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一動就愛出汗?是否只是因為身體虛?

史文廣


生活中可能見過一動就愛出汗的人,你可能覺得他出汗那麼多,肯定是哪裡“虛”,其實愛出汗的人不一定就是體虛。

汗出的多就排毒,就是體虛?

汗出的多不一定就是體虛,關於排毒的事情,其實汗液裡99%的是水分,其他成分只佔不到1%,所以人並沒有那麼多的毒要排。

1.額頭上汗多、嘴唇上汗多

有些人在情緒緊張、有壓力等情況下,或者是進食一些刺激性食物的情況下,額頭上還有嘴唇上出汗會多一些,並且這種出汗的增多是有個體差異的。有些人就表現得特別明顯,有些人就表現的不是很明顯,屬於正常生理現象。

2.手心、腳掌愛出汗

手心腳心是人體汗腺分佈最密集的地方,所以這兩個位置出汗是正常的,並不提示體內有問題。

有一種單純出汗增多的現象,叫做原發性多汗,指的是手心、腳心以及腋窩部位出汗特別多。原發性多汗是一種基因決定的皮膚問題,也有著很大的個體差異,有些人症狀明顯,有些症狀就相對輕一些。

3.背上還出汗

只要背部的汗腺都在正常工作,背就會出汗,跟身體疲勞無關。

其實,背部汗腺的數量並不算少,在身體表面的皮膚裡處於中游水平。但背部的面積比較大,當人體需要出汗調節體溫的時候,背部排出的汗液總量還是比較大的,所以背部出汗比較多也是正常現象。(如果你剛運動完,出了很多汗,表明一點:你該休息了。)

汗出的多就不正常

有的時候看別人動不動就出汗,自己不怎麼出汗,就會覺得自己汗少擔心自己,或者覺得別人汗多擔心他,其實真的沒必要自己嚇唬自己。

一般來說,只要身體沒有不舒服的情況,出汗可多可少,這些都算正常的。所以容易出汗並不代表不正常,也不能代表你一定哪裡“虛”,記得及時補水就好。

真正需要注意的

平時出汗多,只要沒有不舒服的情況,都是正常的,因為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身體的自我調節,不用太擔心。

1.一邊出汗,一邊發燒。

如果一邊出很多汗,還發熱,或者正常溫度下,汗多到能把被子、床單浸溼到必須更換的程度,那確實可能有其他問題,建議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2.汗多到一定程度。

如果天氣不熱但還是汗多,多到會影響正常生活,比如:①.有些青少年考試時很緊張,手掌出的汗能浸溼試卷;②.成年人的手、腳及腋窩出汗,伴有嚴重的汗臭味;③.正常室溫下,睡一覺起來床單浸溼了(可能是所謂的“盜汗”)。這些情況的汗多,建議去求助專業醫生。


減重醫生梁曉宇


容易出汗是身體虛?出汗多跟體質有關?甚至有人認為容易出汗是腎虛!不管是身體虛也好、體質有關腎虛也罷,我覺得這一系列都是有待研究的,甚至可以說有點以偏概全!

工作至今,我在醫院碰經歷過兩任副院長,因為他們都喜歡打籃球,所以平時生活接觸比較多,他們的身體看起來差不多,可是我發現福建的那個副院長可怕熱了,動不動就出汗,可以說坐著都會出汗的那種,沒有空調基本上沒法待;但後來來了一個湖南的副院長,他也喜歡打球,可是有時候一整場球下來,他出的汗是最少的,基本上不咋怎麼出汗,我們都穿著短袖時候,可能他穿著的還是長袖或者短袖裡面帶了件背心,平時生活中看到他基本上都要比我們多穿點衣服。兩個副院長年齡差不多,這能說第一個副院長就是身體虛嘛?另一個就不虛嘛?所以用容不容易出汗來判斷一個人的身體狀況,是有些片面的,容易誤導人!


那麼人為什麼容易出汗?

