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檔、無級變速、手自一體、雙離合都是什麼意思?該怎麼選擇?

虎耀平陽


如今市面上的汽車大多分兩種,一種是手動擋,一種是自動檔,隨著現在新手司機慢慢變多,自動擋由於它的簡便操作性,在如今更受歡迎。因此市面上的汽車品牌也大多發行自動擋,因為自動擋的選擇,所以說又形成了一個循環,使得的司機選擇了自動擋,如果朋友你比較汽車的話,應該就會發現自動檔汽車變速箱其實還分手自一體、CT和雙離合,這下好了,好不容易在兩種大類型手動擋和自動擋汽車中選擇了自動擋,現在又要面臨三種選擇了,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選擇呢?

其實每個選擇都是各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的,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判斷究竟使用哪一種。如果說你買汽車並沒有太大的要求,僅僅只是做一個簡單的代步工具,那麼真的哪一種都沒有什麼差別。但是假如你對汽車使用要求高的話,那麼選擇就一定要慎之又慎,畢竟買完以後,使用如果出現了問題的話,再換也沒地方去換了,畢竟變速箱對於一輛車太重要了,在各種車路情況和各種速度駕駛情況下,三種變速箱,體驗都不一樣。選擇合適的才是最好的,建議大家在買車之前先做一下。
首先讓我們來一下手自一體變速箱(AT),手自一體可以根據字面意思來理解,說白了,其實就是把手動擋和自動擋結合了,只不過如果硬要細說的話,手動檔的操作其實也是通過電腦系統模擬出來的,但是這種系統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拉攏一些喜歡使用手動擋的朋友,畢竟所有人都知道手動擋很能體現老司機的技術,很多老司機認為自動擋反而沒有意思,手自一體變速箱依靠齒輪傳遞扭矩,通過液力變矩器進行緩衝,因此起步輕柔,速度也同樣比較平緩,由於操作性非常的容易上手,加上也兼顧了老司機的需求,是目前市場上最為火爆的一款。而且加上這種選擇的發展比較早,技術也相對的比較成熟,所以說使用起來的話還是感覺更好的,比較難以出故障,而且在多年的改造之下,他的損耗也減少了,只不過因為這個模式本身的特點,所以說效率並不是很高,因此也比較耗油。
第二個選擇是無級變速箱(CT),雖然說聽上去名字簡直就是不明覺厲,但其實也可以從字面上來理解,無級變速就是指可以無級別實現變速,意思也就是可以連續可變,因此沒有所謂嚴格的單位的說法,他和剛剛第一個手自一體不太一樣,主要依靠齒輪傳遞扭矩,靠兩個可變直徑傳動輪加中間傳動帶傳遞動力,而且通過電腦來負責改變車速和改變油門,從而實現持續變速。當然也不是沒有缺點的,以前傳動帶的材質不行,這一點其實大大限制了他的技術,直到現在,哪怕材料問題已經被大大的改善了,但是具體的情況還是根據他車子而定,因為有的車子品牌不捨得花錢,所以說尋找的材料普遍不是特別好,這一點就影響了他的發揮,但是如果找的是比較好的車子品牌,有可能會截然不同。總體而言,換擋舒適平順,耗油少,但是問題是技術好像還不是特別成熟,主要是動力問題沒有很好的解決。
最後一種是雙離合變速箱(DCT),對於離合器,我相信大家應該都它的有關功能,顧名思義主要是發動機和變速箱之間的開關,而這款選擇則是有兩個離合器,一個負責奇數檔位,一個負責偶數檔位,整體而言的話,因為雙離合完美解決了換擋不及時的動力遲滯問題,所以這種選擇主要應用在賽車方面,光是它應用在賽車方面就不難看出它的特點,動力輸出強,而且效率也更高,燃油油耗少,但同時在低轉速下,可能會出現動力不足。這三種選擇各有優劣,就看你適合哪種了。


AUTO老司機


弄清AT、CVT和DCT的區別後,再買自動擋汽車吧!

