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醫院,如何判斷自己得了糖尿病?

用戶2062338173702851


我國是全世界糖尿病病人最多的國家,也是高齡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還是糖尿病知曉率最少的國家。糖尿病對於我國民眾的危害,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慢性病的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經濟中的一個重大負擔,而且嚴重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但很多糖尿病患者並沒有症狀,如何才能發現自己罹患了糖尿病了呢?或許以下這幾點,能幫我們簡單的鑑別自己是不是糖尿病?


一、吃多反而更瘦了

糖尿病患者糖分到血液以後,因為胰島素分泌減少或者胰島素功能障礙,導致血液中的糖分不能被吸收,血液中的糖分含量增多,滲透壓升高,會使得我們變得更容易餓、更容易渴,而吃得多,喝得多也導致尿的更多,而且因為糖不能被有效分解利用,使得我們需要的糖分,都以自身脂肪消耗的形式代償,這就出現了糖尿病的典型症狀,三多一少。也就是常說的吃得多、喝得多、尿的多及體重減少。

二、傷口變得難長了

糖尿病患者,因為主要損害微血管,會使得微循環障礙最先出現,而如果出現了傷口比原來更加難以癒合,或許我們需要警惕是不是糖尿病發生了。大家都知道糖尿病的患者傷口難以癒合,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三、眼睛逐漸模糊了

糖尿病患者,損害微血管的同時,還會損害眼睛的視網膜,糖尿病眼底病變等,進而使得我們的眼睛視力越來越差。如果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也建議到醫院檢查一下,看看是不是糖尿病損害了我們的眼睛。

四、痛覺觸覺遲鈍了

糖尿病的患者,也會最先損害外周神經,進而導致患者的痛觸覺等感覺神經最先受損,而出現這樣的情況,會讓我們對疼痛等刺激感覺變得遲鈍,如果真的有這樣的情況,也一定要看看是不是有了糖尿病。


五、測個血糖足以

很多人說糖尿病如何診斷,其實監測一個指尖血糖,是最簡單的鑑別是否為糖尿病的最好方法,最好還要監測非同日的空腹及餐後的血糖,這樣能更直觀的反映我們的血糖情況。就和高血壓測量血壓一樣,我們也要定期的監測自己的血糖,使得自己的血壓血糖都處於正常水平,才能保證我們的健康。

看懂了嗎?其實我主張,即便是沒有症狀的患者,也要定期監測血糖,哪怕只是一個簡單的指尖血糖足以。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您!


心健康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很多人都聽說過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狀,即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體重下降,如果自己在這幾方面沒有明顯的表現,不少人常會認為糖尿病與自己沒啥關係。事實上,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

首先糖尿病的診斷不能以症狀表現為依據,其次當這些症狀出現時糖尿病實際上已經發生了較長時間,有些甚至在糖尿病發生3-5年後才會出現,病情已經進展到了較為嚴重的階段。因此,不想去醫院,在家想做到及時發現是否發生了糖尿病,只有一個方法:勤測血糖且學會正常測量血糖。

要知道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表現的一種代謝綜合症,但高血糖的發生有一個漸進的過程,身體對血糖的逐漸升高會有良好的適應性,與血糖代謝相關的脂代謝等也會做出相應的調整,在短時間內並不會有症狀表現。只有當血糖不足以被機體所利用、正常的血糖轉化為脂肪的過程無法完成時,機體不得不通過進食更多的食物增強血糖的利用,脂肪的合成也無法順利完成,血液因高血糖導致的高滲透壓導致水分從腎臟大量流失時,才會表現出“三多一少”的症狀,也就是說“三多一少”是機體糖脂代謝失代償後才會出現。

因此,憑症狀表現來發現糖尿病往往為時已晚,且糖尿病的診斷有非常明確的標準,只能依據血糖的高低來判斷,所以平常監測血糖做好篩查是及時發現糖尿病的唯一方法,同時還應知曉血糖高低的意義。《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給出的血糖標準是:

  • 正常血糖:空腹血糖3.9-6.1mmol/L及餐後2小時血糖4.4-7.8mmol/L
  • 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6.1-7.0mmol/L和(或)餐後2小時血糖7.8-11.1mmol/L
  • 糖尿病:空腹血糖大於7.0mmol/L和(或)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11.1mmol/L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正常血糖必須是空腹血糖與餐後2小時血糖同時達標;糖尿病前期是處於正常與糖尿病之間的一種狀態,糖尿病的發生必然會經歷這一階段,處於這一階段時積極干預治療是有可能避免進展為糖尿病的,注意這兩個血糖只要有其中一個超標即為糖尿病前期;糖尿病診斷時,只要兩個時點的血糖有一個超標即可明確診斷。

