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唯一的同性恋,不是薛蟠,也不是宝玉,刚喜欢上女人就死了

中国古代,长期以来一直有着非常浓厚的男男之风。为此,还留下了不少知名典故,比如分桃断袖。

分桃指的是春秋时期卫国君主卫灵公非常宠爱弥子瑕,连个桃子都要和弥子瑕分着吃。而断袖指的则是汉朝皇帝汉哀帝和宠臣董贤大被同眠时,因为袖子被董贤压住了,而哀帝刘欣可能是急着上厕所啥的,想起身又不愿意吵醒董贤,于是断袖而起(古代的袖子是套在衣服上的筒状部分,是可以直接弄断的,应该不是百度百科上所说的拿剑割断。

红楼梦唯一的同性恋,不是薛蟠,也不是宝玉,刚喜欢上女人就死了

除开分桃断袖,还有个非常出名的典故——龙阳之好,说的是战国时期龙阳君得宠于魏安厘王的事。而且这个典故,在红楼梦中是出现过的,在第九回:

原来薛蟠自来王夫人处住后,便知有一家学,学中广有青年子弟。偶动了“龙阳”之兴,因此,也假说来上学,不过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白送些束修礼物与贾代儒,却不曾有一点儿进益,只图结交些契弟。

这段话里的龙阳之兴就是在告诉我们薛蟠喜好男风,之所以跑到贾家义塾上学,不过是为了物色对象。另外,契弟这个词也是有这方面意思的,沈德符的《敝帚斋余谈》中就曾经提到:

福建人酷重男色,无论贵贱,各以其类相结,长者为“契兄”,少者为“契弟”。其兄入弟家,弟之父母抚爱如婿,弟日后生计及娶妻诸费,俱取办于“契兄”,其相爱者,年过而立者,尚寝处如伉俪。

有朋友可能要问了,既然这样,薛蟠怎么就不是同性恋了?还有第十五回里,宝玉和秦钟在水月庵那一段暧昧至极的描述,怎么他们也不是同性恋了?

红楼梦唯一的同性恋,不是薛蟠,也不是宝玉,刚喜欢上女人就死了

其实还真不是,大家如果去查一下,会知道同性恋是指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冲动的人,具有这种性取向的人才会被称为同性恋者。而书中薛蟠是个好色之徒,先娶香菱为妾,再娶夏金桂为妻;而宝玉深爱着黛玉,更是和袭人碧痕领略过男女之事;至于秦钟,也和水月庵的智能儿有过风月之事。他们都算不上同性恋者,如果非要说的话,他们只能算双性恋。

其实,如果看书多的话,会发现这种事儿在古代是非常正常的,甚至可以说是一时风尚。有点地位的人,不养两个娈童,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明清时期的很多文人,都有这种爱好。如果看过《金瓶梅》的话,会发现和几十个女人有过勾搭的西门庆,也有王经、书童这样的娈童供他消遣,他喜欢女人,但也不拒绝男人。

红楼梦唯一的同性恋,不是薛蟠,也不是宝玉,刚喜欢上女人就死了

当然,说了这么多,可能我们可能还是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时尚。事实上,我也不理解,但正像我们怎么也无法理解古人为什么会觉得缠足缠出来的三寸金莲好看一样。我们不需要理解,我们只要知道在当时确实有这样的风气就行了,这谈不上性取向不正常,更谈不上同性恋。

那么书中有没有真正的同性恋呢?我觉得应该是有的。请看下面这段:

这个被打之死鬼,乃是本地一个小乡绅之子,名唤冯渊,自幼父母早亡,又无兄弟,只他一个人守着些薄产过日子。长到十八九岁上,酷爱男风,最厌女子。这也是前生冤孽,可巧遇见这拐子卖丫头,他便一眼看上了这丫头,立意买来作妾,立誓再不交结男子,也不再娶第二个了,所以三日后方过门。

酷爱男风,最厌女子,这和薛蟠宝玉等人的男女不忌就有很大区别了。只可惜,他刚碰到个可以强行把他掰直(立誓再不交结男子)的大美女香菱,就被薛蟠给活生生打死了。

红楼梦唯一的同性恋,不是薛蟠,也不是宝玉,刚喜欢上女人就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