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自以為很討老師喜歡的3種"行為",其實老師很"排斥"

導語

家長和老師是一個很微妙的關係,現在通常存在一種情況就是孩子一般更聽老師的話,家長有時候根本管不了。家長就會去討好老師想讓老師很關注自己家的孩子,這個行為真的好嗎,是值得思考的。

家長自以為很討老師喜歡的3種

案例

我嫂子在一個普通的初中當班主任,她的班上有一個特別調皮不守紀律的男生,自己根本就不學習還妨礙別人學習。嫂子和我說很奇葩的是這個學生的爸爸,前幾天嫂子讓這個男生把自己的爸爸請過來要和他聊聊。這個爸爸手裡拿了一個特別貴重的禮物來了,把禮物給了嫂子就說我家孩子你就多擔待一些,多照顧一些,我會特別感謝老師你的。

這個父親一點都不關心自己的孩子到底犯了什麼錯,一來就用貴重的禮物來賄賂老師,這一點其實對於做老師的來說是特別不喜歡的。其實老師根本就不缺東西,特別現在受家長貴重的禮物是會丟飯碗的。嫂子就和我說她特別不喜歡這個家長的行為,覺得有錢就可以幫自己的孩子解決一切,這種做法是非常不正確的。

家長自以為很討老師喜歡的3種

分析

家長自以為很討老師喜歡的3種"行為",其實老師很"排斥":

1、給老師不斷送禮

在家長心裡覺得老師對學生都是有偏重的,不會所有人都顧得到,特別是在班裡比較差的學生。這類學生的家長是最愛去拍老師"馬屁"的,會想著給老師私下送禮,讓老師多照顧一下自己的孩子。這種行為其實很遭老師的排斥,首先是對老師自己的影響不好,私下收禮現在一旦被舉報是會當不了老師的。而且老師本來對學生就是一視同仁的,那些差生需要的還有家長的管教,關老師努力事沒有用的。

2、誇老師專業性好,把教育孩子的重任給老師

還有一些家長嘴上誇老師專業性好,教學方式好,說孩子只有老師能管教了。這表面感覺就是在誇老師業務能力好,但其實就是把教育孩子的壓力直接扔給了老師,這也是會讓老師很不舒服的行為。孩子的教育沒有家長和老師的配合是發揮不到什麼作用的,家長不能想當然的把責任都給到老師,老師是給學生傳授知識而家長是監督孩子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這才能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好。

有些家長可能會選擇通過微信對老師噓寒問暖的,想要和老師套近乎,覺得自己很關心老師,老師會記住自己的好來記住自己的孩子。但這種問候多了後其實是很影響老師的私生活的,會讓老師覺得特別的煩,嚴重的可能會像是騷擾,所以家長千萬別這樣做,會適得其反的。

家長自以為很討老師喜歡的3種

總結

家長不要自作聰明做一些讓老師很反感的事,孩子的學習好壞確實有老師的因素,但最主要的還是家長的教育和孩子自己願不願意學習,老師只是起到一個好的輔助作用。

我是小鹿媽咪,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每天記錄和分享不同的育兒知識及經驗,喜歡文章請關注我。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