心智没有那么成熟。我有爽朗的笑声,一般隔得很远同事们就知道是我在。我自己也说:哭是一天,笑也是一天,为什么要哭呢?哈哈。。。。此处省略无数个哈哈

而《奇葩说》,直接而又大胆,对喜欢明星隐私或者看热闹的会喜欢。当然也不乏深意。我也很喜欢马东老师还有蔡康永老师。喜欢他们有深度,喜欢他们有见解,凭借他们在娱乐圈的阅历。

以上仅仅代表个人见解,不喜勿喷!谢谢!祝愿看了此条问答的所有人健康快乐!

快乐阿修罗


这个问题我还蛮有发言权的,因为两个节目都追全了。

先说结论:两个节目都很好看,可以说是近年最好看的语言类节目。

相对而言,《奇葩说》话题更丰富,观点更多元,人物更出彩。

《奇葩说》是由爱奇艺出品,米未制作的说话达人秀,也是中国首档说话达人秀,仅靠蔡康永、高晓松、马东、罗振宇、薛兆丰等导师,以及十几位“奇葩”辩手的三寸不烂之舌,便吸引了大批80后、90后拥趸。该节目自2014年11月底上线以后,总点击量已经破亿,微博话题阅读量也轻松突破10亿大关。2018年12月1日,节目获得2019爱奇艺尖叫之夜年度IP综艺节目奖。

节目的宗旨是要在华人圈内寻找“最会说话的人”。节目组会通过百度知道、知乎、新浪微问数据后台,在民生、人文、情感、生活、商业、创业等领域,选取网友关注最多的问题,发动网友参与调查投票。也许正因如此,《奇葩说》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热搜话题。

《吐槽大会》是由腾讯视频、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喜剧脱口秀节目。

创作团队邀请具有话题度的明星,加上嘉宾吐槽团,为观众们带来一场“笑果”不断的喜剧体验。节目组先划定一个艺人邀请的范围,划定范围以后会逐一进行沟通,从一开始就说明需要艺人面对的争议话题。而明星的选择标准,第一是不能是触犯过法律、真正有“黑点”的劣迹艺人;第二是选择曾经有一些争议事件的艺人。第三是公众报道形象和自身真实形象有较大反差的艺人。最后是愿意直面过去的争议,走到台上笑对吐槽的艺人。

《吐槽大会》受主咖影响较大,主咖槽点多,嘉宾表现好,整体效果较好,反之一般。毕竟创作团队是相对固定的,一不小心就重复自己的风格、模式和套路了。

不过节目组也在不断尝试创新。《吐槽大会第四季》开设多种主题专场,根据每期主题邀请不同行业的人物上台,构成多维度的嘉宾阵容。节目结束后,还增设更具针对性的行业嘉宾后采,进行深度、真实的对谈,呈现更多元的行业价值观。




豹小丫


两个都是语言类综艺节目,我更喜欢《奇葩说》,从第一季播出时我就在追,不过值得一说的是现在的《奇葩说》综艺性越来越强了。

《吐槽大会》是每期邀请一位名人,让他们接受吐槽和自嘲,据李诞在《十三邀》 中透漏,吐槽大会主要还是为了搞笑好玩,并不是像外界说的,邀请一位名人来让别人吐槽反面是替他洗白,给他带来流量,让他火。所有嘉宾的发言都是由李诞为首的节目组提前策划,编辑好的段子,也有一些网上的专门段子手写的,纯粹还是为了搞笑好玩。

适合大众茶余饭后的消遣,不过一些zhi男兄弟可以模仿学习一些李诞、池子的幽默技巧,以至于和女孩子聊天的时候不再那么尴尬。

而奇葩说,主要是以辩论为主,所选取的话题也是当下最热门、受争议的话题,双方站在不同的角度展开辩论,结果不重要,主要是拆解辩题、找到不同的角度,引起大家一起思考的过程。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短视频兴起,人们越来越难静下心来好好的看一篇文章,思考一些当下发生的事了。

所以我更喜欢《奇葩说》,不断的把自己放在不同的立场,和各位辩手一起思考,一起成长。

最后分享一个我自己看《奇葩说》的经验:就是在开始知道辩题以后,先停下来,找一张纸,把自己放在正方,思考要是自己辩,尽可能的开动脑筋,结合自己积累的知识,把能想到的角度都写下来,同样然后再反方。


心藏却无言


更喜欢《奇葩说》。

《吐槽大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后台编剧写的稿子,既搞笑又得体。

但是最多的还是给明星一个平台洗白自己。黑不黑不知道,但自黑有。

两者结合带来了热点,实际价值不大。

但是《奇葩说》的每一期辩题,都能引来大众辩论,多元化的价值观值得我们思考。

另外几个辩手,陈铭、詹青云、邱晨他们让我们明白原来真的有种性感可以通过读书带来。

这对于当代读书无用论来说有正面意义。




娱乐酒馆不打烊


最新这几期的《吐槽》质量是真的高,不论是王晶,王力宏还是陈乔恩,他们的搞笑水平真的要远远高过现在《奇葩说》这些动不动就卖惨的可怜选手。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不喜欢看《奇葩说》了,但是看《吐槽大会》却越看越过瘾,有时候笑的都要喷饭了。