綜上所述,不想去醫院平時就要多測血糖,特別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要經常測量,且不能只測空腹血糖,要知道餐後2小時血糖有升高往往早於空腹血糖有升高的出現,很多人只測空腹血糖將錯過早期發現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機會。

此外,體重超重及肥胖的人也要警惕糖尿病的發生。因為在糖尿病發生的早期,高血糖的發生往往是由於胰島素抵抗所引起,胰島素抵抗一方面造成了血糖利用率下降致使高血糖發生,另一方面又促進了脂肪的合成造成在皮下大量堆積,致使體重超重和肥胖,與有糖尿病的人會消瘦的認識正好相反,因此肥胖的人更應當勤測血糖。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糖尿病是一種由於多種原因導致血糖升高為主要表現的高消耗性慢性疾病。如果處理不好它輕則終身服藥,重則失去生命。糖尿病的治療在於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那麼我們如何能夠儘早的發現自己是不是血糖升高?



胃口好,吃飯吃得特別多。很多人都會覺得胃口好吃飯多,這是一件好事情呀。其實不然,吃飯吃的特別多也就意味著容易長胖,那麼伴隨而來的便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這三高問題。胃口好又與糖尿病有什麼關係?首先我們進食的食物經過吸收和消化之後,分解成為糖、蛋白質和脂肪,如果進食過多那麼就意味著人體的血糖也就容易升高。

經常想要喝水。糖類物質主要成分是多羥基(2個或以上)的醛類或酮類化合物,只有在水解後能變成以上兩者之一的有機化合物,即能量產生的過程。那麼當人體內的血糖過多時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的溶酶才能分解糖分,因此會刺激人體大量喝水。逆向思維的來說,有我一個人經常喝水,應當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經常想要去尿尿。用最專業的術語就是尿頻,那麼大家肯定會首先想到的是不是尿路感染或者慢性前列腺炎?其實不然他也有可能是糖尿病。上述已經提及到了糖尿病會導致喝水增多,那麼喝水增多也就意味著尿量的排出增多。


體重突然下降明顯。很多人都在懷疑糖尿病不是會出現胃口好吃飯吃得特別多,那應該是體重增長才對,為什麼還會出現體重下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明顯,血糖過高時會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糖尿病昏迷。但是我們的人體是有可以自我調節血糖的功能,為了防止血糖過高,中樞神經系統便會指派脂肪與糖尿病相結合,從而分解血糖,久而久之指派的脂肪消耗過多便會導致體重下降。

李醫生堅持用最簡單的語言與大家分享醫學知識,為大家提供方便。關注李醫生告訴你,一起探討和學習健康知識,有問題的可以在留言區評論。你的點贊和評論是對李醫生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李醫生告訴你


非常榮幸站在專業角度回答您的問題。您目前想在不去醫院的前提下,想判斷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可能我的答案會讓您失望,但還是必須把我的觀點說出來:您如果家自行診斷的話,只能通過症狀、體徵以及一些異常的表現來進行初步的判斷,要真正確診是否得了糖尿病,最終還是要去化驗血糖、尿糖、糖化血紅蛋白的。

您可能不想去醫院或者不方便去醫院,您完全可以去附近的診所或者藥店,他們都有血糖儀,您可以在早上的時候去測一下空腹血糖,如果小於6.0mmol/L,說明您目前的血糖是正常的;如果在6.0-7.0mmol/L之間,說明你目前空腹血糖受損,需要注意飲食調節和合理的運動,否則下一步就容易發展為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大於7.0mmol/L,那你已經構成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了。連續監測三次都超過這個數值的話,就需要按照規範的糖尿病治療方法進行飲食、運動,甚至是藥物控制。

當然如果您實在不想去測量血糖的話,你可以在家中根據自己的症狀體徵和一些其他的間接徵象來判斷是否有血糖的升高,糖尿病的典型症狀就是三多一少,具體說來就是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體重減少。還有一些徵象,比如說口渴、泡沫尿、視物模糊、手腳麻木、皮膚破潰之後不易癒合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常見表現。

如果您確實已經出現糖尿病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狀,還是建議您去正規的醫療單位進行一個確診,看血糖是否升高以及升高的程度,還有就是如果不知不覺血糖已經升高很長時間的話,它會在體內造成各系統器官的損傷,會出現許多的併發症,這些都是要及時處理的。

