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資金有限,需要在月嫂和早教中間二選一,你選哪個消費?

mouldlion


我是一名工薪階層,我也有兩個小孩,我是肯定請不了月嫂的,我認為早教是關鍵的,孩子只有從小得到良好的教育是無可厚非的,孩子只有從小學習才能激發她(他)的學習興趣,長大了才能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喜樂的小樹OO


我覺得應該根據自己家裡的具體情況而定。資金固然是有限的,但家裡還有人力資源呀。根據我家的情況,我會選早教。原因如下:

1、我家兄弟姐妹多,也都是帶娃兒的高手,姐姐嫂嫂都能幫到我,我當時就充分利用了這個便利條件,省去了請月嫂。我們姑嫂姐妹也在這種互相幫襯中更加親密。

2、早教不僅僅是教寶寶,更是寶媽寶爸學習的好機會。我們帶寶寶參加早教,寶寶在成長,寶媽寶爸也進步。

3、學習接觸了新鮮事物,回來還和姐姐嫂嫂們分享,姐姐嫂嫂們可高興了。免費學習新事物,不至於被社會慢慢邊緣化,逐漸脫離社會。真可以說是一人交費,全家人受益。

4、更重要的是,寶媽帶寶寶參加早教,也是接觸社會的一部分,可以接觸新觀念新思想,也有機會和同齡人相處,不至於帶幾年孩子完全被社會孤立,如果要重新進入職場,也有一定的基礎。

以上就是我當時的真實感受,不過,現在的80,90後沒有我們這些70後那麼多的兄弟姐妹了,實際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不過,還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家庭狀況,有不同的選擇的。


愛愛木蘭


我家娃也上了早教,全家老小齊上陣幫著帶,主要還是我跟寶媽。即使資金有限這兩個也不衝突,月嫂價格一個月幾千塊要的,寶寶早教一節課1~200差不多,兩個不在一個價位上,資金有限退一萬步講,一週少請一天月嫂,早教錢就出來了


果小胖帶果爸玩


提這個問題的爸爸媽媽們首先要區分好月嫂和早教這兩個概念,瞭解這兩項的服務都包含什麼內容,在根據你的資金和最大需求來選擇。

其次,好的月嫂和早教機構的費用一般還是比較高的,所以瞭解清楚內容更重要。

1.月嫂:一般的服務對象是產婦和新生兒。在女性生了小孩之後,請月嫂都是為了更好的照顧產婦坐月子,產婦的飲食,護理等,同時照幫產婦照顧好小寶寶,教寶爸寶媽如何照顧新生命的生活起居。

2.早教:早教更多的是培養小寶寶的各項能力,比如什麼年齡段掌握什麼技能,什麼活動幫助孩子開發智力,孩子出現什麼行為父母應該怎麼辦等等問題。而且早教不負責照顧寶寶,去上課需要家長陪同一起,尤其是爸爸媽媽的陪同,時間也是有限制滴,一個課程多長時間,上完之後家長就帶回。

所以在兩個選擇當中,我建議選月嫂更好一些,讓媽媽們在月子當中好好休息好好恢復身體,同時也能通過月嫂學習許多照顧小寶貝兒的方法。媽媽月子做的好,之後才有好的身體照顧孩子,照顧這個家庭。

其實,對於孩子而言,再好的早教課都比不上父母的陪伴。現在的爸媽都講求科學育兒,有很多很好的網上早教課以及一些早教盒子實用又便宜,而且爸媽親自教課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長。如果擔心自己忙沒時間關注這一塊兒,就合理規劃好閒暇時間,陪伴孩子成長。再說既然有選擇早教的想法,說明孩子還是有人陪伴,有人有時間來完成早教課的任務哦!


mm蛋殼


如果資金有限,需要在月嫂和早教中間二選一,我會選擇早教,因為早教對孩子今後,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表面上看請月嫂比較重要,因為產婦的身體也很重要,但是你有限的資金請了月嫂,雖然說暫時照顧了產婦,家人會感覺輕鬆,但是隨著小生命的降臨,再給家庭帶來快樂的同時,資金上的壓力將會更大,因為小孩的開支將會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假如雙方的父母從經濟上能補貼一點還好,以後還可以請早教,如果雙方父母經濟上不能給予貼補,以後請早教將是一句空話,所以我認為應該請早教比請月嫂重要,所以照顧產婦和小孩的任務,就落在家人的肩上,這時候就需要家人的齊心協力,各取所長,做飯菜好的負責給產婦做飯,細心的幫著照管孩子,這樣通過家人共同的努力,產婦和孩子都會平安健康,又能獲得早期教育,使孩子不會輸在起跑線上,人常說,小孩從小看大,早期教育使孩子的行為更加規範,小孩的父母在學習上也會不斷的長大,變得更加的成熟和富有智慧,也會給孩子更多的有效陪伴,因為有愛的陪伴,孩子一定會陽光快樂,聰明伶俐,人見人愛的。


