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小孩遠離電子產品,提高動手動腦能力?

快樂成長之好好學習


遠離電子產品其實沒有必要,越是對孩子控制反而適得其反,所有的事情都有兩面性。與其遠離,不如正確引導孩子,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控制好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以及使用方式,反而可以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的東西,滿足孩子的求知慾。

當然,自律不是輕易可以達到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認為能夠做到自律的人都是很偉大的。成年人面對誘惑往往很難控制自己,更何況一個孩子。那麼讓我們換個思路吧!把問題交給孩子,通過下面三步可以有效解決。

把問題交給孩子自己解決。

對孩子表達理解

父母對孩子喜歡電子產品表示理解,讓孩子放下防備,讓孩子知道我們的態度不是反對他們玩電子產品,孩子反而能接受我們的意見。

尊重孩子

父母可以表示自己也非常喜歡玩電子產品,當然這也是事實。此時孩子的興趣應該起來了,那麼我們的機會來了,跟孩子討論一下電子產品有哪些好處,哪些壞處。當然討論必須要和孩子保持互相尊重的態度。

讓孩子制定時間

我們可以通過啟發性問題問孩子怎麼使用電子產品才能不讓自己受傷害的同時又能娛樂和學習。相信孩子會說出很多見解。

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孩子往往願意遵守自己參與制定的規則。

當然,這種方法孩子能保持多久的時間主要取決家長的態度。下面還有另外一個方面要說,這裡就先不做深入討論了。

下面再說提高孩子動手動腦能力

很多家長為了提高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在某寶買來很多的玩具,像樂高,積木等等。我給自己孩子也買了,但是大多都是我拿來拼了。當然這種方法不是說不好,但是我感覺這種方法捨本逐末了。我覺得要培養孩子動手動腦能力,最好就是讓孩子參與到我們生活中來。

培養孩子家務能力

家務能力能夠很好的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當然也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現在很多的學生眼高手低,家長也更多的關注學習,這就造成了很多孩子畢業適應不了社會。我們最好制定一份值日表,孩子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鼓勵或者要求孩子自己去做。

提高動腦能力

提高動腦能力主要是看家長的引導了,生活中很多的事情都是值得思考的,我們只要留心注意隨時都有機會引導孩子進行深度思考。就像我們上面說的如何使用電子產品的問題,或者我們可以讓孩子去收集家人的信息,思考怎樣做出美麗的家庭冊。

生活處處是驚喜,讓孩子參與到我們的生活中不僅很好的鍛鍊孩子而且更能培養孩子一些優秀的品質。


若辰老爹


現在的孩子對電子產品非常感興趣,甚至有些孩子還對電子產品產生了依賴,一空下來就要玩,不給玩還發脾氣,這確實是個很頭痛的問題。現在是個互聯網信息時代,網上的信息五花八門,我們大人都一天抱著個手機玩個不停,更何況小孩,所以我們大人要以身作則,督導孩子。我家裡有平板,手提電腦,我女兒從上中班開始就開始迷戀平板電腦,剛開始她喜歡聽些兒歌,看視頻、圖片,我們也覺得小孩子聽些兒歌也好,但慢慢的到大班的時候就開始玩抖音了,有時間就玩,這時我就感覺到有些嚴重了,開始限制她玩,但她根本不聽,還是會偷偷的玩,現在上一年級了,都會自己下一下游戲來玩了。好懊惱,沒辦法,我開始尋找各種辦法來阻止她玩,吼她,跟她講道理等等都不起作用,後來我發現,因為我就這一個獨姑娘,我們平時都是手機不離手,她找不到其他人玩,我們又不陪她,所以她才會去玩電腦,從那一刻起我就覺得放下手機,好好陪女人,一起做些簡單的手工;一起探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一筆一畫的教她怎樣寫好字等等,我們還一起起草了一個作息時間表。慢慢的我發現,平板電腦已經沒充電好長時間了,女兒也慢慢的習慣了作息表上的作息規律,到時間也不用我囑咐她自然的會去做,而且做的很好,我欣喜若狂,女兒不在依賴平板電腦,而我也不再一天抱著手機玩了。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說的一點沒錯。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必要因素。


