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併發症多久會出現,要如何預防?

哉避zJC47336


糖尿病併發症多久會出現?

許多因素都會影響糖尿病的出現時間。

1、個體差異:出現併發症時間不同;

2、病程長短:統計表明,5-8年後會出現不同併發症;

3、血糖、血壓、血脂控制:血糖、血壓控制不穩定,導致併發症出現早;

4、自我管理、自我監測:對病情不重視,不定期篩查,很快出現併發症;

5、經濟狀況:對糖尿病認識不足或生活在醫療條件不好的偏遠地區的患者,常在出現胸悶、手腳麻木、夜間尿量多、小便伴有泡沫等症狀就醫,確診糖尿病時併發症大多數已經出現。

6、糖尿病類型:1型糖尿病併發症時間快,以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為主,2型糖尿病以大血管病變為主。

糖尿病併發症出現的時間可能如下:

1、1型糖尿病:併發症約在患糖尿病10年後出現,如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20-25年為高峰期,然後發生率會降低,糖尿病神經病變出現時間無統一標準;

2、2型糖尿病:中老年患者在患糖尿病之前可能已患有冠心病、腦梗,難以判斷併發症出現時間。

當然糖尿病的併發症有個體差異,有的病人以微血管併發症為主,有的以大血管併發症為主,存在個體差異,另外還決定於各種代謝指標控制的好壞,控制好就發生的慢,控制不好就發生的快,就是個體有差異,另外跟治療方法還有指標控制的好壞都有關係。

如何預防糖尿病併發症?

預防糖尿病的併發症重點應做到如下幾點:

1、積極治療,嚴格控制血糖,並使各項指標,比如使空腹、餐後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血脂系列、血壓、尿微量白蛋白等都控制在正常值以內;

2、積極治療血脂異常,堅持飲食療法,少吃動物脂肪,限制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必要時使用調脂藥物;

3、適當運動,有效控制體重;

4、控制血壓;

5、不吸菸、不飲酒,建立正確有規律的糖尿病飲食習慣;

6、定期體檢,及時發現併發症並進行治療。

感謝您閱讀本文,若您贊同文中觀點,就賞個贊,關注{三諾講糖},如有疑問請邀請我回答!


三諾講糖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對於這個問題先來看臨床上這樣一個統計結果:未經治療的糖尿病人,大約在3-5年後即會出現微血管病變引起周圍神經病變等併發症,隨後心、腦、眼、腎的重要器官都將受累而發生病變;經合理干預治療的糖尿病人,十多年甚至更長時間才會有併發症的發生。

由此可見,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並不只取決於血糖的高低,與高血糖持續時間的長短關係更大,且高血糖持續存在還會引起血脂、血壓的異常,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將加速加重各種併發症的發生,如何理解呢?

這是因為高血糖導致的各種併發症的病理基礎是血管病變,即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從而阻礙了正常血流導致周圍組織器官缺血缺氧而受損甚至壞死,比如糖尿病眼病是眼底微血管破裂所致,糖尿病腎病是因腎動脈受損後致使腎功能下降,冠心病是由於冠狀動脈狹窄堵塞所引起,腦梗塞是因腦血管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有斑塊形成的結果。

由此可知,要防治糖尿病併發症,最根本的是要避免血管病變的發生,其發生過程是:

  • 高血糖侵蝕血管內皮使之受損
  • 大量的脂肪會從損傷處進入血管內皮沉積下來
  • 沉積脂肪發生炎性反應而變性,形成粥狀脂質物破壞血管正常結構
  • 粥狀脂質物集結成團就形成了斑塊

在這一過程中,高血糖損傷血管內皮是基礎,但這種損害是逐漸發生的,高血糖持續的時間越長,血管內皮越容易受到損傷,血糖越高損傷的程度也會更加嚴重。醫學研究證實:當空腹血糖越過5.6mmol/L之後即會對血管內皮產生微損傷,糖尿病人的血糖遠遠高於這個數值,因此只要血管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就會導致血管病變引發併發症。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中,血糖多高並沒有準確的數值,但儘可能延長高血糖持續的時間對併發下發生有明確的影響。這也就提醒糖尿病人,將血糖儘可能控制在正常範圍內才可能有效避免各種併發下的發生。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關於糖尿病這個病,在開始就有併發症了,只是細微的變化,不被人們注意。比如口乾,大便不暢,難解。以裡熱居多,也有夾溼。在此想對糖尿病發表下個人看法。

1.糖尿病患者都是脾胃功能異常後的結果,當然中醫的脾屬土,屬於運化統血的整個功 能了,而不僅僅是指脾臟那個臟器,中醫的五臟更重要的是指五臟的屬性。


2.脾胃功能異常導致人體能量轉化問題,飲食物未被脾胃轉化為組織細胞能吸收的營養 物質。那麼其中包括糖類。導致血液內糖類異常升高,而組織細胞不能吸收,組織細 胞缺糖。人類僅僅發現了糖代謝的異常,還有其它方面的營養異常。


3.是脾胃功能異常導致了血糖值升高,而並非是血糖升高導致了併發症。


4.從臨床來看,導致脾胃功能異常多屬情志不遂,壓力大,性格急躁,氣結化火,熱傳 陽明所致居多。往往加溼。從六經來看,每個經別都會有血糖高的現象,需要臨證具 體鑑別。營養過剩,運動體力較少也是原因之一。

預防應保持心情愉快,凡事看淡,飲食營養與自己體力需要協調。調理應具體辯證,有是證,用是方,方證對應才會事半功倍。單一口服西藥降糖維持一個數值的正常,併發症遲早會顯現的。


民間郎中


據美國糖尿病協會(ADA)統計數據顯示,3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現併發症的幾率在46%以上;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現併發症的幾率在61%以上;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現併發症的幾率高達98%。

1、飲食控制

飲食療法是常見的預防糖尿病併發症方法。飲食治療不復雜,改變飲食習慣,應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改變原有的一些習慣來適應飲食治療。應該遵循飲食平衡、少糖、低脂、低鹽、適量蛋白質、高纖維素、少量多餐的原則。平衡是指熱量攝人與消耗平衡,患者需要按照體力活動的不同,在醫生指導下制訂每天應攝取的總熱量。

2、戒菸戒酒

對吸菸的糖尿病患者,必須把戒菸作為糖尿病併發症防治的組成部分。吸菸能顯著加重胰島素抵抗,升高血糖,使血管內皮功能失調,加速冠心病和糖尿病腎病的發展。因此糖尿病患者應戒菸。另外,控制飲酒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清除自由基,疏通血液循環。

3、鍛鍊運動

每日運動並非輔助治療,對於肥胖型糖尿病更是主要治療手段。運動必須在餐後半小時後進行,運動的療效在24小時後即消失,因此必須每天堅持運動半小時。運動要達到中等強度,即運動時的脈率等於170減去年齡。例如70歲的糖尿病患者,運動時的脈率就要達到每分鐘100次,才算達到最佳效果。運動方式可選擇步行、上下樓梯、游泳、打乒乓球等,可因人而異。

4、嚴格控制血糖

嚴格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眼病的根本措施。所以患者要及時監測血糖,通過飲食、運動或藥物等治療,最終控制住血糖。如感到眼睛不適一定要定期做眼科檢查。

5、做好篩查

糖尿病患者的併發症篩查,應該分兩種人群來考慮。對1型糖尿病患者來說,應該提防的是糖尿病本身特有的併發症,比如眼底病變、周圍神經病變和糖尿病腎病。一般來說,這些併發症會在確診1型糖尿病的5年後出現,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應在5年後及時篩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