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重要嗎?為什麼?

木知心


茶具重要嗎?首先看對品茶是懷什麼態度,我自己就覺得挺重要的,美食講究色香味俱全,我覺得泡茶也是!


茶具擺放有一定的講究,但我覺得簡單注意兩點就好:

1.如果用壺,壺嘴不能對著客人,以示對客人的尊重。

2.茶杯必須三個圍放,所謂三口成品,品茶、品德、品人生。

其它的看個人喜好,舒服就行。



我就比較喜歡在茶盤上種點水培植物,品茶的同時還可養眼,配些茶寵小擺件,真是活靈活現。



盧山碼頭自留地


對於喜歡喝茶的來說茶具當然重要,比如我老公他是廣東人特別喜歡喝茶,從不喝白開水,感覺他是以茶為主。他喝茶很有講就的,喝茶是慢慢的品味,第一次的茶水不要,第二次的才可以喝,一個小杯要喝幾次,假如是我一口都不夠。他的茶具有很多,茶杯、茶壺、還有夾子、還有茶寵物等等。每天早上起來都會把茶泡好,就算他一個人也要坐在茶几旁慢慢品茶了,假如有朋友、客戶來陪他喝茶聊天那是特別的高興,能在茶几旁做一天。我是四川的,不會泡茶也不會品茶,再好的茶感覺還不如來一杯白開水,總之感覺老公喝點茶特麻煩。


藍藍愛車


非常重要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百工尚且如此,何況飲茶?又謂: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不管是茶事初學還是茶道中人,茶器都是頂頂重要的。很多人,愛茶便是從茶器入手的。有人以為,初學嘛,市場上買個蓋碗,一個公杯,幾個小杯子是那回事就好了。可是,喝茶喝什麼呢?我以為喝茶就是愉悅的體驗,要愉悅自己的口,所以要喝好的茶;愉悅自己的身,所以要有一個舒適的喝茶空間;愉悅自己的眼睛,所以要有合宜的美的茶器;愉悅自己的心,所以要麼獨享要麼是佳友良伴。


若只是草草買幾個杯子便回家,不美,不問出處,只是為了練習或者解渴,雖說也未嘗不可,但畢竟缺少些什麼。若初學者初學開始不知如何選購茶具,可以去市場挑一些自己中意的茶具,或青花或白瓷或紫砂,不求名貴,但求入你眼,得你心。空暇之日還可以去當地的茶博會交流學習下,不僅能喝到很多的茶還能學習茶葉知識開闊眼界。 可以買一個梅花小杯,不過幾十塊錢,獨愛那一枝梅花,清清雅雅,用來喝茶,茶香也頗有幾分梅意;拿在手裡也願意多撫摸婆娑把玩之,百看不厭。

也可以選購一套玻璃茶具,便宜實用,搭配綠茶相得映彰。故,茶道初學,茶具應稍具備:茶壺,蓋碗,公道,品茗杯,水方,茶則,水洗,茶席等皆不能少,自己一人一壺一杯,一隨身茶葉罐也極好,更重要的是,每件茶器都是你中意喜歡的,否則啊,跟大口杯喝白開水又有何異呢?我是意韻東方生活美學,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意韻東方生活美學


非常重要。

茶具包括茶盤、茶葉罐、茶壺、蓋碗、品茗杯、公道杯、濾網、茶巾、聞香杯、杯墊、養壺筆、賞茶荷、水盂、茶針、茶承、蓋置、茶道六用、茶玩等等。茶具的重要性分為兩個維度:一個維度是對品飲的影響,另一個維度是美學的取向。

對於品飲的影響首先體現在功能性和人體工程學。

傳統器皿的形態,是通過經驗傳承形成的,而非純粹的視覺塑造。以建盞為例,作為一種出現在宋代的茶具,口大底小,形如斗笠,有束口、敞口、撇口、斂口等等。每一種不同的收口方式,都是從不同的功能出發。比如束口,口沿下方1釐米左右內凹,這樣能有效阻止注水的時候沸水翻出,同時飲茶的是外壁內凹能夠貼合下嘴唇,非常舒適。

功能性的延伸就是人體工學。雖然人體工學是二戰後才誕生的專有名詞和專門學科,但是人體工學的運用和積累實際上非常古老,早期的人體工學主要是研究人體與機械的交互關係,如今已經延伸到人體與器具、環境的交互關係。

好的茶具,一定是符合人體工學的,能夠極大地改變沖泡的體驗和品飲的感受。

其次,對於品飲的影響體現在材質。

茶具的材質比較豐富,粗陶、白瓷、影青、玻璃、紫砂、鐵胎等等數不勝數。建盞就是鐵胎,鐵黑色的胎土燒製以後,厚重堅實,耐擊打。為什麼建盞會選擇這種材質呢?因為宋代治茶,和今天日本的抹茶是一樣的,日本的茶道傳承自中國宋代點茶法。這就意味要使用茶筅在盞中攪拌和擊打,如果使用影青這樣薄胎嬌貴的瓷器,可能直接就劃傷或者敲碎了。同時建盞的釉色濃烈,也比較適合點茶法,因為點茶法要觀看茶色透亮的白沫,影青顏色淺,對比不強烈。

