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野外釣魚怎麼找釣位?

街邊視角


你好!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

作為一名野釣愛好者,不管你是為魚還是為娛,魚獲希望能夠多一點、大一點。野釣當中有很多因素需要考慮。今天樓主到了野釣的釣位,我們來說說釣位:

每一個水域都有深淺之分,深水區是魚兒休息的地方,淺水區則是覓食的場所,也就是說魚兒一定是從淺至深或者從深至淺活動的,到了一個水域,咱們先找到最深處和最淺處,將這兩點連成一條線,然後再找樺尖位,哪個樺尖位離這條直線近又比較接近深水區的,那就是好釣位,因為,大魚習慣躲在深水,即使往淺水覓食也喜歡找離自己身邊最近的地方,既方便又相對安全。夏天氣溫高、氣壓低,魚兒常常因為缺氧浮頭而不吃食,所以我們要找到合適的水深、氧氣相對充足的地方,下風口就是很好的選擇,還有深秋野釣,一般來說2~4米是比較理性的水深,當然也不絕對哦。

水域中的水草邊、回灣處、橋墩下、進出水口、凹凸處等等都是首選的釣位。還有長形的塘釣中間,方形的塘釣四角,都是不錯的釣位選擇。

總之,將該水域最深處和最淺處連成一條直線,找到離這條直線或者深水區最近的一個樺尖,選擇2~4米的下風口進行垂釣,最好還是一個老釣位或者旁邊有水草、進出水口等條件。











飛揚小哥哥566


野釣想要有好的魚獲,選擇一個好釣位最重要,正所謂蛇有蛇路,鼠有鼠路,魚也有魚的路,選對了那我們的魚獲肯定會好,那我們野外怎麼挑選一個好釣位呢?一般我們第一次去陌生地方釣魚,都會在釣點地方附近走一走的,看看壞境怎麼樣,看看有沒好釣點,哪個釣位比較適合作釣,一般我們都會選擇有突出點的地方開釣,因為那就是魚路,因為魚想要經過,就必須經過你釣點,這樣一來魚進來窩點,只要你餌料合它口味,有好東西吃肯定會停下來好好吃一番的,這樣一來收穫肯定相當不錯的,連桿機會都大大的有。其次我們可以看看釣點有沒有人釣過魚的痕跡或者有沒釣友開到的釣位,有的話就簡單多了,因為有釣位就證明有人釣過而且位置應該也是不錯的,加上有人釣過,魚吃習慣了,魚也會集中在那一帶比較多,比那些剛開釣位的地方要好得多,這樣也可以增加收穫。再或者看看旁邊有沒釣友在釣魚,有的話可以問問他們,瞭解一下,看看有沒好釣位介紹,畢竟人家也比較熟悉,這樣也省了不少時間~




釣魚飛飛


去野外釣魚選釣位,我這裡介紹一個比較“死板”的方法,和一些比較實用的“思路”。

“死板”方法

坐別人釣過的老釣位。這個是比較簡單有效的方法。可以是接別人收竿時的窩子,也可以早早的到釣點,自己去尋找老釣位。老釣位的特點:泥土被踩的光溜溜的,地上有菸頭、餌料袋(這個是很普遍也很悲哀的現象,亂丟垃圾)。還有釣位地上有別人調漂減的小鉛皮而且根據鉛皮量可以看出此處釣魚人來的次數多不多,根據鉛皮氧化的程度還能看出此處近期有沒有人釣魚。


作為野釣愛好者,僅知道找“老釣位”是遠遠不夠的。假如某天去一個剛剛徵收的野塘、去某個剛剛漲水的水庫、或是去周圍人煙稀少的野河。那裡沒有別人釣魚留下的痕跡。那該如何選擇釣位呢?這就要求我們要掌握找釣位的技巧。

選釣位“思路”和技巧

這個思路就是和魚“換位”思考,假如你是一條魚,生活在這片水域,你會經常在哪一片活動?影響魚類活動範圍的因素,主要是三點:舒適度、安全和食物。


舒適度

這個舒適度通常講的就是魚類生活環境的水溫、水流和溶氧量。這也是魚最基本的環境要求。毫無疑問,我們選釣位,肯定是會選擇水溫穩定、水流中有緩流處和溶氧豐富的水域。

安全

這是野釣選釣位時需要考慮的另一個因素。魚類生性膽小,尤其是大魚,它們在水裡活動時,是吧“安全”放在首位的。所以野釣,選擇有障礙物的水域、或者較深的水域,收穫都不會太差。


食物

野生水域的魚,是有它們平時習慣覓食的水域的,例如進水口、居民洗菜淘米排水處、莊稼地附近、果樹下。這些水域,經常有食物落入水中,是魚經常覓食的地方,也是很適合下竿作釣的地方。

總結:思路和技巧需要靈活運用,畢竟每個水域水情不同,魚情也不同。比如,不是每條河都有進水口。所以需要站在魚的角度去分析,去找魚窩找魚道。

以上是我的拙見,歡迎大家關注評論和交流!


