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身體有了慢性病治不好,又不會死,但每天影響你正常工作與生活,你會不會抑鬱?

農村仔仔i


多數人都會有一定的心理變化,我的工作本身就是接觸慢性病痛的,例如,頸椎病、腰椎病、膝關節痛、後背疼痛等,很多人一出現就是很多年,不是不去就診,是看來看去總也看不好,還有各個方面原因,抑鬱相對少,焦慮、暴躁的多!

1.疼痛難恢復

有時候想一下,並不是疼痛本身難康復,可是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就診的過程中未必遇到合適的醫生,尤其是現在醫院的環境,對於慢性病的處理效果並不是很理想,這就導致很多人只能去病急亂投醫,康復的概率更低!

2.家人不理解

有的慢性病,表面上看不出來異常,只有長在自己身上才知道有多痛苦,家裡人看著能吃能喝的,初期可能會積極的去幫助患者,後期習慣了,就覺得病人是矯情,甚至由於病痛,不能工作,有的家人還嫌棄,一般人受不了這種落差!

3.花錢,看不到希望

現在這個社會,吃窮的少,病窮的太普遍了,健康就是失去之後才知道珍惜,疼痛到影響生活,也不能賺錢,坐吃山空,借債求醫,可是一次次的打水漂,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這就加劇了心理的負擔。

焦慮、脾氣暴躁

抑鬱之前,多數都有過焦慮的表現,例如,頻繁的問同一個問題,每天愁眉苦臉,遇到醫生也不停的詢問、質疑,總想搞明白自己是什麼原因不好,不停的做檢查,脾氣暴躁,對自己身邊人發火,真到抑鬱這個程度的還是少一些,調整好心情,心情不好不但不解決問題,還不利於恢復,盡力克服和控制吧!


喬棟談健康


你說的好像我29歲我得了痛風,30歲得了慢性腎炎至今未愈,從剛開始的撕心裂肺的鬱悶到麻木的生活,我結婚了但是今年才要孩子,我都38歲,掙得錢全用來給自己治病都不夠,為這病幾十萬進去看不到效果,現在一個月三千多藥費,我很累真的想放棄,但是中年的命不是自己的,還有父母和老婆孩子,我自己在想我的孩子千萬別怨爸爸,我給不了她太多物質生活,也不一定能陪她多久,我的媳婦這麼多年不離不棄的照顧我,很是心疼也一直堅持不離婚,我的牙齒也掉了五六個了,人生就是一場夢,工作上誰會給一個病人讓路!沒死就得活著,加油吧。沒人活得容易。或許我的分享能讓苦難的人更有信心,希望鼓起勇氣笑對人生,生命不易倍加珍惜。


梁栩鳴


唉!說起慢性病~我就是倒黴的一個!最開始只有個胃炎!前年得了慢性前列腺炎!到處求醫問藥打針,輸水,住院,最後錢用了不少,人也受罪,前列腺炎也嚴重了還痛!工作也丟了!後來頭暈,一查憂鬱症!又吃藥!把胃又吃出息肉!又住院手術!食道黃斑病變了!我抄34歲的我又得了侷限性肺氣腫!😂️😂️天那!我只求我死的時候不要太痛苦!!就謝謝老天了!!!


記住186327572


這個問題因人而異吧!我是慢性病患者,高血壓,梗椎病,腰間盤突出,345尾骨,是中央型的,現在又有了滑囊炎,現在又接近痛風,這麼多慢性病困擾了我高血壓十五六年,但是我不會抑鬱,因為我知道生老病死,自然規律,我現在是處於病的階段,距離死,還有很長的一段路,我怎麼會抑鬱呢?我認為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兒!

我也曾經痛不欲生,但是看到電臺,有一個失去雙手的男孩兒,他用腳彈鋼琴,劉德華為它譜了曲寫了詞,他有一句話,特別的感人,他說,要麼精彩活,要麼馬上死

所以我快樂地活著,帶病存活著,痛並快樂著,每天都當生命的最後一天去享受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就是追尋快樂,享受這個過程,活著就是幸福的,就是王道!

