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鬆桃陸家壩村:跨越一千多公里的婆媳情


寒冬清晨,松桃陸家壩村只有不到3度,劉婷剛剛給公婆二人梳洗完畢,緊接著開始“捯飭”兩歲多的女兒。

今年32歲的劉婷本是陝西省商洛人,與丈夫在外務工時相識,2006年嫁到松桃苗族自治縣冷水溪鎮陸家壩村。雖同是農村人,但丈夫的家庭狀況是劉婷結婚後才完全知曉的,得知丈夫的母親因風溼早已癱瘓多年,劉婷心中有些難受但並沒有過多糾結。

貴州省松桃陸家壩村:跨越一千多公里的婆媳情

面對如此特殊而貧困的家庭,劉婷的母親一直不同意女兒遠嫁,“嫁過來很久母親都不搭理我,我們很長時間沒有通過話。”劉婷回憶起十多年前的事情仍然有些難受,但想到丈夫需要揹負的重擔,心裡更不是滋味。

“沒有人願意生病,所以我們只能去面對,他的母親就是我的母親,我必須為他負擔一部分。”考慮到家裡的經濟負擔以及即將出生的大兒子,劉婷毅然選擇一個人在家照顧年邁的公公以及癱瘓的婆婆,好讓丈夫繼續外出務工養家餬口。

貴州省松桃陸家壩村:跨越一千多公里的婆媳情

不幸的是,2年前,丈夫的父親又因老溢血導致癱瘓,劉婷既要看護3個不大不小的孩子,又要照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公婆,每天從早到晚,替老人洗臉、做飯、洗澡、洗腳……照顧得無微不至,但從無怨言。

“我們也會老,也會生病,但我們要給孩子們樹立榜樣,要讓他們懂得怎樣孝敬父母,現在國家對我們都這麼好了,我們當然要對家人好。”劉婷先是給兩位老人喂完飯,然後緊接著喂女兒。

面對兒媳的這般孝敬,婆婆內心時常愧疚不已,經常一個人偷偷抹眼淚,有時候兩個老人寧願少吃,也不願意增加兒媳的負擔。“都是我們拖累了他們,3個小孩又要花錢,要不是生病我們還能幹點農活,生活也不至於這麼艱苦……”,婆婆喻菊仙忍不住掉淚。

貴州省松桃陸家壩村:跨越一千多公里的婆媳情

“您要是心疼我就好好吃飯,不要想太多,照顧您們本就是我應該做的。”面對婆婆的內心痛楚,劉婷看在眼裡卻疼在心裡,她深知婆婆要強的脾性很難接受如今不能自食其力的現狀,所以只能經常安慰她不要多想。

兩位老人自癱瘓後心態常常十分消極,經常會說一些自暴自棄的話,這讓劉婷十分難過,有時也會手足無措,“他們這種心情我們都理解,但我還是很擔心,怕他們做傻事。”

好在依靠長期服藥,原本完全不能自理的兩位老人,如今可以拄著柺杖慢慢下床活動,這讓劉婷看到了希望,她告訴婆婆,“只要您們好好的,能夠陪著孩子們長大,就是我們最大的福氣。”(銅仁日報融媒體記者 李桃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