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很爛,讓你曾經錯過的好電影有哪些?

娛樂鑫火


《禁閉島》

本片由小李子萊昂納德·迪卡普里奧主演,改編自美國作家丹尼斯·勒翰的同名小說。

話說再1954年的一天,聯邦探員泰德(小李子)和新搭檔查克奉命來到一座孤島上調查一件神秘事件,而這座孤島關押的都是一群精神病罪犯。主治醫生考利接待了他們,但是,不知道是不是精神病院的原因,泰德自從一進入孤島就感覺氣氛不對。

其實,他來到這座孤島上還有一個特殊的目的,就是找出讓妻子葬身火海的幕後黑手,而且他也調查出兇手名字是萊迪斯。在深入調查中,他發現,精神病院應該有67精神病人,但是經過一番清點以後,有檔案的只有66個人。所以,他堅信不疑,那個缺失檔案的人就是萊迪斯。對此,主治醫生考利和其他醫務工作人員都搖頭否認。

泰德開始認為醫院裡不對勁,同伴查克猜測這座島可能是政府的實驗所,而泰德就是被派來做小白鼠的,因為他在妻子慘死之後受到了巨大的精神創傷。而泰德卻說,此次任務是自己提出的申請,目的就是來到這座孤島上尋找兇手。同伴不贊成,泰德只好單幹。

他不斷思考著,明明有著第67號人,那麼醫生和護士為什麼都諱莫如深呢?他們究竟在隱瞞什麼呢?此時,他的偏頭痛越來越嚴重,腦海裡不斷浮現納粹集中營的慘景。在一番調查後,他在山崖的某個山洞裡發現了一個失蹤的女犯人雷切爾,女人告訴他政府在這座孤島上進行秘密的活體實驗,而自己本是精神病院的護士,她被設計陷害,才逃到這裡。她還告訴泰德,要想解開一切秘密,就要去燈塔上。

泰德相信了女人的話,於是又偷偷潛入燈塔,神奇的是,燈塔門口只有一個守衛。泰德不廢吹灰之力打倒了守衛後,就開始尋找實驗基地,不過,他在這個地方什麼也沒找到,只有一個房間。他推開門進去,發現主治醫生考利在等著他,而他的搭檔查克也在。

泰德很疑惑,不過也想不出原因。查克解釋說,自己不是聯邦探員,而是你的首席治療師西恩。考利解釋說,其實你的名字不是泰德,而是你苦苦尋找的幕後兇手萊迪斯。你的妻子也並不是被大火燒死的,而是因為患有精神病,在殺死三個孩子後自殺而死的。你不敢相信這一切,於是自己編出了一個全新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你是一個身負榮耀的軍人,一個溫柔體貼的好丈夫,在一次回家後,發現別墅被大火覆蓋,萊迪斯就是殺害你全家的兇手。泰德如同遭到晴天霹靂,不敢相信這一切。

考利還說,這一切都是我們演的一場戲,目的就是為了治療你的病,如果你還認為自己是個好人是個聯邦探員,那麼治療還是失敗的。兩年來,我們想了無數辦法,你已經傷害了很多醫生護士,可是還是失敗了。泰德想反駁考利的話,但是他腦子越來越痛,記憶的碎片不斷湧現,他終究是沒有理由,因為醫生說的話都是真的。

影片最後,泰德還是處於自我保護意識中,相信自己是個聯邦探員。醫生無奈,只好切除他的前腦葉白質(切除後可治療精神分裂症,病人會變得無比溫順)。


影視小推


爛片名,好作品,我現在都已經是見怪不怪了,因為在我的印象中,有一部非常經典的印度電影,完全用爛片名顛覆了我對好電影的認知。《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天,這都是什麼破名字啊?我就來說說幾部,爛名字的好作品吧。

