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2015年進場的股票還浮虧70%,屬於什麼水平?

八位數花園


這個操盤手成績如何?



用戶8430711523957


沒什麼好奇怪,也不見得你水平多差!

但,一不知你多少錢?如果只有幾萬,那再正常不過了!

我有兩個賬戶。去年年初近十萬,在今年初,虧得一分不剩!

幸弄了點錢,今年一個多月把虧損全賺回來了,又小賺了幾萬!

但,我另一賬戶,從客觀說,只能從總的不虧,相對去年,仍虧一萬多?為啥?錢少!!!

自認本人水平一流!俺忍幾周,一轉身,主力就拉!主力跟了俺十幾年!他們怎麼想,我幾手猜得出。我的賬戶他們是知道的,根據電腦開機,或中途反應就知道,況且當初也告訴過他們!

他們的操盤手法,俺太清楚了!經常明知會賺錢,也跑路!為什麼?你挺著看看,,,他比你牛!

彆扭呀!

所以本人呼籲施行T+0!不然真玩不了!只能挺!或小賺積累!

可說炒的,難受!現在是網絡電腦大數據時代,一切都在監視和統計中,,,

大家說的?!


非才


想說,應該是非常差了吧。

2015年在上漲到高點後急速下跌,很多股票腰斬,然後就是長長的熊市。

如果到現在還浮虧70%,估計樓主是買在2015年的高點了,沒躲過下跌。


就我不多的買股票經驗,如果浮虧能到70%,要麼就是選的股票風險是風險特別大的,要麼就是在下跌時,完全沒有做操作,否則都不至於這樣業績吧。

這兩者中的任何一種情況,都說明是菜鳥級別


我也是菜鳥。2015年倒是成功逃頂 ,但在2017年年初急匆匆地買入了一隻股票,之後是一路下跌。從買入時的12塊,到2018年年底最低6快多,虧損也將近50%。

不過,我之後一直有補倉,也做了些波段,最後成本從12降到了9塊多。現在,大概浮盈了13%。


要是再總結的話,當時的操作有兩大錯誤。

1、買入的時間不對。當時看2016年的業績非常好,覺得能延續,就一股腦買入了,可其實那會已經是利好出盡。

2、補倉時機不對。在跌到11快左右的時候,就開始補倉了,補倉根本就沒效果,還讓浮虧增大,反倒是到6塊多的時候,沒有多少子彈可以再補了,否則倉位就太重。

大概算了一筆賬,如果在11快的時候沒有補倉,而是等跌到30%左右的時候,再一次性補倉,那現在的浮盈應該會更好。


多數散戶的心理是套住了就裝死等解套,然後稍微解套立馬出逃,後邊看繼續漲又追進去,然後繼續等解套。希望今年都能出這個怪圈,賺到錢吧。


康愉子


很正常 別聽這些偽專家講道 2015你要是全倉沒有割肉 挺到現在 賠70%很正常 不要氣餒 來日再戰

2017年我加倉 賠10% 2018年再加倉 賠40% 這僅僅是2017到2018兩年間的戰績 期間還包括持股茅臺+中籤(8個) 到現在不賠錢但是沒賺多少 學到了很多 市場是沒有感情的 專家都是扯犢子的 真正的高手不會嘲笑別人的賠錢 只是運氣使然

美國1929年股災 數千人自殺 裡面的高手多了去了 所以 永遠敬畏市場 永遠戰戰兢兢沒錯


驢樣年華vip


2015年進場股市也要看是年初還是年中,年初的進還虧70%,那是下下等水平,年中進的虧70%屬於中等水平!

