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灣的老李家香菇面

中巴行駛在南泥灣的路上,經過一段整修的路段,揚起的黃土塵土如水一樣飛濺在車窗上,車子也如同搖籃左右顛簸,夠嗆。

南泥灣的老李家香菇面


翻過不知幾個山頭,終於駛入南泥灣,恍惚進入另一個世界,一條公路伸進山間,兩邊都是蔥綠的山林,看到了稻田,在黃土高原上,綠色是奢侈品,滿目都是黃色,除了黃色,還是黃色。

  在幾間平房前車子停下來,到了,到了。怎麼?這裡就是歌裡唱得花好稻好的南泥灣,下得車來,對馬路有幾幢大房子,山牆上方塑有五角星,房子已經破敗,非常陳舊,這些房子依稀在電影畫面上看見過,確實到了南泥灣。先去南泥灣大生產展覽館看錄像,在一間比教室大一點的房子裡,觀看南泥灣的紀錄片,由於年代久遠,加之設備的簡陋,黑白畫面模糊不堪,早早地走出來。

  回到平房前,看看我們的午餐準備的怎麼樣?這是有兩個門面的平房,門的上方寫著“老李家香菇面”,左一間平房內放置著幾張方桌,幾條板凳,房內裡側放著一隻櫃檯,小店兼賣些零食雜物,右邊是廚房,靠裡是個灶頭,一口鍋裡煮著什麼,熱氣騰騰,看不清楚。一口鍋蓋著蓋子,估計是在煮水。一個小工在壓麵條,一隻小小的壓面機裝在桌上,這麼小的機器,要壓到什麼時候才能吃啊?轉身來到公路上,公路上鮮有車輛,倒有個把條狗從路的一邊穿到另一邊。路邊停著一輛水車,用汽油桶改裝的運水車,桶上的蓋子赫然鎖著,黃土高原水是值錢的,給水上鎖是理所當然的。據司機介紹,在延安,老李家香菇面是有名的,許多延安人坐車來此吃這一碗麵。不說則已,一說,對吃麵有了期盼。由於房內熱,光線暗,我們就把桌子挪到路邊,一邊閒聊,一邊等待,好一會兒,面來了,一大海碗,滿滿的一碗寬湯麵,手工製作的雜糧面,麵粉摻有蕎麥麵,面上蓋著澆頭,些許香菇、豬肉片、幾個豬肉丸,原先,面上放的是一塊豬排,今天客人多,排骨不夠,只能用肉片代之。喝上一口麵湯,鮮美可口,全然沒有蒜泥味,帶有蘇南味的麵湯,麵條很有韌勁,有嚼頭,奇怪了,難道老李家香菇面有祖傳秘方,特別好吃,細想之下,不禁啞然失笑,遠道而來,口乾舌燥,飢腸轆轆,已是午後一點,早上的饅頭早不見蹤影。這與深山古剎裡的素面十分好吃有異曲同工之妙,爬了幾十裡山路,別說捧一碗素面,就是吃碗米糊也是香甜可口的。一碗麵連面帶湯吃個精光。一問價格才五元一碗,現在肯定不止了,凡事與時俱進,特別是物價。

  去南泥灣唯獨記得是一碗麵,老李家的香菇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