130931


Hello!這裡是樂多君,很榮幸能回答您這個問題。

首先介紹一下我自己,我現在還是一名大學生,並沒有孩子,但由於我寒暑假期間,都有去科普俱樂部當志願者的經歷,接觸到的孩子也比較多,所以想發表一下自己的想法。

在我看來,孩子的創造力一直是無窮的,但這需要孩子有意識的耐心培養。

第一,家長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會先天性的模仿家長的行為,如果家長在家中能多看書、多做一些有趣的手工製品,孩子看了也會主動的模仿家長的行為。家長也可以帶動孩子去進行手工製作,網上都有比較全面的教程,可以自行搜索,合作完成一件手工作品的成就感對孩子來說是巨大的,從而自然而然也會遠離電子遊戲。

第二,多參加趣味活動。我們舉辦的很多活動都是以動手以及實踐為主的,一堂課前20分鐘講述知識要點,後面40分鐘便是孩子們自由發揮的時刻,您也可以讓自己的孩子多參加此類科普活動。孩子們的創造力會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體現出來,孩子可能有些環節有困難,家長需要在旁邊協助,而不是自顧自的玩手機。

第三,購買一些培養動手能力的玩具。比如樂高積木,現在孩子們的玩具種類也越來越繁多,但是樂高可以算得上是玩具中最出名的一家了,我認識的許多老師現在仍有購買樂高的習慣,樂高能很好的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甚至是一些機械的原理,從簡單的產品入手,逐漸培養孩子對這一方面的興趣,我相信一定能起到動手動腦的作用。

最後,我想說的是,電子產品也不一定需要完全遠離,現在計算機軟件、編程都比較發達,如果孩子真的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您也可以試著讓孩子接觸比較簡單的電腦編程,用電腦製作一個小遊戲之類的,都是能培養孩子動手動腦能力的。不能將電子產品一概而論,也許您的孩子未來可能是一位出色的軟件工程師。

圖一:小朋友自己製作的太陽能風車

看到自己的風車在轉 非常的開心😊

圖二:家長和孩子們在合力製作機械魚

製作難度比較大 家長在旁邊幫忙

圖三:小朋友們在上一週的編程課

電腦上是他們自己編寫的小遊戲

都是我自己拍的照片👇





hello樂多君


一、不忘初心❤️:

相信當今社會大多父母都會牴觸孩子過早過多接觸電子產品,初心是為了保護孩子的眼睛,避免電子產品中良莠不齊的文化衝擊,杜絕造成依賴,這是父愛母愛的本能反應。《三字經》中開門見山、開宗明義:“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綜上,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至關重要,也是我們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與時俱進🆚:

改革春風吹滿地,中國人民真爭氣!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中國經歷了從包辦婚姻到自由戀愛,經歷了從傳統書信到網絡郵件,從黑白電視到智能家居,智能手機📱、ipad平板電腦💻等已成為當下時代發展的產物,也必將成為歷史!我們無法改變潮流,只能在健康育兒、科學育兒的理念基礎上,順應時代的潮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既要保持初心❤️,也不要讓孩子被時代所淘汰,畢竟,他們才將是下一個時代的弄潮兒!🌊

三、親子育樂🎢:

崇尚親子育樂,寓教於樂!時代的進步不僅僅推進了電子產品的蓬勃發展,更推進了全球化地球村的教育資源共享!各國先進的教育理念觸手可及,除了電子產品的科學合理應用,早教激發、親子游戲、桌遊玩具、音樂舞蹈、樂高邏輯、融入自然、旅遊體驗等等更多的更科學的育樂方式應運而生!