如今,自動擋汽車已經成為一種主流,價格也是下放的很低,5萬元以下就有搭載自動擋變速箱的汽車可選擇。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自動變速箱有三種,分別是手自一體變速箱(AT)、無級變速箱(CVT)和雙離合變速箱(DCT),消費者難免眼花繚亂,不知道怎麼選。下面,筆者就為大家一一詳解。孰優孰劣?看完自有分曉。

1、手自一體變速箱(AT)

AT變速箱通過齒輪傳遞扭矩,並且由液力變矩器緩衝調速,因此起步很“輕柔”,低速蠕行也很平順,並且在加速質感上很接近傳統的手動變速箱(MT),但是效率沒有MT高,因此油耗也比MT高,另外在換擋速度上要比MT快,當然響應速度也比MT和CVT要快。

AT是目前豪華品牌和合資品牌中的主力變速箱,如寶馬的8AT(注:寶馬不生產變速箱,採購於採埃孚)、奔馳的9AT和福特的6AT等,國產品牌中哈弗H8和H9的8AT也是採購於ZF(採埃孚),傳祺GS8的6AT是採購於日本愛信精機,由於AT變速箱結構精密、機械製造難度極大,核心技術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目前國內搭載AT變速箱的自主品牌大都是採購於國外廠商。

優點:質量穩定、傳動範圍寬泛(大排量、小排量發動機均可)、很好的兼顧了平順性和操控性。

缺點:成本高昂、效率低、生產難度大。

2、無級變速箱(CVT)

CVT,即連續可變傳動變速器。起源於歐洲(達芬奇設計),被日本發揚光大,結構和AT、DCT存在較大差異,它不是通過齒輪傳遞扭矩,而是靠鏈條和錐輪摩擦來傳遞扭矩,有點像自行車。

CVT沒有多個行星輪,因此它沒有檔位,從上圖可以看出,它是通過改變兩個錐輪直徑大小來改變傳動比的,傳動比可以理解為AT的檔位,傳動比分得越多,“檔位”也就越多,車輛體驗也就越好,油耗也就越低。無論是7檔CVT、8檔CVT,檔位都是模擬的。現在市面上搭載CVT變速箱的以日系居多,像日產的天籟、奇駿等,本田的雅閣、CR-V等都是CVT變速箱。

優點:效率高,換擋平順,幾乎沒有頓挫感,燃油經濟性高。

缺點:沒有駕駛樂趣,無法承載大扭矩。

3、雙離合變速箱(DCT)

DCT是目前車企主推的一種變速箱,以大眾(注:大眾叫DSG,也是雙離合)和國產車居多。DCT可以說是手動變速箱的升級版,它取消了液力變矩器(注:本田這個妖孽除外),因此在低速時不能緩衝調速,就有了廣被詬病的頓挫感,現在廠商抑制的不錯,在平順性方面有了質的提升,但是無論怎麼抑制,由於結構上的原因,頓挫感多多少少還是存在的,特別是低速的時候,如果低速蠕動時間過長的話,頓挫感會加劇,而且容易發熱,怎麼解決?把變速箱侵泡在液體中!這就是溼式雙離合!乾式依然是通過自然通風來降溫。

優點:成本低、效率高,換擋速度快、升檔降檔乾脆,富有駕駛樂趣。

缺點:平順性較差,可靠性有待驗證。

總結: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三種自動變速箱都各有千秋,找到適合自己的才能不後悔,你喜歡駕駛樂趣卻選擇CVT,這樣就違背了你的初衷;你喜歡安安穩穩的平順駕駛,卻選擇了DCT,也是不盡人意的。瞭解了它們的優缺點,才能對症下藥,才能選出適合自己的,不是嗎?


