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

生命中的苦難都是必然,那些打不倒你的,只會讓你更強大。

釋迦牟尼有一句話:“這輩子,無論你遇見誰,都是你生命裡該出現的人,都有原因,都有使命,絕非偶然,這個人一定會教會你一些什麼”。

愛你的人,給了你溫暖和勇氣;恨你的人,教會了你寬容和尊重。每一個人的出現,都不是無緣無故的,每一個出現,都是值得感恩的緣分。

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今生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

佛說: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

01

傷害你的人,是來渡你的

佛說:一切法門,明心為要。

明心,方可明理。有苦難,方能得渡。

人生有苦難不是壞事,堅強和防備,在困境中才得以生長。

你所受的苦難,都是來讓你更加強大的。

歸省禪師擔任住持期間,由於天旱,僧人們每天喝稀粥吃野菜,個個面黃肌瘦。

一天,歸省禪師外出化緣,法遠就召集大家取出櫃裡儲藏的米做起粥來。粥未好,歸省禪師便回寺了,小師弟們一下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歸省禪師看到準備用來應急的米全用了,十分生氣,質問法遠:“誰讓你這麼做的!”

法遠毫無懼色地說:“眾師兄弟個個形容枯槁,實在心下不忍,於是就把應急的米拿出來煮了,請師父原諒。”

歸省嚴厲地說:“依清規打三十大板,驅逐出寺!”

法遠默默離寺,在院外走廊尋了個角落棲息下來。偶然被歸省禪師發現,十分吃驚地問:“你住這裡多久了?”

“已半年多了!”

“給房錢了嗎?”

“沒有。”

“沒給房錢你怎麼敢住在這裡!你要住,就去交錢!”

於是,法遠在市集化緣、誦經,賺來的錢全部用來交房錢。歸省禪師笑著對大眾宣佈:“法遠乃肉身佛也!”

後來法遠繼承了歸省禪師的衣缽,將佛學發揚光大。

傷害,其實是一場歷練。在這過程中,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可以有機會彌補。

人活著,你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這些人對你,真真假假難以看透。真情假意,總要經過時間的歷練才能顯出一二。

這其中,對你好的人,自然帶給了你溫暖。但傷害你的人,也無需記恨。他讓你成長,他讓你強大。

感謝真心待你的人,也感謝傷害你的人。是他們讓你看清生命的真諦,生命,本就是苦難與幸福同行,經受了苦難,看過了人心,方有甄別的能力。

每一個傷害你的人,其實都是來渡你的。正如你所經歷的每一次苦難,都是你來日的智慧。



佛說: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



02

傷害,讓人學會不生氣

《華嚴經》中說:“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要對你好。能找出真心待你之人,不容易。
騙你的人,是為了讓你認清現實;傷害你的人,是為了讓你分出真假。
有位脾氣暴躁的青年人,總是和人打架。一次,他無意中游盪到了大德寺,碰巧聽到一位禪師在說法。
他聽完後深有感悟,於是發心不再打架,即使有人衝自己吐口水,也只要擦去,默默承受就好。
禪師笑著對他說:“有口水也沒關係,讓它自己幹了就是,何必擦掉呢?”
青年聽後驚訝道:“那怎麼行呢!為什麼要這樣忍受呢?”
禪師說:“這不是什麼能不能忍的問題,你就將它當做蚊蟲停在臉上,不值得與它打架,雖然被吐了口水,但並不是什麼侮辱,就微笑地接受吧!”


青年又問:“那如果不是口水,而是用拳頭打過來,那可怎麼辦呢?”
禪師回答:“這不一樣嗎!不要太在意!這只不過一拳而已。”
青年聽了,心中不忿,終於忍耐不住,揮出拳頭,向禪師的頭上打去,並問:“和尚,現在怎麼辦?”
禪師非常關切地說:“我的頭硬得像石頭,並沒有什麼感覺,但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
青年愣在那裡,實在無話可說,火氣消了,心有大悟。
只有在乎,才會覺得受傷。如果內心不為所動,那傷害就無從下手。 佛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決定你受傷程度的,不是外在的傷害,而是看你內心的那一念。
正因為在意,才會受傷;正因為受傷,才會生氣。
可是,苦難面前,生氣毫無意義,只會讓情緒影響自己。要知道,改變環境很難,改變那一念卻很容易。
是苦非苦,是樂非樂,全憑一念之間。
有執念,才會有傷害,不生氣,才無人能起。一念放下,傷害便潰不成軍。


03

銘記傷害,而不去記恨

佛說:“有智之人,若遇惡罵,當作是念。”。

人生,風雨無數,那些傷害你的人,只會讓你變得更強。

所以,傷害你的人,不必記恨。因為他們時刻都在提醒你,不要成為那樣的人。

鑑真大師在剃度一年多以後,寺裡的住持還是讓他做行腳僧,每天風裡來雨裡去,辛辛苦苦地外出化緣。

一天,鑑真看著床邊一大堆破破爛爛的鞋,心想:別人一年都穿不壞一雙鞋,我這剛梯度一年,竟穿爛這麼多,今日怎麼也要休息一番才是!

住持沒看到鑑真外出的身影,心下了然,便帶他到寺前一看:“昨夜下了一場雨,你在這條路上走過嗎?”

鑑真回答:“當然!”住持接著問:“你能找到自己的腳印嗎?”

鑑真十分不解地說:“昨天這路上又乾又硬,哪能找到自己的腳印?”

住持沒再說話,只是抬腳走進泥濘裡,走了十幾步後,停下腳步說:“今天我在這路上走了一趟,能找到我的腳印嗎?”

鑑真答道:“那當然能了。”

住持聽後拍拍鑑真的肩膀說:“泥濘的路上才能留下腳印,世上芸芸眾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不經歷風風雨雨、碌碌無為的人,就像一雙腳踩在又乾又硬的路上,什麼足跡也沒留下。”

鑑真恍然大悟。

想光大佛法,做個名僧,還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選擇權一直在自己手上。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傷害,帶來的是成全,磨難,才能走向坦途。

傷害,能毀滅一個人,也能成就一個人。面對傷害,心態,決定了受傷的分量。

受傷,不要記恨,而要銘記。銘記曾經直面苦難的勇氣,銘記當初遭受傷害的心情。一切,都是為了成全未來的自己,不再重蹈覆轍。

順境讓人坦然,苦難給人成長。你遭受的一切,都是上天給你的歷練。

那些打不倒你的人,只會讓你更強大,傷害你的人,是來渡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