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活費不足會給學生帶來哪些影響?

hh0423


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影響:

首先,吃的用的比較緊縮。錢不夠了怎麼省?只能在日常吃的,用的方面省下錢來,或者自己去找一份兼職,掙點兒零花錢。

其次,可能影響社交。現在社交都是要錢的,一起出去玩,一起吃個飯啥的都是需要花錢的。人家熱切的找你出去玩,出去吃飯結果你說你沒錢了不出去。這顯然對社交是有影響的。

最後來講,對於男生來說不敢談女朋友。說實話,男生和女生出去大多數的錢都是男生出,因為這是“面子”問題,如果你談了個女朋友出去玩的頻率增加,花錢的頻率也得相應的增加。如果生活費不夠,就比較難受了。


黑椒牛柳


大學生活費不足,會給學生帶來哪些影響?


這個問題還真是一個多面性的問題, 最關鍵的還是和學生本人自身的心理素質有很很大關係。


先舉個例子:


我上大學時,我們那個時候一對兄妹, 他們是來自南方某個農村, 上學的時候是父母也已經告訴他們: 學費也是需要你們自己來申請助學貸款,畢業以後自己還就行了,生活費也是自己來兼職賺。好的是,這兩個孩子也都算爭氣,或許是和這些孩子從小的生活環境以及家庭教育背景有關, 上大學時,都在努力學習, 自己的生活費也都是自己兼職賺的, 當時外賣也是剛剛興起, 哥哥經常送外賣, 妹妹呢,就平時做一些兼職如:調查問卷、家教等。

這兩個人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順利完成了學業,而且也鍛鍊了自己的,增加了社會經驗。


當然了, 這是個正面的例子。


我也遇到過一些反面的例子, 比如:到了學校以後和同學盲目攀比,要求父母這個要求父母那個的, 又是威脅父母說自己要自殺之類的,硬生生把自己折磨成一個抑鬱症。也有一些會退學之類的。

所以呢, 好壞的影響都有, 到底影響對於一個人來說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還是得看本人的一個心理素質以及家庭教育等。


留學李玲芬老師


我兒子今年大一。我給他的生活費標準是每個月2000。但是估計他每個月只花1000左右,因為看他的消費記錄大約也就每天花30塊錢的樣子(東南大學自己開發的軟件,小猴偷米,家長們可以在上面看到孩子在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我很放心他。他幾乎沒有亂花錢的習慣。但是,銀子必須要充足點,因為上大學了,或多或少的有了應酬交際,這個不能讓孩子太憋屈。另外,當他不為生活費而擔心的時候,他才有更多精力專注於學習。還有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他不會因為缺錢而去碰網貸校園貸!



2002flowerdance


上次看到有網友提問 : 我上大學向父母一個月要4500生活費過分嗎?所以大學的生活費到底多少合適?大學生活費不足會給學生帶來哪些影響?我用自己的經歷去分析一下到底會有哪些影響。

大學生活費不足積極影響是會讓人學會自己去賺錢,自給自足

每個城市的消費水平都是不一樣的,我是在濟南讀的大學,每個月的生活費1000塊錢,我覺得夠用。

濟南的消費我認為還是挺低的,我們學校一碗麵5塊錢或者6塊錢,吃其他的偶爾10多塊錢。我不怎麼吃零食,每天就是吃點飯和麵,而且菜可以要半份,所以一個月在吃上面600多塊錢就差不多了。偶爾出去聚會再花個100多塊錢,算下來還是有剩餘的。

女生主要花銷是護膚品、化妝品、服飾,如果要每個月都買這些,1000塊錢就不夠用了。所以我和舍友就自己去兼職,一開始在宿舍送零食,後來宿管阿姨不讓賣了,我就沒有賣了。