有時候你會發現你跑個3000米都不怎麼出汗,而有的人動一步就大汗淋漓,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出汗量的區別?其實很多人都知道相對瘦子來說,胖的人更容易出汗,但以為是厚厚的脂肪阻止了體內熱量散發,這其實是不對的,兩個一樣重的人,脂肪多一點的人並不是就多汗多少,而是脂肪多的會加重我們人體的負荷,就是你動起來更加吃力了,那麼身體自然需要更多的能量去克服,多出汗是在正常不過了!還有一種就是有些人的可能攝氧量比較大,體內溫度就會相對提高的比較快,也容易出汗。也有個別的人可能得了多汗症,因為一些本身代謝性疾病、發熱性疾病或者最近工作生活精神壓力大導致的,比如很常見的有的人考試前會特別緊張,然後就會猛出汗,特別是手心。


出汗跟我們的身體到底是什麼關係

出汗本身是人體一種最有效的降溫方式,機體的局部代謝產物,如尿素、乳酸、脂肪酸等都可以隨我們的汗液排出體外,對人體是特別有好處的,不是異常的出汗,不能說人家身體有問題!比如夏天氣候炎熱,人處於高溫之下,出汗,出汗多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但如果在氣溫低的時候也是這樣,那就要考慮是不是身體出問題了!

首先,排除身體本身的疾病,如肥胖、糖尿病、低血糖、甲亢、嗜鉻細胞瘤等等,這些疾病就容易造成多汗,通過相應檢查都比較容易排除!

其次,觀察自己容易出汗位置!像我手腳心容易出汗,有時候跟老婆牽個手都被嫌棄,說咋那麼多汗,其實這是一種脾胃虛的表現;還有的人腋下出汗多,其實是腋下汗腺汗液分泌太多旺盛,有時候跟飲食有關;有的小孩頭部出汗多可能是缺鈣,還有的人鼻子容易出汗可能是肺氣不足,這些都是一定的原因的!



最後,出現盜汗要注意,一般是發生在夜間睡著以後。如果你出現夜間睡著、身體體溫不高但是還是特別容易出汗,那有可能是你的交感神經的出現了紊亂,需要進一步檢查!


醫學小偵探


為什麼有的人一動就愛出汗?是否只是因為身體虛?

簡單介紹一下出汗



出汗本身是一種調節體溫、散熱的一種方式,比如勞動、運動、情緒激動、緊張之後出汗都是很正常的。

人與人之間是有個體差異的,比如胖一些的人汗液就會多一些,瘦一些的人出汗就會少一些,這都屬於正常範疇。出汗一定分出來是生理性出汗還是病理性出汗,病理性出汗也就是多汗症的原因總體概括起來就是一種中樞神經功能失調的表現。

人一動就出汗是為啥呢?



  1. 低血糖
    引起低血糖症的原因很多,發作時可以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症狀為主要表現,發作時因血糖突然下降刺激交感神經興奮,釋放出大量腎_上腺素可導致病人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震顫等。
  2. 甲狀腺機能亢進,簡稱為甲亢 怕熱多汗是這一疾病的特徵之一,而且還表現為精神緊張、性格改變、煩躁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難以入睡等症狀。另外,患了甲亢,食慾增大,吃得多,人反而消瘦。甲亢時胃腸功能增強,多數患者大便次數增多,同時有心慌、工作效率下降等症狀。
  3. 嗜鉻細胞瘤 嗜鉻細胞常見的症狀就是淋漓多汗,出汗具有陣發性,有時也可以持續出汗,但陣發性發作時面部潮紅或變白可同時發生。還會出現心慌、手顫、四肢發涼等。但本病發作時常伴有明顯的血壓升高,以及因此而弓|起的頭痛症狀。
  4. 糖尿病 糖尿病由於合併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常常也有出汗異常增多現象。但患者同時有“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飲、多尿和體重減輕”。

總結:出汗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一運動就出汗,不僅是因為氣虛,也有可能是以上的問題。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覺得寫得不錯的話,記得點個贊哦!如果還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識,關注我,私信為你解答!