幸福的真諦就是:哪也不疼,有點疼痛,但是不要命,已經很好了,不然還想咋樣啊?還想上天不成?且行且珍惜吧!祝友友們都健康快樂,幸福呀😊!!!加油💪,必須的😊


難得糊塗76896059


現在有很多人都得了慢性病,比如糖尿病,得糖尿病的人特別多,這個病屬於慢性病,糖尿病通過治療只能得到控制,是治療不好的,每天也會影響到糖尿病人的工作和生活的,但是大多數糖尿病人沒有抑鬱,而是該工作去工作,該吃飯就吃飯,該吃藥就吃藥,該上醫院看病就看病。我周圍有很多中年男性朋友得了痛風,這個病發作起來疼的都走不了路,有的人疼的甚至不能上班需要在家休息幾天,他們吃飯稍不注意痛風就會發作,疼起來真的非常痛苦,有的人走路都需要架著柺杖,但是他們沒有一個得抑鬱症的。得了慢性病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自己不積極去醫院治療,管不住自己的嘴,不忌口大吃大喝,沒有按時吃藥和複查。周圍的慢性病的病友真的非常多,大家對了的慢性病都已經習以為常了,不能不當回事也不能太當回事,還真沒看到他們當中誰抑鬱了,可能我認識的這些人心都比較大吧。


dgm011


不知道,只能說看開一點吧!本人2年前大面積心肌梗死,最後人是活過來了但是沒了一條腿;今年年頭支架又堵,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脖子上有個東西也不知道是好還是壞,中秋前兩天有來了一個突發性耳聾,我只想說我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在短短兩年變成這樣;但是想到自己年幼的兒子還是要堅強的活下去,可能有了信念一個人才不會胡思亂想吧!我現在只希望物極必反一切的好運會降臨到我的妻兒身上,什麼不好的事往我身上來就好了。


雲中獣


胃糜爛好多年,老是胃脹,一直不舒服,年年胃鏡年年都是糜爛一直好不了, 今年脊柱痛查出強直性脊柱炎 ,這兩年身體又很累,休息很足夠也累,頭搖下里面很痛,看醫生檢查拍頭部核磁共振又正常,今天年看醫生說是神經衰弱,誰有我慘

上高中腳踝受傷後遺症不能跑步,又一個慘字


雲2042456


情緒肯定會有,但不會抑鬱。

我目前還沒有特別嚴重的疾病,無非就是不能吃冷食、一吃就容易拉肚子,偶爾會有腰痛,不知道什麼時候閃了一次腰,我猜測跟我平時坐姿不良有關係,但我能夠有意控制的時間很短,不久又變成了老樣子,呵呵,人吶,好了又不記得當時的痛了。腰痛時,話都不想說,碰見難纏的病人還得忍著,努力解釋,說實話,那個時候心情很不好,但也不是多大的事情,自己針灸一下,好好休息兩個晚上又好了,照常生活、工作。慢性病確實比較耗耐心,如果控制不好,心理壓力確實大,服了一堆藥,血糖血壓依然不聽使喚,你想它降它就要反著來,有些患者把關注點太著重於數據後,心情會跟隨著數值起伏,還容易把情緒帶入工作、生活,傷害家人、傷害自己。

我講一個事例,我媽偶然發現頸部有個塊,我帶她去醫院查了,淋巴結,醫生讓她別吃刺激性的食物、別感冒,於是她回家後雞蛋、韭菜、茭白都不吃了,我家改吃鴨蛋了!說實話,我是真不喜歡吃鴨蛋、放了酒去腥也掩蓋不了那種不好的味道,我也跟著她吃,雞肉是再不會買了,要吃我只能自己出去買個雞腿啃啃,韭菜也是炒了一小碗,就給我單獨燒的,我可以理解,但我不認同,覺得她有點心理問題、過於杞人憂天了。我發現她老是摸脖子,是那種不自覺的動作,被我發現很多次了,大多時候我不提示她,偶爾煩了就會提醒她,跟她講別害怕這害怕那的,不是什麼大毛病,但根本沒用,只能順其自然,這不又到了複診的時候了,過幾天就得去再查查,不過花錢買個安心總沒錯。我說這個故事也是說明大部分患者對於疾病都有憂慮、擔心,部分患者甚至總覺得病治不好會有後遺症、會有“隱患”,會發生“大毛病”,其實必要的重視是需要的,但過分焦慮、甚至抑鬱就容易發生心理疾病了。