再比如紫砂壺,被譽為天下茶道聖器,主要就是材質的獨一無二。紫砂器皿介於陶器和瓷器之間,這種材質內部結構緊密,比較像瓷器,但不具備瓷器半透明的特質,外觀古樸,亞光並且不掛釉,質地接近於陶器,耐燒且傳熱緩慢,不會燙手也不會因為溫度的極速變化而開裂。

最後我們來講美學的取向。

愛喝茶的人,對茶的品質當然有很高的要求,觀色、聞香、品味,茶氣要高揚,喉韻要豐富,入口要滑而不澀,苦而回甘,這些都會受到茶具的影響。

然而茶的真味,卻不在於茶。中國人講禪茶一味,日本人講一期一會,究其本源,在於探尋茶的精神。茶,取一葉而任自然,有關於山川,而無關於名利。在這種精神的影響下,中國茶學的審美貴在古拙清雅,日本茶道則以侘寂美學為主。我們所選用的茶具,也應當契合茶的精神,才能享受到超越喝茶本身的真味,有屬於自我的精神圖譜,否則喝茶也不過是精緻地喝水而已。




深海紅珊瑚


茶具重要不重要,關鍵是你喜歡不喜歡喝茶,還有你對茶的認識度,我喜歡喝茶,不光對茶具講究,對周圍的環境也都有要求,所以茶桌有序很多,茶杯、茶壺、還有夾子、還有茶寵物等等,價格都還不便宜。喝茶講究,必定喜歡茶具。

對於各類的茶,應該喝什麼茶選擇怎樣的茶具。

綠茶:綠茶的本質特徵是“水清茶綠”,對茶具要求最講究變化。沖泡時宜選擇壁薄、易於散熱、質地緻密、孔隙度小、不易吸溼(香)的茶具為宜,如玻璃杯、薄胎瓷質杯具等。

花茶:青瓷、青花瓷等蓋碗、蓋杯、壺杯具。

紅茶:紅茶宜用白瓷沖泡,用玻璃杯賞湯,便於襯托它的“寶光、金暈、湯色紅豔”三特點。

白茶:沖泡白茶需要的水溫較高,宜選擇保溫性較佳的器具,茶具力求古樸、自然,以陶瓷、石器為上。

烏龍茶:功夫茶具。

黑茶:黑茶可沖泡也可煎煮,當配陶製茶具或較粗砂粒的紫砂茶具,借茶具的吸附性消去茶葉存放中形成的不好味道,使黑茶的優點更加突出。


小雞燉蘑菇II


我個人認為不重要,因為茶的味道是在茶本身,水,水溫,泡茶的方式茶具也有關係。想了解或者交流希望私聊或者關注



劉潤澤


長期保持喝茶的習慣固然是好,但是喝茶也是有講究的,要學會喝好茶並且要選擇好的茶具。


最早的飲茶器具是在漢代出現的,1990年浙江上虞出土了一批東漢時期的碗,杯,壺和盞等器具,在一個青瓷儲茶甕底座上有“茶”字,考古學家認為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具,所以茶具的出現最遲是開始於漢代。

茶具的形成期:從漢代到唐代,人們飲茶通常加蔥,姜和橘子等物一起煮,其實是煮菜沒有差別,或者用來解渴,或者是當菜吃。

唐代飲茶之風盛行,飲茶由粗放煮茶開始,然後進入精工煎茶的階段,於是茶具的藝術價值開始受到重視,飲茶之風“興於唐而盛於宋”。

宋代以後,我國飲茶方式隨著茶葉加工方法的逐漸改變,已開始不加調味飲茶了。宋代民間飲茶大多用茶盞,宋代建安製造的一種稍帶紅色的黑茶盞,被人們看作是佳品。


現在的社會比較重視的就是創新,不管是在哪一方面都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樣式,選擇綠色環保材質來製作,可以自己動手製作公道杯,茶杯或者茶壺等等。

把這個小禮物送給父母,也是藉機表達自己的孝心,告訴父母要多喝茶,也是保養好自己的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為自己為家人著想。


石器世界


重要而且很重要,因為想要喝好茶必須具備三個要素,首先是茶,茶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這泡茶的口感,其次是水,山泉水、純淨水、河水、井水、自來水,這些不同的水也是決定因素,最後是茶具,用不同的茶具泡茶,那口感是天壤之別,舉個例子來說,用玻璃杯泡普洱茶和紫砂壺泡普洱茶,是最明顯的區別就是玻璃杯泡的喝了嘴裡很澀,而紫砂壺泡的喝到嘴裡就很柔滑,所以茶具泡茶起到重要作用。


紫砂壺手藝人


喝茶是種文化,對於喝茶,茶具不可或缺,好的茶具,亦是傳承傳播文化的特定表達和不二手段,就猶如文房四寶和書法,樂器音響和音樂,無法分割。沒有適合器具,會限制或削弱文化的表現和力量。當然,茶文化雅俗共賞,可大碗海飲,亦能淺盞細品,不管咋個喝法,都不可缺了茶具


霧松雲海766407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