醫療工作者張



一般情況下有些肥胖的人,往往略有活動就會出汗,身體肥胖者,皮下脂肪多、體內的熱量不易散發導致。另外可能是有氣虛、腎虛、脾虛等疾病。應該注意平時飲食,不要吃得過多,不要吃高脂肪和油膩食物。



有些人額頭愛出汗,可能是因為陽氣虛弱胃火旺導致的。頭部是諸陽之會,陽氣本應該是最足的,其固攝力也應最強。一旦頭上經常出汗,可能就意味著陽氣有些虛弱,和胃火旺盛也有一定的關係。(對於代謝旺盛的兒童來說,頭部出汗較多是正常現象)。
建議:需要睡眠充足,多吃些溫補食物。比如牛肉,大棗山藥,蜂蜜、茯苓等,每天也可以泡杯枸杞蜂蜜水飲用。


如果是背部經常出汗,可能是陰陽虛弱極度疲勞。人休背部汗腺分佈比較少,所以背部愛出汗說明身體陰陽虛弱,造成極度疲勞,因此一活動容易出汗。

調理方法;保證有充足睡眠,飲食要豐富營養。以滋陰補陽為主,多吃些紅棗,桂圓等等食物進行滋補。


一動就愛出汗這種症狀,藥物調理方面可以吃一些補氣血的藥,比如葡萄糖酸鈣,骨頭湯與補中益氣丸等,可以達到治療體虛的效果。謝謝!



農夫老嶽


人身體虛容易出汗,主要是心肺腎虧虛(心肺陰虛,腎陽虛)。固攝功能差,津液少,體內風寒溼多。它們又是常常相互轉變,反反覆覆,也很難治,所以常常就容易出汗。

心液為汗,出汗多:

1:會傷人的津液和血(汗、血、冿液同源)。

2:會傷人的心陰陽,暗耗人的心血,導致心衰。

3:會傷人的元陽之氣,心陽隨之外越,而損人的陽氣(怕冷)。

4:心陰虛,而心陽偏亢,逼津液外溢而盜汗。

出汗分自汗和盜汗兩種:

1:白天岀汗是自汗。主要是心氣虛,常常岀汗多。

生麥飲:人參15克、麥冬10克、五味子8克、加浮小麥30克、黑豆30克、紅棗6枚、生薑3片。

降心火,祛肝熱,半年內不吃肉。

2:睡著了岀汗是盜汗。主要是心陰虛(心陰不足)。

黃芪、防風、浮小麥各30克、加五子衍宗丸。

(五子衍宗丸:菟絲子、車前子、復盆子、枸杞子、五味子)

3:另外:上半身常大量岀汗,是交感神經紊亂(汗與血同源)。

碧桃幹、加防風丸。

4:滿頭常岀大汗是心腎陽虛。

A:霜桑葉煮粥。

B:當歸、杜仲、枸杞燉雞,補腎陽氣。

(吃15天、停15天,共3次、3個療程)

心腎陽虛(怕冷、乏力、岀汗多、氣虛)多吃黑色食物、山藥、枸杞、栗子、蓮子、百合加黃芪、浮小麥、防風各30克。加五子衍宗丸加紅棗、枸杞、生薑。加西洋參、三七。

冬天每晚泡足,早上9點鐘曬太陽(背後和頭頂),幫助升發陽氣。另外不熬夜、勞累、受涼、不吃冷、寒涼食物、飲食清淡、忌太鹹。補腎。

人適當岀汗是正常的,特別夏天人最好適當岀汗。出一身透汗將邪氣痰溼、瘀血都帶走。如岀汗太多,適當吃點鹽、糖水、多吃點湯,平衡體內的電解質。

人冬天千萬不可出大汗,冬天要藏。如果岀大汗比出血還要利害(汗、血同源)。

人跑步運動後岀汗佳,但必須補水。往下焦通調水道,水於上焦也通汗,往下通尿。


竹君楠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

為什麼有的認一動就愛出汗?是否只因為身體虛?