第一部,爛片名神作《三傻大鬧寶萊塢》。



這部作品的片名,是我看過的所有經典電影中最爛最無語的。我曾在網上看過一篇關於這部電影的評價,有人說一部真正經典的影視作品,是不會因為任何客觀因素而被埋沒的。在我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才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可也讓我錯過了好幾年的時間,才有幸看到這部電影。我是真的佩服這部電影的勇氣,也佩服中國翻譯的水平,這部電影原名《3 idiots》,也就是《三個白痴》的意思,然而來到中國之後就變成了《三傻大鬧寶萊塢》,這名字是一個比一個精彩。你哪怕把名字翻譯成《三個傻子翻身把歌唱》也要比前倆名字有趣的多啊。很多人都是在聽別人說了之後,才去看這部好電影的。真的不愧是一部講述勵志故事的電影,就連電影本身的經歷都這麼的勵志,如果不是一部有口皆碑的好電影,哪兒這麼多人知道它的存在啊。

第二部,片名有點傻白甜的《閃光少女》。



其實這部《閃光少女》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經典,但是相對於其他很多國產爛片而言,他在有限的製作成本之下,能拍出還不錯的東西來,這就已經相當了不起了。由幾個年紀不大的“90後”主演,卻能拍出讓70後、80後、90後都可以接受的故事,還是值得褒獎的。整部電影臺詞不尷尬不狗血,幾個小演員還時常金句頻出,他們演的不做作,故事也就不會太矯情,在講述青春故事的國產電影中,算是一個比較奇葩的存在了。雖然也有人在吐槽這部作品,但是記住這部作品好的人更多。我也是聽人說了這部有點神經兮兮的電影還不錯,我才去看的,我一開始看確實有點懵,這都是在鬧騰啥呢?可是當我看完整部電影之後,我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一部很有誠意的作品。

第三部,名字沒太看懂的《驢得水》。



我為什麼會去看這部名字很爛的電影?因為他們說“講個笑話,你可別哭”。我完全是因為片方在做宣傳時用這個的噱頭,我才提起興趣去看的,可這也是過了幾年之後的事情。這部電影沒有什麼“大牌演員”,也沒有什麼“豪華製作”,並且還是一部有點矯情的喜劇電影。但是他卻真的做到了“講個笑話,你會哭”的地步,說是喜劇電影,其實內涵深度不得了,我看完之後都在感嘆,這部電影居然能過審,真的不容易啊。《驢得水》這部作品的劇本先是經過微電影的試水,然後又在話劇舞臺上打磨了好幾年,才轉型做成電影的,所以在劇本方面是沒什麼好挑剔的,另外幾個主演雖然沒什麼大名氣,但是在演技方面那都是非常又爆發力的,並且都是在話劇舞臺上磨練過的人,所以在演員演技方面也值得放心。有了好演員,有了好劇本,怎麼會出不來好作品呢?只可惜,一個“驢得水”的名字,影響了大局。

我反正是沒太看懂這些電影在取名字方面的操作,實在是太任性了,完全靠的就是口碑取勝呀,自信是個好東西。


娛影閒探


《閃光少女》對沒錯,這是我最近幾年看過起名字最差勁的製作組!如果光看名字我是不會看這部電影的!接下來由我為大家掰持一下這部電影!

故事情節大概是這樣的一個音樂學院分為古典音樂和西洋音樂兩個流派!但是古典音樂一直不受待見,後來古典音樂學院這邊有個女的就很喜歡西方學院的校草,但是校草看不起他們學習古典音樂的,最後雙方在領導檢查之日一決高下,西方學院被中國傳統嗩吶給完虐,古典音樂就此崛起!之後的就沒啥了!

《閃光少女》我想最和名字切合的要數最後片尾的動畫少女!其他地方我是一點都看不到,尤其是宿舍裡的那兩個中二少女讓我看的很出戏,嚴重懷疑這是部兒童劇!說是少女但是中心卻是音樂之爭!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我們老祖先對樂器的研究更是深刻!鋼琴可不是西方先發明的!電影裡可以看到各種樂器和西方樂器的對決,雖然只有短短几分鐘但是帶給我的震撼卻是很深刻的!

電影很好,但是名字太差要我來起名字就起個《古典樂大戰西方樂》,大家覺得什麼名字好可以寫在評論區裡!




經典金劇盤點


我本身雖然喜歡看電影,但是也是對各方面非常挑剔的,比較喜歡懸疑片,下面我來說幾部因為片名沒看上,差點錯過的影片吧。

第一部:萬能鑰匙

看過影片以後會覺得這個片名還算貼切,但是這個名字最開始給我的感覺就是很俗,覺得片子圍繞一把鑰匙能說個什麼好的故事呢。但是看完影片後,居然發現裡面包含著邪教、陰謀等一系列新鮮的事物,讓我特別後悔沒有早點看啊!