我想對得了慢性病的人說,無論開心與否,都是一天,正面、積極的情緒有可能對疾病產生那麼一丟丟的正面作用,但負面、低落的情緒卻會對疾病產生很大的負性作用,只有積極治療,與家屬一同面對,才能為自己負責,也不給家人產生負擔。

我是堅持健康科普的小鋆醫生,碼字不易,如果能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點個贊吧,謝謝!


小鋆醫生


根據本人真實情況來回答這個問題,其實得了慢性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怎麼看待這個病,抱著什麼樣的心態。

我是一個糖尿病患者,由急性胰腺炎,胰腺炎壞死引發,剛開始得這個病,我很痛苦,糖尿病的併發症很可怕,而且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且一生都不能治癒,需要長期打胰島素來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不好會引起一系列的血管疾病,一發不可收拾。

糖尿病很可怕,糖尿病也不可怕,聽說得糖尿病的人是因為前半生生活太好了,這是一種富貴病,現在這個病已經伴隨了我1年,已經習以為常了。我是怎麼看待他的,首先我接受了我有病這個事實,有病得治,這種治不好的病最最主要還是靠自己,吃藥很重要,保養也很重要,我不能吃飽,每次吃飯要過稱(克重稱),吃多少要精確到幾兩,不能吃油,每次都是用水煮一下,或者炒好了用水涮一下,飯前要測試血糖,空腹不能超過6.0,飯後2小時要測一下,不能超過7.0,由於沒有胰腺分泌胰島素,所以我必須要結合運動,把血液裡的糖分通過汗液分泌出去,你會想著,這麼麻煩那不吃好了?不可以哦,會低血糖,低血糖嚴重影響生命危險,所以可以少吃多餐,嚴格監控血糖,把不能吃的堅決不吃,也可以健康的生活。

清淡的生活也挺好的,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一樣的快樂,不必沮喪,上天沒有讓我們死去就是最大的恩賜,失去的健康一定會在別的地方得到補償,所以好好的,快樂的活著。


糖友秋秋


慢性病是抑鬱症的危險因素之一,美國的醫生在檢查慢性病患者的時候,經常檢查患者是否有抑鬱症的症狀。

即便慢性病不會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但由於慢性病會對患者心理造成持續性的壓力,對患者的精神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如果存在症狀特別是疼痛的話,就更容易誘發抑鬱。

慢性病是無法治癒,但慢性病是可以控制的。通過妥善的慢性病管理,可以很好地將慢性病控制住,甚至達到緩解。因此對待慢性病要有正確的認識,這樣才能緩解慢性病對精神的壓力。

如果慢性病影響的工作和生活了,說明慢性病的管理沒有做好。特別是如果存在慢性疼痛的話,一定要採取鎮痛措施,長期慢性疼痛對於精神來說是一種酷刑,應該優先予以解決,不應該過於顧忌藥物的副作用。

隨著人均壽命的不斷增長,大多數成年人患有慢性病或者症狀,因此更要注意預防和控制抑鬱。對於慢性病,要採取積極樂觀的態度。隨著現代醫學的進展,慢性病患者的生存時間和生活質量不斷延長,甚至達到正常人的程度,要把慢性病看出可以治療和控制的疾病,而不是絕症,更不要聽信社會上那些胡說八道。

如果出現抑鬱了,必須治療,不要指望自愈,否則有可能發生嚴重的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