所以,即使遠離電子產品,我們父母只要具備了新的教育理念,真正踐行親子育樂,寓教於樂,孩子們也會百花爭豔。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用書“喂”大的孩子也必然會出類拔萃!

綜上,所謂電子產品,只是時代的產物、信息的媒介。我們作為父母可以踐行親子育樂理念,學習時代衍生出的最新科學方式寓教於樂,與時俱進,努力做成長型父母!💪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6d74581b762f4437999303b9ee321cdd\

親子育樂薈


確實,現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數碼產品非常方便,而且非常能吸引人的興趣。給小孩子一部手機或者IPAD,他能夠無師自通,而且玩幾個小時不帶停的。很多時候家長為了省事,把電子產品給到小孩就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長此以往,對小孩子的視力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也會帶來其他方面的長遠影響。那如何讓小孩子遠離或者說不沉迷電子產品呢,說說我自己的經驗吧。

和她約定時長

在給她看的時候,我往往會和她說,看到什麼時候就不能再看了。有了這個約定後,到時間就會暫停,即便到時她不情願,或者不高興,但承諾就是承諾,答應了就要做到。不過在到時間後,要主動陪她玩其他遊戲,這樣一般會比較容易切換,小孩子也不會不開心。

和她一起看

其實電子產品也不完全不好,對小孩子來說它只是一個高級玩具。如果家長能陪她一起看一起玩,小孩子會非常高興的。我家小米就嚐嚐邀請我和她一起看動畫片或者有些視頻片段,她還會在旁邊講解。在這個過程中,既能讓大人控制好時間,也能讓小孩子感受到大人的參與和關愛,取得較好效果。

做好榜樣

這個只能說,說到容易做到難。現在家長一回家,基本都是“機不離手”,真正能做到放下手機,迴歸家庭的少之又少。我現在下班回家後,儘量把手機放在一邊,把時間用來看書或者陪伴小孩。小孩子模仿大人的能力很強,她看到我在看書後,也會湊過來,或者讓我給她講故事等等。在潛移默化中給小孩子樹立好的榜樣,這樣也會讓小孩子慢慢遠離電子產品。

家長多抽出時間,陪伴孩子成長,也許就是最好的方式了。孩子的成長也是家長的成長。我是一名80後奶爸,主業是做市場研究,主要興趣點是研究兒童保險配置,最大的心願是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樂成長,歡迎大家多多溝通交流。


兔子愛大米


想要孩子遠離電子產品,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家長帶頭,以身作則,也遠離電子產品。

幫助孩子提高提高動手動腦能力,可以根據以下幾點:

1.家裡可以放置一些樂高、積木、拼圖等有利於孩子動手動腦的玩具。

2.一些簡單的家務活可以讓孩子來幫忙,不要是那種指示孩子幫你拿東西的活,可以全家一起大掃除,你幹一樣,他幹一樣。

3.多帶著孩子出去開闊眼界,引導孩子提問為什麼,然後再引導他找出答案。這個過程家長要有耐心,一點一點來,多陪陪孩子。

4.還可以讓孩子學習畫畫、手工、彈琴等興趣技能,當然要以孩子選擇為主,看他喜歡哪一個。

5.多運動,每天帶著孩子跑跑步,踢踢球,孩子身體發育慢,不要太劇烈,適當的鍛鍊可以強健身心,還有利於身體和大腦發育。

其實帶著孩子提高動手動腦能力的過程,就是讓孩子脫離電子產品的過程。


小式


小孩子喜歡玩電子產品,是因為對別的沒有興趣,或者家長過於放縱,還可以有別的原因吧。

但是,電子產品畢竟對眼睛不好,所以必須控制。家長可以問孩子為什麼要看電子產品,讓孩子自己說一說看電子產品時間過長的危害。家長可以適當引入自控力的概念,因為能把握固定時間的孩子,自控力更強。

這樣,跟孩子約定好一天玩幾分鐘,一週最多幾分鐘等等



好媽媽賽過好老師


要想孩子遠離電子產品,最好的方法是改變孩子的生活環境!“孟母三遷”就是最好的例子,孟子在自己的家鄉生活,周圍很多小販,所以孟子學做小販,孟母遷移到街道,很多賭徒,孟母學會了賭博,後來孟母搬遷到書院旁,孟子才開始學道,最後成為“亞聖”!