先看下2015年12月31日上證指數收盤3234點,而6月12日是5178點,截止2019年12月26日,上證指數是3007點。先看一個典型的股票中石油,2014年底收盤價是10.81元,2015年最高價15.36元,如今是6元以下。也就是說你只要不是買了退市的股票和一些中雷的股票,虧損幅度在40%到60%都是比較正常的,因為很多投資人很喜歡買一些成熟性企業,自然趕上熊市,跌幅就比較大。

2015年年初到2015年6月份,股票的漲幅還是蠻大的,投資人吧比較喜歡賺錢了加倉,那一輪的牛市真正能獲利2倍以上還是不多的,當然有人加槓桿可能獲利十倍八倍的,那是很厲害的角色。

而下跌的時候虧損就比較大了,我見過一個朋友,在那一輪牛市槓桿做一個股票(他很專一的,對那個股票是有真愛真感情的),只在券商融資做了,賬面最高時候盈利2000萬,本金是300萬。而在牛尾的時候已經是獲利很少了。等到2018年我再一次在營業部見到他的時候本金已經去了一部分了。

這是個現實的例子,並不是吹牛瞎說!從這個例子說明,投資股市還是要認真對待牛市和熊市的轉換的,在牛市中儘量多獲取利潤,在熊市就要回避風險為主。股市很多投資人是白忙乎的,這還算好的,畢竟有數據表明虧損的投資人更多!祝願您利用剩下的本金在一輪牛市中獲利,平時時間比較少的話,就適當選擇一些基金產品或許對你來說更合適(挑選基金要看五年左右的業績)。


股市正途


2015年進場的股票截止目前2019年還浮虧70%肯定是屬於低水平了,這種炒股成績已經非常差了。

根據A股2015年6月份見頂之後開始殺跌,殺跌至2019年1月4日大盤見到2440點之後才結束長達三年多的熊市行情,在這三年多時間裡面個股平均跌幅在55%左右,也就是虧損幅度超過55%以上的就是屬於炒股低水平,成立比較差的。

而隨著2019年A股行情出現持續上漲,截止本週一大盤創出了3288點新高,個股平均漲幅在30%~35%之間,已經緩解了大部分股民投資者的被套幅度,也就是可以讓大部分投資者手中的股票沒套這麼多。


根據A股過去三年多的平均跌幅在55%,而今年三個多月漲幅在30%~35%,相當於緩解了解套幅度為15%~20%之間。按照過去三年多的漲跌幅推算目前大部分股票被套35%~40%是屬於正常水平,高於這個被套幅度證明已經超過市場平均值,說明炒股成績比較差,肯定有很多炒股不足的地方,需要反省反省,總結過去的不足之處。

綜合以上分析從2015年進市炒股的目前被套35%~40%的屬於正常水平,大眾化的虧損幅度。而你還虧損70%肯定是屬於炒股低水平了,已經比市場虧損幅度超1倍,這種虧損幅度要麼你踩雷了,要麼你炒股能力確實太菜導致的。

至於你這種情況還虧損70%顯然割肉不現實,只要你手中這隻股票不存在退市風險,安心拿著死馬當活馬醫了,能挽回一點損失是一點,耐心等待A股牛市到來,也許會出現扭虧為盈的局面。


老金財經


牛市第3主升浪要來了,不但會讓你解套還應該賺錢只要拿的不是垃圾股,2020大概率是單邊牛市,漲的要讓人懷疑人生,輕易不要做差價免得弄丟籌碼,既要防3040附近短線見頂,因為這個位置會出現多個週期頂部共振,也要防權重股突然啟動直接突破3100後再調整,儘管是小概率


基金二哥


2015年進場炒股,現在還虧70%,屬於什麼水平?當然屬於韭菜中的韭菜了。

2015年的時候可是有一波大牛市的,並不是一天年就跌,而是先漲後跌,在下跌之前,當年很多股票都漲了幾倍,就算是大跌了,不少人當年依然是賺錢的。當然,如果你正好是最高點時入場的,只能說你太會挑日子了,本身從入場點就說明了是一枚韭菜。

然後我們再看,2015年就算你是最高點入場的,最高點是5178點,現在是3000點,下跌了42%,也就是大盤的平均跌幅為42%,而你卻還虧70%,比平均跌幅差得太多,按照市場平均水平來看,本身你就屬於低下等級別的水平,因為就算是在最高點那一天買指數的人,虧得也只有你的一半。

接著我們看,2015年雖然發生了股災,但是這幾年以來,有很多優質的白馬股、藍籌股,股價比2015年的最高點時還有高,有些甚至高出幾倍,如果是懂公司基末面的,自然不會買那些過度高估的股票,不可能虧那麼多,甚至有很多人還是賺的。

當然,有人會說,真正的價值股只是少數啊,我又不是專業分析公司基本面的,怎麼能區分公司的好壞?那好,既然不能區分出公司基本面的好壞,那麼就說明是根據技術來投資,既然是根據技術來投資,那麼在前幾年很多股票明顯出於下跌趨勢的時候,不是應該先清倉嗎?那麼後來又怎麼虧掉這麼多?