車亦有車道


無級變速(CVT)、手自一體(AT)、雙離合(DCT、DSG等)都是自動變速器——自動擋車型的變速箱形式。


CVT變速箱通過鋼帶或鏈條帶動直徑可變的主、從動輪組實現動力傳遞,因此其擋位的變換是連續的,沒有齒比的侷限,表現出車輛運行的平順性和燃油經濟性。

但是由於是通過鋼帶或鏈條傳動,CVT變速箱抗扭矩特性較差,較為適合小型車輛,而對整備質量較高的需要大扭矩輸出的車輛來講往往力不從心,並容易出現故障。

AT變速箱是指由液力變矩器和行星齒輪變速器組成的液力機械自動變速箱。

與CVT變速箱相同的是AT變速箱也是一種軟連接動力傳遞方式,不同的是AT變速箱是通過液壓系統推動不同直徑的傳動齒輪的齧合從而實現擋位轉換。

與CVT變速箱的連續可變相比,AT變速箱受到齒比、速比的限制換擋積極性要慢,燃油經濟性理論上也差一些。

但是,由於液力變矩器的存在,AT變速箱進退可守的工作形態和通過齒輪組齧合實現動力傳遞的方式,使其能夠承受更大的扭矩傳遞。

不過,隨著6AT、8AT、9AT、10AT變速箱的出現,齒比越來越細微,AT變速箱的工作效率正如日升高。

但也不是說擋位越多越好。事實上AT變速箱的結構形式在不同的技術框架下表現出的實際性能千差萬別。

比如馬自達汽車裝備的6AT,其獨有的創馳藍天液力變矩器與AT變速箱主體的結合,以及與發動機的匹配所呈現的工作效率,比其它車企的8AT、10AT變速箱還高。而柴夫的非液力變矩器9AT變速箱則與其9AT的名號極不相稱。從可靠性講,目前最成熟的依然是6AT。

這也是為什麼絕大多數中大型SUV尤其是越野車偏愛6AT變速箱的關鍵原因。

雙離合變速箱顧名思義是兩套手動變速箱通過電子離合器實現自動變速功能的變速箱。動力傳遞是通過同心管軸連接的齒輪與其它不同直徑的從動齒輪的齧合。

雙離合變速箱因有兩套離合器和兩套傳動軸,一套工作另一套隨時整裝待命,因此換擋速度比CVT更為積極。

但由於換擋邏輯問題,低速狀態下雙離合變速箱易於出現頓挫、抖動的問題;而由於從始至終處於硬連接狀態,變速箱也易於磨損、變形而出現哐亮、異響的問題。


試駕時間


無級變速、手自一體、雙離合這三種結構都屬於自動擋,而要了解它們分別是什麼意思?該怎麼選擇?還得從三種機械結構的原理說起。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手自一體變速箱(AT),手自一體根據字面意思來理解,其實就是把手動擋和自動擋結合了,只不過手動檔的操作其實也是通過電腦系統模擬出來的。手自一體變速箱依靠齒輪傳遞扭矩,通過液力變矩器進行緩衝,因此起步輕柔,速度也同樣比較平緩,是目前市場上最為火爆的一款。而且加上這種選擇的發展比較早,技術也相對的比較成熟,所以說使用起來的話還是感覺更好的,比較難以出故障,而且在多年的改造之下,他的損耗也減少了,只不過因為這個模式本身的特點,所以說效率並不是很高,因此也比較耗油。

第二個是無級變速箱(CVT),雖然說聽上去名字簡直就是不明覺厲,但其實也可以從字面上來理解,無級變速就是指可以無級別實現變速,意思也就是可以連續可變,他和剛剛第一個手自一體不太一樣,主要依靠齒輪傳遞扭矩,靠兩個可變直徑傳動輪加中間傳動帶傳遞動力,而且通過電腦來負責改變車速和改變油門,從而實現持續變速。當然也不是沒有缺點的,以前傳動帶的材質不行,這一點其實大大限制了他的技術,直到現在,哪怕材料問題已經被大大的改善了,但是具體的情況還是根據他車子而定。總體而言,換擋舒適平順,耗油少,但是問題是技術好像還不是特別成熟,主要是動力問題沒有很好的解決。

最後一種是雙離合變速箱(DCT),對於離合器,顧名思義主要是發動機和變速箱之間的開關,而這款選擇則是有兩個離合器,一個負責奇數檔位,一個負責偶數檔位,整體而言的話,因為雙離合完美解決了換擋不及時的動力遲滯問題,所以這種選擇主要應用在賽車方面,動力輸出強,而且效率也更高,燃油油耗少,但同時在低轉速下,可能會出現動力不足。

以上只是粗淺介紹了三種自動變速箱的原理及優劣勢,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也不需要了解得過於深入,只要知道哪種結構的特性更符合我們需求即可,也就是:無級變速最平順;手自一體最耐用;雙離合最適合高速激烈駕駛。至於具體到某款車型,還得結合這套動力總成的調教,在這個時候,只有親自去試駕一番,才能確定這款車型是否符合自己的駕駛需求。


