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楊柳夕陽酒:看看古人是如何吟誦離別的

古人特別看重離別,許多文人墨客對於離別總是歌吟不絕。在這濃濃的感傷之外,往往還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勵勸勉,或用以抒發友情,或用於寄託詩人自己的理想抱負。

長亭楊柳夕陽酒:看看古人是如何吟誦離別的

離別之際,人們往往設酒餞別,折柳相送,有時還要吟詩話別,因此離情別緒就成為古代文人吟詠的一個永恆的主題。

送別詩中常用的意象有長亭、楊柳、夕陽、酒、秋等。詩歌題目通常以“贈、別、送”等字眼。送別內容有寫夫妻之別、親人之別、友人之別,也有寫同僚之別,甚至寫匆匆過客之別。所用的手法常常是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長亭楊柳夕陽酒:看看古人是如何吟誦離別的:

長亭楊柳夕陽酒:看看古人是如何吟誦離別的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白居易《對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的句子,且註明“第四聲即‘勸君更盡一杯酒’”。王維的這首詩之所以另有一題為“陽關三疊”,是因為詠唱時,首句不疊,其他三句都再唱。然而,有人認為僅有末句重疊三唱。按白居易所說的“第四聲”,則應是首句不疊,其他三句重疊。不然“勸君”一句不可能為“第四聲”。由於這首詩語言樸實,形象生動,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別之情,在唐代便被譜成了《陽關三疊》,後來又被編入樂府,成為餞別的名曲,歷代廣為流傳。

長亭楊柳夕陽酒:看看古人是如何吟誦離別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 。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遊人 。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

無為在歧路 ,兒女共沾巾 。

此詩是送別詩的名作,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起句嚴整對仗,三、四句以散調相承,以實轉虛,文情跌宕。第三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尾聯點出“送”的主題。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送別詩中的悲涼悽愴之氣,音調明快爽朗,語言清新高遠,內容獨樹碑石。此詩一洗往昔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體現出詩人高遠的志向、豁達的情趣和曠達的胸懷。

長亭楊柳夕陽酒:看看古人是如何吟誦離別的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其一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

其二

丹陽城南秋海陰 ,丹陽城北楚雲深 。

高樓送客不能醉 ,寂寂寒江明月心 。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組詩作品,作於作者被貶為江寧(今江蘇南京)縣丞時。第一首寫平明送客,臨別託意。”寒雨連江夜入吳”,迷濛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江寧一帶,此地是三國孫吳故地),織成了一張無邊無際的愁網。夜雨增添了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離別的黯淡氣氛。那寒意不僅瀰漫在滿江煙雨之中,更沁透在兩個離別友人的心頭上。”連”字和”入”字寫出雨勢的平穩連綿,江雨悄然而來的動態能為人分明地感知,則詩人因離情縈懷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見。

第二首說的是頭天晚上詩人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時的情景。先從“秋海陰”、“楚雲深”寫起,以景起興。開頭兩句是互文,不是說詩人站在樓上向南望看到海,向北望看到雲,而是說詩人站在丹陽城的高樓上,放眼望去,江水茫茫,煙波浩渺,陰沉沉的雲,彷彿詩人的心情一樣沉重。第三句是點題:詩人在高樓為客人餞行,依依惜別,心中無限酸楚,以致酒不盡興。末句以景結情:寒江寂寂,惆悵如不盡之江水;明月高照,友情像明月一樣地純真。全詩融情入景,以景結情,主要還是抒情,堪稱一絕。

長亭楊柳夕陽酒:看看古人是如何吟誦離別的

●雨霖鈴

宋代: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世事無情、佳人有意。一對戀人在離別時難捨難分,執手相看淚眼,卻有舟人催促出發。

這首詞的情調因寫真情實感而顯得太傷感、太低沉,但卻將詞人抑鬱的心情和失去愛情的痛苦刻畫的極為生動。古往今來有離別之苦的人們在讀到這首《雨霖鈴》時,都會產生強烈的共鳴。

長亭楊柳夕陽酒:看看古人是如何吟誦離別的

●送友人

唐代: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浮雲像遊子一樣行蹤不定,夕陽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戀。頻頻揮手作別從此離去,馬兒也為惜別聲聲嘶鳴。

●山中送別

唐代: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待到明年春草又綠的時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還?

長亭楊柳夕陽酒:看看古人是如何吟誦離別的

●金銅仙人辭漢歌

唐代:李賀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只有枯衰的蘭草在通向咸陽的古道送別,面對如此興亡盛衰的變化,上天若有情,也會因為悲傷而變得衰老。

●別董大

唐代: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普天之下哪個不識君?

●清平樂

宋代:晏幾道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

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

此後錦書休寄,畫樓雲雨無憑。

渡口楊柳郁郁青青,枝枝葉葉都滿含著別意離情。從此後休要寄錦書再訴衷情,畫樓裡的歡娛不過是一場春夢,那山盟海誓畢竟空口無憑。

長亭楊柳夕陽酒:看看古人是如何吟誦離別的

●古怨別

唐代:孟郊

颯颯秋風生,愁人怨離別。含情兩相向,欲語氣先咽。心曲千萬端,悲來卻難說。別後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分別後,相思之情能與誰人說,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天涯兩地共賞一輪明月,寄託無盡的相思愁苦。

●代贈二首

唐代:李商隱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東南日出照高樓,樓上離人唱石州。總把春山掃眉黛,不知供得幾多愁?

蕉心未展丁香也是含苞未放,它們同時向著春風各自憂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