特别是说黄圣依那段,池子说她为什么要离开周星驰呢,结果闹掰后演技一路下滑,真是什么大实话都敢说呀!而反观《奇葩说》,真是越来越没意思,一天到晚的爱情题,为了感人强说感情,一个个哭的那么厉害,结果我一脸懵逼的看着。

《奇葩说》里每走一个人员就抱头痛哭一番,然后巴拉巴拉一通感言,好好的辩论节目搞成了狗血言情片,抒情片,选手动不动就打感情牌,除了傅首尔一直都挺搞笑,结果她也莫名其妙走了。


每日搞笑阿秋


我更喜欢《奇葩说》。

《吐槽大会》是通过《奇葩说》的第五季导师李诞,才关注的。

《奇葩说》不仅从第一季看到第六季,而且是反复的看,很多期都看了三四遍,只要有空还会翻出来再看。

首先,我喜欢台上导师之间的插科打诨,互相调侃,一下子把我们就带到了兴奋的状态,他们不管对什么问题都能坦然嬉戏,不避讳,真实。

然后辩题,虽然有些题看来无稽之谈,或者理所当然,但在辩手的唇枪舌战之下,总能发现这道题的意思。

再就是辩手。《奇葩说》的辩手真是奇葩朵朵,各有各的特色,有些打理论牌,有些打感情牌,他们凭借自己的实力和人格魅力,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因为他们辨认太厉害了。

《奇葩说》牵动了不少观众的心,我也是其中的一名,经常会为节目中的某种现象而感到不平、难受,虽然知道是一个综艺节目,无奈就是会投入感情。

特别是在如晶表明下一季不再参加时,我的心情就低落了。

说实在的,《奇葩说》第六季到后面实在让人气愤,好像有黑幕似的,早早大家就猜到了结果。而最让人难受的是对待老奇葩的态度,我并不是不接纳新人,只是有的行为太过份了,才导致我心绪难平。

我为如晶难过,从第一季到第五季,表现的那么出色,给我们观众带来多少笑中带泪的辩论,多少意想不到的观点,多少搞笑的场景。特别是第五季作为组长在最弱的情况下拿了团队冠军。结果第六季因为明显感到现场观众的喜新厌旧而放弃了自我表现,成了一个佛系的老奇葩,最终连奇葩之王的争夺之战都没能参加。

我也为黄执中难过,一位辩神陨落在第六季的《奇葩说》舞台上。

最让我难受的是邱晨在后采中说,她要撤了。

第六季最让我敬佩的辩手就是邱晨,其实从第二季到第五季,她辩论的方法和逻辑就让我佩服,每一道题在她的辩论下都变得特别层次分明,清晰明了,但是又深刻有意义。只是因为她不太搞娱乐性,所以没有其他选手吸人眼球。但是第六季她真的火力全开,每一场辩论都让我从内心欢呼喝彩。

结果,她也要离开《奇葩说》,这让我心情低落到了极点。后来我想开了,邱晨身体不好,早就该好好休息,在《奇葩说》的高压之下,她的健康状态永远无法恢复。

当然,我也很喜欢今年的新奇葩,晓桐、小黑一次次把我的眼泪笑出来了,冉高鸣、陈陵岳、程路,甚至最早被淘汰掉的许吉如,都用他们的辩论征服了我。

所以我喜欢《奇葩说》,它不但有欢声笑语,还值得回味。

最后,我祝福仍留在《奇葩说》的新老奇葩们有更好的表现,祝福离开《奇葩说》的新老奇葩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开开心心的走下去。

特别送一份祝福给邱晨:祝她身体健康,开心快乐!


忘不了的乐安河


奇葩说这个节目,自我感觉还是挺不错的2014年11月开播以来,第一期网络播放量就超过500万,这一数据是康熙来了三集的播放量。这是个什么概念呢,稍微去统计一下同类节目的网络播放量就知道了。

奇葩大会上的一票奇葩们,经过层层PK,留下来的都是些综合能力了得的人。尽管整个辩论并非很严格的辩论形式,都带有一些表演成份,但整体来讲,有思想,有内容,有功力。

我只看了三期吐槽大会,坦白讲,看完就觉得这是个演艺圏的节目,而奇葩大会是个活边文化圈的节目。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笑的太假了,内容太傻了,不过有点段子还是挺搞笑的。

我觉得吧,作为一个过气的公众人物,还是到自己的主业上去老实奋斗,拿优秀作品来安静圈粉,不要老想着靠无畏的曝光来重拎往日雄风,多尴尬呀,看得我心疼!所以我更喜欢奇葩说。


晨曦action


因为喜欢吐槽大会关注了蛋兄,又因为蛋兄追起了奇葩说。两个节目都是讲他人不敢讲,说别人不敢说的话和想法。亦真亦假,都能给观众带来很多思考,尤其是奇葩说。每一位辩手超强的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让我叹为观止!今年更是被导师薛教授成功吸粉!只要能够带给观众营养的节目都是好节目,还会继续追下去。


草水平萍


不管是《吐槽大会》还是《奇葩说》都在做的越来越大的同时丢了一些东西,《吐槽大会》情商高的嘉宾就会圈粉一波,情商没那么高的就会被暗捧,这应该是被整顿后的效果。《奇葩说》感觉就是从那些优秀的选题上,那些定义出发,从概念出发,去辩论它的表面,算事偷换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