墨海遊釣


野釣如何選擇釣位?個人感覺要根據魚兒的生活習性和活動規律選擇才行。


我本人很喜歡野釣,這麼多年在野釣釣位選擇上總結了以下幾點,以供參考。

一,水草處垂釣。

俗話說得好:“釣魚不釣草,等於瞎胡跑”,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因為水草處為魚兒提供了天然的屏障和食物。可以說一年四季都是垂釣的。

1,水草有助於魚兒產卵及發育。

春季,隨著氣溫變暖,魚兒往往就會游到淺水區域的水草邊覓食,這時的魚兒需要通過水草莖來刺激身體排卵,並且魚卵要依附到水草上發育,而不至被水流沖走。所以這時釣水草處,往往效果很好的。

2,水草處是魚兒天然的“乘涼”去處及天然食場

天氣炎熱時,水草可以阻擋陽光直射水中,所以,同等深度的水下,有水草覆蓋的水溫要低。並且,水草也是浮游生物依附的地方,這也是食草和雜食性及肉食性魚類比較喜歡的地方。這裡垂釣往往是效果不錯的。

3,水草是魚兒的天然藏身的屏障。

魚兒膽子都是較小的,魚兒覓食受到驚嚇常常會躲到水草下,因為它們知道水草可以藏身。

二,大樹樹蔭下。

可能有些釣友會講,夏秋兩季由於天氣熱,樹蔭下涼爽,垂釣可以,但冬春兩季不好呀!但我認為大樹樹蔭下也是天然的食場的。因為樹上的鳥糞及樹上的昆蟲及果實會時常落入水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天然的食場。所以,這個地方垂釣往往效果也是不錯的。

三,亂石堆旁。

亂石堆旁,這個地方往往浮游生物比較豐富,並且魚兒還可以在此藏身和乘涼,這地方垂釣往往效果也是不錯的。

四,進水口和出水口。

這個地方水域是流動的,往往浮游生物較多,為魚兒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再加上水流動可以增加溶氧量,所以這個地方也是不錯的選擇的。

五,樺尖

樺尖又叫魚道,當然是不可多得的地方。

當然,還有像枯木處,牲畜下水處,排汙口處 等地方,也是不錯的選擇。

總結,野外尋找調位 ,只要具備食物充足,溶氧量高,藏身等特點,能滿足魚兒生活需求就是好的釣位。

最後,作為釣魚人倡議:釣魚還是要遵循留大放小的原則,自己製造的垃圾請隨手帶走,並分類放置,做一個環保有公德的垂釣人。

我是石頭煮生活,有十多年釣齡,很樂意分享,謝謝你的閱讀。


石頭煮生活


新年已過,春天終於來了,封竿的釣友們可以解封了,手癢的釣友們終於可以解脫了。隨著天氣變得越來越暖和,魚的活性也越來越強,魚一個冬天沒有吃太多的東西,加之春季也是魚產子的季節,春季魚的吃口很猛,也可以說是飢不擇食。但是,如果選不好釣位、用不好餌料等,空軍也是正常的事。以下是春天釣魚需要知道的幾點:

一、釣位選擇: 1、有水草的地方 選擇有水草的地方,原因一,是因為水草腐爛時會有很多的有機物,這些有機物能供水生小蟲及微生物大量繁殖,某些腐爛的水草也可供魚類食用,剛剛過完冬季的魚兒,急需要補充能量,因此,有水草的地方是首選;原因二,有水草的地方有利於魚類藏身,魚本性膽小,有風吹草動就會四處找地方隱藏,所以水草給他們帶來安全感,有水草的地方又可以為它們提供食物,因此水草就會成大量魚兒的聚集地。

2、陽光充足的地方 魚是驅溫性動物,哪裡暖和它就會不自覺的往暖和的地方遊動,而且暖和的地方魚類活性比較強,因此暖和的地方更容易釣到魚。陽光充足的地方水草會更早發芽,生長的也比較快,鮮嫩的水草也是魚兒愛吃的食物,更能吸引魚兒駐留在這些地方。

3、回水灣處或出入水口處 回水灣和出入水口處水中含氧量非常的豐富,大量氧氣給了魚更多尋找食物的動力;回水灣和出入水口處都是新來水,水中會有大量的魚類食用的有機物、被水帶來的各種水生物,豐富的食物是魚能量的重要來源,這些地方就是一處處天然的窩點。而且由於水是流動的,會把很多動能轉換成熱能,因此這些地方的水溫相對較高,適合魚兒活動和覓食。這些原因使出入水口處和回水灣處成為各種魚喜歡棲息覓食的重要區域,在選擇釣位時對這種位置也應該重點考慮。

