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區分正常感冒和新型肺炎啊?

---劉通曉---


特殊時期,需謹慎一點,千萬別感冒,冷暖自知,切勿大意。如果感冒了,開始的感覺是不舒服,喉嚨鼻塞,慢慢有輕微咳嗽,那麼趕快吃藥,家裡應該備有,我們生活在農村都備有,而城市裡的人更不會缺。堅持一兩天就好,千萬不能拖,如果嚴重了,咳嗽更歷害,有頭痛、發燒、鼻涕多,啖濃、泛力等症狀,就要重視了,馬上就醫吊液,三幾天也就好了。而新型冠狀肺炎,據媒體知曉,發熱發燒、乏力、呼吸困難等症狀,沒有與病毒攜帶者接觸,不必恐慌,也不必擔憂,若有與疑似的人接觸過,就應該本著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對國家負責的態度,馬上就醫,並報告疾控中心,絕對不能麻痺大意。疫情是沒有消煙的戰爭,早日擺脫疫情,人人有責。


用戶展望未來0508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對感冒症狀比較熟悉,可以對著鏡子,觀察自己的扁桃體是否化膿,如果有紅腫化膿症狀,服藥後症狀改善,那麼基本上可以判斷季節性感冒。

如果有全身痠痛、嗓子疼的症狀,這就是屬於病毒性感染的一個特點,但是否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還是應及時到醫院讓醫生診斷。如果你有武漢接觸史,同時又出現了呼吸道症狀,如咳嗽、發熱、嗓子疼等,那麼一定要醫院及時就診。

如果你有武漢的接觸史,即使沒有任何症狀,也應該居家隔離觀察。

按照當前我們疫情發展形勢,我們防控的重點是:要防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大規模擴散,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沒接觸史,出現一些症狀後就以為可以不去醫院,這樣很可能耽誤病情。最終您屬於什麼病情,還是到醫院讓醫生鑑別較為穩妥。

問:在無法判斷自身真實症狀的情況下,應該怎麼辦?

如果你覺得有些頭疼腦熱,在無法判斷自身真實症狀的情況下,建議還是直接去醫院發熱門診,讓醫生進行診斷。因為,如果不去醫院,就很可能會耽誤病情。

但就目前疾病流行趨勢來看,大多數患者屬於普通感冒和流感。

也有部分群眾,由於過度驚慌,把普通感冒當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稍有異狀就往大醫院跑,這也是不可取的。普通感冒到大醫院就診,既增加了醫生的負擔,還增加了交叉感染的幾率。

根據自治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指揮部部署,疫情篩查工作已經下沉到社區、鄉鎮等基層醫療機構,所以,如果有症狀需要鑑別排查是否屬於疫情感染,應採取分級診療的方式,先到基層醫療機構進行預檢分診,或就近到附近的定點醫院發熱門診就診。

此外,對於60歲以上老年人,多半有各種基礎性疾病,以及孕婦、嬰幼兒,出現發熱等症狀,一定不要自我診斷,這類人群抵抗力低,感染後的風險大,無論是流感還是疫情,都一定要到定點醫院請醫生來診斷鑑別,評估病情嚴重程度,這一點非常重要。


候鳥百靈


感冒是指人在著涼、勞累等因素引起的以鼻咽部上呼吸道症狀為主要表現的疾病,所以表現症狀是鼻咽部上呼吸道的症狀,比如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發熱、咳嗽、頭痛等,多呈自限性。感冒也會出現發熱、咳嗽,但症狀相對來說會比較輕。大多散發,冬、春季節多發,但不會出現大流行。

而新型肺炎有無症狀帶毒者,即感染之後不發病,僅在呼吸道中檢測到病毒,所以有疫情接觸史的患者需要自我隔離,輕症患者僅有一點發熱、咳嗽、畏寒及身體不適,這種患者需積極治療,並自我隔離,重症患者早期症狀尤其是前三五天為發熱咳嗽及逐漸加重的乏力,一週後病情逐漸加重,發展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重症病人會出現呼吸加快、呼吸衰竭、多臟器損害等情況。如果表現為下呼吸道症狀,以咳嗽,發熱,發力為主,且有疫情接觸史,這樣就需要警惕是不是有新型肺炎。



很重要一條是有無武漢旅遊史或接觸患者病史,新型肺炎典型表現是乾咳,乏力,發熱,但是也有人沒有發熱表現,如果確診還是要做實驗室檢查的,所以典型症狀+是否到去疫區或接觸就很重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