大學生兼職是很普遍的事,我們宿舍去發過傳單,有的舍友去德克士兼職,有的去當家教,有的去解說團當解說。總之,我們生活費不夠的時候會自己想辦法,同時還能夠鍛鍊自己。

身邊有很多人上大學以後就沒有再向家裡人要過錢了,他們都靠自己兼職養活自己。

生活費不足的消極影響,大學生深陷校園貸

一個宿舍的人有的家庭條件好,有的家庭條件差,在一個屋簷下形成了很鮮明的對比,舍友與舍友就產生了攀比心理,還有的學生會變得自卑。


很多女大學生為了和舍友攀比,為了自己的虛榮心去買奢侈品,當生活費不夠用以後就去網貸,然後越陷越深。網上爆出很多女大學生因為網貸還不上而自殺。

男生不買奢侈品,但是他們喜歡在女生面前裝闊,尤其是在自己喜歡的女生面前。有的男生交往的女朋友比較虛榮,經常買貴的東西,久而久之經濟負擔就很重,那怎麼辦呢?選擇網貸、校園貸,最後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所以大學生活費不足,會讓本來價值觀有缺陷的人墜入深淵。

樹立正確價值觀,就算生活費不足也能夠通過合法渠道養活自己

大學生生活費過多,會讓他生活的比較好,但是有的學生會變得揮霍無度,大學生生活費少,會讓這部分生活費不足的學生誤入歧途。所以學生生活費到底給多少一直都是一個富有爭議的問題。



大學生娛樂、學習、談戀愛、吃穿都需要錢,這筆錢算下來也不少,很多大學生刷單被騙,兼職嫌錢少,好吃還懶做。

我認為大學應該定期給學生上人生哲學課,給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戀愛觀。告訴他們如何正確的賺錢,不要想著不勞而獲,更不要想著通過校園貸來提高自己的生活費!

總結 :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對於能夠吃苦耐勞的大學生而言,生活費不足是一件好事,他們會通過自己的努力掙錢,而對於伸手黨,如果父母不給生活費,他們就會通過一些不正規的渠道去獲得錢財,所以大學生生活費不足有積極的一面,也有負面的影響。



任任的教育觀


我覺得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好的一面是對於那些內心強大的人來說的。

我有一個同學,單親家庭,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因病去世,他是爸爸一手帶大的。家裡兄弟姐妹很多,所以生活十分貧困。因為我們上的都是師範類,每月都會有生活補貼,少的五六十,多的一百二三的樣子。因為學習好所以每月他都會得到一百多元的生活補貼。他就是靠著這些生活補貼和課外去家教,或者去打零工上完了三年大專。

在這三年裡,他從不和別人攀比,不羨慕任何人,同學緣也很好,沒有一點自卑。他靠自己的雙手養活了自己,也增加了實會實踐經驗。畢業時,因為成績優秀,社會經驗豐富,各類額外證書一大堆,他被學校推薦到更高一級的大學讀本科,現在已經是武漢某大學的副教授了。

不好的一面是對內心比較孱弱的人說的。

在同一個集體內,如果生活費過少,影響生活質量不說,最主要的就是會產生自卑心理,覺得處處不如人,這樣就會影響學生的學業。他們不敢參加社團活動,凡事都不敢拋頭露面,縮在人群的後面。這對以後走向社會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學生就沒有自信心了。


鄉村好老師


我說說自己的感受,因為我上大學時家裡條件相當困難,經常是生活費不足。對我的直接影響是對身體的影響,平時儘量節約,經常吃不飽,一直到現在還是氣血不足,身體虛弱,做什麼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由於家裡經濟困難,心裡壓力很大,整天胡思亂想,晚上睡不好,神經衰弱,經常頭暈頭疼。再就是心裡上的影響,每次需要向父母要生活費時,心裡都非常難過,張不開這個口,感到特別愧疚,心裡壓力很大,不能專心學習,影響到學習成績。成績下降自卑心裡自然而生。一直到現在雖然真的衣食無憂,但是一直覺得自己很窮,錢攥在手裡捨不得花,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估計影響我的一生。所以我現在從來不當著孩子面說我缺錢,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從不吝嗇。


高三陪讀生涯




大學生活費每個學生都不一樣

如何來界定夠不夠用?

