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性透明細胞腎癌與透明細胞腎癌的預後哪個好?

老走625266


近年來的研究認為,囊性透明細胞腎癌,其實是腎透明細胞癌中的一種亞型。囊性腎癌佔所有腎癌的1-4%,比較少見。在CT或者彩超等影像學檢查的表現上,主要依靠囊壁的厚薄,有無實性成分,有無鈣化等來加以區分良惡性,但有時候很難以區分是惡性的囊性腎癌,還是複雜囊腫或者其他良性的囊性疾病。很多是依靠手術後病理檢查來確定的。

不過,由於目前病理學的定義和規範,一般來說,確定為囊性透明細胞腎癌,基本上都屬於furhman 1級,也就是最低惡性程度的分級,很少有定義為2,3,4級的,如果確實癌細胞在顯微鏡下的分級高,往往最終診斷不會列為囊性腎癌,可能定義為腎癌囊性變等。所以,正因為囊性腎癌的病理分級都很低,所以不管腫瘤的大小,一般而言都有更好的預後。根據目前的文獻報道,據報道,囊性腎癌的術後10年生存率和無複發率分別可以達到97.3%和90.3%,遠遠高於普通的腎透明細胞癌。從下圖可以看到,T1a期的囊性腎癌,10年癌症特異性生存率可達97%,而普通腎癌為95%,T1b也就是4-7cm的囊性腎癌,10年癌症特異性生存率可達95-96%,而普通的T1b期透明細胞癌只有87%左右。

所以,一般而言,相同分期的囊性腎癌和透明細胞癌相比,囊性腎癌的複發率,轉移概率都更低,預後更好。但是有一個前提條件。術前是否診斷和考慮囊性腎癌,這是一個關鍵。我在工作中遇到幾個病人,由於在經驗不足的醫院,看病時僅僅診斷為“複雜性腎囊腫”,做手術前並沒有考慮到有可能是囊性腎癌,按照腎囊腫進行手術,由於囊性腎癌的手術,需要完整切除腫塊,而腎囊腫的手術僅僅需要切除囊腫表面,導致腫瘤破潰,囊液外滲,在手術後幾天病檢結果出來以後才診斷為囊性腎癌。這些病人就有可能因為含有癌細胞的囊液外滲到腹腔或者腹膜後腔,導致復發的概率升高。目前有研究顯示,90%以上的病例,囊性腎癌的囊液,其中都含有癌細胞。所以理論上,囊液外滲會造成複發率升高。當然,在實際的統計中,有一些有囊液外滲的病人,術後也還是長期存活,沒有發生腫瘤復發。所以,這只是一個概率問題,儘管如此,如果囊性腎癌在手術前能夠被考慮到並且按照無瘤原則去處理和手術,肯定會有更好的預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