第二部:恐怖遊輪

本身我對恐怖片是不感冒的,只是喜歡高智商的懸疑片。所以最開始看到這個名字,以為會是什麼噁心恐怖的鏡頭。記得當時是看到影評,才下定決心去看的。看完後又到處找影片解析看,真的是部不錯的電影,沒有出現恐怖鏡頭,但是想想女主的經歷又實在恐怖至極!


天使愛美麗2020


怎麼沒人回答《夏洛特煩惱》,這片子出來我以為是進口片,後來看海報是國產片,就覺著國產起這名字妥妥的爛片。16年底我家附近開了一家電影院,開業發的免費電影票,不看白不看,放的就是這部《夏洛特煩惱》,結果真是驚喜啊,作為一個80後,劇情有太多的似曾相識,笑點滿滿,一個梗接一個梗,整個放映廳笑聲好沒停下來,故事講得精彩,勾起了太多小時候的回憶。

後來開心麻花的電影我基本都會去看,也再也沒有這種驚喜啦,希望以後還會有吧


智商被摩擦


我現在都已經是見怪不怪了,因為在我的印象中,有一部非常經典的印度電影,完全用爛片名顛覆了我對好電影的認知。《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天,這都是什麼破名字啊?我就來說說幾部,爛名字的好作品吧。

第一部,爛片名神作《三傻大鬧寶萊塢》。

這部作品的片名,是我看過的所有經典電影中最爛最無語的。我曾在網上看過一篇關於這部電影的評價,有人說一部真正經典的影視作品,是不會因為任何客觀因素而被埋沒的。在我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才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可也讓我錯過了好幾年的時間,才有幸看到這部電影。我是真的佩服這部電影的勇氣,也佩服中國翻譯的水平,這部電影原名《3 idiots》,也就是《三個白痴》的意思,然而來到中國之後就變成了《三傻大鬧寶萊塢》,這名字是一個比一個精彩。你哪怕把名字翻譯成《三個傻子翻身把歌唱》也要比前倆名字有趣的多啊。很多人都是在聽別人說了之後,才去看這部好電影的。真的不愧是一部講述勵志故事的電影,就連電影本身的經歷都這麼的勵志,如果不是一部有口皆碑的好電影,哪兒這麼多人知道它的存在啊。

第二部,片名有點傻白甜的《閃光少女》。

其實這部《閃光少女》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經典,但是相對於其他很多國產爛片而言,他在有限的製作成本之下,能拍出還不錯的東西來,這就已經相當了不起了。由幾個年紀不大的“90後”主演,卻能拍出讓70後、80後、90後都可以接受的故事,還是值得褒獎的。整部電影臺詞不尷尬不狗血,幾個小演員還時常金句頻出,他們演的不做作,故事也就不會太矯情,在講述青春故事的國產電影中,算是一個比較奇葩的存在了。雖然也有人在吐槽這部作品,但是記住這部作品好的人更多。我也是聽人說了這部有點神經兮兮的電影還不錯,我才去看的,我一開始看確實有點懵,這都是在鬧騰啥呢?可是當我看完整部電影之後,我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一部很有誠意的作品。

第三部,名字沒太看懂的《驢得水》。

我為什麼會去看這部名字很爛的電影?因為他們說“講個笑話,你可別哭”。我完全是因為片方在做宣傳時用這個的噱頭,我才提起興趣去看的,可這也是過了幾年之後的事情。這部電影沒有什麼“大牌演員”,也沒有什麼“豪華製作”,並且還是一部有點矯情的喜劇電影。但是他卻真的做到了“講個笑話,你會哭”的地步,說是喜劇電影,其實內涵深度不得了,我看完之後都在感嘆,這部電影居然能過審,真的不容易啊。《驢得水》這部作品的劇本先是經過微電影的試水,然後又在話劇舞臺上打磨了好幾年,才轉型做成電影的,所以在劇本方面是沒什麼好挑剔的,另外幾個主演雖然沒什麼大名氣,但是在演技方面那都是非常又爆發力的,並且都是在話劇舞臺上磨練過的人,所以在演員演技方面也值得放心。有了好演員,有了好劇本,怎麼會出不來好作品呢?只可惜,一個“驢得水”的名字,影響了大局。