因人而異

有些比較安靜的學生

平時除了吃飯及買些生活用品

已無其它地方用錢了

這部分學生每個月不需太多生活費就可滿足了

而對於生性比較活躍的學生

平時除了日常生活所需

還會經常出去交際花錢

晚上及節假日去娛樂或旅行之類的

這部分學生的生活費永遠都是不夠的



但,也不排除一小部分學生

因家庭困難而給不足生活費的

確實會給這部分學生的生活及學習上帶來影響

但我想信他們都有能力克服這方面的困難

因為這部分學生在自我控制能力方面比較強

而且他們比較勤勞,可以找些兼職補貼生活



生活費不足

只是個別學生的藉口

由於這些學生離開了家

脫離了家人的管束

終於可以隨心所欲的做自己喜歡的事

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比如:網購、交際、看電影等娛樂節目應有盡有

難免有時侯還沒到月底就“缺糧”

歸根到底是這些學生缺乏自我約束能力

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所以

我想說:

大學生活也是一個小社會

合理規劃生活,制定消費計劃

才能管好生活費合理支出

同時要放下虛榮心和攀比心

踏踏實實做好自己

有時間可以找些兼職做做

既可充實自己的課餘時間

又可為自己積攢小金庫

還可以為父母減輕負擔

何樂而不為,是嗎?



我是書海拾掇

你有何見解

或“關注”我共同學習


書海拾掇


積極影響

一個大學生在大學裡面的生活費不足的話,可能會給這名學生帶來一些積極影響。如果一個大學生的家庭經濟條件一般,平常父母給的生活費比較少的話,這個大學生可能會積極的賺錢,以補足自己的生活費不足。

這個大學生可能會在校積極的申請大學生助學金。大學生助學金每年有幾千元的補貼,這個需要向班主任申請,通過全班學生的投票才能夠得到。

大學生也可以在學校努力學習自己的專業課,這樣的話說不定能夠拿到不同類型的獎學金。學好自己的專業課,不僅可以拿到獎學金,而且有助於大學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專業課知識,對自己將來的就業也是有所幫助的。

有的大學生因為家庭經濟條件一般,所以會積極的做一些兼職活動。大學生做兼職不僅可以鍛鍊他們的意志、賺取一定的生活費,而且可以鍛鍊他們的社會綜合能力。

消極影響

如果大學生沒有好好把握的話,平時得到的生活費不足的話,可能會給他們帶來一些消極的影響。

如果一個大學生每月得到的生活費不是很多,他又不知道努力賺錢的話,那麼他的生活就會過得比較窘迫,慢慢的會產生自卑心理。這樣的大學生平時吃飯可能基本上都是在學校食堂吃,而且是基本上點的素菜,平時也很少出去學校附近的美食城吃東西;這樣的大學生買衣服基本上是通過網購,而且一年也買不了幾件衣服;這樣的大學生在大學裡面談戀愛也比較惆悵,因為他覺得談戀愛是一個比較花錢的事情,所以儘量的不在學校裡面談戀愛。




饕餮視聽


大學生實際生活費一般在三千元左右/月,較為正常。獎學金一年可得萬把元,給初中輔導作業一般一學期也能掙個七、八千元。其餘當然父母出!一般做父母的每星期視頻聊天時會主動去詢問一下,孩子的財務情況,當得知寶貝卡上僅有千餘元了,立刻就會轉帳二千元過去。一般情況下,父母不可能讓寶貝兒子的卡上低於二、三千元的。現在人再窮,也只是窮在大城市裡有沒有房子。不可能窮到讓寶貝兒在大學裡生活費沒有著落的。


紫氣東來154703613


個人認為1500是差不多的,不過大學自己做兼職可以一個月收入兩千,平時還有獎學金,所以父母的壓力是要小一點的。當然啦,大學裡面如果想要買一個電腦,換手機或者買平板之類的,這些奢侈品可能會花銷大一點,不過這些都屬於大學必備的東西,不要認為平板不需要,平板基本屬於考研必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