車市Daily


首先糾正題目中的一個錯別字,“自動擋(dǎng)”而非“自動檔(dàng)”,勿怪。

言歸正傳,對於題目中提到的自動擋、無級變速、手自一體、雙離合,它們都屬於變速箱的類型,而且都屬於自動變速箱。

變速箱通俗的說就是裝在離合器和傳動軸之間改變傳動動力的一種裝置。目前汽車上搭配的變速箱主要有手動變速箱和自動變速箱。我們看到的汽車上帶有擋杆的大部分搭配的就是手動變速箱,而沒有擋杆的一般為自動變速箱。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各變速箱的優缺點:

1.手動變速箱(MT):手動變速箱發展時間較長,技術比較成熟並且比較省油。缺點就是換擋操作比較麻煩。

2.自動擋變速箱(AT):換擋比較平順,體積小,故障率較低,在自動變速箱中應用廣泛。但其結構複雜,傳動效率相對較低。

3.雙離合變速箱(DCT):雙離合變速箱變速快,加速迅猛,其缺點就是技術還不夠成熟,可靠性略低一點,故障率也較高。

4.無級變速箱(CVT):無級變速箱變速平順,沒有頓挫感,故障率低,但其缺點就是扭矩不能太大,加速綿軟。

5.手自一體變速箱(AMT):手自一體變速箱,其優點是可以體驗駕駛手動擋汽車的感覺,動力直接,並且省去了踩離合的動作。缺點就是傳動效果不高,換擋慢,駕駛過程中,手動換擋時可能還會有頓挫感,會縮短變速箱壽命。同時技術要求較高,導致需要更多的維護成本。

不同的變速箱有不同的優缺點,具體如何選擇還要看自己的意願,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比如十分偏執於手動擋那肯定就選手動變速箱;假如十分討厭手動擋,感覺手動換擋麻煩那就選自動變速箱。總之選擇了一種變速箱就是選擇了它的優點,同時也要接受它的缺點。


初心id


一個一個說。

自動擋既是一個統稱,又可以專指最傳統的AT變速箱。

AT變速箱的結構最複雜,成本最高,也是現在越來越絕跡的原因。簡單說,它的結構是齒輪組+液力變矩器。

無級變速,也叫CVT。

說說CVT變速箱的特點

CVT變速箱的結構非常簡單,成本也很低,就是鋼帶在兩組錐輪上滑動,注意我的用詞,是滑動。

看下圖,結構非常簡單,就是兩組(4個)錐輪+鋼帶

因此它沒有固定的傳動比,導致同等速度下,發動機轉速更精確。

比如AT變速箱,在平穩加速的過程中,變速箱要升檔,轉速就要不停升降。CVT可以讓發動機轉速在平穩加速或者平穩減速的過程中(注意我的用詞,是平穩或者緩慢加減速,絕對不是急加速,因為急加速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發動機轉速始終保持在滿足當前動力的最合理最經濟的轉速上恆定不變,這也可以增加發動機的燃燒效率。因此在市區走走停停跟車的時候就比AT變速箱省油。

在急加速的過程中,AT變速箱通過換擋,轉速不停在變,導致無法維持最大功率點,換擋的一剎那間還有動力中斷,而CVT可以始終把轉速保持在最大功率點,也就是轉速恆定,發動機保持最大功率輸出,獲得最大動力,中間還沒有動力中斷。

CVT的變速是通過改變每組錐輪之間的距離,使鋼帶在錐輪不同的半徑上平滑地滑動,所以CVT變速箱的變速是絕對平順,沒有任何衝擊。

但是,如果傳動的扭矩太大,可能導致鋼帶在錐輪半徑滑動的過程中,導致打滑,因此CVT變速箱不適合需要傳遞大扭矩的車型,

CVT變速箱的耐久度,是不如AT變速箱,時間久了之後,變速箱依然可能會打滑,需要更換鋼帶和錐輪,價格大概不超過3000塊錢。而AT變速箱是全壽命,耐久度表現非常好。

因此結合以上兩個缺點,導致不論你駕駛的什麼CVT變速箱的車,哪怕是小型車,這種變速箱不適合經常暴力駕駛,暴力駕駛對CVT變速箱壽命影響更大,而對AT變速箱沒有什麼影響。

簡單說就是:

優點:省油、換擋平順沒有衝擊、急加速沒有動力中斷、結構簡單成本很低、維修換配件便宜、適合城市走走停停。

缺點:壽命不如AT變速箱,不擅長輸出大扭矩因此只能用在小車上,不適合更大的車使用,還有不適合暴力駕駛。

手自一體這個名詞,指的是自動變速箱可以切換手動模式,跟自動擋這個名詞一樣,既是一個統稱,又可以專指最傳統的AT變速箱。

自動變速箱的手動模式,他是一種電腦模擬,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手動擋,如果你用手動模式胡亂換擋,有些檔位你是掛不了的。

雙離就不談了,最差的變速箱。

下面從各品牌,來說說故障率偏高的自動變速箱的通病。

1、日產的CVT。

它的CVT在耐久性方面比豐田本田要差。主要體現在長時間使用後,變速箱容易打滑。舉個例子,我知道一個老天籟,百公里油耗16升。作為這種B級轎車,百公里油耗10升左右是正常,但是這多出來的油耗,就是因為變速箱打滑,而導致傳動效率大大降低。

2、奧迪的CVT。

奧迪的CVT變速箱在國內已匹配多年,總的來說有三個型號:一個是特別老的模擬6速的01J,另一個是模擬7速的01T,還有就是模擬8速的0AW。我們大致可以把這三個型號的變速箱理解為同一款變速箱的第一代到第三代。每一代都有所改進和升級。但他們的通病基本都是一樣的。

奧迪的CVT變速箱總的來說有3個常見問題,分別是:

變速箱莎莎(嗚嗚)的異響聲

變速箱電腦故障,儀表檔位顯示全紅

儀表顯示變速箱故障可繼續行駛減速時候車輛抖動聳車。

3、所有的乾式雙離合。

乾式雙離合比溼式雙離合嬌氣很多。

體現兩點:1、設計缺陷易高溫 2、車輛涉水加速損壞,因為為了散熱,它下面是鏤空的。

現象:闖擋、聳車、頓挫、異響等不良表現。

解決方法:問題不嚴重的時候,調整間隙。嚴重了更換雙離合總成,這是治標。

治本的方法是,壓根不要買這種車

4、通用GF6

通用的這款6AT的自動變速箱,也有一個明顯的缺陷。是變速箱內的碟形鋼片,由於變速箱電腦程序設定的問題,導致油壓問題,最後導致碟形鋼片被打碎。

解決方法:更換改良型的碟形鋼片

5、寶馬配備的ZF自動變速箱。

寶馬大部分的車都是配備ZF的自動變速箱,小部分車配備愛信的自動變速箱。結果是,配備ZF的自動變速箱容易滲漏自動變速箱油。而配備愛信的目前沒有這個問題。因此,俗話說,不漏油的寶馬不是寶馬。這個油不是汽油,不是機油,而是自動變速箱油。


華商侃車


所謂的AT,指的是自動變速箱,通俗上來說就是自動擋,AT前的數字指的就是前進擋的個數。檔位越多,變速箱內齒輪組的數量就越多,齒輪組的數量越多,就能組合出更多的傳動比。一般來說,變速箱的檔位越多,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最大化動力選擇也就更多,更能達到省油的目的。但是,並不是檔位越多就越省油,燃油經濟性跟變速箱有關係,但不僅僅取決於變速箱,還跟汽車的重量,發動機的調校水平等因素有關係。

發動機萬有特性曲線

從發動機萬有特性曲線上來看,大多數車的最經濟區間是在轉速2500轉/分的時候換擋。汽車動力並不是直接從發動機到車輪上的,而是通過變速箱將動力分配到車輪上的,此時,變速箱的檔位越多,動力分配就越精細,使整車的運行狀態越好,也就越省油。

舉個例子,比如有一款車的最佳運行狀態是在轉速1600-2500轉/分之間,當汽車以某一速度行駛時,假設如果變速箱是6AT的,發動機的轉速可能是2500轉/分,如果變速箱是8AT的,發動機的轉速可能是2000轉/分,而如果變速箱是9AT的,發動機的轉速可能是1800轉/分,轉速越低肯定越省油,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變速箱的檔位越做越多,有些車型已經採用了10AT變速箱。

何為乾式雙離合,何為溼式雙離合變速箱?

