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紅樓夢》是完整的,那麼紅學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Laura-wei


紅學要研究的內容十分廣泛。例如,紅樓夢的寫作技巧,很值得發揚光大。我之前只知道“典型化”,不知道還有“間色法”。又例如,紅樓夢是風月寶鑑,正面是什麼,反面又是什麼?還例如,紅樓夢的主題到底是什麼,普世價值是什麼,都值得去好好研究研究。

可惜,一個作者是誰?爭了近100年,浪費資源不說,李鬼越來越多,不講證據,胡思亂想,今天踢館,明天叫板,把《紅樓夢》弄的烏煙瘴氣。











朵朵佬爺


所謂紅學,最初並不是研究《紅樓夢》完整不完整,後四十回是不是續作問題。清人研究《紅樓夢》重在就作品點評,關注的是其主題思想文學價值文化意義,實際上走的是文學研究的正道。清未民國初有索隱一派將《紅樓夢》看作政治小說或隱述歷史,開始索隱文學故事背後的人物原型和歷史事件,有主張作品隱射明末或南明歷史表達反滿情緒之說,有主張描寫清初貴族明珠張侯等家事甚至清宮太子事之說,總之是猜謎,已經背離了文學作品研究。民國後,胡適從考證作者入守,開闢了所謂的新紅學。其論斷主要是:《紅樓夢》作者為曹雪芹,江寧織造曹寅之孫,《紅樓夢》是其自序傳;曹雪芹僅寫完前八十回,後四十回為高鶚續作;胡適發現的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是現存最早的《紅樓夢》抄本,是早於程刻本的真本,凡早期抄本都有脂批,脂硯齋等是曹雪芹的親友,參與《紅樓夢》創作。胡適之後,周汝昌馮其庸等紅學研究會的一干人發揚"胡說",形成定論和紅學常識。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一些學者質疑新紅學的研究,一是認為脫離文本從外部文獻考證作者的方法找到的作者與作品不符(而且關於曹雪芹的考證也是漏洞百出證據不足子虛烏有);二是脂批本發現較晚,來路不明,有可能是偽造的贗品,以脂本和脂批為研究的結論靠不住;三是對程甲本有偏見,對程本不信任,而程甲本有可能才是真本,後四十回由程偉元高鶚整理,即使不是原作也並非高鶚所續,目前為止《紅樓夢》所有續作中,程甲本後四十回是最好的版本。總之,紅學研究從民國初至今一百年,都沒有走出怪圈。沒有認真研究文本,而是去考證一個故意隱去其名的作者,讓一個無解的題有一個唯一的答案就只能是錯解,也只能是無休無止的爭論,葫蘆僧判葫蘆案。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歲月坐中忘


“斷臂之美”是一種能啟發人們無限想象力的美感。

關於“紅樓夢”殘缺了後40回所產生的美感,讓我聯想到了“斷臂的維納斯”,古希臘的“維納斯女神”雕塑,由於某種原因,雙臂殘缺。

正是因為這個殘缺,幾千年來引發了人們無限的想象力: 女神的雙手在斷臂之前,做的是什麼動作呢?是在擁抱自己心愛的人?還是捧著一束鮮花?是在進行體育鍛煉?還是在休閒娛樂中?但是這一切都有一個極重要的前提:“斷臂的維納斯”是美感極強的雕塑作品!

“紅樓夢”後半部分的殘缺也是如此。正因為曹雪芹的前80回是不朽的鉅著,後面殘缺部分的內容,才會更引人好奇。我不同意網上對於“紅學研究”和“紅學專家”的種種非議,因為好奇心是人類的天性。對“紅樓夢”這樣的古今罕見的奇書,產生探究之心並引發“紅學研究”的種種推測,實屬不可避免之事!

最後,回答一下提問者的問題,如果紅樓夢是完本全書的話,紅學研究也一定還會有,但絕不會像現在這麼興盛!道理很簡單:全書完整了,大結局都寫出來了,人們的好奇心也就沒有了。




臨時客



如果真如題主所說的那樣,《紅樓夢》是一部完整的作品,那就真的不可能像現在這樣出現雨後春筍一般的所謂紅學研究專家。

之所以形成目前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亂戰格局,都拿紅學來說事兒,就是因為《紅樓夢》的後一部分手稿遺失,其特別重要的各自歸宿眾說紛紜,沒有統一在作者的作品文本框架之內。結果就是目前的狀態──你有你的結論,我有我的解讀,都存在一些似曾相識的見識,卻總又繞開文本的核心架構,歸納出適合自己論述的框架體系,自感可以論述並闡釋作者的原筆原意,其實就是拉大旗作虎皮,充分僭用曹雪芹的筆調在各自為政、各自為戰,目的無非就是拉抬自己的見解,貶低甚至打壓、敵視他人的探佚,形成了探佚的死結,其實就是自以為是的自行不義。