最後,還是希望上面這些現象都沒出現在您身上,您的血糖也沒升高,健康最好。


心電圖劉醫生


以現在的醫學,對治療糖尿病,只能起到控制的作用,並不能根治。

因此,糖尿病的預防與早期治療就成為現在人們比較重視的一個話題,無數患者的病例告訴我們:治療糖尿病重在一個“早”字,也就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其中儘早發現是一切的前提,我們需要明白一點“人體是一個綜合性機構,當其中某一部分出現問題時,其他部分也會受到影響,出現異常”,而患者及家屬需要做的就是:發現這些異常後,及時去醫院確診。

糖尿病患者的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體重降低,只是最典型的症狀,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幾種隱晦的提示!

1、疲勞、血壓高、尿液發白

前期糖尿病患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會感覺身體比較容易累,全身沒力氣,即使不做任何的勞務,身體也會無緣無故的感覺到疲倦感,雙腿乏力,尤其是在上下樓梯時會感覺膝蓋痠軟。感冒時經常長癤瘡(癤是一種化膿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圍組織的感染)或者高血壓,尿液白色,有甜酸氣味,此時就該及早去醫院檢查。糖尿病初期很難感覺到症狀,當有感覺時,估計你的病情已經很嚴重了。

2、眼睛疲勞,視力下降

當你感覺到眼睛容易疲勞,看不清東西,站起來眼前發黑,眼皮下垂,視線變窄,看東西模糊不清,視力突然從遠視變成近視或者出現從前從未出現過的老花眼現象,就該警惕是不是得了糖尿病。

3、手腳麻痺、發抖

糖尿病人前期的患者,平時會出現手腳麻痺、發抖,手不靈活以及出現神經炎性腳痛並且一陣陣疼痛,或劇烈疼痛。同時還會出現下肢麻痺,不願意走路,夜間會出現小腿抽筋等問題。

4、皮膚容易起包瘡、癢、麻木

皮膚很容易起泡,化膿,起癰、瘡等,且很長時間都不願意恢復。感覺有小蟲子在爬,皮膚癢,手腳麻木、感覺不靈敏,有時針扎一樣的刺痛等,就要引起注意。

5、莫名出汗

在沒有任何需要用到體力的時候,就算是在床上躺著,你也會莫名其妙的出汗,而且還願意出冷汗時,你就要注意了。

如果你對自己的病情持有懷疑的心態,你可以去測血糖,這也是判斷糖尿病最基礎的辦法之一。空腹靜脈血糖≥7.0mmol/L、平時血糖值≥11.1mmol/L都可以確診糖尿病。

(我是羅民,三甲級醫院在職主任醫師,有著三十多年臨床一線工作經驗的“老”醫生,我的努力只為收穫大家的認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幫助您,希望您能點贊、關注,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評論或私信我,我會盡力幫助大家!)

羅民教授


糖尿病的自我診斷依據

1、過於肥胖或消瘦,且有糖尿病家族史 肥胖者的糖尿病多在中年以後發病,多屬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消瘦者的糖尿病多屬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由於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故物質代謝紊亂,人體處於負氮平衡狀態,這類病人常常伴有酮症酸中毒,起病多在青少年時代,常有明確的糖尿病家族史。

2、肺結核久治不愈或中年以後患肺結核 糖尿病患者極易井發肺結核(【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侵及許多臟器,以肺部結核感染最為常見)。原因是糖尿病患者全身抵抗力降低;使結核桿菌容易入侵;因血糖升高,又給結核桿菌生長提供了良田沃土。所以肺結核久治不愈,應該考慮是否有糖尿病。

3、疲乏無力或四肢及腰背痠痛、麻木 物質代謝紊亂使能量不足,加之可能伴有酮症酸中毒,病人可感疲乏無力。血糖增高可致肢體及周身微血管及神經受損,故病人常有四肢及腰背痠痛、麻木。

4、多食、多飲、多尿伴體重下降(三多一少) 由於病人胰島素缺乏,血糖不能充分利用,高血糖反過來又刺激胰島素分泌,故病人常飢餓多食;增高的血糖從尿中排出,影響腎小管對水分的回收,故尿量增多;多尿導致失水,致使病人煩渴多飲;胰島素缺乏,機體代謝失常,能量利用減少,出現負氮平衡,加之水和電解質大量丟大,使病人體重下降。

5、皮膚易生癤、癰 糖尿病患者極易生瘡,而且不易癒合,其原因是:一是機體抵抗力差;二是皮膚微血管及末梢神經的糖尿病性損傷使局部防禦機能減低;三是血糖增高有利於細菌生長繁殖。

