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傳書”與“鴻雁傳書”

古人意念上的 “鳥兒傳書”​“通訊方式”,早已成為古董,不復再現,大雁就是從我們頭頂飛過,也找不到古人的詩情畫意了。雁還是那群雁,人木訥了。如今手機什麼都可以搞定,打開視頻千萬裡距離如在面前,古人的情懷只能在我們的想象之中。鳥兒傳書的典故出處,分別是“青鳥傳書”和“鴻雁傳書”,其傳說都出現在漢代,“青鳥”和“鴻雁”都很古老,而且還神奇而玄乎。

“青鳥傳書”與“鴻雁傳書”

“青鳥傳書”中的“青鳥”,在上古奇書《山海經》中,這青鳥共有三隻,是西王母的隨從與使者,它們能夠飛越千山萬水傳遞信息,將吉祥、幸福、快樂的佳音傳遞給人間,是天地之間的使者。傳說漢武帝在承華殿齋戒時,一隻青色的鳥從西方飛來,停在宮殿前面。漢武帝就向東方朔問原因。東方朔回答說:這是西王母要來了。不久,西王母果真到此。有兩隻像鸞的青鳥,分別侍立在西王母兩旁。後來,人們就用“青鳥”指使者或傳遞書信的人,再後來就成為文化人的用典,又稱作“青雀”、“青禽”、“青”、“青鳥使”等。

“青鳥傳書”與“鴻雁傳書”

“鴻雁傳書”出自於鴻雁傳書的故事與蘇武有關,據《漢書》記載,蘇武出使匈奴被扣押,匈奴還謊稱蘇武已死。後來匈奴與漢和親,漢使對匈奴的單于說漢天子射獵射到一隻大雁,腳上繫著帛書,說蘇武就在某一大澤中。單于聞言方才把蘇武放歸漢朝。這就是大雁傳書的典故,再後來也就用雁稱書信或送信的人,用寄書雁、寄書鴻來指代送信的使者。

“青鳥傳書”與“鴻雁傳書”

從以上的兩則傳說看,“青鳥傳書”和“鴻雁傳書”的起點並不怎麼浪漫,而且漢武帝與西王母相見的故事,又有點太玄虛了。這兩則傳說充滿詩情畫意是後來作為典故,出神入化在文藝作品之中,解決了人們意念上需求。“青鳥”和“鴻雁”成為人們情感上美麗的象徵和寄託,融入了民族傳統文化的血脈之中,令人羨慕和品味,纏綿悱惻而難忘。

“青鳥傳書”與“鴻雁傳書”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這是唐朝著名詩人李商隱的《無題》詩,藉助“青鳥傳書”的典故,寄託自己希望與親人通信和見面的心情,如今這典故已成絕響,飛機高鐵電子通訊,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少了古代苦等夜盼的煎熬。

“青鳥傳書”與“鴻雁傳書”

這隻青鳥的浪漫情調,秦觀在《解語花》中寫道“算此情,除是青禽,為我殷勤報。”南唐中主李璟有詩“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詩“願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孟浩然的詩“林臥愁春盡,搴帷覽物華。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崔國輔的詩“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還有很多都是借用“青鳥傳書”的典故。

“青鳥傳書”與“鴻雁傳書”

“鴻雁”,《詩經》中的《小雅·鴻雁》特別纏綿,詩曰:“鴻雁于飛,肅肅其羽。之子於徵,劬勞於野。爰及矜人,哀此鰥寡。鴻雁于飛,集於中澤。之子於垣,百堵皆作。雖則劬勞,其究安宅?鴻雁于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勞。維彼愚人,謂我宣驕。”這隻大雁是百姓之雁,有點“哀”和“苦”,成了苦難流民的代名詞。

“青鳥傳書”與“鴻雁傳書”

當然,“鴻雁”在後來的詩歌中多是以輕鬆愉快的角色出現,一般比喻情人間傳遞書信的使者。《春江花月夜》中“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這裡以鴻雁、魚龍與自己渴望夫妻團聚的急切心情相比,就更顯出了思婦的離愁之深。李清照詩言“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就是寫月滿之時上西樓,見鴻雁歸來,思量是誰寄來了書信。“鴻雁”寓意豐富,有時也以物喻人,喻意鴻雁孤高的形象。宋代蘇軾的“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即為此意。

“青鳥傳書”與“鴻雁傳書”

“青鳥傳書”和“鴻雁傳書”的古人浪漫情懷,雖然在現代通訊和交通工具的日益發達的情況下,情親、友情、戀情、鄉情等都在以自己的不同表達方式發展變化,但人的內心深處還是同古人相通的。如果不​通​,則是你的情感還沒有細膩和柔軟到古人的境界。“一枝黃花”,李清照酥手“斜插”,消瘦了誰的盛世年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你有這份感情嗎?(文/蔡駟讀歷史 圖/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