4、老釣位 老釣位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地方,一般對此處水域不熟悉的人是不知道這個位置的。這個位置的好處就是,魚經常在這裡能吃到東西,形成一個永久性的窩點,其實被釣走的魚數量還是有限的,每次釣魚打窩使得這裡的魚越來越多,而且留魚的時間比較長。 到一個地方釣魚對釣位的選擇需要仔細觀察、尋找,才能獲得更好的漁獲。

二、餌料的選擇 春天到了,氣溫、地溫、水溫都在不斷地升高,魚兒變得也越來越活躍了。但是還是要仔細考慮一下餌料的搭配問題,好的餌料可以狂口不斷,差的餌料口少,只能可能別人在隔壁狂拉。剛剛過完一個冬季,魚需要吃大量的高蛋白的食物來補充能量,因此,蚯蚓、紅蟲等肉餌是雜食性魚類擋不住的誘惑。如果要用餌料做釣餌的話,選擇高蛋白的腥香餌是最好的選擇。

三、線組的搭配 現在正當初春,釣鯽魚的話建議使用冬季的線組,主線0.8-1.0,子線0.4-0.6,吃鉛量0.8-1.2的浮漂,線組要根據你目標魚的大小決定,我說這個組合是釣半斤一下的鯽魚用的。

更多好的釣技釣法,餌料配方,請關注“野釣老韓”。


野釣老韓


野釣釣位的選擇非常關鍵,釣位選對了技術再差魚獲也不會差到哪裡去。來到一個陌生的釣點老釣友都不會匆匆忙忙的著急開竿,而是會沿著水域走一段,查看水中有沒有魚的痕跡,判斷魚的大小,找到合適的釣位。結合自身經驗談下如何選擇好的釣位,以及判斷水域是否有魚的技巧。

什麼樣的釣位叫好釣位?

1、從安全性角度來說,魚的聚集處或者魚道。野外水域魚的密度小,有固定的巡遊和棲息之地,結合野魚的警惕性高的特點,喜歡聚集在水草下,深淺結合處的陡坎下,這些地方相對更加安全,食物充足。

2、從食物角度來說,樹蔭下或水面野果樹下。樹蔭提供遮擋,在夏季高溫天氣這裡的溫度相對舒適,深水處雖然也很涼快,但是溫度越高溶氧量越低。其次樹葉和野果樹上的果子都是魚很喜歡的食物,像構樹果、桑葚等,很多大個體的草魚會上浮搶食,此時直接用野果做釣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如何判斷釣點有沒有魚?

前面有一篇文章專門講了判斷釣點有魚無魚的方法,這幾挑選幾個關鍵依據來談。

1、找魚星。魚星即水面魚吐出的泡泡,通過泡泡的形態、連續性等特點不僅可以判斷是不是魚吐出的,還可以知道魚的個體大小,一般鯽魚吐出的泡泡只要綠豆大小,而草魚、鯉魚吐出的泡泡則有指甲蓋大小。

水面的泡泡也不都是魚星,很多水底動物,像蝦、貝、螺都能吐泡泡,除此之外水底腐植排除的沼氣上浮出水面也會產生泡泡,那什麼樣的泡泡是魚星呢?記住這些特徵,首先泡泡上浮頻率緩慢而連續,其次泡泡到水面後可以維持幾秒不破,這樣的泡泡基本就是有魚的徵兆。

2、找痕跡。這裡說的找痕跡,不是找魚的痕跡,而是找釣魚人的痕跡,一個釣位有沒有魚看有沒有釣魚人光顧就知道了,釣位附件有垃圾,像餌料包裝袋、飯盒、礦泉水瓶等這些都是釣魚人遺留下來的,說明釣位曾經有人釣過,這樣的位置魚很可能養成了定點覓食的習慣,我們還可以通過痕跡的新舊判斷釣魚人關顧時間的久遠程度和頻率。

3、問村民。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野外水域周圍一般都有村莊或者農田,直接詢問當地人水域深度、魚的種類、大小會更直接,畢竟當地人對水域最為熟悉。

結束語

釣位的選擇還要根據當時的天氣、水深、魚的種類和大小等因素綜合判斷,很多新手釣友背了很多釣魚口訣,生搬硬套,結果效果並不理想,不是口訣有問題,而是不適合所有情況。所以,釣魚最核心的是理解相關影響因素背後的邏輯和原理,靈活運用,因地制宜。


工作之漁


野外釣魚,選釣位是很重要的,也是野釣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從釣魚諺語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