6、周身或下肢浮腫 糖尿病可促進腎動脈粥樣硬化,並可導致腎小球硬化及腎盂腎炎等,故晚期糖尿病患者可併發糖尿病性腎病,出現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及高度浮腫。

7、反覆感染 糖尿病患者極易合併泌尿系、膽道、胰腺、肺部的感染,與易生癤、癰原因差不多。

8、較早發生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 冠心病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這是因為糖尿病可加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心臟微血管普遍受損,心肌本身也可發生糖尿病性改變之故。

9、月經失調或羊水過多、巨大胎兒、早產死胎及畸胎等 血糖升高使神經受損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月經失調。血糖高時還可通過胎盤影響胎兒的生長髮育,使孕婦出現各種併發症。

10、較早發生腦動脈硬化症、腦血栓形成或腦出血 腦血管病變也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原因是糖尿病促進了腦動脈粥樣硬化,且糖尿病病人大多伴有高血壓。

11、視力下降 糖尿病可致眼部病變,包括眼底滲出、出血,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及白內障發病率上升。

12、尿招螞蟻、尿粘鞋底、尿有爛蘋果味 由於尿裡有糖,所以在野外排尿時,可招來螞蟻吞食;若在室內濺於便池外則有粘鞋底的感覺,甚至吱吱作響;糖尿病出現酮症時,酮體散發出的氣味近似腐爛的蘋果味,此時患者多伴有厭食、噁心、嘔吐、腹痛,甚至昏迷。

13、間歇跛行或足趾乾性壞疽 糖尿病可引起肢體動脈粥樣硬化及局部微血管病變,導致肢體動脈血液循環障礙。肢體缺血則疼痛,特別是行走後會更為明顯,休息片刻可自行緩解。遠端缺血可致足趾缺血壞疽,最後乾枯、脫落。

14、陽痿 糖尿病可致陰莖動脈粥樣硬化及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所有這些都可引起陽痿等性功能障礙。

15、女陰瘙癢 女性頑固性外陰搔癢,在除外黴菌及滴蟲感染之後,應想到糖尿病的可能,這是因為血糖對局部刺激所致。

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康霖生命


1.尿液招螞蟻、蜜蜂!

在鄉下的時候聽人說過,在野外撒一泡尿、不一會就招來一群螞蟻或者蜜蜂,現在想想挺有道理,說明人體胰島素可能分泌障礙,導致吃的糖沒有經過胰島素消化供機體吸收,而是經過腎生成尿液【其中含糖比正常人太高,所以招螞蟻】!

2.男性包皮自然出現裂口、白色分泌物多!

生活中經常遇到患者說最近沒外傷、也沒性生活,但不知為何包皮又癢又痛,而且有裂口,偶爾還會出血【黴菌感染除外】,這種情況也要注意可能是血糖太高所以!

3.就是醫學講的:最近吃的多,老感覺口乾、想喝水,小便多,但怎麼吃也胖不了【因糖都從尿裡面丟失了】要注意有可能血糖升高了.


意醫


糖尿病典型病群有三多,多飲、多食、多尿、提示三多接近本病,早期病輕無症狀,病者大都中年以上群體,食慾良好,體型肥胖,身體和正常人一般,體檢才查出。

糖尿病症狀介入,疲乏、消瘦。由於醣代謝失常,高能球一件磷酸鍵減,氮質負平衡,失水,重症更有酮症酸中毒與電解質喪失,患者易感疲乏,虛弱無力為常見症狀。

多飢多食,由於大量糖尿,糖分末能充分利用,伴以血糖過高,刺激胰島素分泌,食慾常亢進,易有飢餓感,一日進食五六次,尚不能滿足,有時偶爾降低,甚有厭食。

多尿,煩渴多飲,由於尿滲透壓增高而腎小球管內水回吸收減少,尿量常增多,病者尿意多多。多者一日二十餘次,夜會多次起床。

上了歲數的人,每年應該定期檢查一下,早早介入預防糖尿病。


柳葉門


如果血糖高的話,首先是口乾舌燥口渴嘴發粘小便黃眼睛乾澀,你也可以去藥店買一個血糖儀檢測一下


楊翔40062680


糖尿病的早期症狀一般表現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乏力、體重下降。也有一些患者出現皮膚瘙癢、視物模糊等情況。

個人建議:還是到醫院檢查一下,一般來說測一個空腹血糖就能知道,有無糖尿病,簡單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