我反正是沒太看懂這些電影在取名字方面的操作,實在是太任性了,完全靠的就是口碑取勝呀,自信是個好東西。


唐老鴨電影


片名很爛讓我錯過的好電影 ,目前來說有兩部,一部是《驢得水》,還有一部是《無名之輩》都出自開心麻花團隊,女主都是任素汐。

奇怪名字的電影《驢得水》

當時無意間看到了《驢得水》想這麼俗的名字能是什麼好電影,但看到是開心麻花出品的,想著去看看,結果淚目了。

任素汐扮演的一曼這個人物從盛開到凋零,故事荒誕可笑,但過後卻讓人心裡堵得慌。

支教的老師們在農村開辦了一所小學,但打水需要到很遠的地方才行。於是他們養了一頭打水的驢子叫驢得水。但上面不給養驢子的經費,無奈之下他們用呂得水(驢得水)這個名字冒充了英語老師。

特派員過來審查呂得水老師,他們之間鬧出了一場場荒誕的故事。

這部電影已經成為了我心裡的經典之作,現在看來用驢得水的名字命名電影是最恰當不過的。整個事情因驢得水而起,驢得水這頭驢子才是串起整個故事的繩子。

《無名之輩》緣起歌曲《胡廣生》

雖然對任素汐在《驢得水》中的演技折服,但也沒有去了解更多。直到無意間聽到了歌曲《胡廣生》,彷彿被定住一般,整個人的情緒被影響,被吸引。

一遍遍聽了這首歌,瞭解到原來出自電影《無名之輩》,是任素汐根據《無名之輩》所寫的歌詞。

認識了一個叫馬嘉祺罵人非常厲害的女孩兒,認識了一個一心想要做大做強的男孩胡廣生。

馬嘉祺尿失禁那一段,馬嘉祺與馬先勇告別的那一段,都讓我淚流不已。

這是一群小人物尋找自尊的故事,有嬉笑怒罵,有流淚絕望,有前往希望,亦有訣別不再見。

為什麼會有橋?因為路走到盡頭了,橋是河上的路。莫怕,過了橋,就翻篇了。

除了馬嘉祺與胡廣生,馬先勇這個一直想要彌補一直想要成為協警的保安,跑路的開發商又折返而回,同學之間的熱血與中二,都會或多或少的觸動著我們。

看過了這部電影才明白《無名之輩》這個名字也恰到好處,他們都是小人物,小到只是現實生活中的你和我。

《十二公民》12個人代表的正義

《十二公民》挺普通的一個名字,並沒有什麼吸引力。但卻是一部不可錯過的好電影。

故事講述了由“富二代弒父”案,學生模擬了國外法庭陪審員制度。由12個陪審員一致認定有罪才能判案。

隨著一次次庭審,真相逐步露出了水面,也暴露出來更多的東西。

《十二公民》電影改編自美國電影《十二怒漢》。

電影藉由一次庭審案件,讓人們對於罪與罰、法律與道德、人與社會等層面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

最後,希望可以點個贊鼓勵一下,謝謝。


貓與鹿電影


第一部《三傻大鬧寶萊塢》

當時看這電影名字的時候我卻是不太想看,電影上映一年之後當時閒著沒事就點開看看,好看吶!!!

豆瓣分9.1分,但是一看片名,一看會被以為是粗製濫造亂圈錢的破電影~ 到底是誰翻譯成這樣的?

一部溫情、感人,關乎成長的影片,看完這部電影后,你一定會感慨到一個孩子在啟蒙時期,如果能遇到一位好的老師,那將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情。全片充滿了勵志與理想,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電影。

第二部《我的個神啊》

豆瓣分8.3,到底是誰!是誰給阿米爾汗的電影取中文名的?

這片名套路跟

《三寶大鬧寶萊塢》一樣嘛!

一部搞笑,又很有深意的一部片子,

對於印度來說是極其的諷刺。聽說,聽說在印度這是一部禁片,

諷刺印度宗教,假設印度宗教得到統一,

《摔跤吧!爸爸》

均阿米爾汗的大作,超口碑大作!