所以,結論就是,你既對公司基本面不瞭解,入場買股票根本沒有考慮公司的業績和估值,同時也沒有技術交易系統,僅僅是因為2015年牛市太火而進入,看到漲得好的股票就進入,要麼就是拿著很多垃圾股一直跌,虧掉70%,要麼就是反覆的割肉又換股,越虧越多,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屬於極差的水平,甚至不如買基金的人。


財經宋建文


2015年進入股市,目前股票還浮虧70%,這種就是普通散戶的水平了,只能說還處在初級階段,因為2015年入市到2018年虧損50%的股民非常多,但是今年這波行情上漲,解套的股民也是比較多的,在這三年多的熊市下跌中,都沒有采取過任何補救的措施?顯然水平還是沒有提高。


2015年6月份熊市開始至今,有1145只股票已經實現了翻紅,其中還有2400多隻股票處在下跌行情中,如果按照這種計算,2015年熊市持股到目前還有三分之二的股民是沒有解套的,若是這些股民中有補倉的行為,可能解套的股民人數會增加,那你就是這三分之二沒有解套的股民,這種水平並不高。


那如果今年的股市繼續上漲,該如何儘快解套?

1,建議補倉

當下的行情已經很確定性不會走熊市了,如果想盡快解套,唯有補倉才是最好的方式,就算大盤後面還會調整,但是股票還能跌多少?可以考慮兩種補倉方法,1,每月定投資金補倉法。2,資金分批補倉法。以第一種來說,就是每月存入多少資金到套牢個股裡,這樣能儘快攤平成本。第二種,就是資金分批先在此位置補倉,後面有低位繼續補。


2,守株待兔法

這個是最沒辦法的辦法,就是你什麼都不做,只能是等,當然你可能要繼續等一兩年,最後解套,不過對於很多套牢的股民而言,等了三年多了,也不差這一兩年,可能就是這種想法。


總之,這種還浮虧70%並不算高水準,只能說是還處在散戶狀態,應該要思考如何補救,讓自己能更好的在股市生存或者解套,不要成為大韭菜。

感謝點贊並關注,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從我的經歷看,2007年開始買股票,很少浮虧在70%的,應該說也不能忍受。

10多年來,大盤下跌不少,應該也會有虧損那麼多的時候,那就補償唄。之前投入1萬元,虧損70%,也就是7000塊,你再投入5萬元,虧損就在20%以內了。所以說,一開始投入不要太多,逐步投入,逐步找感覺,這才能分散風險。

如果滿倉操作虧損70%,那是一個很糟糕的水平,意味著幾乎要上漲200%才能追回成本了。如果股市有漲幾倍的機會,你卻沒有錢再投入,那是無比遺憾和痛心的。

只能祝願你本金是不多的,但牛市來臨時,你可以補補倉,那樣半年就能追回成本。

如果你當然信心爆棚,遇到下跌又不知道止損,不肯換股票,以至於麻木了,建議你還是別炒股了。那裡太吃錢了,都虧損了那麼多,你還守著一隻股票嗎。或者,你是不是頻繁操作,一個月要交易好幾次呀,在這三五年的跌跌不休中,你換多了,虧損更多。

在印象中,我虧損大約在30-40%,等待回本的日子真的很苦。2015年這波小牛市與熊市的更替中,曾也翻倍賺了100%,卻又迅速下跌50%,也就是說,根本沒賺到錢。

原因,還是沒拿住好的股票,把可以大賺的股票拋售掉了。

炒股呀,哪有不遺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