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協副主席吳東民的行草算得上書協裡的一股清流嗎?

驚龍軒


吳東民很有意思,不大熟的人尊稱他是“南天一柱”,熟悉的朋友私下當著他的面直呼他為“南霸天”,南方几個省就他一箇中國書協副主席。

吳東民為人豪爽,喝起酒來一點不像南方人,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並且他有個毛病,只喝某專供香港市場的酒,每次他學生去香港,都要給他帶幾瓶回來。

酒喝高興了,這位“南霸天”還喜歡在酒席上唱歌。有一次和他吃飯,一高興他又投入地唱起了家鄉小調,吱吱呀呀,調子極好聽,可惜一個字聽不懂。

吳東民的書法當然沒得說,既繼承傳統,也揉入了自己的想法,書法在全國有較大影響。

除了書法,他的畫也極好,我甚至更喜歡他的畫。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應該說,中國書協飽受爭議的“醜書”現象大多就是集中在草書領域。當代書壇的一些草書名家諸如胡抗美、劉洪彪、李厚祥等人,紛紛陷入“醜書”的爭議漩渦難以自拔,雖然在主流書法界,他們的影響力依舊相當強勢,卻很難受到大眾的普遍認可和信服。相比之下,以行草名世的書協副主席吳東民先生,憑藉著雅俗共賞的傳統行草書風,倒真成了中國書協的“一股清流”。

作為海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吳東民無疑是海南書法界的引領者。其書法作品持續入選歷屆國展、中青展、書法蘭亭獎展,以及全國各類專項書法作品展。這樣的書法成就,已經足夠說明吳東民先生在當今書壇的實力書家地位。

與時下書壇一批所謂的書法名家偏愛炒作、不停地高調亮相各種書法活動不同,吳東民先生在創作之餘,一直行事比較低調。就知名度來說,吳東民先生顯然無法與其他一些書協領導相提並論。但是,吳東民的書法作品卻總是能獲得更多人的歡迎。

之所以現在“醜書”氾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當代人急功近利、急於成名的人太多。那些耐不住寂寞、沉不下心來研習書法的人,既沒有紮實的書法功底,也不顧及傳統的書法審美習慣,一味地求新、求奇、求怪,譁眾取寵,故弄玄虛。從整個書法史的進程看,雖然各個時期都在求新求變,卻從未脫離書法藝術固有的美學軌道盲目前行。

吳東民的行草創作恰恰是注重了這個嚴格的“度”,這也正是他不受流俗干擾的睿智之處。我一直堅信:書不入晉,終難成正果。從吳東民先生的諸多行草書作品中可以明顯看到他直接繼承了以王羲之為代表的晉人書風,並且對原作結體、氣息的準確把握頗為用心。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而且很不討巧,吳東民的堅守頗為難得。

晉尚韻,這是後人一直追求但又難以達其高度的藝術標準。但是,當今書壇更多的流連於明清書風不肯再追溯到魏晉的韻致,以至於顯示出來更多的淺薄的華麗,缺少了應有的典雅和韻致。驚龍軒無意去比較吳東民先生的行草作品與其他一些名家作品的水準高低,本來也很難找到一個評價的標準。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吳東民先生所堅持的傳統書法理念一定更加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量。因為這樣的作品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就會有更多存活和流傳的空間,不至於曇花一現又被世人遺棄。

因為有吳東民這樣的書家存在,也算是書協的幸運,雖然因為醜書、俗書和江湖書法等玩意飽受爭議和詬病,至少還有能被大眾認可和欣賞的一股清流。


驚龍軒


當下區塊鏈,相比還有5G的新時代,中國書法何處去?總不能老是標榜人家唐明皇那點老底貨。自娛自樂是上風,中書邪不奮進,還靠自吹自擂斂財貪金又吞銀,所以,大眾文化不買賬。



海岱山夫


我只看得懂古人的字,鐘王,歐虞褚薛,宋四家,歐顏柳趙…他們的字我看的出他們的美!現在人的字,抬頭一大堆,但我也看不懂,我也敢評價,怕被人噴,說我沒文化!



80後書法愛好者凱文


主要是沒有出處和才情,不像才華橫溢的書法家,更像行政幹部業餘習書。

字中看不出來自古人出處,其實書協很多都這樣,至少王厚祥還敢於說自己學懷素,其他草書人都是沒出處。

這幅小品已經是作者努力去寫了,也很拼😂。

但既然是書協之官,當然少不了吹捧者,這是傳統。



阿肯之花


古人寫毛筆字只是日常所需,讀書走仕途,一官半職,自然需要寫公文,朋友之間喝酒吟詩和詩,家人之間寫寫書信,一直以來繪畫可以謀生,寫毛筆字是沒人拿去賣的,也沒有人會買,只要讀過私塾考舉業,誰都會寫,所以寫字不是一門藝術,只是文化人的符號。

古人的草書,章節有續,疏密有致,字裡行間,無不顯示出一個美字。而今人草書多視為亂書,蓋因蚯蚓字無傳承的書寫結構和用筆,多導致無法辨認,故雜亂無章,無邊無際,像高速路上擁堵的汽車,像一群亂竄的無頭蒼蠅,更像一個文字拉圾場,毫無美感之言,讓人心裡發堵。

吳東民的草書,要命的是為寫字而寫字,或缺少晉札之雋永,或無張芝之驚狂,總之看不到傳承。問題是自創過分而幅幅千篇一律,面目可憎啊。他的內容也多詩文抄襲。

書寫的問題也不是吳東民一人問題,整個書協的導向問題。書法書寫的詩文內容要自創,不能抄襲。書法家當是文學家。當文字搬運工無創作意義。書法的背後是人,是寫字的人,這人應是通詩文,有著作,是聞達的文化人。古人哪有善書者且抄襲詩文而成書家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濁流而已。



海南廖培之


作為中書協副主席的這幅作品好像與專業職務水平還有一段距離,不過還好不走邪惡。因為我不是中書協會員不怕得罪人,我的字大聲說不會比這差!



知不足56


吳東民先生的行草不能說是書協裡的清流。應該說是書協中行草書的流行書風。近十幾年,在全國書展中這種風格很多,被書法批評者論為"同質化″。當然,吳先生寫得還是不錯。


鮑風樓


吳東民書法算得上書協一股清流嗎?

本人斷定,不單單是一股清流,是晉韻書墨景觀。


為中國書協副主席,寫出如此遒美書,真功夫,大性情。其行草書,善於筆畫左右翻飛,字字有姿態,常作變化,行筆流暢感強,抑揚有致,有錯落有度。流美且出韻律之境。

欣賞書法對於流暢性,非常重要,當今很多書墨創作都追求一種歪斜狀,而無暢然狀,線條筆劃都是僵硬,呼應映帶少,或極端頻頻使用連線,何故?終是一種淺顯書之流變,沒有真功夫。未悟透中國書法的神髓――晉韻。

書首要神采,必有韻之致。從吳東民的行草,感覺到了韻味。

當今書墨走到了極端,與韻相悖,與致相背。追求一種醜拙氣,實際基本功差,而導致書寫本末倒置。失去的是美,追求的是俗。

吳東民在書協屬於一股書妙清新的書法藝術,不入醜俗,難能可貴。


狂喜淡墨a


欣賞了吳東民的作品,書協副主席名符其實,當之無愧。建議吳主席書協應加大對書法界的管理力度,把醜書剔出書法界,還中華文化之尊嚴,書法界之淨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