第三部:《恐怖遊輪》

都奔8.3分,很多人是一部超級血腥恐怖片

不是的,這是一部懸疑劇的神作,

“智商太低”的孩子當心看不懂喲~

顛覆你常規想象,結構非常巧妙。值得好好品鑑!

《落水狗》《午夜牛郎》《洋蔥電影》《諾丁山》……都是被片名“害”到的電影~這些你有沒有都錯過了啊?


影視Y經典重現


片名就猶如一篇文章的標題,如果標題取得很爛,文章裡面的黃金屋也就很容易被人錯過了。因此,片名相當重要。下面,我就來盤點盤點我自己由於片名很爛,差點讓我錯過的好電影!

1.《我不是藥神》。說實話,剛出來聽朋友說這電影片名的時候,我不是“藥神”,我的第一直覺,是以為哪個導演拍了部獨具我們國家特色的“神",”魔“,”人“的神鬼片呢,後來又想,這不應該拍成電視劇嗎?

帶著種種的疑惑,直接通過這片名把它定性成為了爛片。出現轉折的,還是快要下架的時候,禁不起女朋友的奪命三催,陪她來到電影院準備觀影,就在進入電影院看到影片的海報時,我再一次心想,這是什麼爛片,變成低俗的喜劇片了??

然而,事實證明,群眾的眼光,還是值得信賴的,這是一部煽情又不失搞笑,通俗又不失深度的年度好片。豆瓣評分9.0,第13屆亞洲電影大獎提名,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這絕對算的上一部爛片名好電影。

2.《摔跤吧爸爸》。看片名,恕我才疏學淺,我又第一時間把它歸為爛片了。摔跤吧爸爸,這是啥玩意,拳王爭霸賽嗎?

實際上,這部電影是印度電影,還是根據真人故事改編,爸爸曾經是摔跤冠軍,可惜那時印度體育競技還比較落後,時間流逝,國力發展,正當爸爸想用冠軍為國家爭光,為自己延續夢想的時候,媳婦連連生了兩個女兒,被鄰里嘲笑。可他最後卻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掀起了摔跤熱潮!

這兩部在我這裡絕對算的上爛片名好電影了。




自娛自樂阿


我是得著,有話直說。

所謂,人不可貌相,影視劇看多了,總會遇到一些片名奇葩、作品優秀的好片子,如果光聽說《刺激1995》的臺譯版片名,可能就會錯過IMDB排名第一的《肖申克的救贖》。

印度著名影星阿米爾·汗,不僅以一己之力顛覆了國內觀眾對印度電影“歌舞片”的刻板印象,讓很多人對寶萊塢電影刮目相看,更是憑藉相對高質量的影片,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的“寵兒”。他主演的《摔跤吧!爸爸》拿到了12.99億累計票房,《神秘巨星》等影片也表現不俗。

不過,不知是故意為之,還是為了找噱頭,阿米爾·汗主演的很多影片,中文譯名堪稱奇葩。

先說讓很多通過網絡認識阿米爾·汗的《三傻大鬧寶萊塢》,怎麼看都是個歡笑歌舞片的“配置”,實際上該片直指教育不公平帶來的思想桎梏;2015年在國內上映的《我的個神啊》,還以為是飾演佟湘玉的閆妮投資的,其實是批判和諷刺了印度宗教社會。

相對來說,身兼演員、製片人、投資人等諸多頭銜的徐崢,是國內屈指可數的“百億票房先生”,不過,他在片子起名字上,似乎也很是“不走尋常路”。

他執導的《人再囧途之泰囧》、《港囧》累積票房均輕鬆破十億,片名雖然聽著很喜感,卻看不出來到底是咋回事;以探討生存尊嚴的現實題材電影《我不是藥神》,最終拿到了驚人的30.99億票房成績,若不知故事梗概的觀眾,也可能會因為這個有些“脫線”的名字錯過好電影。

至於在影視化上不走尋常路的開心麻花,有些片子的片名總有些“難以捉摸”,比如開心麻花的“當頭炮”《夏洛特煩惱》,還真有人讀成了《夏洛特 煩惱》的,至於那部《驢得水》,不知道片子成色的,還以為是什麼農村題材小成本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