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紅黨旗 最美“逆行”(圖)

最紅黨旗 最美“逆行”(圖)

“我是黨員,我先上!” 作為全市抗擊疫情的主戰場,海河醫院醫護人員責任在肩向“紅區”集結,一線黨員初心不忘衝鋒在前。 海河醫院供圖

最紅黨旗 最美“逆行”(圖)

本報記者 王倩 攝

  “我是黨員,我先上!”“我年輕、體力好,我能白連夜、連軸轉!”“我家裡沒負擔,我能值除夕的班!”……新春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在津沽大地驟然打響。天津市海河醫院作為我市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定點醫院,成為全市抗擊疫情的主戰場。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一名名共產黨員亮出身份,一個個戰鬥堡壘過硬堅強,一面面鮮紅黨旗高高飄揚。

  全員備戰,應急隊集合!1月20日,在接到救治任務的第一時間,海河醫院黨委迅速召開緊急會議,啟動應急預案,部署應急工作。應急隊員到位、嚴密實施隔離、做好院感防控,接診入院、科學救治、心理疏導……醫院領導靠前指揮,發出一道道指令,各項工作緊張有序進行。

  動員令即是集結號,請戰書即是宣戰表。醫護人員責任在肩向“紅區”集結,一線黨員初心不忘衝鋒在前……黨支部建在“紅區”,黨小組建在病區。海河醫院“抗擊新冠 保衛津門”三個臨時黨支部迅速成立。黨員骨幹、入黨積極分子、普通醫護人員,一張張“請戰書”“決心書”“申請書”紛紛遞到各個黨支部。

  “我們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實黨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海河醫院黨委書記張文龍在動員會上說,“這是黨考驗我們的時候,是人民需要我們的時候,黨員幹部要勇敢站出來,積極踐行入黨誓言,為人民群眾健康築起堅實屏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逆行“紅區”,挺進一線,率先垂範,海河醫院進入“紅區”的醫護人員中,有半數以上是共產黨員。一線黨員把身份標註在防護服上、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為黨旗增色、為黨徽添彩。

  第一臨時黨支部書記、呼吸科副主任於洪志,從1月21日首批進入“紅區”,始終堅守一線沒回家,和隊員們在“紅區”的病房裡度過了緊張而又難忘的除夕。“其實天津出現疫情之前,我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下轉第5版)

  (上接第1版)

  身為醫務人員,這個時候就要拿出‘白衣天使’的擔當。我是一名醫生,更是一名共產黨員,衝在最前線,我義不容辭、責無旁貸。我一定要帶領大家把這場抗擊疫情的阻擊戰打好、打贏。”於洪志說。

  重症醫學科護士長孫燕,是海河醫院護理應急一隊隊長,擔任臨時黨支部副書記。她2003年曾作為骨幹進入“紅區”護理“非典”重症患者,這些年也直接參與了埃博拉病毒、甲流等疫情防控,每一次她都義無反顧奔向前線,是一名久經沙場的“老兵”。在科室年輕人心目中,孫燕是經驗豐富的導師,更是值得依靠的“大家長”。每當有護士要進入“紅區”,孫燕都會細心地幫她們穿好防護服,認真檢查、反覆叮囑,不錯過任何細節,盡最大努力確保零感染。她說:“穿上這身防護服就如同披上了戰袍,進了‘紅區’就是上了戰場。”

  “紅區”裡,護士們每天和患者接觸最多,除了醫療相關的護理,對有些病情重、高齡的患者還要幫著餵飯、處理大小便。此外,孫燕還要帶領護士們妥善做好患者們的心理疏導,注意安撫患者們的情緒,讓他們多看看電視,多給家人打打電話聊聊天。無微不至的關心和護理,使患者們深受感動。

  心臟內科副護士長劉春榮,是臨時黨支部的組織委員,擔任護理應急二隊隊長。“80後”的劉春榮是醫院護理隊伍中經驗豐富、技術精湛的“老同志”,曾獲得市級青年服務之星稱號。同事們都知道劉春榮患有高血壓,不久前還突發心絞痛。此次任務,劉春榮不顧大家勸阻,義無反顧地進入“紅區”,她說:“論身份,我是黨員;論業務,我比別人更有經驗。關鍵時候,我就應該上。”同事們發現,劉春榮的行裝與眾不同,除了生活用品外還帶了一大兜自備藥。至今,劉春榮已經在一線奮戰十多天。

  “紅區”裡,醫護人員工作的緊張程度、忙碌程度和辛苦程度都是難以想象的。“進來以後都不允許帶手機,每天總有一段時間跟外界‘失聯’。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次數,大家吃東西、喝水也都很‘謹慎’。”劉春榮風趣地說。

  檢驗科副主任秦中華,是一名共產黨員,也是一名優秀的技師。緊急集合的深夜,正在家中休息的他接到通知後沒敢驚動熟睡的父母和孩子,只是跟妻子說了一句:“有任務,我得去單位。”帶著家人的牽掛,秦中華迅速打起揹包趕赴“戰場”。秦中華說,從選擇海河醫院的那一天起,就領悟了 “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的要義;從面對黨旗宣誓的那一刻起,就堅定了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信念。面對疫情,心裡也有擔心,但穿上了這身白大褂,就想盡最大努力挽救病患。

  “‘紅區’裡的檢驗工作十分重要,確診患者的各種標本,包括尿、便、血液,都要送到我們這裡來檢驗。”秦中華說,“雖然工作量不大,但工作風險大。我們進工作區域都要‘全副武裝’,按程序穿醫用防護服,戴上防護口罩,還有護目鏡、帽子等。”一個班次下來,厚厚的醫用防護服常常被汗水浸溼,長時間戴著N95口罩繃住鼻樑出現了壓痕,臉頰上也留下深深的印記,秦中華卻說:“我們就是幹這個的,這些對於醫護人員來說,已司空見慣,不算什麼。”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面對肆虐的病毒,海河醫院連續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經受著巨大考驗。黨員先鋒隊、骨幹突擊隊、後援預備隊接力奮戰,與病魔決戰,打出了組合拳,與時間賽跑,跑出了加速度。昨天,從海河醫院救治一線傳來好消息,收治的確診病例中已有2例患者連續72小時以上沒有發熱,核酸檢測第一次複查均為陰性,救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戰“疫”還未結束,“逆行”仍在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