現實中確實有一些人很容易出汗,可能受我們傳統醫學的影響,很多人認為是身體虛導致的,而西醫有不同的觀點,另外能引起出汗增加的疾病也有不少。今天我來分享一些出汗增多的疾病。

1.愛出汗的人僅僅是因為身體虛?

這種說法僅僅存在於中醫的理論,大家已經習慣這樣說了,但是估計沒有多少人能用科學的知識去解釋;我之前在心內科實習的時候發現做過冠脈支架植入術後的患者在住院期間比較容易出汗,這就是因為疾病和手術對身體的打擊比較大而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從而引起出汗增加;身體虛確實可以引起出汗,而出汗的原因不一定是身體虛;

2.別的還有什麼因素可以導致出汗增加?

  • 甲狀腺功能亢進:這個疾病主要是因為體內的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而導致的,甲狀腺激素能促進人體能量的消耗,因此患者大多怕熱、多汗;

  • 嗜鉻細胞瘤:該病主要是通過分泌大量的兒茶酚胺類激素而致病的,而兒茶酚胺可以促進人體產熱,也可以引起出汗增多,此外患者還可以表現為心慌、手抖、陣發性血壓升高;

  • 糖尿病:有不少糖尿病患者都存在出汗增加的表現,這主要是因為糖尿病可以引起相關神經的損害,可造成神經支配的汗腺異常而導致出汗增多。

最後小結:有些人出汗增加主要見於身體虛弱、甲狀腺功能亢進、嗜鉻細胞瘤、糖尿病等情況;如果有明顯的出汗增加,需要儘快去醫院明確診斷,以免造成不良的影響。

以上是我對該問題的解答,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讚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醫者良言



有的人一動就愛出汗,不都是因為身體虛。有的人持續大量出汗,一動就出汗,是發熱以及在熱環境時的出汗可視為正常。多汗症病人出汗不會具有這些條件,這種多汗是因為身體虛了。多汗症可累及全身皮膚,但通常出現在手掌、足蹠、腋窩、腹股溝。多汗症的原因不明,某些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低血糖以及嗜鉻細胞瘤,控制出汗的神經系統異常也會導致多汗症。脊髓損傷可出現多汗症的一系列特徵。患者常常對他周圍的環境感到焦慮,這種焦慮又會使其出汗更多。

中醫認為,汗症亦為衛陽不能固密幹外,營陰《而失其守內之職。也就是陰陽失其動態平衡,不能維繫的緣故。


玉傑中醫


按中醫學分析,出汗一般是好,但不能過多,過多會傷害體內津液而耗養,時久會有精神產生疲勞無力,皮膚表皮虛弱防疫減少,這時外邪(風寒暑溼燥火)易犯傷體,產生似像感冒,風感,傷寒,暑感等等,在感冒內混合,溼,火,燥,等,總稱感冒,內含多種,變症用藥異方對症,細說太多,謝謝網友提問。


蒲守莊


出汗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每個人都會出汗,尤其在夏季出汗可以讓我們更好的抵禦中暑,所以正常的出汗不需要擔心。但是,如果是身體虛弱造成的多汗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體虛容易出汗,在中醫上一般認為是“肺氣不足,衛陽不固”所造成的。

當然多汗並不一定是體虛引起的,也可能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引起的。

所以,多汗不要誤認為就是體虛,更不要根據傳說胡亂用藥。


雨淋斐


是的,沒有鍛鍊的人突然因為激烈的運動,使周身的血液加速運行從而加快了體液代謝,將多餘的脂肪通過汗液排出體外,增加新的體液誕生,從而加快了體液的新陳代謝,增強了自身免疫因子更新交替,緩解了自身體虛免疫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