所謂雙離合變速箱,不同於手動變速箱,也有別於AT變速箱和CVT變速箱,AT變速箱上面已經講過了,CVT變速箱是指沒有檔位的自動變速箱,換擋平順,也更加省油。雙離合變速箱,嚴格來說,應該是在手動變速箱的技術上發展而來的。舉個例子,手動變速箱好比青蛙行走,一蹦一跳的,換擋時衝擊明顯,而雙離合變速箱好比人用雙腳走路,步伐比較平穩,衝擊比較小。

雙離合變速箱

雙離合變速箱有優點,也有缺點。雙離合變速箱不如手動變速箱和自動變速箱穩定,這就要從雙離合變速箱的工作原理說起。所謂的雙離合變速箱,跟傳統的手動變速箱是一樣的,只不過是由兩組離合器來控制檔位,一個控制奇數檔,另一個控制偶數檔。當汽車在某一檔位行駛時,另一離合器控制的檔位處於等候狀態,升檔或降檔取決於ECU的判斷,換擋時迅速可以切換,所帶來的換擋衝擊也比較小。

所謂的乾式和溼式雙離合,乾式指的是離合器片和承動盤沒有液體接觸,靠摩擦來傳遞,而溼式是整套系統是浸在液體中的。乾式雙離合變速箱的優點是傳動效率高、油耗比較低,缺點是穩定性差,換擋頻繁時容易過熱失效。溼式雙離合變速箱的優缺點與乾式相反,優點是穩定性高,但是傳動效率比較低,成本也比較高。


細說車雲


對於汽車變速箱這一部件,由於目前許多不同的結構催生了很多適應不同使用需求的產品,消費者對於這些產品的名詞和使用場景也並不明白,因此本期為各位解答一下上述的名詞究竟是什麼意思。


首先,自動擋包括:AT、CVT、DCT、AMT等多種多種類型,嚴格的說AT並不是特指某一種類型而是一整個大類,其他字母的縮寫只是代表了不同的結構,其中AT意為自動變速箱的意思。

其中CVT就是無級變速器,其同樣依靠液力變矩器傳遞力矩,但檔位不是依靠不同的齒輪比組合形成變化,由於沒有檔位所以被稱為無極變速。多用於小排量車型,適用於市區通勤。

DCT則是雙離合變速器,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動力傳遞結構與手動擋相同,是依靠離合器。之所以叫做雙離合是因為有兩組離合器,換擋時兩組離合器同步半聯動做到換擋過程中仍有動力傳遞,而且交叉式換擋非常快,能有效控制轉速的下降提升換擋後的加速性能。目前主要分乾溼兩種散熱的雙離合變速箱。

手自一體其實並不算一種自動變速器,其更像是一種在自動變速器上模擬手動換擋的功能,目前多用來營造運動性。

至於在選擇上,主要還是看自己的個人情況,如果是考慮燃油經濟性和平順性,那麼CVT會是不錯的選擇,而如果考慮可靠性且兼顧運動性,那麼AT比較不錯。如果挑選雙離合的話,選擇溼式會比干式穩定性好一些。


彈個車


這幾個都是自動檔的範疇,具體講講區別吧。

  1. 無級變速箱

無級變速箱簡稱CVT,以鋼帶傳輸動力。由於鋼帶承受力有限,一般只適合小排量發動機,平順性很好,能兼顧很好的燃油經濟性。缺點是太平順,無操作感,沒有駕駛樂趣。

2.手自一體AT

AT變速箱結構複雜,技術成熟穩定,適應車型廣。缺點是傳動效率低,油耗大,維修成本高。

3.雙離合變速箱

雙離合變速箱相比AT傳動效率高,有一定駕駛樂趣。缺點是低速頓挫,可靠性低。

從市場反饋來看,接受程度最好的是CVT,其次是AT,DCT變速箱普遍反應不太好,小問題多,各大廠商也在積極的推廣CVT,像別克,雪佛蘭都陸續推出了自己的CVT變速箱,畢竟現在講操控,講樂趣的是小眾群體,大部分用車群體更講究省油吧。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烽火說車


  1. 無級變速箱

無級變速箱簡稱CVT,以鋼帶傳輸動力。由於鋼帶承受力有限,一般只適合小排量發動機,平順性很好,能兼顧很好的燃油經濟性。缺點是太平順,無操作感,沒有駕駛樂趣。

2.手自一體AT

AT變速箱結構複雜,技術成熟穩定,適應車型廣。缺點是傳動效率低,油耗大,維修成本高。

3.雙離合變速箱

雙離合變速箱相比AT傳動效率高,有一定駕駛樂趣。缺點是低速頓挫,可靠性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