如今,電子產品已經普及,要想孩子遠離,只能改變家庭環境,把家裡的電子產品撤掉或限時開放,父母家長在家也不能沉迷電子產品,如果父母在家長時間對著手機,電腦,孩子就會感覺被忽視,得不到父母的關注,同時也會覺得孤獨,無聊,也會有樣學樣,用電子產品打發時間,久而久之就會對電子產品沉迷!

如孩子回到家,有家長的陪伴,生活過得充實,在家庭氛圍的影響下,自然就不再用電子產品來打發時間了!家長回到家,儘量把手機收起,多陪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完成作業,陪伴孩子玩一些益智類遊戲,如積木,拼圖,下棋等,既可以加強親子關係,又可以開動大腦!還可以帶孩子一起做一些家務,如洗菜,切水果等,邊娛樂邊訓練孩子的動手能力!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要想孩子遠離電子產品,首先父母要遠離電子產品,這樣孩子才有可能遠離電子產品!





好奇人生彭琪皓


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深了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性,但是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危害很大。孩子對電子產品有了依賴,就會減少孩子的戶外活動,縮小孩子的社交範圍,影響孩子的視力,早早的戴上眼鏡。所以儘量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

1.父母要以身作則

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怎麼能去要求孩子做到呢。清華大學才女武亦姝的父親每天下午4:30回到家中會把手機關機,陪孩子一起學習。由於父親的堅持,這才成就了這麼優秀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只有以身作則,自己不玩電子產品,孩子才能學習父母遠離電子產品。

2.父母帶孩子多進行戶外活動

父母與孩子一起進行戶外多動,適當的體育鍛煉消耗孩子的體力,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感受外面環境的美好。

3.父母陪伴孩子

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做遊戲,讀繪本,畫畫,搭積木等有趣的事情。孩子有可以做的事情,就回減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

4.約定看電子產品的時間

可以與孩子約定一天看多長時間的電子產品,這樣孩子就不會看時間太長。



凱瑞媽媽育兒


為什麼要遠離電子產品呢?電子產品是現代生活重要的工具,而且電子產品中許多遊戲,就能夠提高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我女兒開始的時候玩“寶寶巴士”,現在玩“迷你世界”,已經有兩年時間了,她在裡面建了很多地圖,還有很多角色的嘗試。“迷你世界”具體怎麼玩,我也不太懂。經常是我看書,女兒玩平板,晚上再一起講故事。她玩得很開心,還有自己的粉絲,而且在遊戲中她與網友一起協作建城市,學會交流與配合。

互聯網的無處不在,讓一切皆有可能。我覺得不需要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而是要教會孩子怎麼去利用電子產品,為我們的生活服務。就像我們大人利用手機去溝通、去分享知識,去創造財富一樣的。

當然,多帶孩子去體驗真實世界也是非常重要的!與孩子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快樂,可以經常帶著孩子去遊樂場玩耍或者全家一起去旅遊,平時也可以帶孩子去附近的公園逛逛,或者安排一些體育鍛煉。

在家裡陪孩子一起閱讀、聽歌唱歌、寫寫畫畫、做手工等,給孩子營造一個多姿多彩的家庭氛圍與成長環境!讓孩子自己去體會生活的多面性,找到自己熱愛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電子產品只是現代生活中的重要工具而已!

如果你的孩子被電子產品套牢,作家長的就要反思自己的行為,是不是你的陪伴不夠?孩子只有在虛擬的遊戲中尋求快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