程蜜花


肯定選早教啊

真正的早教不是教孩子,而是教家長。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早教。但是,什麼是早教,為什麼要早教,早教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早教是提前教寶寶學認字,拼音,英語嗎?不對,這僅僅只是學習知識,並不是早教。

早教,即孩子0-6歲的早期教育,重點在於0-3歲。如果把孩子的一生比喻成建房子,那麼早教就相當於打地基,地基越紮實,房子才會越堅固。

曾經有記者問霍金先生:“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

霍金回答:“我在幼兒園裡學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比如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要洗手;做錯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等等”。這段話就幾乎把早教內容概括出來了。

真正的早教應該是:

培養基本的生存能力

生活中,生存能力包括吃、喝、拉、撒、睡、穿、梳、戴、抹、衛生、勞動、整理共12個方面,缺一不可。先培養寶寶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讓孩子多點獨立,少點依賴。

有的家長擔心孩子吃不飽,追著孩子餵飯。

有的家長嫌棄孩子動作又慢又笨拙,直接幫孩子穿衣穿鞋。

家長的一手包辦和過分干預,只會變成寶寶成長道路上的絆腳石,不利於寶寶生存能力的培養。

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按時睡覺起床,堅持午睡

不偏食挑食

不丟三落四

常喝白開水,儘量不喝飲料

堅持早晚刷牙,飯前便後洗手

學會整理與打掃

學會分享

習慣養成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習慣一旦形成,日後想要改變就很難了。

陳鶴琴先生認為“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福,習慣養得不好,終身受其罪。”

我很熟悉的小A,從小沒有養成整理打掃的習慣,家裡經常地板鋪塵,滿室雜亂。即使她反覆下定決心要改變,但是每次都堅持不久就被打回原形,改變習慣真的太難了。

有一部分家長誤認為孩子小,可以慢慢來,不用教,以後自然而然就會懂得了。然而,這就好比讓一個前18年沒上過學的人,一到18歲就去參加高考,套用同樣的理由,不用學,時間到了,自然而然就會懂得了。有可能嗎?

6歲前請一定要幫寶寶培養好的生活習慣,時不待人,錯過了就錯過了。好習慣的反面是壞習慣,壞習慣一旦養成就像被刻入骨子裡,想要改變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美國著名教育家曼恩說:“習慣像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

建立自尊和自信

在保證安全感充足的前提下,父母多給孩子積極,樂觀和向上的鼓勵,多給讚賞和肯定,幫助孩子建立起自尊自信。

有自信的孩子,心態是陽光的、積極的、樂觀的、快樂的、進取的、奮發的、開朗的;但是沒有自信的孩子,心態是陰暗的、消極的、悲觀的、憂傷的、退縮的、抑鬱的。

自信的孩子和沒有自信的孩子,長大以後,會有截然不同的生活狀態。

有自信的孩子,即使以後在生活中遇到很多的挫折與困難,他內心都會很堅強,因為他有幸福感,生命是有質量的;而沒有自信的孩子,他內心太軟弱了,即使物質條件很好,也很難獲得幸福感,生命是沒有質量的。

學會與人合作,與人相處

不論什麼工作,都需要與人合作,善於與人交往合作的人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很多時候,與他人合作的質量會直接關係到這項工作可否順利進行下去。

"假使一個孩子未曾學會合作之道,TA必定會走向孤僻之途,併產生牢固的自卑情緒,嚴重影響他一生的發展。可見,孩子學會交往與合作是多麼重要。"——阿德勒

培育普適的價值觀

孩子的價值觀會直接影響到他可否很好地與人相處,可否容易地被別人接納。相似的價值觀會拉近兩個人之間的關係。讓孩子去認可正面而普適的價值觀,可以幫助他更容易地融入大多數的人際圈子裡。

與大多數人有著不同價值觀的孩子,很難找到跟自己價值觀相近的朋友,從而容易被周圍的人邊緣化,會越來越不合群、越來越孤單。

培養熱愛生活中藝術美的積極情感

多帶孩子去博物館,美術館,多聽優美的旋律,小孩子對美的追求,會讓TA心中充滿愛和美。

TA可以把生活過的有趣而不敷衍,更有品質,更有情調。

培養體育興趣

體育運動不但可以給孩子帶來健康的體魄、旺盛的精力、更強的抵抗力,還可以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領導能力、適應能力、學習能力、忍耐力和意志力。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了,反正以後又不希望孩子往體育專業方面發展。就這樣簡單的把體育運動的眾多優點忽略掉了,實在是得不償失。