一部《紅樓夢》,養活了所謂的專家、學者近百萬人,這還不包括那些一腳門裡一腳門外的紅學痴迷者,也算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奇觀。

也不得不感謝先賢曹雪芹,硬是用一篇文字開啟了一個產業、一門學問、一次革命,真的就得感謝曹雪芹三百年前就已預設好了紅學十分熱絡、十分喧囂的命運暗結,讓這部千古奇書一下子就落入了輿論、爭執乃至寓意、政治的漩渦。

實話實說,如果真的沒有遺失那一部分書稿,真相就在那兒擺著,還用得著如許人等前赴後繼的去搞什麼探佚和研究嗎?答案顯然不言而喻──那些所謂的紅學專家或學術精英還不就是作鳥獸散,各尋個家,各找各媽,省得在這裡聒噪喧闐,搞一些沽名釣譽、自我鼓吹的勾當。


現在的所謂紅學解讀,早已偏離了正確的學術軌道,變成了某些人藉此成功上位的臺階,也變成了很多人利用此戰各抒政治觀念的渠道,幾乎就是一鍋粥的亂戰、混戰,清濁不分,敵友不分,搞的烏煙瘴氣、暴戾恣睢。

甚至暴殄天物。

一些所謂的探佚觀點,其實和原書原意差著十萬八千里的距離,竟然也敢到處叫囂著找茬兒格鬥,實在有傷大雅,有傷風化,這也可以看到自古文人相輕、相互傾軋的殘酷一面。

真不知道曹雪芹地下有知,是該哭還是該笑。

其實,很多的所謂探佚,都存在過度解讀、甚至極端解釋的現象,無非就是利用這種合理的探佚途徑,搞一些夾槍帶棒、隱晦藏私的挾帶私貨行徑,其目的早已昭然若揭。

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內,網上一些連文理都不通的所謂紅學研究者,自家本身學無所長、張冠李戴,卻公然的在網上叫囂和發帖子下戰書,以為這樣就可以讓自己一夜之間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人物,他也可以藉此順利上位,佔據所謂的專家學者的顯赫位置,其實不過是一些跳樑小醜的醜惡伎倆,其心可誅,其旨可伐。

不過,以目前來看,這樣的狀況恐怕還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論戰也會越來越激烈,越來越白熱化、直白化、功利化,真的希望曹雪芹在天之靈能夠看到這種後人恬不知恥的亂象,來一次久盼的神靈即降,使《紅樓夢》大白天下,還其書的本來面目,也迅速止息目前這種文化亂象。


龍吟148119260


不但有必要更有料可研,這書不光是文學意義上的事,更是人生哲學社會人文心理心靈精神等等眾多領域的全方位的問題的奇書,當故事完整後或許就讓人看到眾多的真理及本質性的答案,所以爭論會更激烈,紅學更繁榮


崆峒山下涇河岸邊


每次聽到“紅學會”這個詞,我就會很自然將它跟“寄生蟲”產生關聯。一部沒寫完的小說,你把它研究得再透,能有多少營養和價值?能如何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我看真的是閒得蛋疼,遊手好閒,打著文化旗幟標榜高雅的乞討者


逆襲之徒


這個小編可能沒怎麼深入瞭解紅樓夢,其中有人研究紅學詩詞的,藥膳,當時的社會背景啊,四大家族如何沒落,給人什麼啟示,其中很多字都很傳神,比如很多內情,林黛玉和薛寶釵誰的人緣好,可能很多人薛寶釵人緣好,如何和小丫頭片子婆婆處理,但是放到紅樓夢你發現林黛玉人緣最好,和寶琴關係,妙玉,寶琴把花送了黛玉一盆,寶釵卻沒送,還有倆次偷聽時間,寶釵明知別人說說悄悄話,她還是偷聽,然後甩鍋給林妹妹,林黛玉聽到史湘雲說自己,默默的走開了,總之很複雜,絕不會因為紅樓夢是完整版,而沒人研究。


謙豪141319


#發財中國年#你的好友向你求一張"國"卡,邀你一起瓜分5億大獎!長按複製本消息,打開【火山小視頻】去領取¥2HXOU3th30L¥


最美好的未來我喜歡你


這個完整要看是什麼意義上了。即使八十回後面的內容由曹雪芹寫完完了,也由脂硯齋評過,那麼我們現在看到的文本也是一本存在諸多問題的奇書。因為從根本上說,作者之所以用隱筆的方式著書,自然有無法明說出來的苦衷。所以從這方面來說,紅學還是有存在的必要。當然,完整的小說文本肯定比只有八十回的研究價值更高!

我個人認為,未必只有完整的文本才能真正解讀出《紅樓夢》,即使現在的文本就已經完全能解讀出來。


慕容談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