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唯一的同性戀,不是薛蟠,也不是寶玉,剛喜歡上女人就死了

中國古代,長期以來一直有著非常濃厚的男男之風。為此,還留下了不少知名典故,比如分桃斷袖。

分桃指的是春秋時期衛國君主衛靈公非常寵愛彌子瑕,連個桃子都要和彌子瑕分著吃。而斷袖指的則是漢朝皇帝漢哀帝和寵臣董賢大被同眠時,因為袖子被董賢壓住了,而哀帝劉欣可能是急著上廁所啥的,想起身又不願意吵醒董賢,於是斷袖而起(古代的袖子是套在衣服上的筒狀部分,是可以直接弄斷的,應該不是百度百科上所說的拿劍割斷。

紅樓夢唯一的同性戀,不是薛蟠,也不是寶玉,剛喜歡上女人就死了

除開分桃斷袖,還有個非常出名的典故——龍陽之好,說的是戰國時期龍陽君得寵於魏安釐王的事。而且這個典故,在紅樓夢中是出現過的,在第九回:

原來薛蟠自來王夫人處住後,便知有一家學,學中廣有青年子弟。偶動了“龍陽”之興,因此,也假說來上學,不過是三日打魚,兩日曬網,白送些束脩禮物與賈代儒,卻不曾有一點兒進益,只圖結交些契弟。

這段話裡的龍陽之興就是在告訴我們薛蟠喜好男風,之所以跑到賈家義塾上學,不過是為了物色對象。另外,契弟這個詞也是有這方面意思的,沈德符的《敝帚齋餘談》中就曾經提到:

福建人酷重男色,無論貴賤,各以其類相結,長者為“契兄”,少者為“契弟”。其兄入弟家,弟之父母撫愛如婿,弟日後生計及娶妻諸費,俱取辦於“契兄”,其相愛者,年過而立者,尚寢處如伉儷。

有朋友可能要問了,既然這樣,薛蟠怎麼就不是同性戀了?還有第十五回裡,寶玉和秦鍾在水月庵那一段曖昧至極的描述,怎麼他們也不是同性戀了?

紅樓夢唯一的同性戀,不是薛蟠,也不是寶玉,剛喜歡上女人就死了

其實還真不是,大家如果去查一下,會知道同性戀是指只對同性產生愛情和性衝動的人,具有這種性取向的人才會被稱為同性戀者。而書中薛蟠是個好色之徒,先娶香菱為妾,再娶夏金桂為妻;而寶玉深愛著黛玉,更是和襲人碧痕領略過男女之事;至於秦鍾,也和水月庵的智能兒有過風月之事。他們都算不上同性戀者,如果非要說的話,他們只能算雙性戀。

其實,如果看書多的話,會發現這種事兒在古代是非常正常的,甚至可以說是一時風尚。有點地位的人,不養兩個孌童,都不好意思出門見人。明清時期的很多文人,都有這種愛好。如果看過《金瓶梅》的話,會發現和幾十個女人有過勾搭的西門慶,也有王經、書童這樣的孌童供他消遣,他喜歡女人,但也不拒絕男人。

紅樓夢唯一的同性戀,不是薛蟠,也不是寶玉,剛喜歡上女人就死了

當然,說了這麼多,可能我們可能還是無法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時尚。事實上,我也不理解,但正像我們怎麼也無法理解古人為什麼會覺得纏足纏出來的三寸金蓮好看一樣。我們不需要理解,我們只要知道在當時確實有這樣的風氣就行了,這談不上性取向不正常,更談不上同性戀。

那麼書中有沒有真正的同性戀呢?我覺得應該是有的。請看下面這段:

這個被打之死鬼,乃是本地一個小鄉紳之子,名喚馮淵,自幼父母早亡,又無兄弟,只他一個人守著些薄產過日子。長到十八九歲上,酷愛男風,最厭女子。這也是前生冤孽,可巧遇見這柺子賣丫頭,他便一眼看上了這丫頭,立意買來作妾,立誓再不交結男子,也不再娶第二個了,所以三日後方過門。

酷愛男風,最厭女子,這和薛蟠寶玉等人的男女不忌就有很大區別了。只可惜,他剛碰到個可以強行把他掰直(立誓再不交結男子)的大美女香菱,就被薛蟠給活生生打死了。

紅樓夢唯一的同性戀,不是薛蟠,也不是寶玉,剛喜歡上女人就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