發展認知能力

知覺、記憶力、注意力、觀察力,思維能力和想象力,這些能力都被認為是認知能力,而最有效的訓練方法應該是通過遊戲和繪本來展開。

想象力,在繪本方面,比如Leslie Patricelli的The Birthday Box,小主角把普通的快遞紙箱想象成飛機,船,雪撬等等,這樣簡單的提示就可以引導小孩子放飛想象力。

想象力,在遊戲方面,和寶寶一起鑽進被窩裡,告訴寶寶,我們進入了海底世界,一群海豚游過來啦,寶寶有看到嗎?海星在石頭後面跟寶寶說你好,我們去跟它打招呼、握握手吧……諸如此類,幫助孩子培養想象力。

曾經有一位早教老師說過,最需要來上早教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簡單來說,真正的早教不是教孩子,而是教家長。

早教從來都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兒,家長的參與和引導才可以成其為早教。說到底家長才是幫助寶寶打地基的那個人。







電影專享


我會選擇月嫂,月嫂和早教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女人坐月子期間,我覺得還是應該由家人和月嫂一起幫忙照顧比較好,對於新手媽媽嚴重缺乏照顧新生兒的經驗,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有些年長的長輩身體也熬不住沒日沒夜的照看孩子,畢竟月子做不好會影響女人一輩子的。早教是早期教育,是對孩子進行針對性興趣開發為主的教育,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興趣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無時不刻的在影響著孩子,只要我們正確引導孩子,幫他培養良好的習慣,我覺得父母的啟蒙教育不比早教差。


儒梵


提到這個問題首先要分清月嫂和早教的概念,然後再根據自己的資金有限來選擇。月嫂一般服務對象是產婦和新生兒,在女性生了小孩之後,請月嫂都是為了更好的照顧產婦做月子,產婦的飲食,護理,更好的照顧新生兒的生活起居。然而早教是培養小孩子的各項技能,在什麼樣的年齡段掌握什麼能力,什麼活動能啟發智力。我覺得孩子的早教,最好是父母的陪伴,大人的一言一行都在於父母的陪伴。所以我選擇月嫂,能好好地照顧好大人,大人有個好好的身體,精力,才能更好的照顧小孩。


魚鑫晴


我個人的意見吧,月嫂是對媽媽產後的身體恢復是有相當的好處的,因為剛剛生完小孩之後的一個月,對媽媽和寶寶都很重要。媽媽需要好好的休息,加強營養,心情要舒暢。這個時候如果經常受小孩子哭鬧,或者是餵養等等一些問題影響的話,會導致媽媽的身心疲勞,對身體不利,產乳也會下降,從而對小孩也不利。這時候有月嫂幫忙的話,對於產婦身體的恢復,是很有幫助的。如果說家裡有老人家或其他人能夠幫忙照顧,讓媽媽能夠有更好的休息的話,我認為就不必要請月嫂了,這裡面沒有考慮到月嫂費用的問題,因為如果這個家庭能請得起月嫂在家裡住一個月,以他們的住房環境倒推經濟狀況,估計也不會太在乎月嫂的工資了。

別外,我覺得早教也是比較需要的,因為現在的小孩子居住的環境大部分是一家人圍著一個小孩子轉,身邊可以玩耍同齡的小朋友非常少,小孩子會比較孤獨,也容易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參加早教班,能學習到什麼樣東西,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讓他跟同齡的小朋友有一個一起玩耍的環境,讓他學會怎麼樣跟同齡的小朋友相處,怎麼樣去爭取自己說必須要爭取的東西,怎麼樣去妥協。另外參與早教之後,小孩子會比較有規則意識,對他日後上幼兒園,是一個很好的鍛鍊的機會,個人觀察,有上早教的小朋友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哭鬧的情況是比較減少的。

請月嫂與小孩子參加早教,是不同時間段的需求,在時間上是沒有衝突的。資金有限,那就努力賺錢吧。


霍霍霍醫生


如果孩子還小,平時上班忙帶不過來,建議請月嫂,價格便宜實用,能幫新生父母分擔很多事情。早教個人認為是一個概念,不實用價格貴,比如武漢我有兩個朋友,一個朋友被忽悠做活動辦了早教課25988元一年,他孩子當時才幾個月,也學不了,等孩子長大了才去學,還有一個朋友也是三四萬一年,一般家庭根本負擔不起,所以個人建議一定要二選一的話選月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