1,釣魚不釣草,多半是白跑,水草邊是魚兒的藏身覓食之地。

2,春釣灘,夏釣潭,秋釣蔭,冬釣陽。這都是在說不同季節,魚兒在什麼地方。

3,深釣淺,淺釣深,水底不平可藏身。魚兒喜歡時深時淺,來回遊動。

4,釣鏵尖,入水口,洄水緩流迎風走。從來深水藏大魚,安靜之處有魚留。

5,常釣老窩有食吃,常釣老窩小魚稠,~~

編不上來了,多去嘗試,多去請教,時間長了經驗就多了。

“三把鉤”乃野釣利器,請把“三把鉤”介紹給你的朋友。

三把鉤,真奇妙,誰用誰把大魚釣。

不掛衣服不扎手,不怕掛底和丟鉤。

用時不再加墜子,進到水底不倒扣。

鉤子上面掛玉米,誘釣結合上大魚。

鉤餌永遠不分家,出釣保你大豐收。





釣魚王三把鉤


野水域找釣位的方法太多了,現就幾種常見方法說一下。

每當到達一片陌生水域,詢問一下當地人,那個地方上魚多?那個地方上大魚?

如果沒有人可諮詢,那就自己找釣位。

別人留下的釣位。有人釣過的地方,釣上魚的機會就多,畢竟是人家摸索出來的釣點。有魚上鉤,釣的時間長了,才會留下釣過魚的痕跡。

水草邊。水草邊餌料多,便於魚的隱藏,魚兒多愛聚集此處。

走釣。流水的地方,選擇河道拐彎處靜水區。如果沒有河灣,那就邊走邊釣,主動找魚釣。

橋底下。橋底下,橋墩旁,是魚兒認為安全的地方,此處也是可選釣點。

陸地突進水面的地方。依地形分析,突進水面的地方,下面大多會延伸前方,魚道多從此經過。

撒大網。多打海杆,“撒大網”捕大魚。

還有進水口、樹樁邊、網箱旁、船底下,不一而足,隨機應變吧。

手杆釣一米左右水深最好,海杆就另當別論了,愛打那就打那。










wlzdy


七分釣位,三分釣技!釣位無論是江河湖海,淡水海水都是每個釣友最關心的問題!那如何選擇釣位呢?本人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考慮!

一:溫度。俗話說:春釣灘,廈釣潭,秋釣陰,冬釣陰。這春秋四季四句無不是以溫度為核心的!魚的逐溫性太別明顯,所以任何時間出釣首要注意的事就是溫度。尤其是水溫!所以釣位的選擇你離不開溫度的選擇!


二:安全。自然界的優勝劣汰,生存法則培養了魚類避禍趨安的本能!魚也是一樣,進可攻(食),退可守(逃)!所以亂石有隙,雜草可避,深淺交際等等就是魚天然的選擇

三:食物。民以食為安!何況是魚。食物彙集的地方,就是魚聚集的地方!特別是草,樹,洄水等,都是食物的來源或彙集地!所以,天然的蟲,籽,果實等能彙集的地方你也不可錯過!



四:繁殖。眾生何以延續,繁殖爾!人且有婚房之需,何況魚乎!人需產房,魚要產床!有草,有石,有雜物等,魚卵才得以孵化,生命方可延續!所以在春秋季節,這些也是你必須參考的因素!


綜上所述:水溫,食物,安全這三方面都符合魚的需求的地方就是好釣點!當然所釣的目標魚的習性也必須和它相應!再者,兩權相害,取其宜!這也是辯證關係。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不多言了!

最後概述:子非魚,蔫知魚

之樂!釣位的選擇,不要以你的感覺出發,而是以魚的角度考慮!

一切皆以魚為本,才是智者!


遊釣山水的四毛


有的釣凸上魚的友友們覺得釣凸佳,相反,釣凹上魚的友友們覺得釣凹絕佳,那究竟哪個好哩。一般凹處都有小的漩渦即回水灣,會有很多樹葉、雜草等等的天然魚料,這樣就容易招魚兒們喜歡了也就會形成魚窩,不過一般都是體型較小的魚兒們。倘偌是大水面凹的地方多,那麼就要釣凸的地方了,而且凸的地方水流較快一般會有大魚哦。還有就是要看天氣的,有風浪就要釣凹處,魚兒也是很聰明的。



水中大量的溶氧大多存在河流交匯處,那裡浮游生物多,是魚兒活動頻繁的地方。上游有河流流入,下游是河流流出,此類地方通暢養物多,餌料充足。是魚兒喜歡嬉戲的活動活躍的地方。



有水草部分不但養料充足,溶氧也特別多,在河流下游部位,茂密的水草可以防熱禦寒,魚兒也會在水草裡防風避難,魚群會在此嬉戲產卵。當水草濃密不易垂釣時,釣友可以選擇水草旁邊的空白處。



以上就是野釣選擇釣位的技巧,希望對釣魚們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